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运动论文-丁法龙,茅泽育,韩凯

水流运动论文-丁法龙,茅泽育,韩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流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滴灌管,主流道,变质量流动,摩阻

水流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丁法龙,茅泽育,韩凯[1](2019)在《内镶式滴灌管主流道水流运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质量和动量守恒定理为依据,建立了以内镶式滴灌管为例的多孔管流动数学模型,并结合水力试验数据,推导得出了内镶式滴灌管内部主流道的沿程压力分布模型。多孔管流动的数学模型表明:多孔管主流道内的压力大小及变化取决于摩阻作用和动量交换作用的相对大小,其中摩阻作用使得压力降低,动量交换作用使压力升高,多孔管压力分布模型可以归结为求解管路摩阻系数和动量交换系数。滴灌管水力试验表明:滴灌管沿程纵向流速的分布指数与滴头自身特性(流量系数、流态指数)无关,而与管路上的滴头个数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以水力试验数据分析与理论推导为基础,得出动量交换系所对应的经验表达式,结合BLASIUS摩阻系数计算公式对滴灌管压力分布模型进行求解,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该压力分布模型中,将沿程压力分布的影响因素归结为滴灌管长径比和管首雷诺数,便于优化结构设计及确定最佳运行工况。该文可为多孔管路水力计算及变质量流动模型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9年11期)

吴纲,谢威,严鑫,翁杨,孙红月[2](2019)在《虹吸水流作用下的土柱运动特性及虹吸管道防淤堵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虹吸排水联合堆载固结技术是软基处理中的一项新技术,在应用该技术时,虹吸管内土柱的淤堵问题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虹吸管内土柱的淤堵问题,采用颗粒沉降模型和水动力学相关理论,推导得到了土柱在虹吸水流作用下的临界高度表达式。根据所推求的表达式,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淤堵措施,使得虹吸排水能够顺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柱容易在虹吸管弯曲圆弧段形成淤堵;对于工程现场最常见的4 mm内径虹吸管,当虹吸管弯曲圆弧段半径大于40 cm或者虹吸管内土柱高度大于4 cm时,就有可能产生淤堵;实际工程中,可以采用减小虹吸管弯曲圆弧段半径、降低虹吸管出水口高度以及减小虹吸管长度的措施减小淤堵的可能,从而保证虹吸过程的持续进行。(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牛晨曦,张幸农,应强,假冬冬[3](2019)在《流滑型窝崩水流运动和地形变化概化模拟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长江中下游的流滑型窝崩进行了典型窝崩水槽概化模拟试验,分析研究了窝崩形成与发展及窝塘水流运动和地形变化。结果表明,流滑型窝崩主要是由水流冲刷和岸坡上部土体持续崩塌所形成,且发展迅速,发展过程主要有始发期、发展初期、发展中期、发展成熟期和发展稳定期等阶段。随着窝崩的发展,岸坡崩塌、窝塘扩展,窝塘内回流和口门外涡流逐渐下移,窝塘内回流由椭圆形趋向圆形,强度由强变弱,岸坡先整体冲刷后退,之后窝塘由上下扩展逐渐演变为以下半部分拓展为主。(本文来源于《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渠庚,陈栋,赵占超,郭小虎,张小峰[4](2019)在《含植物明渠水流运动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生植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河流的岸滩和浅水区域,对河道水流运动产生一定影响。该文利用声学多普勒测速仪(ADV)开展了不同类型植物对明渠水流运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淹没植物上方及挺水植物杆两区域内,植物对水流运动影响较小,其流速分布满足典型对数分布形式;水流自明渠上游过渡到植物区首部时,因水流阻力突然增大而发生剧烈紊动,当植物相对体积较大时,植物区首部的二次流运动方向较上游区发生反转,并在下游区形成明显旋涡流;在植物区大体积植物的阻隔作用使明渠动量横向波动幅度明显加大,在下游区强度较大的旋涡流明显减弱了水流动量的整体单向输运强度。(本文来源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期刊2019年04期)

张西平,程伍群,绳莉丽,甄文超,张旭[5](2019)在《耕作及种植方式对土壤入渗参数和畦灌水流运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耕作和种植方式对土壤入渗参数及畦灌水流运动的影响规律,试验设置了4个处理(深松+旋耕+等行距、深松+旋耕+叁密一稀、旋耕+等行距、旋耕+叁密一稀旋耕+叁密一稀),每个处理中设3种不同畦田规格(畦长30、35、40 m,畦宽均为2 m),越冬和拔节期分别进行灌水,实测了入渗量、水深、水流推进时间等,基于采用Kostiakov入渗公式计算的土壤入渗参数和WinSRFR4.1软件优化法求解的入渗参数,研究不同处理下入渗参数变异对畦灌水流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田间试验实测值和基于WinSRFR4.1软件优化模拟值间入渗系数和入渗指数相对误差最大值分别为1.24%和1.57%,表明采用2种方法确定不同耕作和种植方式下土壤参数均可行;2)耕作和种植方式的不同会对土壤入渗参数产生较大影响,前者影响更大。3)越冬期和拔节期灌水时入渗系数变异系数最高分别为0.34和0.22,入渗指数变异系数最高分别为0.14和0.13。2次灌水期间相同处理入渗参数也发生了时间变异性,处理深松+旋耕+等行距和深松+旋耕+叁密一稀的入渗系数和入渗指数均发生中等变异性,处理旋耕+等行距和旋耕+叁密一稀发生弱变异性。4)在土壤入渗参数的变异性影响下,2次灌水过程中,不同处理水流运动时间均发生了变异性。5)基于土壤入渗参数变异性,确定了2次灌水不同耕作及种植方式冬小麦畦灌条件下土壤入渗系数和入渗指数。研究结果可为畦灌系统设计和管理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白凤朋,杨中华,向爱农,刘方平,廖伟[6](2019)在《浅水数学模型在植被影响河道水流运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植被水流为例,基于Godunov型有限体积方法开发了模拟浅水植被水流的二维数学模型,并采用水槽试验对建立的植被水流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发现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植被对河道水流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的存在改变了水流运动结构,增加了河床阻力,植被区流速减小,非植被区流速增加。(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许泽星,郑媛予,关见朝,方春明,王协康[7](2019)在《岷江都江堰河段交汇区水流运动特性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渠河流交汇常形成复杂的水流结构,从而影响该区域的水沙运动及河床变形。采用实测资料验证的平面2维数学模型,对白沙河支流与岷江干流交汇区的水流运动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干支来流变化将形成不同的壅水低速区、干支流掺混区、挤压高速区和水流分离区。随着汇流比(支流白沙河流量与岷江干流流量比值)的增大,入汇口干流上游受到支流顶托作用增强,产生的壅水低速区水位偏高;掺混区内,干支来流相互顶冲作用增强,流速降低,挤压高速区内支流对干流的挤压也增强,最高流速出现的位置越靠右岸,高速带越窄。直角入汇的白沙河支流受到干流的挤压作用,入汇后流向发生显着改变,而白沙河的弧形左岸使支流沿岸线流动的同时不断调整流向,降低了支流脱壁流动的可能性,可有效抑制分离区的形成。在支流白沙河流量不变,岷江干流流量改变的情况下,干支流量差越大,干流对支流的顶托作用越强,即干流向支流上游顶冲的距离越长,产生的壅水范围越大。通过揭示白沙河入汇岷江时干支流相互顶托、挤压和掺混的水流运动特征,可为都江堰河段的防洪及河道整治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盛丰,张敏,薛如霞,胡国华,谌宏伟[8](2019)在《灌溉水中盐分对土壤结构性质及水流运动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生水和微咸水等用于农田灌溉对缓解农业用水紧缺、保证粮食稳产高产方面作用显着。但这些非常规灌溉水中的盐分进入受灌农田土壤会引起土壤结构性质的改变,进而引起入渗水流运动特征的变化,增大了农业灌水和施肥的管理难度及地下水受污染的风险。本文通过室内灌水入渗试验,研究了灌溉水盐分浓度(0、1.0、3.0和5.0 g/L)、灌水频率(1天1次、2天1次、4天1次)、含盐灌溉水-清水交替灌溉模式(纯清水灌溉、纯含盐灌溉水灌溉、含盐灌溉水-清水交替灌溉)对受灌土壤容重、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孔隙结构特征、地表入渗性能以及入渗水流运动非均匀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的盐分浓度、较低的灌水频率但较大的灌水定额、含盐灌溉水-清水交替灌溉均有利于提升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抑制土壤板结、改善受灌土壤的地表入渗性能、降低入渗水流运动的非均匀性。研究成果对再生水和微咸水农田灌溉制度设计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吴新宇,李志威,胡旭跃,陈帮,杨玥[9](2019)在《弯曲河流颈口裁弯不同阶段水流运动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颈口裁弯水动力过程,以黄河源若尔盖盆地的弯曲河流裁弯观测资料为基础,基于不可压缩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k-ε紊流模型和有限体积法建立水动力数学模型,通过垂向σ坐标变换考虑自由水面的变化,分析颈口裁弯形成过程中的新河槽分流、叁维流场变化和上、下游河道水流结构。伴随裁弯的逐步发展和新河槽的展宽,新河道宽深比和分流比均逐渐增加,分流比与宽深比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裁弯初始阶段时,原河道的流速分布基本不受影响。由于新河道分流比逐渐增加,老河道流量、平均水深和平均流速均逐渐减小,新河道流量则逐渐增加,且平均水深和平均流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裁弯不改变颈口上游河道流场,明显改变裁弯下游弯道的弯顶处水流结构。(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期刊2019年01期)

胡安静,杨兴丽,胡正和,唐燕[10](2018)在《拦河闸坝运行调度下水流运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闸坝在控制水位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流的流动问题,影响了水质,导致水污染问题加重。另外,在闸坝的控制下,这些河流失去了一般天然河流的水文特征,给拦河闸坝运行调度带来困难[1-2]。本文在此基础上改变传统方法进行研究提取拦河闸坝运行调度下水流运动特征。首先,通过分析建闸前后的水流运行方式中的潮位、流场、河床变化,而后融合于DEM算法给出提取拦河闸坝运行调度下水流运动特征的过程[3-5]。实验仿真证明,利用改进方法提取的拦河闸坝运行调度下水流运动特征精度。(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8年11期)

水流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虹吸排水联合堆载固结技术是软基处理中的一项新技术,在应用该技术时,虹吸管内土柱的淤堵问题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虹吸管内土柱的淤堵问题,采用颗粒沉降模型和水动力学相关理论,推导得到了土柱在虹吸水流作用下的临界高度表达式。根据所推求的表达式,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淤堵措施,使得虹吸排水能够顺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柱容易在虹吸管弯曲圆弧段形成淤堵;对于工程现场最常见的4 mm内径虹吸管,当虹吸管弯曲圆弧段半径大于40 cm或者虹吸管内土柱高度大于4 cm时,就有可能产生淤堵;实际工程中,可以采用减小虹吸管弯曲圆弧段半径、降低虹吸管出水口高度以及减小虹吸管长度的措施减小淤堵的可能,从而保证虹吸过程的持续进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流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丁法龙,茅泽育,韩凯.内镶式滴灌管主流道水流运动特性研究[J].工程力学.2019

[2].吴纲,谢威,严鑫,翁杨,孙红月.虹吸水流作用下的土柱运动特性及虹吸管道防淤堵措施[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

[3].牛晨曦,张幸农,应强,假冬冬.流滑型窝崩水流运动和地形变化概化模拟试验[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9

[4].渠庚,陈栋,赵占超,郭小虎,张小峰.含植物明渠水流运动特性试验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9

[5].张西平,程伍群,绳莉丽,甄文超,张旭.耕作及种植方式对土壤入渗参数和畦灌水流运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9

[6].白凤朋,杨中华,向爱农,刘方平,廖伟.浅水数学模型在植被影响河道水流运动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9

[7].许泽星,郑媛予,关见朝,方春明,王协康.岷江都江堰河段交汇区水流运动特性数值模拟[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9

[8].盛丰,张敏,薛如霞,胡国华,谌宏伟.灌溉水中盐分对土壤结构性质及水流运动特征的影响[J].水利学报.2019

[9].吴新宇,李志威,胡旭跃,陈帮,杨玥.弯曲河流颈口裁弯不同阶段水流运动特性[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9

[10].胡安静,杨兴丽,胡正和,唐燕.拦河闸坝运行调度下水流运动特征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

标签:;  ;  ;  ;  

水流运动论文-丁法龙,茅泽育,韩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