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啡啰啉论文-陈春芳,程健琳,李程,张涛,何爱桃

邻啡啰啉论文-陈春芳,程健琳,李程,张涛,何爱桃

导读:本文包含了邻啡啰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镉,荧光光谱法,四碘荧光素钠,邻啡啰啉

邻啡啰啉论文文献综述

陈春芳,程健琳,李程,张涛,何爱桃[1](2014)在《四碘荧光素钠-邻啡啰啉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荧光光谱测定水中镉的新方法。方法在pH=6.0的乙酸-乙酸钠(HAc-NaAc)缓冲介质中,镉(Cd2+)与四碘荧光素钠、邻啡啰啉反应形成络合物,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为525nm,发射波长为531 nm,在一定范围内,其荧光强度与Cd2+的浓度成线性关系。结果 Cd2+浓度在3.92×10-6mol/L~2.00×10-5mol/L范围内,荧光强度变化值(ΔF)与镉离子浓度(cCd2+)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ΔF=58.9c(×10-5mol/L)+4.8,相关系数r=0.999 2,检出限为1.91×10-6mol/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6%~101.5%。结论本方法可直接用于水中镉的测定,选择性好,准确可靠,结果满意。(本文来源于《中南医学科学杂志》期刊2014年06期)

魏瑞政[2](2013)在《以1,10-邻啡啰啉衍生物为配体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及分子间磁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磁性配合物(molecular magnetic compounds)领域,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前沿领域。正是这个前景广阔的热点学科,在近些年发展非常迅速。化学家对分子磁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旋载体单元之间的耦合作用,即磁相互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此类化合物的磁学特性与其光学,电学,催化和生物学等方面的特殊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论文所合成的新型配合物选用1,10–邻啡啰啉的衍生物为配体,即2–吡唑基–1,10–邻啡啰啉(PP),2–乙氧基–1,10–邻啡啰啉(PE)和2,9–二氯–1,10–邻啡啰啉(PCC),因配位体的结构不同,所以合成的配合物也具有了不同的磁学性质。以2–吡唑基–1,10–邻啡啰啉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Cu_2~Ⅱ(μ–I)_2Cu_2~Ⅰ(μ–I)_2(PP)_2I_2](2)和配合物[Mn~ⅡCl2(CH_3OH)(PP)](3);以2–乙氧基–1,10–邻啡啰啉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Cu~ⅡCu~Ⅰ(μ1,3–SCN)_2(μ_(1,1,3)–SCN)(PE)]_n(1),[Ni~Ⅱ(SCN)_2(PE)_2](H_2O)_2(4)和[Co~Ⅱ(N_3)_2(PE)_2](H_2O)_2(5);以2,9–二氯–1,10–邻啡啰啉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Cu~Ⅰ(PCC)_2]·ClO_4(6)。我们对所合成的新型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测定,X–射线单晶衍射和X–射线粉末衍射,确定了其元素组成和晶体结构,发现其结构中存在的重迭作用和氢键作用。又分别对配合物(1)和配合物(2)做了变温磁化率实验,获得了良好的磁性数据;对配合物(1),配合物(2),配合物(3)和配合物(4)进行了密度泛函模型计算,获得了其自旋密度数据,并且根据McConnell I自旋极化机理,探索了其结构中存在的磁耦合通道原子的自旋密度与磁耦合品质间的关联;对配合物(5)和配合物(6),进行了结构方面的分析,发现了其结构中存在的磁耦合通路。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在于,探索和解释了分子间短距离相互作用与磁耦合性质的机理,这对制备新型的多功能磁性材料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理论和实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6)

王媛媛[3](2013)在《以2-取代基-1,10-邻啡啰啉为配体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磁耦合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分子磁性化合物领域发展迅速,有关其磁学性质的研究一直是材料化学和配位化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桥联多核配合物通过桥联配体所传递的磁耦合作用,而关于分子间作用力对配合物磁性影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人们对其自旋载体基团间的磁耦合机理还远未了解。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意义重大。本论文合成了六个2-取代基-1,10-邻啡啰啉化合物,即,2-(4-甲基吡唑基)-1,10-邻啡啰啉(L_1)、2-(N,N-二甲氨基)-1,10-邻啡啰啉(L_2)、2-(3-氨基吡唑基)-1,10-邻啡啰啉(L_3)、2-(2-羟基-乙氧基)-1,10-邻啡啰啉(L_4)、2-(3-甲基吡唑基)-1,10-邻啡啰啉(L_5)和2-(1,2,3-叁氮唑基)-1,10-邻啡啰啉(L_6)。基于这些配体又合成了十个新型配合物,即,双核Cu~II配合物[Cu_2(μ_1,1-N_3)_2(L_1)_2(ClO_4)_2](1)、单核Cu~II配合物[Cu(L_2)Cl_2](2)、单核Cu~II配合物[Cu(L_3)Br_2](3)、单核Cu~II配合物[Cu(L_4)_2N_3](ClO_4)(4)、单核Cu~II配合物[Cu(L_5)(NO_2)(H_2O)](ClO_4)(5)、单核Cu~II配合物[Cu(NCS)_2(L_6)](6)、一维链式Cu~II配合物{[Cu(L_1)Br](ClO_4)}n(7)、单核Mn~II配合物[Mn(L_6)Cl_2](CH_3CN)(8)、单核Cu~II配合物[Cu(L_5)(SO_4)(H_2O)](H_2O)_2(9)和双核CuI配合物[Cu_2(μ2-I)_2(L_6)2](10)。对合成的十个配合物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和红外光谱测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对配合物(7)进行变温磁化率的测定,所得实验数据按双核公式进行拟合,获得了良好的磁性数据。对含有π π重叠和氢键的配合物(1)、(2)、(3)、(4)、(5)、(6)和(8)分别进行理论计算,获得了磁耦合常数J值。研究由分子间力所导致的各种磁耦合通道与磁相互作用之间的关联因素。本论文的成果在于,对分子间作用力与其磁耦合机理的关系进行了粗浅地探索,这对制备理想的分子磁性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6)

袁佩佩[4](2012)在《基于邻啡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锅炉水汽中铁的改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邻啡啰啉分光光度法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给水中铁含量的检测,由于WOT技术在超超临界机组给水处理中的应用,省煤器入口铁含量大大降低,导致该技术无法满足给水中痕量铁检测的需要。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发出了一种检测下限低、经济性高的分析方法和在线仪器,解决了检测火力发电厂给水中痕量铁的难题。将浓缩法应用到富集浓缩水样环节,实验得出改进方法的灵敏度为0.02,检测下限0.717μg/L,与原有的方法比较,检测下限提高一个量级,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07%~0.35%。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是一种测量低含量铁性能较为优越的方法,基于Fe(Ⅲ)-H2O2-甲基橙体系,实验证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测定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温度变化±5℃,吸光度相差0.15。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应用于电厂生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设计出了在线测定水中痕量铁的实验仪器设计图、自动转移装置、自动浓缩装置。分析仪器包括以下几个单元:水样浓缩单元、浓缩转移冷却单元、加药显色单元、光路检测单元。水样浓缩单元包括:叁通电磁阀、浓缩前置泵、自动浓缩装置等主体元件及各种辅助设备;浓缩转移冷却单元包括:浓缩转移装置、冷却水箱、蠕动泵等主体元件及各种辅助设备。加药显色单元包括:两个6通道的注入阀,5个加药泵,5个药液贮藏罐。光路检测单元包括: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系统。能够实现有序的浓缩、加药、显色、读数各个环节。同时设计了两个小装置:自动转移装置和自动浓缩装置。(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2-12-01)

刘庆华[5](2012)在《以1,10-邻啡啰啉衍生物为配体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基化合物的磁学性质研究是近叁十多年来磁化学领域的重要前沿学科之一,但主要研究焦点集中在桥联自旋载体间的磁耦合性质与其结构的关联因素,而有关分子间的作用力特别是π-π重叠作用和氢键因素对于整个分子化合物所显示的宏观磁学性质的重要影响却较少问津。本论文对π-π重叠作用和氢键等分子间作用力所导致的磁学性质进行了一些探讨。配位化学中,1,10-邻啡啰啉类衍生物配体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五种类型的1,10-邻啡啰啉类衍生物并以此为配体设计合成了十个相应的配合物,即,含有2-羟基-1,10-邻啡啰啉(L_1)为配体的一维链式Cu~Ⅱ配合物{[Cu(μ-L_1)(H_2O)Br](H_2O)}_n(1)、双核Cu~Ⅱ配合物[Cu2(μ_(1,3)-SCN)_2(L_1)_2(H_2O)_2] (2)和单核Cu~Ⅱ配合物[Cu(L_1)2(H_2O)](CH_3CN)(H_2O)_4(3);以2-(2-甲基咪唑)-1,10-邻啡啰啉(L_2)为配体的单核MnII配合物[Mn(L_2)2(H_2O)_2)](H_2O)(NO_3) (4);以2-(N,N-二甲氨基)-1,10-邻啡啰啉(L3)为配体的单核Cu~Ⅱ配合物[Cu(L_3)(OHCH_3)(SO_4)](CH_3OH) (5);以2-氯-1,10-邻啡啰啉(L_4)为配体的一维链式MnII配合物{[Mn(L_4)_2(μ1,3-N3)](ClO4)}n(6)、[Mn(SCN)2(L_4)_2](7)、[Co(NCS)2(L_4)_2] (8)、[Zn(NCS)(L_4)_2][Zn(NCS)3(L_4)] (9);以2-(1,2,3-叁氮唑基)-1,10-邻啡啰啉(L_5)为配体的一维链式CuI配合物[Cu(L_5)(μ_(1,3)-SCN)]_n(10)。并对所合成的这十个新型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使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对配合物(1)、(2)、(6)和(7)进行了2.00-300 K温度区间内的变温磁化率的测定,且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处理,获得了相关的实验磁耦合性质;同时,对配合物(2)和(5)进行了磁耦合性质的理论计算。基于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实验磁学性质和理论计算结果,研究探讨了配合物分子间作用力与其相关的磁耦合品质和磁耦合强度间的相关联因素。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深入了解分子间作用力所导致的磁耦合机理及相关构效关联因素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验指导意义。同时,对于设计合成理想的分子基铁磁材料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04-16)

胡禄钦,张金莉,吴养洁[6](2012)在《1,10-邻啡啰啉铜金属化合物催化合成2-(苯基氨基)苯并噻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氨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因其具有的独特药理活性,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糖尿病、癫痫、结核病等,同时作为除草剂及抗生素的结构单元,调味料和香料的替代品而引起化学工作者对其合成方法的深入探索。近年来,导向有机合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反应的快速发展,为合成该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期刊2012-04-13)

梁媛[7](2012)在《含有2-(3-胺基吡唑)-1,10-邻啡啰啉配体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叁十多年来,分子基配合物的磁学性质研究一直是磁性材料领域的前沿学科之一。目前,对于桥联自旋载体多核配合物的磁学性质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并获得了一定的磁构效关系。而由分子间作用力所维系的自旋载体配合物磁耦合性质的研究文献报道却十分有限。从已报道的该类配合物可知,分子间作用力乃是主导磁耦合性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人类还远未能够完全了解相关的磁耦合机理,以致目前还未能设计合成理想的分子基铁磁材料。因此,设计合成新型配合物,运用实验和理论计算方法研究由分子间作用力(π-π重叠和氢键)所导致的磁耦合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论文共设计合成了十一个文献未报道的新型铜配合物,这包括七个含有2-(3-胺基吡唑)-1,10-邻啡啰啉(phenap)为配体的单核Cu~Ⅱ配合物,即,配合物1和2 [Cu(phenap)Cl_2],且配合物1和2为同质多晶体;配合物3 [Cu(phenap)(ONO_2)(HOCH_3)]·NO_3;配合物4[Cu(phenap)Br_2];配合物5 [Cu(phenap)I_2];配合物6 [Cu(phenap)NCS]·ClO_4;配合物7 [Cu(phenap)(SO_4)(H_2O)]·(H_2O)_2·CH_3OH。两个含有2-咪唑-1,10-邻啡啰啉(phenim)为配体的多核铜配合物,即,配合物8[Cu_4(μ-phenim)_4(μ-OCH_3)_2(μ-O)_2]·(ClO_4)_4;配合物9 {[Cu_2(μ-phenim)_2-(μ-OCHO)(OCHO)(H_2O)]·(ClO_4)_2·CH3CH_2OH}n。两个含有2-羟基-1,10-邻啡啰啉(Hophen)为配体的Cu~Ⅱ配合物,即,配合物10[Cu_2(μ-ophen)_2(Hophen)_2]·(ClO_4)_2;配合物11 [Cu(Hophen)(C_2O_4)(H_2O)]·H_2O。对所合成的这些新型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的测定。对配合物1和2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固态紫外-可见(UV-vis)电子反射光谱测试、热重(TGA)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和磁学性质的研究。测试表明配合物1和2具有几乎相同的热稳定性,且没有发生相变过程。对配合物3,4,6,8和9进行了变温磁化率的测定,且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处理,获得了有关配合物间磁耦合性质的实验数据;同时,对配合物3,4,5,6和7进行了理论计算,探索了分子间作用力所导致的各种磁耦合通道与其磁耦合品质和磁耦合强度间的相关联因素,获得了十分有意义的结果。本论文所获得的分子间力所导致的磁耦合信息主要有:1.分子间力的确可导致自旋载体间的磁相互作用。2.所研究的体系中的Cu~Ⅱ离子3d轨道上的成单电子均发生了向其配位原子轨道的自旋离域。3.所研究的体系中均存在自旋极化和自旋离域现象。4.McConnell I自旋极化机理并不能解释所有分子间力所导致的磁耦合体系中的磁耦合品质。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了解分子间力所导致的磁耦合机理,即对于设计合成新型分子基铁磁材料,特别是基于分子间力而合成新型磁学性质配合物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8)

陈宏基[8](2004)在《1,10-邻啡啰啉取代的?蚣钆涮寮捌渌伺浜衔锏暮铣?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A new ligand N, N′-Bis(salicyidene)-5,6-phenanthrolinenediamine (H2L) 1 and its four binuclear complexes [M2+LM2+(B-)2]( M=Cu2+, B-=Ac-, 1a; M=Ni2+, B-=Ac-, 1b; M=Co2+, B-=Cl-, 1c; M=Ni2+, B-=Cl-, 1d) have been prepared by condensing 1 equiv. of 5,6-diamino-1,10-Phenanthroline with 2 equiv. of 2-hydroxybenzaldehyde and reaction of 1 with metal salts,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1H and 13C NMR, UV-Vis and EI-MS analysis.(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04年08期)

高恩君,葛欣,刘瑕[9](2001)在《镉(Ⅱ)-咪唑邻啡啰啉-氨基酸叁元体系配位平衡》一文中研究指出用 p 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在 3 7°C,μ=0 .1 mol/L KNO3,3 0 %二氧六环 /水 (体积分数 )条件下 ,Cd(IP) (Aa) +叁元配合物的平衡常数 lgβ及相对于二元配合物的表征常数Δlg K和 lg X。其中 IP为咪唑邻啡啉 ,Aa-分别为丙氨酸 (Ala-)、α-氨基己二酸 (Ami-)、精氨酸 (Arg-)、赖氨酸(Lys-)和酪氨酸 (Tyr-)。实验结果表明 ,Ami-、Arg-、Lys-和 Tyr-4个体系配合物Δlg K和 lg X均比相应的 Ala-体系大。从配体间的电子效应、疏水效应和氢键作用等方面对配合物的额外稳定性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01年09期)

薛进军,余德才,田自武,王秀茹,台社珍[10](1998)在《邻啡啰啉铁示踪铁在苹果树体内运输途径和速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铁的红色鳌合物邻啡哕啉铁示踪结果表明:铁肥插根处理,铁沿靠近形成层的木质部向地上部分运输,运输速度每小时可达38.48cm,根系分布较少;强力高压注射铁主要沿中央木质部运输,首先充分向下运往根系,向上运输较向下运输少,运输速度每小时可达450cm;环状沟土壤浸施铁在不伤根的情况下很难被根吸收,伤根情况下吸收、运输机制与插根相同。(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1998-06-01)

邻啡啰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子磁性配合物(molecular magnetic compounds)领域,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前沿领域。正是这个前景广阔的热点学科,在近些年发展非常迅速。化学家对分子磁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旋载体单元之间的耦合作用,即磁相互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此类化合物的磁学特性与其光学,电学,催化和生物学等方面的特殊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论文所合成的新型配合物选用1,10–邻啡啰啉的衍生物为配体,即2–吡唑基–1,10–邻啡啰啉(PP),2–乙氧基–1,10–邻啡啰啉(PE)和2,9–二氯–1,10–邻啡啰啉(PCC),因配位体的结构不同,所以合成的配合物也具有了不同的磁学性质。以2–吡唑基–1,10–邻啡啰啉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Cu_2~Ⅱ(μ–I)_2Cu_2~Ⅰ(μ–I)_2(PP)_2I_2](2)和配合物[Mn~ⅡCl2(CH_3OH)(PP)](3);以2–乙氧基–1,10–邻啡啰啉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Cu~ⅡCu~Ⅰ(μ1,3–SCN)_2(μ_(1,1,3)–SCN)(PE)]_n(1),[Ni~Ⅱ(SCN)_2(PE)_2](H_2O)_2(4)和[Co~Ⅱ(N_3)_2(PE)_2](H_2O)_2(5);以2,9–二氯–1,10–邻啡啰啉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Cu~Ⅰ(PCC)_2]·ClO_4(6)。我们对所合成的新型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测定,X–射线单晶衍射和X–射线粉末衍射,确定了其元素组成和晶体结构,发现其结构中存在的重迭作用和氢键作用。又分别对配合物(1)和配合物(2)做了变温磁化率实验,获得了良好的磁性数据;对配合物(1),配合物(2),配合物(3)和配合物(4)进行了密度泛函模型计算,获得了其自旋密度数据,并且根据McConnell I自旋极化机理,探索了其结构中存在的磁耦合通道原子的自旋密度与磁耦合品质间的关联;对配合物(5)和配合物(6),进行了结构方面的分析,发现了其结构中存在的磁耦合通路。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在于,探索和解释了分子间短距离相互作用与磁耦合性质的机理,这对制备新型的多功能磁性材料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理论和实验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邻啡啰啉论文参考文献

[1].陈春芳,程健琳,李程,张涛,何爱桃.四碘荧光素钠-邻啡啰啉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镉[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4

[2].魏瑞政.以1,10-邻啡啰啉衍生物为配体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及分子间磁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王媛媛.以2-取代基-1,10-邻啡啰啉为配体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磁耦合机理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袁佩佩.基于邻啡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锅炉水汽中铁的改进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5].刘庆华.以1,10-邻啡啰啉衍生物为配体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6].胡禄钦,张金莉,吴养洁.1,10-邻啡啰啉铜金属化合物催化合成2-(苯基氨基)苯并噻唑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2012

[7].梁媛.含有2-(3-胺基吡唑)-1,10-邻啡啰啉配体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8].陈宏基.1,10-邻啡啰啉取代的?蚣钆涮寮捌渌伺浜衔锏暮铣?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04

[9].高恩君,葛欣,刘瑕.镉(Ⅱ)-咪唑邻啡啰啉-氨基酸叁元体系配位平衡[J].化学世界.2001

[10].薛进军,余德才,田自武,王秀茹,台社珍.邻啡啰啉铁示踪铁在苹果树体内运输途径和速度的研究[C].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8

标签:;  ;  ;  ;  

邻啡啰啉论文-陈春芳,程健琳,李程,张涛,何爱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