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降压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源芯片,PWM,比较器,电源电压
降压式论文文献综述
杨晟旻,邓吉祥[1](2019)在《基于0.18umCMOS工艺同步降压式DC-DC电源芯片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将电源提供的高压降低并稳定在一个恒定的5V或者3.3V,并且还要尽可能提高电源效率,减少降压芯片本身的损耗成为设计关键。本设计基于Cadence仿真软件和CSMC 0.18um工艺,针对100KHz~1MHz的振荡频率,分别设计了电压模式和峰值电流模式两款Buck DC-DC变换器,并针对内置软启动、低压保护、过流保护和过温保护等要求进行了针对性设计。首先,设计出Buck DC-DC变换器中各模块电路。对误差放大器、PWM比较器、电流采样电路进行了设计,并且对各个模块电路进行了仿真与验证,实现了各个模块电路的正常工作。其次,针对内置软启动、低压保护、过流保护和过温保护的设计要求进行相关模块的,明确模块电路的功能,基准信号的输入输(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9年19期)
陈裕成,林贤麟,王武,林琼斌[2](2018)在《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双降压式全桥并网逆变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桥式逆变电路的桥臂直通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双降压式全桥并网逆变器,该电路结构无需输入均压大电容,输入电压利用率高、开关器件电压应力低,所采用的模型预测控制具有无需调制器,算法简单,可处理多变量、多种非线性约束的优点.通过一台额定功率1k W的实验样机验证,实现了逆变器的高效率、高可靠性设计,表明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杨牧[3](2018)在《海底表层天然气水合物盖顶降压式开采装置机理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极具开采前景的新能源。若能加快发展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实现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化开采,将对我国能源战略提供有力保障。目前,美、俄、日、加等国均在加速探索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开采技术,2017年我国在南海海域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首次实验性质试采,取得了圆满成功。但目前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化开发仍是空白,尤其是海底表层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利用还处于技术探索阶段。海底表层水合物通常以脉状、块状和细粒状形式存在于海底沉积物中,会因所在区域温度、压力条件变化而导致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气化和释放,相较于其它类型水合物矿藏更易于开采,具备一定的开发前景。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盖顶降压式海底表层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装置,该装置利用盖顶壳体与密闭挡板,覆盖待开发水合物储层并形成密闭环境,进行降压开采,具备控制水合物分解,防止甲烷气体泄露的功能。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大量调研水合物基础性质研究现状与实验开采研究现状,结合海底表层水合物特性,设计了海底表层天然气水合物盖顶降压式开采工艺流程,并设计了基于该工艺流程的开采装置。(2)分析了盖顶降压式开采装置在深水环境中采用降压分解时的受力情况,设计了一种拉力杆-膜壳结构的盖顶外壳,采用可调拉力杆,模块化外壳板,支撑柱构成受力系统,平衡由于降压开采造成的壳体内外压差,提高了开采装置结构强度,保证水合物开采稳定进行。(3)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开采装置在1000米深海工况中,在9MPa、8.5MPa、8MPa生产压力下的受力情况,验证了拉力杆-壳膜结构可以保障开采装置在9MPa、8.5MPa、8MPa生产压力即降压1MPa、1.5MPa、2MPa工况下稳定运行。(4)建立了盖顶降压式开采装置稳态生产时温度场数学模型,开展了对直径20m的开采装置在不同加热温度与不同生产压力的作用下对稳态开采影响的研究,得到了开采装置稳态生产时加热温度与生产压力的变化,对单位时间产气率与累计天然气产量的影响规律。发现提高输入热水温度可显着加速靠近加热管道区域的水合物分解,生产压力为8MPa时加热热水温度20℃与40℃开采装置最高产气率分别为7462.5m3/h、9983.3m3/h,使得早期采气效率得到提升,但同时发现储层分解区域离加热管道越远影响效果越弱,输入热水温度对开采后期产气率影响不大,模拟开采装置生产压力在8MPa下采用40℃热水加热运行300小时,盖顶降压式开采装置产能达到日均天然气产量22.67万方;(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期刊2018-05-01)
徐达政[4](2018)在《一种低功耗降压式压电能量收集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传感网络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随着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增加,传感器节点的供电方式越来越引发关注。过去常用的供电方式是电池供电,但是电池供电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电池储存的能量有限,只适合短期的工作,并且若无线传感器安装在恶劣的环境或人类不便到达的场合,电池的更换将变得困难,因此收集环境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电能为无线传感器供电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研究热点。环境中振动无处不在,如人体的行走,工业机器的运转等,目前已经开展的对压电能量收集的研究表明,利用压电材料从环境的机械振动获取能量是可行的,并且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压电材料的功率密度能够达到几百mW/cm3,在环境中往往能产生微瓦至毫瓦级别的能量,能满足微功耗系统的需求。目前最流行的振动能量回收技术有电磁式、静电式、压电式叁种。其中,压电式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实现振动能到电能的转换,其功率密度较高,结构较简单,同时又容易集成,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一直都是大家研究的热点。由于压电俘能器产生的是交流电压,幅值电压可以达到几十伏甚至上百伏,为提高能量收集的效率,需要一个整流环节和降压环节才能为传感器供电或为电源充电。然而,环境中振动的幅度不是稳定的。在不同的振动幅度下,整流电路有一个最佳输出电压来实现整流效率的最大化,降压环节的输入电压也会随之变化。因此本文针对高电压压电俘能器提出了一种低功耗的自适应的降压式能量收集系统,系统能自适应不同振动幅度和频率的压电输出电压,实现最大功率点追踪。系统基于DC-DC降压式转换器和低功耗控制器技术,降压转换器应用了零电流开关技术,控制器长时间工作的超低功耗模式下,有效的降低了控制器和整个系统的平均功耗。实验结果表明,在压电俘能器峰值电压为6V,压电俘能器输出电能低至16μW的条件下能实现降压及控制系统的自供电。(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5-01)
沈默[5](2018)在《乌石化化肥厂锅炉给水阀设计多级降压式低噪音套筒阀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着重对乌石化公司化肥厂公用工程锅炉装置调节阀设计与选型问题进行探讨。乌石化化肥厂锅炉装置有两台燃煤锅炉,每台锅炉负荷220t/h,主要供应化肥厂内装置生产用汽。由于市场影响,2012年开始,化肥厂两套生产装置逐渐相应停工,其用汽量相应减少40%。两台锅炉给水阀在正常运行时,阀位处于小开度工作状况,对阀体产生气蚀及破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针对小开度调节阀进行分析,由于工况变化,调节阀不再适应目前工况,要求重新选型订购新阀。但订购新阀周期长、费用高,从时间上无法保证需求。通过分析,在原阀体基础上进行重新选型计算,制定补焊阀体方案,制造新选型阀内组件。上线后,经过实际运行达到了目前装置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了小开度破坏了由于振动带来装置不能正常运行的瓶颈问题,保障了装置长满优运行。(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用户》期刊2018年02期)
徐达政,王昆鹏,陈福,关明杰[6](2017)在《面向压电能量收集的低功耗降压式能量转换存储电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压电能量发生器的开路电压通常为一个高的交变电压,但产生的功率较低。为了将较低的输出功率高效率地存储到能量存储器中,本文研究了一种面向压电能量收集的低功耗降压式转换存储电路。该降压式转换存储电路采用的是同步降压拓扑结构并使用高端驱动方式来驱动转换电路中开关管。针对不同的压电开路电压,转换存储电路能够自适应地通过微控制器产生不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来控制开关管,从而实现转换电路的最大功率点追踪。微控制器大部分时间都工作在最低能耗的休眠模式以减少转换存储电路的平均功耗。该降压式转换存储电路还具备自启动功能。经过降压转换的输出电能储存在超级电容或可充电锂电池中,以供无线传感器等负载使用。文中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开关管控制方式,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降压式转换存储电路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电路可以对输出功率低至50μW的压电能量进行收集,微控制器的平均功耗可低于10μW。(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期刊2017-08-13)
刘建波,苏骏[7](2017)在《泄水降压式管片降压效果及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数值分析模型,比较分析泄水式管片和封堵管片承受的外水压力特性,表明泄水式管片更能降低最大孔隙水压。为进一步研究泄水式管片对壁后孔隙水压影响,提取出前12m管片进行研究,表明泄水式管片让拱底水压得到了有效折减。通过现场模拟管片有无泄水孔两种情况下的压泄水试验,得出其所示规律与数值模拟基本相符,从而进一步验证泄水降压式管片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7年13期)
牛兰,葛红娟,杨光,姜帆[8](2017)在《降压式18脉冲自耦变压器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18脉冲自耦变压器输出电压难以调节的问题,在保持现有18脉冲自耦变压器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降压式18脉冲自耦变压器拓扑结构并对其进行优化.变压器通过每相原边延长绕组与副边移相绕组的连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宽范围降压调节.考虑到延长绕组与副边移相绕组连接抽头的位置变化对变压器性能的影响,以变压器降压比及延长绕组连接抽头的位置系数为变量,理论推导不同情况下变压器的通用设计公式,并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相同降压比条件下降压式自耦变压器等效容量最小的最优连接抽头位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牛兰[9](2017)在《降压式18脉自耦变压整流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电/全电飞机技术的发展对机载电源设备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尤其是输入电流谐波含量。由于谐波的产生会明显影响电能品质,降低电能利用效率,并对飞机的交流电网造成污染,所以机载电源输入电流谐波含量的抑制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多脉冲自耦变压整流器作为高性能航空电源系统重要的AC/DC电源转换设备,在航空领域应用广泛。多脉冲自耦变压整流器通过自耦变压器产生多组具有一定相移角的叁相电,经过整流电路形成多个方波,通过迭加抵消特定频次的谐波,从而降低总的谐波含量,得到近似于正弦波的输入电流波形。多脉冲自耦变压整流器的输入电流总谐波含量低,输入输出性能优越。论文着重研究了18脉冲自耦变压整流器工作机理,选取3种不对称典型拓扑进行理论和仿真分析。针对目前18脉冲自耦变压整流器输出电压偏高且难以调节的问题,在保持现有18脉冲自耦变压整流器优势的基础上,论文中提出一种新型降压式18脉冲自耦变压整流器拓扑并对其展开一系列的理论研究。降压式自耦变压整流器通过变压器的特定绕组连接方式及各绕组匝数比实现宽范围的降压调节。文中推导了降压式自耦变压整流器的通用设计公式,理论研究其输入输出性能,优化设计得到相同降压比条件下自耦变压器等效容量最小的最优结构。最后在Saber仿真环境中进行了相应的建模仿真研究。论文中给出了详细的样机设计过程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该拓扑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7-03-01)
董海燕,杜奕智,王晓员[10](2017)在《一种非隔离降压式大功率LED恒流电源驱动电路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LED照明应用的发展也由室内照明小功率逐渐转向室外大功率转化,随之而来的LED驱动电源在性能上、技术上将更加繁杂、复杂化,但究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因此,研究大功率LED驱动电源是一个紧迫却有意义的研究方向.本论文从功率因素校正技术、驱动电源芯片内部结构、电路原理设计、实验结果等环节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降压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传统桥式逆变电路的桥臂直通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双降压式全桥并网逆变器,该电路结构无需输入均压大电容,输入电压利用率高、开关器件电压应力低,所采用的模型预测控制具有无需调制器,算法简单,可处理多变量、多种非线性约束的优点.通过一台额定功率1k W的实验样机验证,实现了逆变器的高效率、高可靠性设计,表明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降压式论文参考文献
[1].杨晟旻,邓吉祥.基于0.18umCMOS工艺同步降压式DC-DC电源芯片设计[J].电子世界.2019
[2].陈裕成,林贤麟,王武,林琼斌.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双降压式全桥并网逆变器设计[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杨牧.海底表层天然气水合物盖顶降压式开采装置机理研究与设计[D].西南石油大学.2018
[4].徐达政.一种低功耗降压式压电能量收集系统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8
[5].沈默.乌石化化肥厂锅炉给水阀设计多级降压式低噪音套筒阀与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18
[6].徐达政,王昆鹏,陈福,关明杰.面向压电能量收集的低功耗降压式能量转换存储电路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2017
[7].刘建波,苏骏.泄水降压式管片降压效果及特性研究[J].施工技术.2017
[8].牛兰,葛红娟,杨光,姜帆.降压式18脉冲自耦变压器优化设计[J].工程科学学报.2017
[9].牛兰.降压式18脉自耦变压整流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10].董海燕,杜奕智,王晓员.一种非隔离降压式大功率LED恒流电源驱动电路的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