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效性

探寻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效性

乔华生江苏省宝应县城北初级中学225800

摘要:本文秉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遵照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就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拓展延伸作了一定的实践研究,旨在深入理解课标理念、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焕发生命的活力、充满成长的气息、绽放智慧的花朵。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整合资源探究迁移有效拓展延伸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各地的中考试卷作为指挥棒也日趋体现这一理念,在教学层面上出现了喜人的新现象:抛弃了“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许多教师大胆延伸、不断拓展,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学呈现出本身应有的无限生机。

然而,做了多年教研组长,每学期40节课听下来,发现不少教师机械片面地理解语文学习的延伸拓展的思想,为延伸而延伸,把拓展这一环节当成了语文课堂改革中的一个标签,导致了语文课堂资源的浪费。

基于对语文新课程实践的一些感悟,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内涵在于在尊重学生学好教材、立足课堂的基础上作必要而有效的拓宽,以实现学生学习上质的飞跃——超越教材、超越课堂。下面笔者结合本人多年的实践探索,就语文课堂的有效拓展谈一点粗浅之见。

一、语文课堂拓展延伸应遵循的原则

1、文本原则

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阅读什么”的问题。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紧扣语文的本体,遵循语文阅读的本色,拓展延伸必须从文本出发,立足文本是拓展延伸的基本前提。有的教师由于对拓展的片面理解,上课时追求形式,刚打开课本就草草收场,文本解读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学生未曾领略文本,甘苦未知,就大谈课外、阔论感受。这种游离于文本、任意生成的课堂教学,势必导致“教育引导价值”的缺失,造成文本教学资源的浪费。

2、目标原则

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一堂好课,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都要紧扣目标展开。“多目标导致无目标”,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目标的定向,就没有学生学习的方向与教学的流向。课堂的拓展延伸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目标,拓展延伸的设置,必须遵循教材的总目标,应紧紧围绕课堂内容,瞄准教学目标而展开延伸。尤其是有些教师的拓展淡化了“语言”,过分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性而丢失了工具性,只顾“道”而丢掉“文”,忽视了对语言的咀嚼品味,课文解读笼笼统统、粗枝大叶,钝化了学生语言的“触角”,人文熏陶也成了空中楼阁。

3、经验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它强调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超越文本,密切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体验,主张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整合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拓展延伸。

4、个性原则

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对于文本的解读,所有的见解都是旗鼓相当的,意义并不内在于文本,它存在于文本和读者的交互作用之中。读者是由文本创造的,同时文本是由读者写就的,读者和文本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阅读教学要回归生活、突破文本的限制,其内在要求就是应当尊重学生基于生活的多元感受和多元理解,因此教学中合理的拓展延伸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于追求形式,华而不实,崇尚现代媒体手段的运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阅读,出示大量精美的图片堆砌美景,更有甚者借助现代媒体把一篇优美的散文或小说变成了风景照片或电影在课堂上展示一遍,把一篇课文的结构脉络全部用课件做出来展示得清清楚楚,这与文学阅读倡导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背道而驰的。

5、预设和动态生成兼容原则

拓展延伸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环,它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可以出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但并非每堂课均须有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它的灵动性体现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过程中的学习反馈情况,及时改变教学前的预设,选择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拓展。

二、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的有效途径

1、导入性拓展:

每节课的导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课文气氛,更可以作为一个知识的拓展来丰富课堂内容、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有的课文可联系课文内容作知识上的拓展。如《与朱元思书》一类的写景散文,可以用这样的导语导入:

山清水秀,使人忘俗,故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山大川,壮人心志,故有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小桥流水,惹人乡思,故有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看一看作者从自然的景物中感悟到了什么。

这个导语就写景的内容作了古诗文的拓展,既让学生了解了写景的诗文,又增加了学生学习《与朱元思书》的兴趣。

学习小说可以给学生拓展其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学习文言文可以给学生拓展名篇名句。一个小的环节,就可以让学生掌握许多文本以外的知识。有的课文可以联系课文内容作语言上的拓展,用优美的语言导入,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如《背影》的导语可这样设计:

先播放歌曲《父亲》,然后导入:同学们,一曲《父亲》在娓娓的余音中结束,我们的眼前不禁浮现出那衰老而疲惫的身影。父母是我们的港湾,抚慰你这条流浪的小船;父母是我们的大树,遮挡住生活的风风雨雨;父母是我们坚实的大地,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会从他们身上汲取无穷的力量。这节课我们学习《背影》,去感受一下父爱的伟大无华。

通过这样的导语,学生不仅能进入一种情感的氛围,而且会得到语言美感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2、整体性拓展

即在文本初读的基础上,为学生搭建主体阅读的平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思维和生活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有创意的阅读,从而使他们深刻体会文章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表达自己阅读文章的独特感受,充分发挥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聪明才智和能力特长。如在讲《三峡》时,初读完课文后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表达一下阅读的感受:

我认为三峡有一种______的美,它______。

这样学生就会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并可进行语言和想像思维的训练,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在讲《背影》一文时,可以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表达一下对作者父亲的认识:

一个______的父亲,他让我想起______。

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特点设计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活动来对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如学生可在排演《皇帝的新装》一文的小品中,仔细揣摩人物形象,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性格,品味他们各自的心理。这样学生就能在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掘出人物更多的性格。

通过这样的拓展,可以唤醒学生主体的生活体验,使学生走进文本、读懂生活,并进行了语言的训练。

3、探究性拓展

即引导学生就课文本身的语言、情景、立意、写法等,结合社会生活和自己的思想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有创意的阅读,从而使他们深刻体会文章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表达自己阅读文章的独特感受。

如在讲《核舟记》时,讲到“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像,想像苏黄二人在说些什么,并从二人身份的特点上引导学生想像的内容。在讲《三峡》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把“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与《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进行对比,比较一下哪一句写的水更快。通过比较,学生不仅能更直接地感受到文章语言的精准,更能激起学习古文的兴趣来。

辩论历来被视为智者的较量,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教师在研析教材后可选择紧扣主题又具有可辩性的话题供学生辩论。这样有利于学生澄清对文章的某些模糊认识,加深对主题的理解。《与朱元思书》中吴均为朱元思描绘了美丽的山水世外生活,朱元思到底是不被吴均笔下的山水陶醉继续做他的官呢,还是到世外桃园去纵情山水呢?这样的辩题必然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到广阔的空间。学生极易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个是积极的入世,另一个是抛弃功名过悠闲的生活。这样的辩论必然会使学生对主题理解上升到另一个境界。

4、迁移性拓展

迁移性拓展一般是指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叶老早就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因而语文课要就课文教语文,要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迁移拓展,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如讲《出师表》一课,可以引入一副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让学生说出这副对联所写诸葛亮的事迹。从而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诸葛亮的事迹,进而理解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也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内阅读与课文精彩词句段落有可比性、有密切联系的课内外阅读文段,通过比较,从中总结出阅读规律。如讲《与朱元思书》一课,可以把郦道元的《三峡》中写三峡的片段引入与课文作比较,让学生总结出两文写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的比较阅读优质高效地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探究的能力。

课堂教学拓展延伸一般有两种方式: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作业就是迁移性拓展的第二环。通过布置拓展性作业,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作业的拓展可用小作文的形式。如学习《三峡》可布置小作文《美哉,三峡》;学习《最后一课》可布置小作文《新老师来了》;学习《出师表》可布置小作文《千秋诸葛我评说》。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矢志不移地追求在课堂教学中优化课堂结构、拓展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丰富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精雕细刻每一个教学环节,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践行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宗旨,努力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揉”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新课程语文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施良方.《学习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

4、方智范.赵志伟.主编.《走进课堂——初中语文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5、《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0月版。

标签:;  ;  ;  

探寻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效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