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理解力论文-郑卫,胥兴春

情绪理解力论文-郑卫,胥兴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情绪理解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理理论,幼儿,情绪理解能力

情绪理解力论文文献综述

郑卫,胥兴春[1](2016)在《心理理论视角下提高幼儿情绪理解力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理理论对幼儿情绪理解力的作用有:对情绪情境的正确分析,提高了幼儿的情绪观点采择能力;基于愿望和信念的心理推理,提升了幼儿对情绪产生原因的判断;对冲突情绪的合理疏导,促进了幼儿对情绪表现规则的认识。教师和家长可运用心理理论对提高幼儿情绪理解力进行指导:组织专题教育活动,提升幼儿对情绪的识别能力;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丰富幼儿自身的情绪体验;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幼儿分析他人的情绪状态;依托语言沟通交流,促进幼儿正向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本文来源于《教育导刊(下半月)》期刊2016年11期)

熊雯[2](2013)在《音乐训练对6-9岁儿童情绪理解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接受音乐训练是否可以同时获得其他非音乐能力的提高一直是研究者们的关注热点。本研究拟探究音乐训练是否能提高6 9岁儿童非认知能力——情绪理解力及其影响机制。选取177名6-9岁儿童,年龄范围在73~107个月(M=94.5个月,SD=34.6个月),其中男生84名,女生93名,接受课外音乐训练的时间在2~63个月之间(M=23.7个月,SD=12.4个月),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儿童其上课方式有"一师对一生"的单独训练方式(共54名,男生25名,女生29名)以及"一师对多生"的班级训练方式(共55名,男生39名,女生16名)。家长替儿童完成人口学变量问卷,搜集儿童年龄、接受音乐训练的时间、音乐训练方式(单独训练/班级训练)、受音乐训练的内容、家庭月收入、儿童参加其他社会活动的项目与时间(项目数×累计时间数,以月为单位)等数据。让儿童们在安静的室内完成由Pons和Harris(2000)编制的"情绪理解测试"(Test of Emotion Comprehension,简称TEC)和WISC-IV测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的方法对音乐训练能否提高儿童情绪理解力的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音乐训练既可直接又可通过提高智力而间接提高儿童的情绪理解力。采用单独训练方式(无社会背景)时,音乐训练不能显着直接影响儿童的情绪理解力;而当采用班级训练方式(有社会背景)时,音乐训练显着正向直接影响儿童的情绪理解力。此外,相比音乐训练,社会活动对儿童理解力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因此,参与具有社会意义的活动而非音乐训练本身才是导致儿童情绪理解力得以提高的最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11-01)

岳盈盈,洪慧芳,寇彧[3](2006)在《中学生情绪理解力的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学生情绪理解力的特点,为有效的情绪干预策略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为相关部门确定中小学生德育教材的层次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22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寇或等人编制的青少年情绪问卷,结果发现:(1)在对情绪概念的理解上,54.7%的中学生将情绪理解为主观体验(如心情)或外部表现(如笑,生气时的举动等);(2)就提名的情绪词汇量而言,具体情境下中学生提名的情绪词汇量显着多于无情境提示的条件;在有情境提示的情况下,女生提名的情绪词汇量显着多于男生;(3)在情绪隐藏方面,中学生倾向于认为自己可以隐藏情绪,并且比别人更能隐藏;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认为自己能隐藏情绪;初一与初二的学生倾向于认为别人不能隐藏情绪,而高二的学生则认为别人能隐藏情绪;(4)情绪调节和控制方面,引起中学生情绪波动的事件多是有关考试和与同学交往的问题;在面临情绪困扰时,中学生主要采取转移注意力,积极宣泄,认知调整和忍耐等策略,但也有学生采用攻击和自我伤害等消极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二〇〇六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12-01)

寇彧,霞玲,徐华女,马会萍[4](2006)在《小学中高年级儿童情绪理解力的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640名小学中高年级儿童情绪理解力的测查表明,儿童能够理解抽象的情绪概念和简单的情绪词汇;会依赖表情、言语及副言语和身体动作线索识别他人的情绪;会依赖内部心理活动、表情和身体动作线索识别自己的情绪;儿童已理解情绪与事件/行为间的因果联系,对积极情绪事件/行为的理解具有社交性和亲社会性的特点,对消极情绪事件/行为的理解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的特点;在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隐藏能力时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06年04期)

情绪理解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儿童接受音乐训练是否可以同时获得其他非音乐能力的提高一直是研究者们的关注热点。本研究拟探究音乐训练是否能提高6 9岁儿童非认知能力——情绪理解力及其影响机制。选取177名6-9岁儿童,年龄范围在73~107个月(M=94.5个月,SD=34.6个月),其中男生84名,女生93名,接受课外音乐训练的时间在2~63个月之间(M=23.7个月,SD=12.4个月),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儿童其上课方式有"一师对一生"的单独训练方式(共54名,男生25名,女生29名)以及"一师对多生"的班级训练方式(共55名,男生39名,女生16名)。家长替儿童完成人口学变量问卷,搜集儿童年龄、接受音乐训练的时间、音乐训练方式(单独训练/班级训练)、受音乐训练的内容、家庭月收入、儿童参加其他社会活动的项目与时间(项目数×累计时间数,以月为单位)等数据。让儿童们在安静的室内完成由Pons和Harris(2000)编制的"情绪理解测试"(Test of Emotion Comprehension,简称TEC)和WISC-IV测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的方法对音乐训练能否提高儿童情绪理解力的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音乐训练既可直接又可通过提高智力而间接提高儿童的情绪理解力。采用单独训练方式(无社会背景)时,音乐训练不能显着直接影响儿童的情绪理解力;而当采用班级训练方式(有社会背景)时,音乐训练显着正向直接影响儿童的情绪理解力。此外,相比音乐训练,社会活动对儿童理解力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因此,参与具有社会意义的活动而非音乐训练本身才是导致儿童情绪理解力得以提高的最根本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情绪理解力论文参考文献

[1].郑卫,胥兴春.心理理论视角下提高幼儿情绪理解力的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6

[2].熊雯.音乐训练对6-9岁儿童情绪理解力的影响[C].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3].岳盈盈,洪慧芳,寇彧.中学生情绪理解力的特点研究[C].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二〇〇六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6

[4].寇彧,霞玲,徐华女,马会萍.小学中高年级儿童情绪理解力的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6

标签:;  ;  ;  

情绪理解力论文-郑卫,胥兴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