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德中国学生最新统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瑶[1](2021)在《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外交布局全方位展开。作为跨国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数量不断壮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在树立国家形象、增进国际交流、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体上,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能够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但受个体成长经历、海内外复杂环境以及多元价值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赴海外留学生的价值观念变化不定,一些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甚至出现有辱国家形象的异常行为,这损害了国家形象与利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关注个体的思想、道德和心理,是引导思想观念和规范言行举止的综合教育实践活动。关注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状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和引导效用,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时代课题。当前,针对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或散落分布于留学前的培训讲座,或流于形式,既缺乏实质内容,又未形成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因此,强化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弥补其“缺位”造成的各种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在对主题研究进行基本概述的前提下,梳理了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从时代特征、政策支持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寻求经验借鉴。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根本的价值指引。同时,推拉理论、承认理论以及跨文化理论等西方相关理论为研究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参照视角。在对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他学科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跟踪调查和访谈等途径,以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治观和道德观为多元考察视角,充分了解并挖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探明该群体的现实需要和面临的现实困扰,寻求与该群体相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因留学生行前准备工作不充足、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观照、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国外负面舆情的不良诱导以及种族主义带来的多元文化冲突等因素,中国赴海外留学生在思想政治层面主要暴露出爱国言行备受争议、文化认同漂浮不定、政治态度相对漠然、心理状态孤独失序以及法治素养较为薄弱等问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面临的各种思想政治问题是多种因素交互的结果。分析影响因素,挖掘问题本质,并据此提出有效规范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言行的对策建议,有助于规范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言行,使其自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侵蚀与渗透,增强自身的国家认同感。针对出国前、留学中和回国前三个教育场域,本文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制度体系四个层面提出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案。一是教育主体层面,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留学前以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加强行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留学中以使馆工作人员带动公派教师为主体,强化留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回国前以学历认证人员对接学联组织为主体,合力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工作。二是教育内容层面,实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留学前以课程思政做好行前思想教育;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把控留学生动向;回国前以职业规划促进留学生再社会化。三是教育方式层面,链接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留学前以“反向内省”助力留学教育顺利开展,通过留学生乐于接受的实证教育方式,推动留学生行前思想政治教育落地有声;留学中以海外服务协同教育推进教育方式转化,建构互信基础上以服务功能向教育功能过渡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回国前以共情引导教育方式有效激发留学生报国热情,通过发挥同辈群体效应、榜样示范作用以及优化回国软硬件设施,引导留学生学成归国。四是制度体系层面,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分阶段落实,重在构建全方位的机制保障,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能够切实解决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难题,提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杨柳[2](2020)在《留日、留德军事生概况及其对近代中国军事发展影响》文中指出近代中国是一部被动挨打的屈辱史,又是被迫与世界联系的现代化史。近代留学生作为枢纽,将世界与中国联结在一起,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谋求民族解放与国家复兴。国家与青年皆认识到军事落后是被动挨打的重要原因,因而急于改变国家现状的大多热血青年在留学时选择了到德国、日本军校学习,这些军事留学生成为推动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对近代中国军事现代化产生了重要作用与影响。
徐斯琳[3](2020)在《民国时期上海女西医研究(1919-1937)》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教育、西式观念的传入、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女西医开始出现。女西医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女性团体,充分展现了其为社会所接纳的历史过程,在社会舆论以及女子自身意识提升的背景之下,女西医的规模在五四运动后进一步扩大。女西医通过在国内医学校就读或者出国留学掌握了现代化的医学知识,成长为了具备专业知识的职业女性。女西医在执业过程中也遇到不少的优势和障碍,最后,女西医凭借社会交往以及社会活动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民国时期女西医群体的形成,一方面表现为开始形成鲜明的社会形象和自我意识,包括男女平等观点、团体的职业化,外部对女西医的认同等。另一方面,虽然女西医在五四运动后已经成为受人尊重、为人钦羡的一种女性职业,但性别问题所带来的职业障碍和困惑,包括观念、婚姻、工作中的差别待遇,实际上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职业女性所面临的长期的、永恒的话题。
李梦晓[4](2020)在《流动的校园:抗战时期河南大学的学生生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日寇炮火的猛烈摧残下,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相继沦陷,各区教育机关受到严重毁坏,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迎来莫大的灾难。各高校为躲避战火、保存文脉相继南迁。随着1938年济南、徐州战事吃紧,开封情势愈发严重,已没有一片土地可以安放大学的课桌。位于省城开封的河南大学、水利专科学校、艺术专科学校三所学校自此也开始了流亡生涯。河南省政府为应对危机局势,做出“凡已受袭击或易受袭击区域之学校,一律向安全地带转移”的决定。河南大学就在此时踏上流亡办学的征途,河南大学的学生在流亡途中,无论环境如何恶劣,条件怎样困顿,都始终保持乐观向上、坚韧奋发的精神品质,不仅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还以各种形式保家卫国。河南大学自1937年12月开始流亡,至1945年12月底返汴,流亡办学之路前后凡八年历六次搬迁。其先后深入信阳鸡公山、南阳镇平、嵩县潭头、荆紫关、陕西宝鸡和汉中等地区。每搬迁一次,河南大学的办学条件就更加恶劣一次。设备不足、住宿简陋、伙食单一、经济恶化、师资紧缺,随时随地躲避日军战火的攻击,是他们自始至终面临的困境。但河南大学仍然坚持办学,力求维持“战时的平常化”,这一时期河南大学除文学院编辑国防教材、增设战时经济、文化讨论课程,理学院增设国防化课程,以适应战时需要外,其他课程努力维持战前的状况,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河南大学的学生们砥砺求学,无论白天、黑夜竭力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条件进行学习,图书馆、学术讲座、河滩边、深山里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在完成个人求学目标的同时,为更好地应对战时环境,努力上好体育课,以强身健体。与此同时,还要应对国民政府的军事化规训,摆脱其思想控制。为救国救亡,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踊跃投身于挽救国家、挽救民族的活动中去,创办剧社、表演话剧、创作吟唱抗战歌曲、张贴壁报、组织参加救亡团体、兴办社会教育等丰富的形式是他们宣传救国救亡思想的主要阵地。有些学生受到这种精神的鼓舞还积极响应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号召,争先恐后选择投笔从戎踏上战场,为国效力。河南大学的学生怀抱爱国强国报国的信念,以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追寻新知、探求真理,以积极乐观、同心协力的心态克服一切磨难,乐观生活。其精神激励着我辈青年学生坚定的追随其步伐,发扬光大其精神,发奋践行其思想,拼搏向前,在新时代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富强奉献自己的力量。
杨凯良[5](2020)在《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在新旧文明交替、时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引领者,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运用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对作用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及相关因素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清末民初的时代环境及教育近代化的开展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场景。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的西风东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生发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催化剂。儒家文化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萌生的原生思想背景。所处具体地域文化场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高等教育性情和学术偏好,也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铺设了个人思维层面的基底。教育文化场景中:虽然民国着名大学校长国内的知识结构上存在共性,然而留德和留美学人群的不同教育文化场景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校长所获取或感知的或显或隐的西方大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他们回国后主持大学奠定了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基础。社会任职场景中:编译馆或杂志社任职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炼化厂;在政府任职时期积累的人脉为他们日后执掌大学、保证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诸多方便;任职大学是最为关键的职业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感知和体认,为他们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烘托下,高等教育思想呈现出衍生从属性、中西杂交性、理想性和前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场景的转换对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认识和发展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期间伴随着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的冲突与磨合,偶有可能发生政域场和学域场之间高等教育沟通思维的调适。对学术场景的聚焦研究发现:杜威一脉学术师承秉承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和实验主义的方法,然而其中国弟子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与杜威相比发生了异变;北大同人的学术网络聚合性强,交互性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同质性和细微分化。对大学实践场景考察发现:大学校长的人事变迁不一定会导致一所大学理念的断裂,职业场景变换却可能使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发生微调或转变。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理念相关核心文本的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思想内核的多元调和性与对立共生性。由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联结性和交叉性这几种特性,因此从工具论角度出发截取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片段或者场景进行“神话”预制式的研究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适切,亦可能遮蔽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并未上升到理论化层面。基于场景视角,论文总结了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点,以此为参照,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并尝试性提出了场景建设的路向。
王红[6](2020)在《中德德语强化教学中的教材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由于德国在世界科学界的良好声誉,越来越多的学生赴德留学深造。因此德语逐渐成为了热门语种。教材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笔者挑选了一部由中国编订和一部由德国编订的教材。这两部教材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及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中国教材是《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德国教材是《Schritte plus Neu》。本文采用分总结构,利用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从三个方面对两本教材进行对比研究,进而得出一个结论:为了避免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失去越来越多的使用者,《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需要进行彻底的改版。《Schritte plus Neu》这本德国出版的教材,具有鲜明的德国特色,但语音讲解节奏较慢,语法安排相对松散,希望可以得到改进。最后笔者希望可以通过对两本国内外权威教材的对比,在教材选取方面供一定有益的建议。
张宇豪[7](2019)在《《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留学生是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媒介形象的建构着不仅关系其声誉,也是国家形象传播链中的重要一环。《纽约时报》作为美国的主流媒体,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其塑造的中国留学生形象,会直接影响海内外大众对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认知与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解读。因此,探究《纽约时报》对中国留学生的相关报道,了解西方主流媒体建构的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纽约时报》为目标媒体,选取2003年至2018年间有关中国留学生的报道,共计159篇,以框架理论为支撑,对报道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试图探寻出《纽约时报》笔下的中国留学生形象,并针对《纽约时报》建构中国留学生形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如何呈现全面、真实的中国留学生形象带来有益思考,本文包括绪论和三个章节。绪论部分对研究缘起、文献综述进行了阐释。文献综述方面,在前人的基础上梳理国内外有关媒介形象的研究、中国留学生形象的研究,进而确立本文的研究方法、意义与创新点。第一章主要是对《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的实证考察。包括研究设计和内容分析。对《纽约时报》进行媒体定位,说明样本选取原则,并依据框架理论建构研究类目,从报道主题、消息来源、新闻体裁、报道立场、事件地域、主体性别入手,分析《纽约时报》有关中国留学生报道的主要内容和倾向。第二章对《纽约时报》建构的中国留学媒介形象类型进行系统分析,并揭示其建构中存在的问题与偏差。首先,根据内容分析的结果与典型案例的解读,从生存、生活、学业、身份、言行、心理几个层面,总结出《纽约时报》建构的中国留学生的主要媒介形象类型。其次,揭示《纽约时报》对中国留学生形象塑造的问题,即过度负面建构、报道主题偏失、议程设置失衡、报道主体话语缺失。第三章论述了《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建构的成因及启示。首先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和美国新闻理念、留学生自身因素这四个方面出发,论述《纽约时报》在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建构中的影响因素。进一步阐释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美国国家利益与美国新闻理念的制约对媒体报道角度和价值判断的影响。最终,针对《纽约时报》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与偏差进行反思,提出掌握话语主权,丰富留学生自身形塑;注意平衡报道,主动发声应对有关留学生失实报道;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改进风格,注重叙事策略,提升国际传播力,依靠国内媒体与留学生的共同努力,呈现全面、真实的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也为我国塑造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做出相应贡献。
张雨林[8](2019)在《地方本科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某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与高等教育水平的逐渐提升,来华留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层次进一步提高,开始进入留学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时代。留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与来源国家的日益多元,对当下留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形成了留学生跨文化管理的新议题。更多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留学生进入高校校园当中,留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留学生与中方学生之间的文化距离,给实际性的留学生管理带来了巨大困境。文化因素对于管理有着显着性的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方式、被管理者的管理理解等都深刻受到文化的渲染,全球文化的相异性与多样性对管理提出了跨文化的客观性要求;而普遍的区域文化相近性、个性与共性并存的校园文化融合性却为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的实施提供了前提条件。当前以人为本教育观念下的留学生跨文化管理具有强烈服务性的管理内涵,进行跨文化管理的意义在于能更好的服务于来华留学生,提升管理的规范化和发展性内涵水平,在于提高管理水平与留学教育质量、促进留学生专业知识发展的同时有利于在管理中实现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融合,既提高留学生对中国的文化在内的各方面认识与理解,掌握较高水平的跨文化与全球胜任能力,也在直接交流融合的真实性情景中提高留学生对于世界各国不同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其国际性的视野与眼光,充分合理利用校内的“国际性资源”。发展来华留学教育,培养对中友好的外国友人,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教育宗旨的实现要求提高留学生对跨文化管理水平的满意度。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外高校留学生管理模式与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实施趋同化管理的历史必然性,高水平的生源质量、一致性的身份认定、全面社会化的联动管理等因素成为成功实施跨文化管理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案例高校实地性的调查,运用观察和问卷等调查方法,分析留学生自身的跨文化能力状况,调查留学生对跨文化管理整体、细节性各方面满意度水平高低,评价留学生跨文化管理质量。对跨文化能力、整体性跨文化管理、课程教学与日常生活等细节性跨文化管理方面的调查表明,文化理解因素在跨文化管理中起着重要性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尚需增强;就业兼职与日常生活等细节性跨文化管理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应加强对管理的实际性效度调查与不满意原因分析;注重管理中的实际性效果质量如留学参与活动的获得感而不是参与次数;转变留学生的外国人身份认定,以学生化的统一身份认定作为跨文化趋同化管理的前提基础;加强校园与周边人文环境的跨文化包容建设及其此过程中与政府等社会力量的管理联动,构建多力量联动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模式。从政府、地方本科高校、留学生自我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跨文化管理政策,地方政府部门:不断制定和完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特色化的相关规章制度,积极推进政校合作社会化联动管理;地方高校层面:管理规章文本多译化、精致化,管理实践模式创新、工作方法人性化,管理技术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科学研究化,管理国际化,管理力量整合、沟通、提升;留学生自我层面:管理自主化、适应化,管理积极主动参与、积极反馈实际性管理效果等。
宋洋[9](2019)在《中学德语“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更大发展,外语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中等教育阶段内的德语教育近年来壮大的十分迅速,本文在我国生产高速发展对各种外语人才需求倍增的历史潮流大背景下,结合中学德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尝试构建以培养德语语言的输出能力为导向,结合多维度、多模态、多类型、多形式的多元化输入方式的德语课堂教学模式,并探讨如何在该教学模式的启发下优化中等教育阶段内的德语学科课程。近十年来,中德两国“学校-塑造未来伙伴”合作项目有序开展,德语学科在我国大陆地区的中学内蓬勃发展,全国开设德语作为第一外语和第二外语的中等教育学校在数量、师生人数方面都出现大幅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中学生日益提升的对德语语言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中学德语学科的一系列发展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18年初,《普通高中德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同年9月1日,德语学科正式被教育部列入高中科目,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上对中学德语学科的教学做出的整体设计和规划,也标志着中学德语教育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处在这样至关重要的节点上,对于德语教学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而言,如何从根本方向上把握中学德语课程的教育理念?如何对中等教育阶段内德语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究和改良?如何为德语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和综合素养提供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延续,以保证中等教育阶段内德语学科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继而满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改革的需要?就成为当下最重要的时代任务之一。围绕上述三个最基本的问题,结合研究者所在学校的教学实践,本研究遵循“发现问题——追溯理论——构建模型——实证检验——反思总结”的思路,首先从学校和师生、发展历程、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毕业生去向、存在的问题七个维度对我国中学德语教育教学和课程管理的基本情况进行跨度为15个省、市、自治区的大型调研和评析,纵深挖掘当下中等教育阶段内的德语学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逻辑出发点,进一步追溯交际能力的理论基础,结合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理论,以输出假设和输入假设理论为本体论依据,阐述“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架。而后以“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构建为研究重心,从内涵、特征、操作程式、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支撑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六个方面系统地构建“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并从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学反馈三大板块着手,提供客观实证研究结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现实支持。整个过程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即理论求证和实践验证。理论求证回答了“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构建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指导的问题,主要采用的是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法;实践验证采用个案分析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结构访谈法,分别回答了该教学模式的实际操作程式、教学效果和师生评价的问题。总的来说,本论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验,本文在结语部分分别从教育管理和教学实施的角度总结研究结论:首先应以任务载体和强烈语用动机奠定德语教学的长效起点基石,同时将输出驱动和输入多元并举,构成最有效的教学手段,着力发展学科人文创新活动以助力中学德语课程的进深发展,并将综合素养的平衡发展集成为德语学习者最终的培养方向。在文章的最后,本研究为我国中学德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有关培养、评价和政策三方面的反思性意见,以期为日益充实的中学德语教师团队提供可推广的科学教学方法,为中等教育阶段内各校的德语课程呈现可借鉴的管理措施,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打开新的思路。
匡洁[10](2019)在《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1949年以来的游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游记是旅行者对亲身旅行经历的描写与记录,涉及旅行者的空间位移与文化位移,是建构他者形象的重要载体。作为面向大众的读物,游记可以反映普通民众的文化潜意识。因此,游记视角下德国的中国形象研究可以揭示德国普通大众对中国的期待与诉求。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里,旅华游记构成了德国人对华认知的主要渠道之一。首先来华的旅行者主要是受中国政府官方邀请的德国人。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大众旅行掀起了普通德国人的旅华热潮,此间出版的旅华游记是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一个繁荣时期。因此,本文选取1949年以来不同阶段来华德国人的旅华游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与方法,旨在从来华德国人零散的中国话语中总结出典型的中国形象类型,并挖掘其形成、演变的原因。第一章梳理与归纳1949年以来的德国人旅华游记。本文将“德国人旅华游记”界定为“德国旅行者对亲身旅华经历的记录,涵盖旅行描写、旅行报道、旅行日记、旅行考察报告等多种本文类型”,并收集了80本1949年以来的德国人旅华游记。随着1949年以来中德关系的发展变化,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德国人旅华阶段:1、1949年至中西德建交前,2、中西德建交至20世纪80年代初,3、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德国人旅华游记的创作主体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第一阶段以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官方旅行者为主,第二阶段以联邦德国的官方旅行者为主,第三阶段以旅游或一般工作等原因来华的联邦德国旅行者为主。从作者性别上看,大多数为男性,仅有少量女性。第二章涉及新中国成立后来华德国人建构中国形象的历史背景。通过梳理与综述中世纪至地理大发现时期、启蒙运动早期、启蒙运动中后期至一战、一战后至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的中国形象,可以发现,从中世纪至1949年,德国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变化过程,中国形象始终作为他者参与德国的发展,是德国文化的自我投射。第三章以1949年至中西德建交前的德国人旅华游记为研究对象,归纳与分析来华德国人建构的中国形象。这一时期来华的民主德国旅行者与一些联邦德国旅行者构成“颂华派”,积极赞美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国人的勤奋与道德、中国经济的巨大进步与文化教育的普及化,而另一些联邦德国旅行者则作为“贬华派”批判北京的单调统一、上海的衰落、中国人着装与思想的统一化以及工农业建设的落后等。这些旅行者在中国都仅停留数周,因此,他们未能通过中国旅行检验和反思自己所持有的固有观点,反而是强化了原有认知。第四章以中西德建交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德国人旅华游记为研究对象,归纳与分析来华德国人建构的中国形象。这一时期来华的联邦德国旅行者依然主要聚焦于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与此前不同的是,他们常用双重眼光观察与评价中国并试图反思自我的认知能力,建构了多元、矛盾和混杂的中国形象。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分析中国的“现代化”与“自力更生”政策,观察中国人对自由与民主的追求,试图证明变革中的中国不是联邦德国的威胁,而是联邦德国的合作伙伴。第五章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的德国人旅华游记为研究对象,归纳与分析来华德国人建构的中国形象。这一时期因旅游或一般工作等原因等来华的联邦德国旅行者基本不再以考察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为重心,对中国的民主与人权、经济发展与教育现状仅有少量描写。他们大多渴望远离都市化的北京与上海,向往遥远的中国小城,期待在与中国的相遇中重新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他们想要了解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与中国的文化习俗,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既不是汉学家也不是中国文化研究者,只是短期来华旅行的游客,因而他们对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描写大多基于有限的个体化体验,常常未能进行深度的文化阐释。国家关系、旅行者的身份与兴趣、旅华时间的长短、德国大众的期待视野等诸多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1949年以来不同时期来华德国人对中国的感知、体验和理解。他们观察与描写中国的目的仍在于德国自身,期待从中国找到可以佐证或实现自身政治理想、社会期待与个人愿望的事物。纵向来看,他们从用中国的发展状况证明本国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转向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满足自身的猎奇心理,用遥远的中国满足自我逃离现实、重新认识自我的需要,西方现代性的自我确认则始终影响不同时期来华德国人对中国是否进步、自由与文明的评价。上述研究既可以挖掘、理清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的书目、作者及其旅华时间,开辟新的一手资料,又可以通过亲历者的中国观察、描写与评价,考察1949年以来不同阶段德国人关注中国的视角及其背后隐藏的期待与诉求,对推动中德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具有现实意义。
二、留德中国学生最新统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留德中国学生最新统计(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2.1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解读 |
2.1.1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 |
2.1.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2.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构成 |
2.2.1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
2.2.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
2.2.3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 |
2.3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
2.3.1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
2.3.2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2.3.3 贯彻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
第3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依据 |
3.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
3.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3.1.2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 |
3.2 以西方社会相关理论为参照 |
3.2.1 推拉理论 |
3.2.2 跨文化适应理论 |
3.2.3 承认理论 |
3.3 以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为借鉴 |
3.3.1 社会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借鉴 |
3.3.2 教育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知识借鉴 |
3.3.3 法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借鉴 |
第4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 |
4.1 新中国成立前留学生思想教育的早期萌芽(1872—1948) |
4.1.1 晚清时期专制化的留学生思想教育 |
4.1.2 民国时期多元复杂的留学生思想教育 |
4.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初步探索(1949—1977) |
4.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教育发展历程 |
4.2.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发展 |
4.3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调整(1978—2011) |
4.3.1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教育的规范调整 |
4.3.2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发展 |
4.4 社会主义新时代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创新(2012 至今) |
4.4.1 新时代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概述 |
4.4.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走向 |
第5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
5.1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多元视角 |
5.1.1 世界观考察 |
5.1.2 政治观考察 |
5.1.3 人生观考察 |
5.1.4 法治观考察 |
5.1.5 道德观考察 |
5.2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表征 |
5.2.1 备受争议的爱国言行 |
5.2.2 漂浮不定的文化认同 |
5.2.3 相对漠然的政治态度 |
5.2.4 孤独失序的心理状态 |
5.2.5 较为薄弱的法治素养 |
5.3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成因 |
5.3.1 留学生行前准备工作不充足 |
5.3.2 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政观照 |
5.3.3 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
5.3.4 国外负面舆情产生不良诱导 |
5.3.5 种族主义带来多元文化冲突 |
第6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路径 |
6.1 确定教育主体: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6.1.1 留学前——以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 |
6.1.2 留学中——以使馆工作人员带动公派教师为主体 |
6.1.3 回国前——以学历认证人员对接学联组织为主体 |
6.2 完善教育内容:实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
6.2.1 留学前——以课程思政做好行前思想教育 |
6.2.2 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把控留学生动向 |
6.2.3 回国前——以职业规划促进留学生再社会化 |
6.3 创新教育方式:链接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 |
6.3.1 留学前——以“反向内省”助力留学教育顺利开展 |
6.3.2 留学中——以海外服务协同教育方式建构互信关系 |
6.3.3 回国前——以共情引导教育方式有效激发报国热情 |
6.4 健全制度体系: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
6.4.1 优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策布局 |
6.4.2 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治建设 |
6.4.3 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访谈提纲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留日、留德军事生概况及其对近代中国军事发展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代留日、留德学生概况 |
二、近代留日、留德军事生异同比较 |
三、近代留日、留德军事生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影响 |
(3)民国时期上海女西医研究(1919-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旨趣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与时段界定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上海女西医的养成 |
第一节 女性学习西医的缘起 |
一、五四之前女性学医的概况 |
二、五四之后社会舆论对女性学医的倡导 |
三、女性学医的原因 |
第二节 上海女西医的养成途径 |
一、国内医学校 |
二、出国留学 |
第三节 女性西医的数量与科室选择 |
一、女性西医的数量 |
二、选择科室的情况 |
第二章 上海女西医的执业活动 |
第一节 助产士的“专业化”与女西医的定义 |
一、产婆、助产士与产科医生 |
二、女西医的定义与政府认证 |
第二节 女西医的执业方式 |
一、执业途径与场所 |
二、职称与收入 |
第三节 女西医执业的身份认同 |
一、医治之场景 |
二、医疗纠纷案 |
第三章 上海女西医的社会网络 |
第一节 上海女西医的社会交往 |
一、家庭情谊 |
二、地缘情谊 |
三、同学情谊 |
四、同业情谊 |
第二节 上海女西医的社会活动 |
一、妇女解放运动 |
二、公共卫生活动 |
三、社会公益活动 |
结语 |
一、女西医的自我意识与社会形象 |
二、女西医的执业障碍 |
附录 1919-1937年间上海女西医基本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流动的校园:抗战时期河南大学的学生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主旨及论文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抗战时期河南大学内迁 |
第一节 抗战爆发后中国高校流亡办学 |
第二节 河南大学的内迁及历程 |
第三节 “留省”还是迁省:屡次内迁究为何 |
第二章 战时河南大学学生的学习状况 |
第一节 河南大学的课程设置 |
第二节 院系设置、教学概况及学生学习情况 |
第三章 战时河南大学学生的物质生活 |
第一节 伙食 |
第二节 住宿生活 |
第三节 经济状况 |
第四章 从校园到社会:战时河南大学学生的课外活动 |
第一节 战时河南大学学生的体育与军事化生活 |
第二节 战时河南大学学生的社团活动 |
第三节 提高民智的社会文化教育 |
第四节 战时河南大学学生的爱国民主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西方大学理念相关研究 |
1.2.2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个体高等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
1.2.3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思想研究 |
1.2.4 大学校长个性特质、能力及社会角色相关研究 |
1.2.5 知识社会学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
1.2.6 已有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着名大学校长 |
1.3.2 高等教育思想 |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4.1 场景:本义及多元衍生义 |
1.4.2 分析框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场景 |
2.1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演变 |
2.1.1 洋务运动与器物之变 |
2.1.2 变法运动与制度之替 |
2.1.3 革命运动和思想之立 |
2.2 因应时局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展开 |
2.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教育近代化 |
2.2.2 民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近代化 |
2.2.3 近代教育及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对现代大学的呼唤 |
2.3 思想文化的鏖战: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取舍 |
2.3.1 中国儒家文化的式微和演变 |
2.3.2 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涌入 |
2.3.2.1 “进步”与“竞争”的人生趋向 |
2.3.2.2 “自由”与“民主”的价值理念 |
2.3.2.3 “科学”与“实用”的内容导向 |
2.3.2.4 “社会改良”与“社会改造”的政治诉求 |
2.3.3 思想文化环境:“无序的多元” |
2.4 时代和思潮影响下高等教育理想的型塑 |
2.4.1 树立教育/科学救国的信仰 |
2.4.2 树立创办现代一流大学的理念 |
2.5 高等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场景分析 |
2.5.1 共时性:所处基础场景的特征 |
2.5.2 教育/学术救国:所处基础场景的主题和灵魂 |
3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分析 |
3.1 地域文化场景及其影响:以吴越文化为例 |
3.2 教育文化场景及其影响 |
3.2.1 教育文化场景所形成知识结构的共性 |
3.2.2 留学文化场景不同导致知识结构的差异 |
3.2.2.1 留德学人群:庞杂且多元的知识结构 |
3.2.2.2 留美学人群:术业有专攻的知识结构 |
3.2.3 不同留学文化场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 |
3.2.3.1 留德学人:思辨理性哲学传统的精神取向 |
3.2.3.2 留美学人:经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科学取向 |
3.2.4 教育文化场景的衍生:古希腊哲学思想及西方大学理念的灌溉 |
3.2.4.1 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涉猎 |
3.2.4.2 对于西方大学理念直接或间接的感知 |
3.3 社会组织任职场景分析 |
3.3.1 编译馆/杂志社历练:教育思想交流的炼化厂 |
3.3.2 政府部门任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
3.3.3 大学任职:一旦投入便报以赤诚 |
3.4 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作用下的高等教育思想特性 |
3.4.1 “硕学鸿儒”的学术特质与高等教育思想的衍生从属性 |
3.4.2 “学贯中西”的学术路径与高等教育思想的中西杂交性 |
3.4.3 “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
3.4.4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公共性和批判性 |
3.5 场景变换对高等教育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
3.5.1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之冲突与磨合 |
3.5.2 借力政域场以成就学域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调适 |
3.6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关系分析 |
3.6.1 子场景之间的联结性 |
3.6.2 子场景之间的交叉性 |
4 学术场景的聚焦:学术师承和学术网络维度 |
4.1 学术谱系两维度解析 |
4.1.1 师承关系维度 |
4.1.2 学术网络维度 |
4.2 学术师承:以杜威一脉为例 |
4.2.1 治学方式:实验主义的方法 |
4.2.2 治学理念: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
4.2.3 杜威一脉师承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承继性和变异性 |
4.3 学术网络:以北大相关的大学校长为例 |
4.3.1 聚合性强的学术网络:师生之间的职业传承和学术交流 |
4.3.2 交互性佳的学术网络:大学校长平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
4.3.3 北大同人教育理念上的同质性和细微分化 |
4.4 学术谱系观照下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入和植根 |
5 大学实践场景的轮换:北大校长和科学社成员的高等教育思想流变分析 |
5.1 大学校长更迭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北大为例 |
5.1.1 蔡元培初掌北京大学时期: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实践 |
5.1.2 蔡退蒋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渐融合 |
5.1.3 蒋辞胡继:从关注单一大学发展到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全局 |
5.2 大学校长的社团交往、职业流动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维系与转向 |
5.2.1 缘起中国科学社:留美学生的科学教育梦想 |
5.2.2 初露峥嵘:科学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
5.2.3 职业沉浮间:科学教育观的维系或转向 |
5.2.3.1 任鸿隽:一以贯之的科学教育提倡者 |
5.2.3.2 竺可桢:从看重科学教育到科学人文教育并重 |
5.2.3.3 胡先骕:教育观的天平从科学向人文偏移 |
5.3 大学实践场景下高等教育思想的流变和延续 |
6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核及特点 |
6.1 大学理念文本梳理 |
6.1.1 关于大学的使命、功能、职能的认知演进 |
6.1.2 关于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的认知推进 |
6.1.3 关于具体大学理念的论述列举 |
6.2 大学教育理念内核:科学与人文的拉锯与对峙 |
6.2.1 古代社会人文教育的辉煌 |
6.2.2 民国时期科学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冲击和压制 |
6.2.3 群策群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眼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
6.3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共生性 |
6.3.1 大学理念:使命、理想和精神的多元调和 |
6.3.2 教育理念:理想追求与现实需要的对立共生 |
6.4 共价值性: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场景特点 |
7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研究的再反思 |
7.1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社会时代影响和价值 |
7.1.1 对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贡献 |
7.1.2 破除政教合一、争取教育独立和教育改造社会的尝试 |
7.1.3 为现今的大学发展和大学校长掌校做参考 |
7.1.3.1 大学校训的理念传承 |
7.1.3.2 大学校长毕业演说词的寄托 |
7.1.3.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挈领 |
7.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再反思 |
7.2.1 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神话”预制 |
7.2.2 场景特质的呈现及“神话”的解构 |
7.2.2.1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
7.2.2.2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场景具有错综复杂性 |
7.2.3 “神话”的内伤: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基于场景分析的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 |
8.1.1 形成过程 |
8.1.2 影响因素 |
8.1.3 形成特点 |
8.2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 |
8.2.1 基础场景健全平稳却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 |
8.2.2 教育文化场景宏大规整且“亚教育文化场景”开始出现 |
8.2.3 社会任职场景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面临着主客观挑战 |
8.3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场景建设的路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6)中德德语强化教学中的教材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德德语强化教学现状对比分析 |
第一节 德语强化教学特征分析 |
第二节 中国强化德语教学基本现状分析 |
一、1989至今中国强化德语教学基本现状 |
二、1999至今中国强化德语教学基本现状 |
第三节 德国德语强化教学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德德语教材内部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教材的重要性 |
第二节 《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4种版本的区别 |
一、《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的区别 |
二、《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第一版与第四版对比 |
第三节 《Schritte》系列教材对比分析 |
一、第一版教科书与第二版的区别 |
二、第三版与前两版的区别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第四版与《Schritte plus Neu》对比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分析 |
第二节 国情 |
一、国情信息的重要性 |
二、中德教材在国情传播方面的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培养 |
一、听说能力对比分析 |
二、阅读能力对比分析 |
三、写作能力 |
第四节 词汇与语法能力的培养 |
一、词汇 |
二、语法 |
第五节 教材内容的真实性 |
第六节 教材中语音的传授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学生德语学习情况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媒介形象的研究综述 |
(二)中国留学生形象的研究综述 |
三、研究问题及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一章 《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的实证考察 |
一、研究设计 |
(一)目标媒体选取 |
(二)样本选取原则 |
(三)类目建构 |
(四)信度检验 |
二、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的数据分析 |
(一)报道数量 |
(二)报道主题 |
(三)消息来源 |
(四)新闻体裁 |
(五)事件地域 |
(六)主体性别 |
(七)报道立场 |
第二章 《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的类型及偏差 |
一、《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的呈现 |
(一)生存上的“受害者”形象 |
(二)学业上的“双面人”形象 |
(三)生活上的“勤与奢”形象 |
(四)身份上的“被质疑者”形象 |
(五)言行上的“民族主义”形象 |
(六)心理上的“亚健康”形象 |
二、《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
(一)过度负面建构 |
(二)报道主题偏失 |
(三)议程设置失衡 |
(四)报道主体话语缺失 |
第三章 《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建构的成因及反思 |
一、《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形象建构的成因分析 |
(一)意识形态的差异 |
(二)国家利益的影响 |
(三)美国新闻理念的制约 |
(四)中国留学生自身因素 |
二、中国留学生在国际传播中形象的反思 |
(一)掌握话语主权,丰富留学生自我形塑 |
(二)注意平衡报道,主动应对失实 |
(三)注重叙事策略,提升国际传播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8)地方本科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某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等教育国际化 |
1.1.2 “一带一路”等政策背景 |
1.2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1 跨文化管理 |
1.3.2 来华留学生 |
1.3.3 地方本科高校 |
1.4 国内留学生跨文化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
1.4.1 管理理念与模式研究 |
1.4.2 来华留学生管理管理问题研究 |
1.4.3 管理对策意见研究 |
1.5 国外跨文化管理相关研究 |
1.6 跨文化管理理论 |
1.6.1 管理价值取向理论 |
1.6.2 管理文化维度理论 |
1.6.3 跨文化智力理论 |
1.6.4 跨文化架构理论 |
1.7 研究方法 |
2 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历史与跨文化管理概述 |
2.1 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历史概述 |
2.1.1 来华留学的发展阶段 |
2.1.2 来华留学生管理的历史嬗变 |
2.2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概述 |
2.2.1 跨文化管理的文化基础 |
2.2.2 跨文化管理的目标 |
2.2.3 跨文化管理的内涵 |
3 留学生跨文化管理的国外经验 |
3.1 跨文化管理的国外历史经验 |
3.1.1 留学生教育概述 |
3.1.2 跨文化管理初态 |
3.2 国外高校留学生跨文化管理经验 |
3.2.1 美国高校留学生管理 |
3.2.2 德国高校留学生管理 |
3.2.3 日本高校留学生管理 |
3.2.4 韩国高校留学生管理 |
4 跨文化管理的调查与分析 |
4.1 案例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的现状 |
4.1.1 校留学生的基本情况 |
4.1.2 实行的校级管理政策 |
4.2 来华留学生的管理调查、分析 |
4.2.1 问卷样本说明与基本调查信息 |
4.2.2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能力调查分析 |
4.2.3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整体性调查分析 |
4.2.4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细节性调查分析 |
5 地方本科高校跨文化管理的策略与展望 |
5.1 促进跨文化管理的针对性策略 |
5.1.1 政府层面的相关策略 |
5.1.2 院校层面的相关策略 |
5.1.3 留学生自我层面的相关策略 |
5.2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性别相关分析表) |
附录B (宗教信仰对跨文化管理的实际性影响相关调查分析) |
附录C (跨文化管理整体满意度与细节满意度相关分析) |
附录D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调查问卷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学德语“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动机 |
2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3 研究的价值意义 |
4 研究综述 |
5 研究框架 |
6 基本概念的梳理 |
1 我国中等教育阶段德语学科教育教学概况 |
1.1 学校和师生 |
1.1.1 德语作为第一外语的学校和师生概况 |
1.1.2 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校和师生概况 |
1.2 当代发展历程 |
1.3 课程设置 |
1.4 教学方法 |
1.5 评价方式 |
1.6 毕业生去向 |
1.7 存在的问题 |
1.7.1 专职师资的培养匮乏及引入障碍 |
1.7.2 针对基础德语教育的教学研究相当薄弱 |
1.7.3 教师的职业发展体系亟待建立 |
1.7.4 德方对落实双边合作协议存在不稳定性 |
1.7.5 既有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时代中学教育的范式转换 |
2 “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 皮福的交际能力理论 |
2.1.1 广义交际能力与狭义交际能力 |
2.1.2 外语教学法、情境与交际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
2.2 任务型教学法理论 |
2.2.1 任务的定义 |
2.2.2 语言能力的三大目标 |
2.2.3 设计任务的原则 |
2.3 输入教学论 |
2.3.1 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 |
2.3.2 语法知识教学的必要性 |
2.4 输出假设理论 |
3 “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构建 |
3.1 “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内涵 |
3.1.1 输出驱动 |
3.1.2 输入多元 |
3.2 “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特征 |
3.3 “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式 |
3.3.1 输出驱动 |
3.3.2 输入多元 |
3.3.3 形式与意义平衡发展 |
3.3.4 重视和实施以输出为显性评价指标的整合性评价模式 |
3.3.5 人文活动提升动机、促成课程饱满 |
3.4 “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 |
3.5 “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 |
3.5.1 形式与意义并举的原则 |
3.5.2 关键词句构架的原则 |
3.5.3 做学结合的原则 |
3.6 支撑“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三大核心要素 |
3.6.1 构建学生主动学习、师生平等和谐的应用型语言课堂 |
3.6.2 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更好地担负新时代下“豫时孙摩”的六重角色 |
3.6.3 把握黄金时机,优化中学德语学习者外语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 |
4 关于“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
4.1 教学方法:关于“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典型课例的考察与分析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工具 |
4.1.3 课例考察 |
4.1.4 量表研取 |
4.1.5 数据析评 |
4.2 教学效果:“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实验研究 |
4.2.1 研究目的 |
4.2.2 研究假设 |
4.2.3 研究设计 |
4.2.4 数据析评 |
4.2.5 实验结论 |
4.3 教学反馈:关于“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 |
4.3.1 研究目的 |
4.3.2 研究工具 |
4.3.3 调研对象 |
4.3.4 研究结果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对中学德语教育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中国大陆地区PASCH项目伙伴学校名单(截至2018年3月) |
附录2:上外附中德语特级教师王哲光先生采访记录 |
附录3:南京外国语学校德语高级教师陆阳女士采访记录 |
附录4:关于我国PASCH学校德语学科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 |
附录5: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德语毕业生采访记录 |
附录6: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探寻欧洲文化在上海的足迹”德语学科特色主题专项实践活动的背景及部分线路的德语简介 |
附录7: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探寻欧洲文化在上海的足迹”德语学科特色主题专项实践活动11条路线中文简介 |
附录8: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探寻欧洲文化在上海的足迹”德语学科特色主题专项实践活动学生论文和总结报告 |
附录9:《普通高中德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初、高中阶段德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的水平划分 |
附录10:COLT量表A部分原表及本论文调整后使用的COLT量表 |
附录11:本论文的教学方法对比试验中研究口语测评试卷及考试安排 |
附录12:关于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德语学科教与学的问卷调查 |
附录13:本论文传统教学法和PMP教学模式对比实验中对被试学生的采访提纲 |
(10)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1949年以来的游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1.话题缘起与学术意义 |
2.研究现状综述 |
3.研究对象 |
4.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5.研究目标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概述 |
1.1 德国人旅华游记及其文本类型的界定 |
1.2 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及其作者群的统计与分类 |
1.3 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维度 |
第二章 中世纪至1949年德国106的中国形象 |
2.1 中世纪至地理大发现时期:从“赛里斯”到“契丹” |
2.2 启蒙运动早期:“孔教乌托邦”与“中国热” |
2.3 启蒙运动中后期至一战:“停滞”与“黄祸” |
2.4 一战后至1949年:“儒释道”与中国革命 |
第三章 1949年至中西德建交前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
3.1 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游记 |
3.2 中国形象 |
3.2.1 中国的城市 |
3.2.1.1 作为共产主义天堂的北京与红色北京 |
3.2.1.2 人民的上海与衰落的上海 |
3.2.2 “正直、聪明和获得尊严的中国人”与“蓝蚂蚁” |
3.2.3 经济:进步与落后 |
3.2.4 教育:丰富多彩与贫乏落后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中西德建交至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
4.1 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游记 |
4.2 中国形象 |
4.2.1 中国的城市 |
4.2.1.1 变化中的红色北京 |
4.2.1.2 心灵驶向反方向的上海 |
4.2.2 “非蓝蚂蚁”与“中国新人” |
4.2.3 政治:“接班人”与“中国牌” |
4.2.4 经济:“自力更生”与“现代化” |
4.2.5 教育:从政治化到“贝多芬” |
4.3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
5.1 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游记 |
5.2 中国形象 |
5.2.1 中国的城市 |
5.2.1.1 反差之城:北京 |
5.2.1.2 超级大都市上海 |
5.2.1.3 “浪漫的”小城 |
5.2.2 中国人的西方化与国民性 |
5.2.3 政治、经济与教育:从“三峡大坝”到“教育比赛” |
5.2.4 习俗:从饮食习俗到宗教信仰 |
5.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书目 |
四、留德中国学生最新统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王瑶. 吉林大学, 2021(01)
- [2]留日、留德军事生概况及其对近代中国军事发展影响[J]. 杨柳. 兰台世界, 2020(10)
- [3]民国时期上海女西医研究(1919-1937)[D]. 徐斯琳. 暨南大学, 2020(04)
- [4]流动的校园:抗战时期河南大学的学生生活[D]. 李梦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D]. 杨凯良. 浙江大学, 2020(04)
- [6]中德德语强化教学中的教材对比分析[D]. 王红.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7]《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研究[D]. 张宇豪. 西南大学, 2019(01)
- [8]地方本科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某高校为例[D]. 张雨林. 宁波大学, 2019(06)
- [9]中学德语“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为例[D]. 宋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10]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1949年以来的游记为例[D]. 匡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