改进时隙算法论文-刘正琼,纪泽宇,王小巧,周文霞,丁力

改进时隙算法论文-刘正琼,纪泽宇,王小巧,周文霞,丁力

导读:本文包含了改进时隙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最佳帧长,分治算法

改进时隙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正琼,纪泽宇,王小巧,周文霞,丁力[1](2019)在《基于RFID动态帧时隙ALOHA的改进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系统中,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是解决标签碰撞问题的常用算法。针对现有ALOHA算法存在调整至最佳帧长消耗步数过长和再识别过程中空时隙过多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帧时隙ALOHA的改进算法。该算法根据当前时刻静态标签数确定阈值和调整帧长,减少了达到最佳帧长的步数,再识别过程中利用分治算法思想,对冲突标签按冲突时隙数划分成若干相互独立、规模较小的最优子结构,使每次轮询空时隙降到最低,从而实现了以最少时延完成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地降低时延,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邹东尧,杨威,陈鹏伟[2](2018)在《一种改进的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动态帧时隙ALOHA(DFSA)已被广泛用于解决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的防碰撞问题.在DFSA算法中,标签估计和帧长的调整是影响阅读器读取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以上两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在改进的算法中,分析了标签估计误差对系统的影响,采用对帧长的早期调整的机制.通过实验表明,改进的算法不但降低系统的功耗,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吞吐率.(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潘雪峰,曹加恒[3](2016)在《一种改进的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射频系统应用中,多标签同时存在的环境下,阅读器快速准确地鉴别冲突并识别标签、获取信息,成为提高系统性能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决标签识别过程中的冲突问题,通过对现有的防冲突算法进行分析,在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的基础上,借助扩展的生日悖论概率理论,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通过算法仿真,验证了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标签识别的精确度,减少了识别过程中的时间,从而提升了射频系统信道的使用效率,提高了系统性能.(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16年06期)

彭赟[4](2016)在《一种改进的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射频识别(RFID)的广泛应用,防碰撞算法性能的优劣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原始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为基础,结合一种更加精确的标签数目估算法,从而动态地设置下一帧的时隙数,以改善防碰撞性能,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显着提高标签识别效率。(本文来源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陈荣征[5](2016)在《改进的基于动态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RFID系统中,存在阅读器与多个标签同时通信的碰撞问题,标签防碰撞技术是解决标签防碰撞问题和提高标签识别率的关键。在分析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随机数重新分组的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该算法证明了当引入一个随机数的时候,系统的吞吐率是最大的,并且同时利用标签唯一的ID号中的第一位的取值不同,进行重新分组,从而减少了标签碰撞的次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算法执行效率更高,碰撞次数更少,识别成功所需的时隙数更少,有效地提高了标签的识别速度。(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黄以华,陈小若[6](2015)在《改进型动态时隙冲突跟踪树标签防碰撞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统内的读卡器在识别大数量标签时常因信号的碰撞而导致系统识别效率降低.动态时隙冲突跟踪树算法DSCTTA(Dynamic Slots Collision Tracking Tree Algorithm)采用动态时隙应答机制可减少前缀开销和迭代开销,但会产生大量空闲时隙.本文将DSCTTA和比特转换方式(BCM)相结合,得到改进型动态时隙冲突跟踪树标签防碰撞算法(IDSCTTA)以防止标签冲突,加快标签识别速度.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IDSCTTA不仅具有DSCTTA的全部优点,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小识别时延和提高时隙效率,并且标签数目越大,算法性能越优越.(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杜永兴,白文浩,李宝山[7](2015)在《RFID系统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多目标识别效率,研究了识别中的标签冲突,并对主流防冲突算法——根据标签数动态调整帧长的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DFSA算法)进行改进,建立了基于3级随机数适时选择机制的改进算法的数学模型。这种新的改进算法通过3级随机数优先级的划分,解决了碰撞时隙的重新利用,提高了算法的时隙利用率,也在DFSA算法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了算法吞吐率,解决了DFSA算法最高吞吐率36.8%的瓶颈。仿真结果表明,此改进算法可以使系统识别效率提高到69.35%,从而验证了此算法的有效性,为以后防碰撞算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高技术通讯》期刊2015年03期)

管小卫,傅伟,蒋道霞[8](2014)在《一种改进的分组帧时隙ALOHA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防碰撞算法是射频识别系统中提高标签识别效率的关键技术。为提高汽车防盗定位系统中多标签识别率,分析了现有ALOHA防碰撞算法存在时隙浪费、吞吐率低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段分组的帧时隙ALOHA算法。该算法根据标签进入阅读器识别区内的时间顺序将标签分组,然后再使用帧时隙ALOHA算法对每组内的标签进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相对现有的ALOHA算法,此方法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吞吐率且稳定,减少时隙浪费,提高了汽车标签的识别率。(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4年14期)

王叁虎[9](2014)在《基于改进多时隙散点算法的大数据任务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大数据任务的调度管理,传统的调度处理方法采用随机调度机制,从单个节点的性能出发,无法达到全局最优化的效果。提出基于改进多时隙散点算法的大数据任务调度管理方法,为了克服多时隙调度算法的缺点,运用多时隙调度算法时,引入了一个管理因子,对系统节点进行数据调度任务分配,根据分配的任务进行评价和估计,并且不断更新实时任务,追求最优性能,最终达到全局最优化。最后通过一组20节点数据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改进的多时隙大数据任务调度管理算法,相对于传统调度方法,系统整体效率提高了平均约28%,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4年06期)

史长琼,肖瑞强,吴丹[10](2014)在《改进的动态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RFID系统中电子标签识别效率最高36.8%的问题,分析了电子标签识别的各类算法,综合考虑动态帧时隙算法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动态帧时隙算法。在原有算法基础上有条件的增加选择随机数,将空时隙转化成成功时隙,有效地提高了标签的识别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将RFID系统中电子标签的识别效率提高到45.3%。(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4年06期)

改进时隙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动态帧时隙ALOHA(DFSA)已被广泛用于解决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的防碰撞问题.在DFSA算法中,标签估计和帧长的调整是影响阅读器读取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以上两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在改进的算法中,分析了标签估计误差对系统的影响,采用对帧长的早期调整的机制.通过实验表明,改进的算法不但降低系统的功耗,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吞吐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改进时隙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1].刘正琼,纪泽宇,王小巧,周文霞,丁力.基于RFID动态帧时隙ALOHA的改进算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邹东尧,杨威,陈鹏伟.一种改进的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潘雪峰,曹加恒.一种改进的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6

[4].彭赟.一种改进的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5].陈荣征.改进的基于动态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6].黄以华,陈小若.改进型动态时隙冲突跟踪树标签防碰撞算法[J].电子学报.2015

[7].杜永兴,白文浩,李宝山.RFID系统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的改进[J].高技术通讯.2015

[8].管小卫,傅伟,蒋道霞.一种改进的分组帧时隙ALOHA算法[J].制造业自动化.2014

[9].王叁虎.基于改进多时隙散点算法的大数据任务调度[J].科技通报.2014

[10].史长琼,肖瑞强,吴丹.改进的动态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4

标签:;  ;  ;  ;  

改进时隙算法论文-刘正琼,纪泽宇,王小巧,周文霞,丁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