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网综合调整技术在高含水期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井网综合调整技术在高含水期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一、井网综合调整技术在油藏高含水期开发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九龙[1](2021)在《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大部分水驱油田普遍进入了开发中后期阶段,长期的注水开发导致储层水淹严重,形成了油水优势渗流通道,但是储层内仍然存在大量的剩余油,同时储层层间和层内的非均质性又加剧了这种矛盾,给挖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归根结底是受储层构型(韵律、夹层遮挡、井控受限等因素)的限制,储层内部精细剩余油形成的机理和分布特征不明晰,进而不能提出有效的挖潜方法,现有流动模型也无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特别对于大庆油田的非均质厚油层储层,构型影响下高含水期剩余油储量巨大,约占剩余可采储量的53.7%,如何实现这部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成为我国目前和未来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努力方向。为了搞清厚油层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的油水分布规律,揭示剩余油形成机理,本文在“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提出二维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渗流力学和流函数模型,将注采单元划分为4个区域:Ⅰ类(高速流动有效驱)、Ⅱ类(低速流动有效驱)、Ⅲ类(高速流动无效驱)、Ⅳ类(低速流动无效驱)。通过引入两个形状函数表征非均质构型的三维空间特征,实现三维流动与三维空间特征的融合,建立了考虑重力的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非稳态条件下沿流线方向上两相流动的饱和度模型,结合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注采单元内油水流动特征和饱和度(流线)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分别构建韵律、夹层以及注采不完善三类非均质储层的三维形状函数,结合流线密度和流线速度分布来表征了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驱替单元内部有效驱动单元随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弄清了驱替过程中含水率和油水饱和度随4类有效驱动单元转换的变化特征,进而明确了不同非均质条件下储层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油水饱和度分布规律。依据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进行了大量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韵律储层受重力和纵向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在高渗透层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后,有效驱动的范围快速减小,导致整片状的剩余油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模型可以跟踪含水率变化过程中4类驱动单元的变化范围,进而明确了不同韵律特征、不同韵律级差和不同储层厚度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2)夹层的存在改变厚油层层内和层间的流场分布,导致片状剩余油的产生,并且随着夹层延伸长度、夹层倾角等因素的影响驱动单元控制范围也发生变化,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可以明确了不同夹层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3)注采不完善性条件下,不完善区域形成压力平衡去无法实现有效驱动,导致散状剩余油的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析,明确了井网不完善、射孔不完善条件下剩余油随驱动单元变化产生的区域和饱和度分布。最后针对大庆油田厚油层三大类型六种模式储层剩余油分布的特征和剩余规模,基于流场转置方法利用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提出了针对韵律型、夹层遮挡型以及注采不完善型三类主要剩余油类型储层的有效挖潜措施以及具体的挖潜方法和参数设置。根据目标区大庆南中西二区储层构型特征以及开发现状,对整个区块进行有效驱动的单元的划分,最终划分出3788个驱动单元,然后依据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区域、分层位制定针对性的有效挖潜剩余油方案,结果显示调整后区块整体采收率提高4%左右,实现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本研究的成果对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的进一步挖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赵宇璇[2](2020)在《Z区块二次开发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挖潜方法研究》文中指出Z区块于2009年开始实施老油田二次开发工程,重建井网结构,采用两套井网开发,调整对象为有效厚度小于0.5m的薄差油层及表外储层为主的剩余油富集层位,对发育较好的GⅢ、GⅣ油层组封存,暂不开采。历经近10年开发后,该区块面临水驱控制程度低、含水上升快等问题,需针对原来封存的GⅢ、GⅣ油层组实施补孔,并进行井网井距和分层注水层段优化。本文在剩余油潜力研究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补孔对象及时机进行了研究,并对补孔后层段、井网井距进行了优化。取得如下成果:利用含油饱和度与剩余储量丰度交汇图确定了具备补孔潜力的区域。本文根据Z区块G油层组数据资料,完成了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建立及生产历史拟合,运用耗水率与含水率图版结合相渗-分流量关系曲线确定补孔的剩余油饱和度界限分别为0.35、0.45,剩余储量丰度界限为全区平均储量丰度5×104t/km2,提取模型中各网格点的含油饱和度与剩余储量丰度绘制交汇图联合评价,将剩余油划分为六大类并明确具备补孔潜力的区域,克服了单一指标评价剩余油潜力的局限性。运用数值模拟法预测补孔方案及补孔时机的开发效果,并对补孔后的油水井优化井网井距,综合技术指标、“开发均衡指数”和经济指标进行方案优选。本文选取小层有效厚度和单井小层水淹程度两个参数,结合潜力区域逐井逐层制定补孔方案,优选补孔对象为有效厚度0.5m以上、小层含水率低于97%的油层;以油水井不转注为前提,进行井网井距方案设计,得到五点法井网106m井距开发效果最佳;运用洛伦茨曲线法及提出的“开发均衡指数”量化评价二次开发前后的驱替均衡程度,平面驱替均衡指数提高了0.1030但仍差异较大,纵向各小层注、采驱替程度由差异较大变为相对均衡,开发均衡指数分别提高了0.1057和0.0942。明确层段组合界限并用最优分割法制定了层段组合方案。本文针对各影响因素建立概念模型确定其技术界限:层段渗透率极差上限为4.5,层段厚度小于8m,段内含油饱和度极差不超过1.4;选取单井小层渗透率、孔隙度、有效厚度、含油饱和度、压力五个动静态参数,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单井综合评价参数;运用最优分割法将层段按顺序且性质相近的原则,在现有注水井分段数目基础上设计层段细分方案,最终优选层段划分方案为在现阶段水井分段数基础上增加1段,且保证水井分段数最大为7段,采收率预计提高2.44%,平面驱替均衡程度由差异悬殊调整为比较均衡。有效改善了开发现状,对老油田的二次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谭天[3](2020)在《中高含水期特低渗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华庆油田B102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是超低渗油藏发育区,该区块主力产层长3油藏经过18年开发,已经进入中高含水期,油藏稳产形势严峻,因此,探究该区块裂缝发育分布规律,剖析高含水井见水原因,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对提高华庆油田B102区长3油藏的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本区已有的地质资料,通过岩心分析实验,研究分析该区长3地层地质特征,明确了开发中后期水洗后的储层因黏土矿物的水化作用,导致注水过程中储层内水敏性强的黏土矿物吸水膨胀,使原来的矿物结构被破坏,改变了储层的物性特征,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这一特质。充分利用动态监测资料、吸水剖面及生产动态资料,建立了“初步识别-综合再识别-裂缝校正”的裂缝综合识别方法,落实研究区21条裂缝。通过对油水井见水见效规律、注采完善性、聚合物调驱效果的研究,结合对典型高含水井的剖析,明确了油藏见水类型多,治理难度大等矛盾,并以此有针对性地提出补孔、转注以及改变驱替剂等单井措施,结合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充分考虑研究区剩余油相对富集、目前见效差、裂缝较为落实等主要现状,确定了井网加密的基本指导原则,并以此提出井网加密措施,从而改善B102区长3油藏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

史雪冬[4](2020)在《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在具有强非均质性或历经长期注水冲刷的高渗油藏和裂缝发育的低渗透油藏中,注入水沿窜流通道定向快速无效流动,导致井组或井组中特定方向上油井暴性水淹。本文以这类常见的强水窜油藏或其中局部强水窜区域为对象,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其开采动态和剩/残余油分布的特殊性和提高采收率面临的特殊难点;探索适宜的提高采收率方法。研制注采井间具有特高渗条带的注采井组物理模型,模拟强非均质高渗油藏或其中局部区域。利用该模型所得到的含水饱和度动态分布结果表明,在无水采油期,水驱前缘向油井方向快速推进;水驱前缘突破后继续注水的波及区域没有明显扩大。这类特殊油藏或其局部区域注采井间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潜力是未波及区内大面积连片剩余油。采用均质储层井网模型和非均质模型进行水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即便不存在定向特高渗条带等极端的特殊情况,高渗油藏也会因长期注水冲刷形成强水窜通道,其含水饱和度分布严重不均。这类均质(或弱非均质)高渗油藏强水窜形成后,残余油饱和度较高的中/弱水洗区体积巨大,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强非均质高渗油藏或注采井间具有特高渗条带局部区域,形成强水窜后,采用聚合物驱有效,但效果有限;在油藏中强水窜局部区域内,采用原井网注高浓度聚合物段塞与水窜方向油井改注的深调-井网调整复合方法,可有效地动用连片剩余油。据此,本文提出了强非均质(或局部强非均质)高渗油藏强水窜后整体调剖-驱油与局部井网调整相结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均质储层井网模型和非均质模型水窜后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渗油藏中一旦形成强水窜,不论是持续长时间水驱还是表面活性剂驱,均只能驱出强水洗区和少量中水洗区内的残余油,剩余油动用状况基本未得到改善;聚合物驱等常规化学驱可提高中/弱水洗区残余油的驱替效率,但对强水窜通道的实际封堵能力和作用范围有限,对高度分散的剩余油启动效果受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强乳化驱油剂兼具洗油与微调的双重功能,可有效驱替油藏中体积巨大的中/弱水洗区残余油;聚合胶体微粒(PCP)可以实现强水窜油藏深部驱替剖面的有效调整。据此提出并证实利用聚合胶体微粒(PCP)深调段塞与强乳化驱油剂段塞组合优势叠加的协同效应,是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由实测的水驱含水饱和度分布图可以直观地看出,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模型和均质低渗油藏井组模型水驱过程中,油水前缘沿油水井方向和高渗条带快速推进,形成远比高渗油藏更强的水窜;即使是在端面均匀注入理想条件下的低渗均质模型,也会很快形成狭窄的水窜通道。在低渗储层模型狭小的水驱波及区域内,强水洗区的比例远远小于高渗油藏。与高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高度分散的特征相比,低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主要为大量连片基质原油。几种典型模型水驱波及效率与渗透率均具有正相关性,随渗透率的降低波及效率急剧降低。定义驱替水采出量与驱替水注入量之比为无效循环水率,以此作为定量表征特定油井水窜程度的参数。基于无效循环水率动态曲线,建立了同比条件下评价不同油藏或不同区域(井组)水窜强度的水窜系数,得到了“水窜系数”与渗透率的实验规律——不论是非均质(裂缝)模型、注采井组模型,还是端面均匀注入的均质模型,水窜系数随着与渗透率降低而增加。据此,实现了对低渗油藏水驱比高渗油藏更容易形成强水窜的定性认识向量化规律的发展。根据本文的实验结果,明确了低渗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为低渗(或致密)基质中连片剩余油和分布于狭窄弱/中水洗区的残余油。对比聚合物、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和强乳化活性剂在低渗-高渗均质模型驱油实验结果,证明因注入性问题,聚合物驱在低渗储层中不适用。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模型和均质低渗油藏井组模型水驱后,采用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采收率增幅很低;实测的含水饱和度分布表明,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仅仅驱出了模型中强水洗区的部分残余油,不仅是剩余油未被驱动,弱水洗区内的残余油也未被驱出。水驱后采用强乳化驱油剂驱,低渗模型的采收率增幅明显高于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由含水饱和度分布的分析对比可知,强乳化驱油剂驱不仅驱出弱水洗和中水洗区中的残余油,而且明显地扩大了波及区,驱动了部分剩余油。水驱后采用胶粒分散体系段塞与强乳化剂段塞组合,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由其含水饱和度分布可以地看到,不论是均质井组模型还是非均质模型中,波及区域明显增大,低渗基质中很大一部分剩余油被驱动。针对低渗油藏面临的基质剩余油驱动和水窜通道治理与利用的特殊难点,确定了利用聚合胶体微粒(PCP)分段式封堵水窜通道、利用强乳化剂段塞辅助封堵、利用低粘驱油剂局部驱动基质剩余油的分段调堵-局部驱动提高采收率方法。

赵北辰[5](2020)在《断块油藏水驱油注采耦合机理及参数优化》文中认为我国复杂断块油藏大部分已经进入高含水期,油田在原有注采工作机制和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下,出现老井产量明显下降,含水率高和经济效益过低的问题。本文利用复杂断块油藏注采耦合技术综合了研究区地质资料和历史生产动态,确定了剩余油潜力区,再运用注、采井的工作制度“耦合”与注采量的参数优化设计了剩余油挖潜方案,指导老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的高效挖潜。通过填砂平板实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与认识:(1)针对复杂断块严重的非均质性,研究了注采耦合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应用机理。在平面上从开发井网的分布和油藏储集层的物性展开了注采耦合的机理研究;在纵向上从单层的层内非均质性和多层的层间非均质性展开了注采耦合的机理研究。(2)运用物理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地研究了注、采耦合的工作机制,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设计了不同注采耦合技术的应用方案。在最终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中,发现异步注水、不规律采油、选择性开、关层位和合理地增减压力等注采耦合方案能“控水稳油”,可达到最合理开采方式和最大限度的采收率。(3)结合DX油田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构造特点及能量来源,将油藏划分为极复杂断块油藏、岩性断块油藏、背斜型断块油藏和半封闭型边、底水断块油藏。根据生产动态资料和地质资料,对剩余油潜力区的评价指标参数进行选取,建立了油水两相复杂断块油藏的剩余油潜力评价体系,依据潜力区进行分级,划分为优势潜力区、弱优势潜力区、一般潜力区和非潜力区。(4)在X11-80块油藏应用注采耦合技术,结合剩余油潜力区和生产动态分析,设计了注采耦合方案,并对数值模拟开发效果预测,优选出了注、采井的工作制度和注采量的优化方案,最后分析了最优注采耦合方案对该油藏剩余油提采的机理。

吴微[6](2020)在《曙光稀油油藏开发后期稳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曙光稀油油藏于1975年投入开发,并于1976年开始注水,经过几年的快速上产,1980年该区域年产油量迅速上升至130×104t,并且随着后续不断新增动用储量,从1981年至1990年,曙光稀油油藏在1%的年采油速度上保持了10年之久,但是,伴随着开发时间的逐渐延长,地层压力低、注采井网欠完善、油藏动用不均等问题日益严重,于1991年起,该区域年产油量以平均每年4.5×104t的递减幅度快速下降,平均年综合递减率为10.4%,2011年该区域年产油量降至36.6×104t,随后进入缓慢递减阶段,平均年递减幅度2.1×104t,平均综合递减率7.6%,年产油跌至32.7×104t。为达到该区域稀油稳产目标,开展了稀油油藏开发后期稳产技术研究,集中对小断块潜力、复杂断块稳产技术、单砂体动用状况以及高采出区块剩余油分布状况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稳产技术路线。本文研究了曙光稀油油藏的储层物性以及相关开发历程,分析了曙光稀油油藏现阶段开发中存在的制约性问题,并针对此类制约因素制定相应技术对策,先后排查边部小断块未动用潜力,研究复杂断块稳产技术,寻找单砂体油藏注水开发低动用区域,并着重对高采出区域剩余油分布情况进行刻画。通过稀油稳产技术的持续研究实施,边部小断块实施注水辅助开发,复杂断块规划细分层系开发,单砂体油藏采用新工艺提高动用状况,并对高采出区块进行合理复产,曙光稀油油藏实现整体上产,综合递减率及自然递减率均有所下降,并形成了相应的稀油稳产技术体系,对同类型油藏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张章[7](2019)在《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文中提出PZ油田是渤海湾盆地唯一一个石油储量达到十亿吨级的特大型整装油田,是中国海上最大油田,渤海油田重要产量支撑。该油田是在渤南低凸起带基底隆起背景上发育起来,处于郯庐断裂带上,属于被断层复杂化的大型背斜构造,核心部位受气云区影响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构造存在多解性。主要含油层段是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下段,纵向上砂泥间互发育,累计油层厚度大(平均108米),但较为分散,油层纵向跨度大(平均472米),具有典型的小层数量多、非均质性强的薄互层状油藏特点。长期采用一套层系强注合采水驱开发,整体已经进入高含水期,受构造复杂、薄互层油藏特点影响,诸多开发矛盾日益凸显。以油藏精细描述思路为指导,基于地震重处理资料和丰富的钻井资料,充分结合区域构造沉积背景等,从地层格架、构造解释、沉积体系等方面进行再认识,开展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指导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油田高效挖潜提出对应策略。(1)基于区域构造分析和高精度相干技术,结合油田丰富动静态资料,从不同期次和级次断裂系统入手分析,对气云区走滑断层及其伴生次级断层进行系统刻画,明确田北东向走滑断层为PZ油主控断层,并改变了PZ油田已沿用十五年的构造断裂模式认识。(2)以沉积物源为基础,综合各类沉积相标志特征进行沉积相再认识,通过对基准面旋回及其伴随的可容纳空间变化进行分析,结合沉积演化规律,重新构建PZ油田沉积体系认识,认为PZ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为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改变了前人认为是河流相沉积的认识。(3)基于地震重处理资料,通过曲线重构技术提高井震岩性标定精度,在PZ油田实现了“基于井震结合的储层预测技术”进行砂层组级别储层展布预测,结合储层沉积模式进行单砂体刻画,进一步以“动态演化过程分析”为核心,开展砂体内部结构解剖研究,并通过多资料模型融合建模技术,实现了多级次三维地质模型精细化表征。本论文在构造特征精细解释、沉积体系再认识基础上,深入开展储层精细刻画和定量表征,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高含水期薄互层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并提出纵向细分开发、平面完善注采井网、水平井局部挖潜剩余油的高含水期薄互层油藏剩余油立体挖潜技术策略,应用和实践效果良好,PZ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郭冰柔[8](2019)在《人工强边水驱机理及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集油田泌242区块地处河南省王集乡境内,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构造带内。区块1994年试获工业油流,1997年元月投入生产,主力产油层为Ⅲ10小层,区块含油面积小,边水能量较弱,采用五点法注水开发。通过地质勘探及现场资料,对储层地质特征重新认识,地质建模得知储层纵向上表现强非均质性,区块内部连片性较好,地质储量23.04×104t。根据生产资料分析,泌242区块存在的问题是注采井网不完善,断层及油藏边部井网控制程度低;储层非均质性影响水驱开发效果,造成剩余油不均匀分布;区块整体含水率高。目前采出程度23.16%,具有一定的挖掘潜力。经过调研和分析,试用人工强边水驱技术进行调整。人工强边水驱是近年来提出用于解决区块高含水及特高含水问题的新方法,在油水边界外部采用大井距、大排量方式注水,使水线平行于油水边界均匀推进,相比常规注水开发能够大幅提高采收率。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波及系数、驱油效率、毛管力等方面进一步对其渗流机理进行探究,明确与边外注水、天然强边水油藏的区别;通过数值模拟建立基础模型,确定原油粘度、地层倾角、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适用范围,得到适合使用人工强边水驱的油藏条件,综合评价泌242区块油藏因素、开发因素及地面工程条件是否适合人工强边水驱。之后将流体粘度、地层倾角等影响较大的物性参数和开发参数综合考虑,模拟不同变量下的最优开发参数,建立人工强边水驱理论图版,对后续研究和现场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制定泌242区块开发调整方案,补充边缘注水方案,经比较人工强边水驱开发效果更好。对注水量、注采井距等开发参数进行优化,优选最佳方案。

尚雄涛[9](2019)在《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的识别表征与治理》文中认为断块油藏在复杂的地质、储层和流体物性及生产开发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在高含水及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普遍发育平面高耗水带,严重制约水驱采收率进一步提高。因此,识别表征储层中的高耗水带,明确高耗水带的分布状况及发育程度,为进一步的治理提供依据,从而改善较差的储量动用程度和水驱开发效果,实现断块油藏的经济有效与合理开发。为识别表征高耗水带,基于油水两相渗流理论,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含高耗水带储层的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储层中发育高耗水带时,生产井含水率对无因次时间的导数曲线存在“双峰”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含水率导数特征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及敏感性评价,明确主控因素,进而确定了高耗水带的评价指标和分级方法,基于实际油藏参数,绘制了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识别图版,从而建立了一套基于含水率导数曲线“双峰”特征的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识别和评价流程。分析了不同断块类型、油藏部位和开发阶段的高耗水带分布规律,研究了“改变液流方向”治理方法,为高耗水带的治理提供依据。论文提出的识别表征方法,通过引入无因次时间,实现了注采井的关联,体现出注入动态对生产井含水率的影响。应用时只需要注采井的生产动态资料,具有易于实施、不影响生产及实现了对高耗水带的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等优点。将该识别表征和治理方法应用于实际区块,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乌米德[10](2019)在《延长AB低渗透油藏水驱规律及开发调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渗透油藏由于储层渗透率低,具有孔隙结构复杂,物性差,岩性变化大等特点,且储油层非均质性严重。因此,对低渗透油藏的水驱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其合理的挖潜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地质和开发特点,以延长AB油藏为实例,综合运用油藏工程分析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油藏开发特征和注采状况进行分析,对油田控水稳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得到了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并最终运用水动力学方法制定了合理的调整方案。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延长AB油藏属于低渗透岩性构造油藏,经过了十多年的稳产阶段,目前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油藏开发处于逐步进入稳定递减阶段的转折点,北部注采对应关系明显差于南部,而在油藏西北角和东南角井网对应不太完善。目前油藏产液吸水剖面小层间差异较大,层间矛盾突出。(2)结合前期数值模拟结果,定量研究剩余油类型、剩余储量分布规律以及油藏水淹特征,并进行了剩余油挖潜对策分析。(3)确定了油水井水动力学调整的合理注采技术策略,并进行了油藏水动力学调整方案初步设计,可以在目前注采井网、开发条件下,提高油藏水驱采收率,取得一定的效益。

二、井网综合调整技术在油藏高含水期开发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井网综合调整技术在油藏高含水期开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均质厚油层研究现状
        1.2.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1.2.3 流动单元法研究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现状
        1.2.4 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受控因素实验研究
    2.1 实验模型设计原理
    2.2 实验设备与实验步骤
        2.2.1 实验设备
        2.2.2 实验步骤
    2.3 不同非均质条件水驱特征研究
        2.3.1 正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2 反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3 含夹层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4 夹层和韵律双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4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重力对厚油层剩余油影响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非均质厚油层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研究
    3.1 有效驱动单元的定义
    3.2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数学模型建立
        3.2.1 三维油水两相流动的模型
        3.2.2 三维流函数法研究流体在驱动单元中流动
        3.2.3 有效驱动单元三维流函数法的饱和度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有效驱动单元确定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方法研究
    4.1 韵律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4.1.1 单韵律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1.2 复合韵律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2 夹层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4.2.1 夹层存在条件下储层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
        4.2.2 注水井钻遇夹层时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2.3 注水井未钻遇夹层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3 注采不完善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饱和度分布特征
        4.3.1 注采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4.3.2 井网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有效驱动单元的流场重构及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
    5.1 构型影响下剩余油分布特征
    5.2 构型影响下厚油层剩余油挖潜方法
        5.2.1 韵律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2 夹层遮挡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3 井网未控制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4 其他类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3 本章小结
6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矿场中的应用及分析
    6.1 区块地质特征
    6.2 区块开发现状
    6.3 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6.3.1 无效驱替情况严重,开发效益差
        6.3.2 综合含水高、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控水挖潜难度大
    6.4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区块应用分析
        6.4.1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在典型井组中的应用验证
        6.4.2 实际区块整体挖潜方案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创新点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目标区块有效驱动单元分区、分井划分结果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Z区块二次开发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挖潜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区块开发现状及矛盾问题分析
    1.1 地质概况
        1.1.1 构造特征
        1.1.2 沉积特征
        1.1.3 储层及流体特征
    1.2 开发现状
第二章 水驱开发剩余油潜力评价方法研究
    2.1 三维地质建模及储量拟合
        2.1.1 地质建模方法
        2.1.2 网格划分及构造模型的建立
        2.1.3 相模型的建立
        2.1.4 属性模型的建立
        2.1.5 地质储量拟合
    2.2 Z区块数值模拟研究
        2.2.1 相渗曲线的选择
        2.2.2 高压物性曲线的选择
    2.3 历史生产数据拟合
    2.4 剩余油分布情况及补孔潜力区域的确定
        2.4.1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2.4.2 剩余储量丰度分析
        2.4.3 垂向剩余油分布特征
        2.4.4 剩余油潜力研究方法
第三章 二次开发补孔挖潜方法研究
    3.1 补孔选层的界限研究
        3.1.1 补孔方案
        3.1.2 方案效果预测
        3.1.3 方案开发指标对比分析
    3.2 驱替均衡程度评价方法
    3.3 补孔时机的模拟与预测
        3.3.1 补孔时机方案
        3.3.2 方案效果预测
        3.3.3 方案开发指标对比分析
第四章 井网井距优化设计研究
    4.1 井网井距方案设计
    4.2 开发效果评价与预测
    4.3 优选合理井网井距
第五章 层段组合方法及技术界限研究
    5.1 层段划分的影响因素及界限
        5.1.1 储层有效厚度
        5.1.2 层间渗透率极差
        5.1.3 层间含油饱和度极差
    5.2 层段组合划分方法
    5.3 开发效果评价与预测
    5.4 方案开发指标对比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3)中高含水期特低渗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油藏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1.2 勘探开发简况
    2.2 地层划分
        2.2.1 区域地层特征
        2.2.2 地层对比标准及单砂体数据库建立
        2.2.3 标准井的选取
        2.2.4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5 地层比对结果
    2.3 构造特征
        2.3.1 区域构造特征
        2.3.2 小层单元构造特征
        2.3.3 沉积微相
    2.4 储层非均质性
        2.4.1 层内非均质性研究
        2.4.2 层间非均质性研究
        2.4.3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2.5 储层研究
        2.5.1 BG217-355 井岩心描述
        2.5.2 储层岩石学与物性特征
        2.5.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2.5.4 储层渗流特征
        2.5.5 油藏类型
第三章 油藏裂缝识别
    3.1 研究区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3.2 动态监测识别裂缝
        3.2.1 示踪剂检测法
        3.2.2 井地电位法
        3.2.3 测压资料分析
        3.2.4 吸水剖面测试
    3.3 生产动态识别裂缝
    3.4 裂缝综合识别
    3.5 裂缝校正
第四章 油藏开发规律
    4.1 油藏开发形式
    4.2 油井见效规律分析
        4.2.1 油井见效类型划分
        4.2.2 油井见效特征分析
        4.2.3 油井见效影响因素分析
    4.3 油井见水规律分析
        4.3.1 水驱优势方向计算
        4.3.2 油井见水类型
        4.3.3 高含水油井剖析
    4.4 聚合物微球调驱效果评价
        4.4.1 微球调驱实施效果
        4.4.2 优势/非优势方向效果对比
        4.4.3 参数优化
    4.5 注采完善性分析
        4.5.1 研究区小层潜力评价
        4.5.2 井组注采对应情况分析
        4.5.3 研究区注采完善性评价
    4.6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4.6.1 检查井水淹层测井解释
        4.6.2 剩余油平面分布规律
        4.6.3 剩余油纵向分布规律
第五章 改善开发效果措施
    5.1 油藏开发矛盾总结
    5.2 单井治理措施
        5.2.1 动态监测工作
        5.2.2 油水井措施
        5.2.3 调剖堵水措施
        5.2.4 部署注水井
    5.3 井网适应性评价
        5.3.1 井网系统评价
        5.3.2 合理井网密度研究
        5.3.3 合理油水井数比分析
    5.4 加密可行性研究
        5.4.1 井网加密原则
        5.4.2 B89-02 井组
        5.4.3 B99-1 井组
    5.5 方案生产指标预测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实际油藏中不同类型的水窜现象
        1.2.1 非均质性造成的导致水窜
        1.2.2 储层及其流体特性导致的水窜
        1.2.3 开采工艺导致的水窜
    1.3 不同油藏中水窜治理的研究现状
        1.3.1 高渗油藏中的水窜治理方法
        1.3.2 低渗油藏中的水窜治理方法
    1.4 水窜治理的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案分析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高渗油藏中强水窜的形成及残/剩余油分布特性
    2.1 实验方法的改进
        2.1.1 储层模型
        2.1.2 含油饱和度电阻率测试技术原理
        2.1.3 仪器校准以及数据标准量化
    2.2 具有定向高渗条带的注采井间水窜及开采动态
        2.2.1 实验材料
        2.2.2 井组采油动态曲线分析
        2.2.3 单井采油动态曲线分析
        2.2.4 强水窜油藏水驱开采动态综合分析
    2.3 高渗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分布以及潜力
        2.3.1 强水窜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分布
        2.3.2 强水窜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潜力分析
        2.3.3 强水窜油藏水驱后剩余油类型
        2.3.4 强水窜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2.3.5 持续水驱提高驱油效率技术潜力评价
    2.4 强水窜高渗油藏调整井网提高采收率技术评价
        2.4.1 井网调整方案
        2.4.2 调整井网水驱开采动态
        2.4.3 单井水驱开采动态
        2.4.4 调整井网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2.4.5 井网调整方案综合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
    3.1 强水窜高渗油藏残余油驱替的有效方法
        3.1.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筛选
        3.1.2 强乳化体系的筛选
        3.1.3 强水窜油藏水洗区域的划分
        3.1.4 不同水洗区域内不同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3.2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适宜方法
        3.2.1 PCP聚合胶体微球的制备
        3.2.2 强水窜高渗油藏不同体系提高波及效率分析
    3.3 具有定向高渗条带的井网-聚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3.3.1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井组开采动态
        3.3.2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单井开采动态
        3.3.3 井网调整-聚合物驱过程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3.3.4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综合分析
    3.4 强水窜高渗油藏深部-驱油方法适应性评价
        3.4.1 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井组开采动态
        3.4.2 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单井开采动态
        3.4.3 原井网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3.4.4 原井网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综合分析
    3.5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3.5.1 波及效率与采收率分析比较
        3.5.2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3.6 强水窜高渗油藏调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
        3.6.1 二次EOR开采井组开采动态
        3.6.2 二次EOR开采过程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3.6.3 二次EOR开采综合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强水窜低渗油藏残/剩余油分布特性及其潜力
    4.1 低渗油藏均质模型水驱特征分析
        4.1.1 表征油藏水窜的几个参数
        4.1.2 端面注水均质模型水窜参数分析
        4.1.3 渗透率变化导致的水驱前缘突进
        4.1.4 注采井间均质模型水窜参数分析
        4.1.5 渗透率变化导致注采井间强水窜现象
    4.2 低渗非均质油藏水窜特征分析
        4.2.1 非均质油藏模型以及实验装置
        4.2.2 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非均质油藏水窜参数分析
        4.2.3 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非均质油藏含油饱和度动态分析
        4.2.4 不同平均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水窜参数分析
        4.2.5 不同平均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含油饱和度动态分析
    4.3 裂缝性油藏水窜特征分析
        4.3.1 实验模型及材料
        4.3.2 裂缝性非均质岩心水窜参数分析
        4.3.3 基质渗透率对水驱波及效率的影响
    4.4 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面临的主要矛盾
        4.4.1 均匀低渗基质模型水驱特征
        4.4.2 非均质低渗储层模型水驱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强水窜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
    5.1 强水窜低渗油藏水洗区残余油有效驱替方法
        5.1.1 低渗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筛选
        5.1.2 低渗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驱油性能
        5.1.3 低渗强乳化体系的筛选
        5.1.4 低渗强乳化体系非均质调驱性能
    5.2 强水窜低渗油藏剩余油驱动方法
        5.2.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对致密-低渗岩心两相驱油临界压力梯度的影响
        5.2.2 强乳化体系在非均质模型中的波及效率
        5.2.3 PCP聚合胶体微球体系对低渗储层孔隙的适应性评价
        5.2.4 PCP聚合胶体微球在岩心中的深部运移性能
        5.2.5 不同匹配因子的PCP聚合胶体微球调剖效果分析
    5.3 低渗油藏水窜后提高采收率方法评价
        5.3.1 聚合物在低渗油藏中驱油性能评价
        5.3.2 均质岩心超低界面张力与强乳化体系提高采收率对比
        5.3.3 渗透率级差对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的影响
        5.3.4 深部调剖-驱油体系不同注入方式对比
    5.4 调-驱协同效应驱动低渗基质原油
        5.4.1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水驱前缘的影响
        5.4.2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注采井间主流区的影响
        5.4.3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非均质油藏强水窜的改善
        5.4.4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裂缝性油藏强水窜的改善
        5.4.5 低渗强水窜油藏调整思路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断块油藏水驱油注采耦合机理及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剩余油潜力区分析
        1.2.2 注采耦合的机理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2 剩余油潜力评价方法
    2.1 复杂断块油藏的构造及开发特点
        2.1.1 构造特点
        2.1.2 开发特点
    2.2 复杂断块油藏层块分类方式
        2.2.1 分类参数
        2.2.2 分类标准
    2.3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评价
        2.3.1 开发评价指标
        2.3.2 开发评价方法
    2.4 剩余油潜力区评价体系构建
        2.4.1 评价指标选取
        2.4.2 潜力级别划分
    2.5 本章小结
3 注采耦合机理研究
    3.1 复杂断块油藏耦合机理
        3.1.1 纵向上复杂断块油藏注采耦合
        3.1.2 平面上复杂断块油藏注采耦合
    3.2 注采机制耦合对断块油藏的影响
        3.2.1 注水耦合
        3.2.2 采油耦合
        3.2.3 注采耦合
    3.3 物模实验方法
        3.3.1 物模相似准则
        3.3.2 单管填砂模型实验
        3.3.3 平板填砂模型实验
    3.4 本章小结
4 矿场的研究应用
    4.1 X11 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概况及油藏特征
        4.1.1 地质概况
        4.1.2 油藏特征
    4.2 X11 复杂断块油藏数值模拟
        4.2.1 模拟模型的选择
        4.2.2 地质模型的建立
        4.2.3 流体物模拟的建立
        4.2.4 历史生产动态的拟合
    4.3 X11 注采耦合技术的应用
        4.3.1 X11 剩余油潜力区评价
        4.3.2 X11 注采耦合方案设计
        4.3.3 X11 注采耦合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和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曙光稀油油藏开发后期稳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曙光油田稀油油藏开发概况
    1.1 区域地质及勘探简史
    1.2 油藏地质特征
        1.2.1 地层层序及层组划分
        1.2.2 构造特征与断裂特征
        1.2.3 沉积体系及相关沉积特征
        1.2.4 储层特征及油藏类型
    1.3 油藏开发历程
第二章 曙光稀油油藏开发各阶段矛盾及存在问题
    2.1 油藏开发初期存在问题
    2.2 油藏开发中期存在问题
    2.3 油藏开发后期存在问题
第三章 曙光稀油油藏稳产技术研究与分析
    3.1 边部小断块增油潜力研究
        3.1.1 目前存在问题
        3.1.2 稳产技术研究
        3.1.3 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3.2 稀油油藏中复杂断块稳产技术研究
        3.2.1 目前存在问题
        3.2.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3.2.3 复杂断块稳产技术研究
    3.3 低动用单砂体上产技术研究
        3.3.1 目前存在问题
        3.3.2 稳产技术研究
        3.3.3 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3.4 高采出程度区块剩余油上产潜力研究
        3.4.1 目前存在问题
        3.4.2 稳产技术研究及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第四章 曙光稀油油藏开发后期稳产技术实施效果及评价
    4.1 边部小断块开发增油效果已见成效
    4.2 复杂断块开发技术实现相关油藏上产稳产
    4.3 低动用单砂体区域纵向动用程度有所提高
    4.4 高采出区块二次开发取得较好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7)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资料基础
    1.5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区域地质
    2.2 勘探开发历程
    2.3 地质油藏特征
        2.3.1 地层层序
        2.3.2 油组划分
        2.3.3 构造特征
        2.3.4 沉积特征
        2.3.5 储层特征
        2.3.6 油藏特征
    2.4 油田开发简介
        2.4.1 储量动用情况
        2.4.2 开发阶段介绍
        2.4.3 开发现状
第三章 地层层序及精细地层格架的建立
    3.1 地层特征
    3.2 地震层序界面识别及划分
    3.3 精细地层格架建立
        3.3.1 研究方法和基本原则
        3.3.2 层序划分方案
        3.3.3 标志层的确定
        3.3.4 地层划分与小层对比
        3.3.5 含油层系地层发育特征
第四章 构造特征及次级断层发育规律研究
    4.1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及构造认识
        4.1.1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4.1.2 区域构造地质认识
        4.1.3 基于区域构造应力构造模式分析
    4.2 走滑断裂带多级次断层精细刻画
        4.2.1 多尺度断裂系统精细刻画技术
        4.2.2 基于构造背景确定边界断层
        4.2.3 基于动态资料和成藏模式识别伴生断层
    4.3 断裂系统及断层发育规律
        4.3.1 基本构造特征
        4.3.2 平面断裂系统特征
        4.3.3 剖面断裂系统特征
第五章 沉积体系研究及再认识
    5.1 基于多参数综合表征的物源分析
        5.1.1 研究思路和方法
        5.1.2 周缘基岩及古水系分析
        5.1.3 岩矿及重矿物分析
        5.1.4 锆石测年分析
    5.2 沉积相再认识
        5.2.1 沉积相分析及标志
        5.2.2 测井相模式建立
        5.2.3 单井相特征分析
        5.2.4 沉积相类型划分
    5.3 基于基准面变化的沉积演化分析
第六章 储层精细解剖研究及定量化表征
    6.1 储层特征
        6.1.1 储集空间与结构特征
        6.1.2 储层物性特征
        6.1.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6.1.4 储层分布特征
    6.2 层次约束下的薄互层状储层精细描述技术
        6.2.1 基于井震结合的砂层组级次储层预测
        6.2.2 沉积过程约束下的单砂体级次储层描述
    6.3 基于沉积演化过程的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技术
        6.3.1 研究区储层层次划分
        6.3.2 构型解剖方法及流程
        6.3.3 主力砂体构型特征
    6.4 薄互状储层定量化精细表征技术
第七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策略
    7.1 薄互层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模式
        7.1.1 纵向各类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
        7.1.2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7.1.3 主力储层层内剩余油规律
    7.2 高含水期薄互层油藏剩余油挖潜策略
    7.3 “双高”老区水驱开发效果得到持续改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8)人工强边水驱机理及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范围及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油藏地质特征和地质建模
    2.1 油藏地质特征
        2.1.1 地质概况
        2.1.2 构造特征
        2.1.3 储层特征
    2.2 油藏地质建模
        2.2.1 层系构造建模
        2.2.2 属性参数建模
        2.2.3 储量计算
        2.2.4 模型粗化
第3章 油藏开发动态分析
    3.1 油藏开发现状及开发历程
    3.2 边水能量评价
        3.2.1 物质平衡法
        3.2.2 压降法
        3.2.3 容积法
        3.2.4 示踪剂法
    3.3 采收率预测
        3.3.1 经验公式法
        3.3.2 递减曲线法
        3.3.3 水驱曲线分析
        3.3.4 童氏图版法
        3.3.5 采收率综合分析
第4章 油藏数值模拟与剩余油分布研究
    4.1 模拟网格系统
    4.2 油藏物性及流体性质
        4.2.1 油藏物性
        4.2.2 油藏流体性质
    4.3 模型储量拟合
    4.4 生产历史拟合
        4.4.1 全区历史拟合
        4.4.2 单井历史拟合
    4.5 剩余油分布及影响因素
        4.5.1 剩余油分布特点
        4.5.2 剩余油影响因素
第5章 人工强边水驱参数优化及理论模型
    5.1 人工强边水驱机理
        5.1.1 人工强边水驱技术的提出
        5.1.2 人工强边水驱提高采收率机理
        5.1.3 人工强边水驱与边外注水区别
        5.1.4 人工强边水驱与天然边水区别
    5.2 人工强边水驱理论模型
        5.2.1 基础模型的建立
        5.2.2 开发参数的确定
        5.2.3 小结
    5.3 人工强边水驱物性参数界限确定
        5.3.1 粘度
        5.3.2 孔隙度、渗透率
        5.3.3 储层倾角
        5.3.4 水体倍数
        5.3.5 断块面积
        5.3.6 渗透率变异系数
    5.4 人工强边水驱油藏适应性评价
    5.5 人工强边水驱理论图版
        5.5.1 渗透率
        5.5.2 粘度
        5.5.3 井距
        5.5.4 注采比
        5.5.5 小结
第6章 人工强边水方案设计与优化
    6.1 注水量优化
    6.2 合理注采比研究
        6.2.1 理论推导
        6.2.2 数值模拟验证
    6.3 单井采液速度优化
    6.4 注采井距优选
    6.5 注采井合理开井时机研究
    6.6 注水方式优选
    6.7 注水补充方案
    6.8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的识别表征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耗水带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1.2.2 高耗水带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1.2.3 高耗水带治理方法研究现状
        1.2.4 高耗水带识别和治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的含水率及其导数特征分析
    2.1 断块油藏基本特征
        2.1.1 地质特征
        2.1.2 储层和流体物性特征
        2.1.3 生产开发特征
    2.2 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的定义及模型建立
        2.2.1 高耗水带的定义
        2.2.2 高耗水带模型的建立
    2.3 含高耗水带断块油藏含水率及其导数特征
        2.3.1 生产井含水率导数的确定方法
        2.3.2 生产井含水率及其导数特征
        2.3.3 变生产方式下生产井含水率及其导数特征
        2.3.4 变生产制度下生产井含水率及其导数特征
    2.4 含高耗水带断块油藏含水率及其导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2.4.1 地质因素分析
        2.4.2 流体因素分析
        2.4.3 开发因素分析
    2.5 含高耗水带断块油藏含水率导数的敏感性评价
第3章 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的识别表征研究
    3.1 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的评价指标和分级方法
        3.1.1 高耗水带评价指标的确立
        3.1.2 高耗水带分级方法的确立
    3.2 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的识别图版
        3.2.1 高耗水带识别图版的建立方法
        3.2.2 M断块油藏高耗水带识别图版的建立
    3.3 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识别与评价流程
第4章 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的分布规律及治理方法研究
    4.1 断块油藏不同断块类型高耗水带分布规律
        4.1.1 高耗水带分布判断方法
        4.1.2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高耗水带分布特征分析
    4.2 断块油藏不同部位高耗水带分布规律
        4.2.1 高耗水带分布判断方法
        4.2.2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高耗水带分布特征分析
    4.3 断块油藏不同开发阶段高耗水带分布规律
        4.3.1 高耗水带分布判断方法
        4.3.2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高耗水带分布特征分析
    4.4 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治理方法研究
        4.4.1 高耗水带治理方法
        4.4.2 改变注采井工作制度
        4.4.3 调整注采井网
第5章 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识别表征与治理实例分析
    5.1 A区块平面高耗水带识别表征分析
        5.1.1 I1井组高耗水带分布特征
        5.1.2 I2井组高耗水带分布特征
    5.2 A区块平面高耗水带治理效果评价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延长AB低渗透油藏水驱规律及开发调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规律研究现状
        1.2.2 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1.2.3 水动力学调整策略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论文主要成果和认识
第2章 延长AB油藏地质概况
    2.1 油藏构造特征
    2.2 油藏沉积特征
    2.3 主要油藏特征
        2.3.1 油藏岩性特征
        2.3.2 油藏流体特征
        2.3.3 油藏温度及压力
第3章 延长AB油藏生产特点及水驱规律研究
    3.1 开发概况
        3.1.1 开发历程
        3.1.2 开发现状
        3.1.3 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 油藏水驱开发特征动态分析
        3.2.1 油藏开发生产动态
        3.2.2 产油量变化规律
        3.2.3 油藏注水利用情况分析
        3.2.4 油藏水驱特征变化规律
    3.3 油藏注采状况分析
        3.3.1 平面上注采状况
        3.3.2 纵向上的注采状况
        3.3.3 注采动态对应状况
    3.4 油藏控水稳油措施效果评价
        3.4.1 油井产量构成
        3.4.2 油水井主要措施效果
第4章 延长AB油藏剩余油潜力及挖潜对策分析
    4.1 油藏剩余油分布数值模拟研究
        4.1.1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4.1.2 历史拟合
        4.1.3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类型
    4.2 油藏水淹特征分析
    4.3 油藏剩余油挖潜对策分析
        4.3.1 剩余油挖潜的主要方向
        4.3.2 分类措施适用性分析
        4.3.3 井排措施适用性分析
        4.3.4 综合治理方向分析
第5章 延长AB油藏水动力学调整合理注采技术策略
    5.1 油藏压力变化分析
        5.1.1 油藏历年地层压力变化趋势
        5.1.2 油藏生产压差变化分析
        5.1.3 动液面变化趋势
    5.2 油藏注采比与地层压力的关系
        5.2.1 油藏平面注采状况
        5.2.2 注采比与地层压力的关系
    5.3 合理注采压力系统分析
        5.3.1 注水井合理注水压力界限
        5.3.2 生产井最低合理流动压力
        5.3.3 合理地层压力和生产压差
        5.3.4 不同含水阶段合理油水井数比
        5.3.5 不同含水阶段合理注入量、产液量
    5.4 注采井组压力系统平衡分析
    5.5 水动力学调整时产生液流改向的井间压差
第6章 油藏水动力学调整方案设计
    6.1 油藏水动力学调整实施原则
    6.2 水动力学调整方案初步设计
        6.2.1 注采井组水动力学调整实施过程
        6.2.2 方案设计结果
    6.3 水动力学调整效果预测分析
        6.3.1 水动力学调整效果预测方法的建立
        6.3.2 开发动态预测、分析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井网综合调整技术在油藏高含水期开发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D]. 王九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2]Z区块二次开发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挖潜方法研究[D]. 赵宇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中高含水期特低渗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D]. 谭天.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4]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D]. 史雪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5]断块油藏水驱油注采耦合机理及参数优化[D]. 赵北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6]曙光稀油油藏开发后期稳产技术研究[D]. 吴微.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D]. 张章. 西北大学, 2019(01)
  • [8]人工强边水驱机理及参数优化研究[D]. 郭冰柔.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断块油藏平面高耗水带的识别表征与治理[D]. 尚雄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延长AB低渗透油藏水驱规律及开发调整策略研究[D]. 乌米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  

井网综合调整技术在高含水期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