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的心理和需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居住环境,空间设计,调研分析
人的心理和需求论文文献综述
叶浩杉[1](2019)在《基于心理体验与需求的现代人居住环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对人们心理感受的分析入手,以网络问卷的方式,对当下住宅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并通过对优秀案例的深入分析,总结出了叁类人群的理想居住需求。同时,本文从居住者心理需求和住宅本身空间设计等角度出发,对当下的住宅设计进行了反思,并对今后的住宅设计提出了建议和思考。(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科技·管理)》期刊2019年10期)
朱静江[2](2018)在《“有效帮扶”应建立在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基础上》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在班上发动学生以自觉自愿的方式来加入到"帮扶计划"的提议和做法是值得提倡和尝试的。不过,从最终结果来看,这项计划未能达到应有的成效,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项计划"流产"的呢?对于被帮扶者而言,接受帮扶造成了一种"自毁形象"的心理负担。(本文来源于《班主任之友(小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邢惠彦[3](2018)在《养老机构住养老人心理需求及社会工作介入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老龄化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个既定的事实,因此老年人的需求自然受到了广泛关注,当今时代是快节奏社会,压力繁重,养老机构已成为大多数老人们的最终归宿,而养老机构对住养老人的心理需求很可能不能满足,本文就这方面探析了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性及方法。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对城市养老服务提出了巨大的要求,但目前城市各项养老服务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养老服务效果不佳,养老服务的提供与老年人群体需求存在脱节现象。(本文来源于《报刊荟萃》期刊2018年05期)
黄河[4](2018)在《人对居住环境的心理需求探析——以瑞麟幸福天地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居住环境是为所居住的居民提供休息,放松压力和促进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公共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心理需求占居住环境设计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更注重精神层次的追求,对设计者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满足人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通过对关于环境心理学的诸多理论研究,探索人对居住环境的心理需求。首先通过对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然后从人的心理、行为出发,探讨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心理需求,最后通过实例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8年04期)
韩盼盼[5](2017)在《人—工作匹配、辱虐管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基本心理需求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只有拥有雄厚的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处于领先位置并得以长久存在。归根结底,创新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员工本身,员工是组织创新的依托者和实施者。员工创新行为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而如何激发更多的员工创新行为,成为理论界与实践者关注的焦点。现有创新行为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员工内在特质(如心理安全感和创新自我效能等)与外部环境(如领导方式和工作自主性等)两大方面对其影响作用,但大多限于个体特质或环境特征单方面因素对创新行为的静态影响,而个体行为更是其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摩擦、协调和互动的产物,所以单一性因素难以有力的预测行为变化。本文从匹配视角,重点研究人—工作匹配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已有研究过多关注积极因素,却很少关注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消极因素,本文选择辱虐管理,探究其与人—工作匹配的交互作用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本文以基本心理需求为中介变量,证实了基本心理需求具有跨文化普适性。研究结果既弥补了现有个体创新理论体系,又为组织激发员工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借鉴。这些正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实践和理论背景,并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等作了初步说明;接着对人—工作匹配、辱虐管理、基本心理需求以及创新行为的概念、维度与测量和相关研究等进行回顾与梳理,并根据现有理论以及组织中的实践思考其间的逻辑关系,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其次,利用现有成熟测量量表对北京、天津、安徽的26家企业(涉及互联网、服装、电子、装备制造等行业)的主管与员工展开了问卷调查,最终获得了471份有效样本;再次,运用SPSS19.0和LISREL8.7软件,对有效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作匹配正向显着作用于员工创新行为,主管辱虐管理负向显着作用于员工创新行为;(2)人—工作匹配通过正向影响能力需求间接对创新行为产生显着正向影响,辱虐管理通过负向影响自主需求、关系需求和能力需求间接对创新行为产生显着负向影响;(3)辱虐管理弱化了人—工作匹配对关系需求与能力需求之间的正向影响。最后,结合本文所得的研究结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提供管理启示,并思考文章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展望。(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7-02-01)
唐宁宁[6](2016)在《从需求层次理论解读《最后的九月》中英裔爱尔兰人的心理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最后的九月》是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鲍恩的长篇小说之一。该小说主要描述了处在夹缝中间的英裔爱尔兰人在英-爱独立战争的背景下,无根可依的飘零感和异化感。本文借助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主要从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自尊的需要对人物的心理困境进行具体的分析,进而揭示出在社会变革时期英裔爱尔兰共同体艰难的生存处境。(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6年35期)
王言波[7](2016)在《探究乡村滨水景观设计中人的心理需求》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滨水景观的设计是乡村资源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滨水景观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可以有效的提高乡村环境的质量,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所以滨水景观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到人的心理需求,只有从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才能增强滨水景观设计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才能充分发挥滨水景观的环境效益。(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6年09期)
方红[8](2016)在《基于需求分析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有效性探讨——以常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近年来主动到常州市某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求助的未成年求助者进行的调查发现:从问题类型来看,未成年人学习心理问题突出,心理行为问题明显;从学段来看,初中学段求助者最多,小学阶段次之;从时间来看,五月是求助次数最多的月份。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要基于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提高心理健康服务队伍水平,构建家校联合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16期)
黄春雨[9](2016)在《浅析人居环境中人的心理对植物的需求和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居环境的一切都是为人服务,人的心理成了环境构筑中考虑到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植物作为人居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为人的需求服务。因为它代表了自然的重要部分,诱发和促使着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所以绿色植物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只有深刻了解人的心理对植物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在人居环境中设计、利用植物。人来于自然之中,对于自然有着某种崇敬和依恋,从人类出现到现在,人们在改造环境的同时总不能忘记利用一切手段来和(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6年07期)
赵斌,韩盼盼[10](2016)在《人—工作匹配、辱虐管理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基本心理需求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基本心理需求理论,探讨人—工作匹配、辱虐管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471份对上下级匹配调查问题为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人—工作匹配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主管辱虐管理负向影响创新行为;人—工作匹配通过能力需求间接对创新行为产生显着正向影响,辱虐管理通过自主需求、关系需求和能力需求间接对创新行为产生显着负向影响;辱虐管理分别弱化了人—工作匹配与关系需求、能力需求之间的正向关系。(本文来源于《软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人的心理和需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教师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在班上发动学生以自觉自愿的方式来加入到"帮扶计划"的提议和做法是值得提倡和尝试的。不过,从最终结果来看,这项计划未能达到应有的成效,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项计划"流产"的呢?对于被帮扶者而言,接受帮扶造成了一种"自毁形象"的心理负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的心理和需求论文参考文献
[1].叶浩杉.基于心理体验与需求的现代人居住环境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
[2].朱静江.“有效帮扶”应建立在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基础上[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8
[3].邢惠彦.养老机构住养老人心理需求及社会工作介入探析[J].报刊荟萃.2018
[4].黄河.人对居住环境的心理需求探析——以瑞麟幸福天地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
[5].韩盼盼.人—工作匹配、辱虐管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基本心理需求的中介作用[D].天津理工大学.2017
[6].唐宁宁.从需求层次理论解读《最后的九月》中英裔爱尔兰人的心理困境[J].青年文学家.2016
[7].王言波.探究乡村滨水景观设计中人的心理需求[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
[8].方红.基于需求分析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有效性探讨——以常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6
[9].黄春雨.浅析人居环境中人的心理对植物的需求和影响[J].大众文艺.2016
[10].赵斌,韩盼盼.人—工作匹配、辱虐管理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基本心理需求的中介作用[J].软科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