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配器思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吉雅·,坎切利,配器布局,结构思维,音色结构力
配器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任佳[1](2019)在《论作品配器布局与音色结构力思维——以吉雅·坎切利《第四交响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作品中的配器布局与整首作品的结构关联紧密,考察一部作品的配器布局与作品段落的关系能够有效观察总体音色设计,观测到音色之间的统一与对比的辩证关系。以格鲁吉亚作曲家吉雅·坎切利的几部交响乐作品为例进行作品配器布局与结构的分析,试图观察作曲家对音色的关注重点以及其音色结构力的表现。(本文来源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高玮[2](2018)在《本科配器教学的思维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配器课是专业音乐院校本科教学中的一门重要音乐理论课程,是作曲以及指挥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点核心内容。通过多年的配器教学经验,笔者感悟颇深,不断思索和探究的问题也越发清晰明朗,这门课在本科教学中的重点和目的在哪?是否所有常规传统的方式方法都能为学生的管弦乐写作和创作实践提供实用的帮助?课程的未来又应该如何发展和规划?这些应该是所有从事配器教学的引路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8年07期)
高玮[3](2018)在《论拉威尔配器的管弦乐曲《图画展览会》中的创新思维》一文中研究指出管弦乐配器实为创作,是对非管弦乐形式作品的升华展现。配器创作的过程中须与原型音乐作者思维相融合,利用不同的音乐语言更好的表达音乐中所承载的内容和精神,其中会出现一些原型中所没有的新材料,这些"新"将成为创作一词的最好体现。由穆索尔斯基作曲,拉威尔配器的管弦乐曲《图画展览会》是一部经典的配器教材,新材料和新思维在完全依附音乐原型的前提下充分的展现了配器者的才华,更好的对此作品做出了深刻的诠释。希望通过对创新技术的重视能让更多配器爱好者体会到大师笔下的精彩纷呈。(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8年06期)
兰瑞琪[4](2017)在《配器技术在音乐作品运用中的辩证思维》一文中研究指出配器是一项极具创造性工作,配器法的思维是整个创作构思的一部分,是决定作品性质的条件之一。笔者认为整个配器的过程就是在给原音乐“化妆”的过程,音乐形象在不同配器手法的影响下丰富多样,不同的色调、色彩层和整个织体的力度,对音乐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应国家教育部对MFA专业硕士毕业论文与毕业作品紧密联系的要求,本文将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核心,以自己双管编制的作品《埃及公主》为例,从音乐织体的安排、音响增长技术的使用、复调织体的处理方式等方面,将自己作品中对这些技法的运用作以阐述,最后总结自己的一些思考,从而为自己以后的创作梳理思路,增加经验积累。(本文来源于《云南艺术学院》期刊2017-06-30)
梁楠楠[5](2017)在《《图画展览会》—从钢琴到乐队的配器思维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图画展览会》原是十九世纪俄罗斯着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一首钢琴组曲,完成于1874年。这部作品的创作动机来源于已逝世好友哈特曼画展中的十幅画,穆索尔斯基将这十幅完全没有关联的画用一个称之为“漫步”的主题连接起来,从而展现给大家一个赋予感情变化充满个性的音乐画廊。写作上的这个独特构思和大胆创新,使得这首作品后来深受欢迎,也是现存改编版本最多的一首曲子,而最着名的便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改编的管弦乐版本。拉威尔用他丰富、新颖、独特的配器手法使这首作品的音乐表现力更加绚丽多彩,吸引更多的听众。拉威尔丰富而独具特点的配器手法也成为学者广泛研究学习的重点。该论文就是选用拉威尔改编的管弦乐版本的《图画展览会》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从钢琴到乐队,整个编配过程的乐队思维、乐队处理,从最初结构划分在乐队中的体现到钢琴织体形态的乐队化,结合书上理论进行详细说明,是我们学习配器和实践的重要步骤。该论文由绪论、作曲家生平简介和创作风格、钢琴到乐队,“配器”思维的体现、结语四部分组成,以“配器”过程的思维逻辑分析为写作的重点。其重点在第二章的“配器”思维的体现。对学习和掌握配器技法尤为重要。结语部分是该论文研究成果的总结。(本文来源于《西安音乐学院》期刊2017-05-22)
黄芝路[6](2016)在《论丁善德管弦乐配器中的复调思维——以《长征交响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丁善德是中国20世纪音乐创作的先驱代表,笔者结合管弦乐配器技巧中的复调写法与丁善德的交响乐《长征》,通过对复调手法旋律形态、音色形态、节奏形态叁个方面的分析,窥探丁善德在管弦乐配器中所使用的复调手法与复调思维的特点及其表现作用。(本文来源于《通俗歌曲》期刊2016年09期)
王紫[7](2015)在《梦境与思维——武满彻《梦/窗》的管弦乐配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武满彻的创作晚期,逐渐走向平稳,作品风格日趋简洁,内敛。在晚期作品中,有一部分是描写客观意象的万物,如水、风、雨、树木等;还有一部分是抽象意象的世界,如数字、梦等。作品《梦/窗》(Dream/Window)便是作曲家对自然、心灵的深刻体会所产生的感悟,在这首作品中,无论从乐队编制,还是个性化的管弦乐处理,都展现出了与古典—浪漫主义配器风格不同的一面,本文通过对《梦/窗》管弦乐写法的技术分析,来寻找作品背后深层次的配器乐队思维,并希望给20世纪创作一定启发。(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5年19期)
黄惠力[8](2015)在《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的声部变换对格林卡配器思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罗斯民间音乐蕴含着丰厚的音乐素材和独特的理论体系,俄罗斯古典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格林卡在其管弦乐作品中大量地借鉴了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特有的声部变换技术,并将其与西方作曲技法相结合,形成了特有的管弦乐作品风格和具有俄罗斯民族音乐特点的配器手法,同时也为俄罗斯古典乐派形成具有传承性的音乐体系开辟了道路。(本文来源于《菏泽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黄惠力[9](2015)在《俄罗斯民间音乐中复调变奏对格林卡配器思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罗斯民间音乐特有的变奏因素曾由许多俄罗斯的大师们深刻发展着,而且复调作为附加歌唱性声部对主题旋律的补充,在这一意义上起了本质的作用。作为俄罗斯古典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格林卡在其管弦乐作品中大量的借鉴了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特有的复调变奏技术,并将其与西方作曲技法相结合,形成了特有的管弦乐作品风格和具有俄罗斯民族音乐特点的配器手法。(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5年15期)
杨静[10](2015)在《王西麟《第五交响曲》复调技术研究之复调织体配器处理及中、西方复调思维的融合(下)》一文中研究指出王西麟《第五交响曲》采用22件弦乐器的乐队编制,由于这部作品具有鲜明的交响性和戏剧性,因此被命名为"第五交响曲"。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第五交响曲》的复调技术进行研究:一、复调织体的配器处理及复调结构布局;二、中国传统音乐复调思维与西方复调技术结合。通过对这部作品以上两大方面的复调技术分析,从微观和宏观探究作曲家对复调织体形态及音色的布局,并对这部作品的个性化复调思维加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期刊2015年03期)
配器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配器课是专业音乐院校本科教学中的一门重要音乐理论课程,是作曲以及指挥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点核心内容。通过多年的配器教学经验,笔者感悟颇深,不断思索和探究的问题也越发清晰明朗,这门课在本科教学中的重点和目的在哪?是否所有常规传统的方式方法都能为学生的管弦乐写作和创作实践提供实用的帮助?课程的未来又应该如何发展和规划?这些应该是所有从事配器教学的引路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配器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1].任佳.论作品配器布局与音色结构力思维——以吉雅·坎切利《第四交响曲》为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9
[2].高玮.本科配器教学的思维构建[J].大众文艺.2018
[3].高玮.论拉威尔配器的管弦乐曲《图画展览会》中的创新思维[J].大众文艺.2018
[4].兰瑞琪.配器技术在音乐作品运用中的辩证思维[D].云南艺术学院.2017
[5].梁楠楠.《图画展览会》—从钢琴到乐队的配器思维分析[D].西安音乐学院.2017
[6].黄芝路.论丁善德管弦乐配器中的复调思维——以《长征交响曲》为例[J].通俗歌曲.2016
[7].王紫.梦境与思维——武满彻《梦/窗》的管弦乐配器研究[J].北方音乐.2015
[8].黄惠力.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的声部变换对格林卡配器思维的影响[J].菏泽学院学报.2015
[9].黄惠力.俄罗斯民间音乐中复调变奏对格林卡配器思维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5
[10].杨静.王西麟《第五交响曲》复调技术研究之复调织体配器处理及中、西方复调思维的融合(下)[J].中国音乐.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