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复合镀层论文-张晓冬

润滑复合镀层论文-张晓冬

导读:本文包含了润滑复合镀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润滑复合镀层,PTFE的质量分数,Q235B钢,摩擦因数

润滑复合镀层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冬[1](2019)在《Q235B钢表面自润滑复合镀层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Q235B钢表面制备了Ni-PTFE自润滑复合镀层。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镀层中PTFE的质量分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了镀层中PTFE的质量分数与镀层摩擦因数的关系,并讨论了PTFE的质量分数对镀层表面机械混合膜形成的影响,以及机械混合膜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镀层中PTFE的质量分数较低时,难以形成连续的机械混合膜,故镀层的摩擦因数较高;当镀层中PTFE的质量分数较高时,可以形成很薄且连续的机械混合膜,有效地降低了镀层的摩擦因数。(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2019年03期)

周海晶,何汽,魏小冈,刘慧博[2](2019)在《汽车发动机用材表面自润滑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复合电镀方法,在汽车发动机用材表面制备了自润滑Ni-MoS_2复合镀层。以Ni-MoS_2复合镀层为研究对象,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电流密度、MoS_2微粒的质量浓度和超声波功率对镀层磨损量和磨损率的影响规律。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了叁个工艺参数对镀层磨损量和磨损率影响的主次顺序及显着性水平,确定了最优参数组合。通过追加实验进行了相关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最优参数组合制备的Ni-MoS_2复合镀层的耐磨性明显优于中碳钢基体的耐磨性。(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2019年02期)

吕前薇[3](2018)在《钢领表面耐磨自润滑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领是环锭纺细纱机中一个被大量使用的关键性消耗零件,但是国产钢领使用性能不佳、寿命不长,本文通过对钢领进行化学复合镀的表面处理提高其耐磨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化学镀基础镀液的优化工艺参数,主盐硫酸镍浓度25g/L,还原剂次磷酸钠浓度30g/L,温度87±2℃,pH值4.6。通过两次正交实验得到了化学复合镀所需要的两种纳米粒子Al203和石墨Gr的添加量分别为6g/L、2g/L。根据优化了的的化学镀工艺,以20#钢为基体制备了 Ni-P-Al203耐磨复合镀层、Ni-P-Gr自润滑复合镀层和具有纳米Al203增强、Gr复合减摩的高耐磨和低摩擦系数的Ni-P-Al2O3-Gr复合镀层。并且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数显显微硬度计对镀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显微硬度进行分析,使用MG-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不同复合镀层的磨损机理。实验制备的Ni-P镀层、Ni-P-Al2O3复合镀层、Ni-P-Gr复合镀层、Ni-P-Al203-Gr复合镀层在镀态时均为非晶态结构,在镀态下以上四种镀层的显微维氏硬度分别为:507HV、724HV、380HV、470HV。经过热处理后镀层开始晶化,到400℃时镀层结构均转化为晶态析出镍磷合金金属间化合物Ni3P,由于Ni3P颗粒细小且分散,位错运动受到很大阻力,Ni3P起到弥散沉淀强化作用,四种复合镀层硬度均达到最大值,Ni-P-Al203(1250HV)、Ni-P(946HV)、Ni-P-Al2O3-Gr(840HV)、Ni-P-Gr(600HV)。当温度继续升高时,镀层硬度开始下降,所以选择400℃热处理一小时。制备的Ni-P-Al203-Gr复合镀层经过400℃ × 1 h的热处理后磨损量为1.7mg,摩擦系数为0.13,表现出很好的综合耐磨性能。Ni-P-Al203-Gr复合镀层中,高硬度的纳米A1203通过复合沉积与镍磷层组成复合相,提高了镀层的硬度及耐磨性能;而Gr粒子由于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能,复合镀层在受到摩擦时,石墨粒子可通过自身的层状剥离开始在镀层表面铺展,一定时间后形成厚度均匀的减磨层,使复合镀层摩擦系数小而平稳;两种粒子协同作用使Ni-P-Al203-Gr复合镀层具有高的耐磨性能和减摩性能。(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8-01-22)

崔帅[4](2017)在《镍基固体润滑复合镀层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真空,高速,强辐射,强腐蚀以及高温等极端摩擦环境条件,不仅限制了液体润滑剂的使用,还对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高精密仪器如人造卫星、火箭等服役寿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论文针对在上述极端摩擦环境条件下,如何提高工作机械零部件之间润滑效果,保持咬合部件之间低摩擦系数,提高航天仪器使用寿命而展开。选取具有良好润滑性能的MoS_2、WS_2固体润滑剂来取代液体润滑剂。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实现MoS_2、WS_2与金属镍的共沉积,弥补了单一固体润滑剂镀层硬度低、单一金属镍镀层摩擦系数高等缺点。研究了不同浓度MoS_2、WS_2对Ni-MoS_2、Ni-WS_2复合镀层形貌、物相以及摩擦学性能影响,并确定了MoS_2、WS_2最佳使用浓度;考察了在最佳浓度下的Ni-MoS_2、Ni-WS_2复合镀层高温摩擦性能,确定了复合镀层最佳使用温度。综合上述实验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在对偶件GCr15、20 N载荷条件下,Ni-WS_2复合镀层室温摩擦系数优于Ni-MoS_2复合镀层室温摩擦系数,但润滑效果均优于纯镍镀层。两种复合镀层最佳使用浓度均在30 g/L时,Ni-30 g/L MoS_2复合镀层室温摩擦系数最低为0.02~0.03;Ni-30 g/L WS_2复合镀层室温摩擦系数最低为0.01~0.02。2.高温摩擦条件下,Ni-WS_2复合镀层使用温度要高于Ni-MoS_2复合镀层。Ni-MoS_2复合镀层最佳使用温度在300℃以下,摩擦系数保持在0.02~0.05之间,在400℃环境下,Ni-MoS_2复合镀层摩擦系数接近0.15,因为MoS_2颗粒在325℃以上被氧化成MoO_3,失去润滑作用;Ni-WS_2复合镀层最佳使用温度在400℃以下,摩擦系数维持在0.01~0.05之间,在500℃环境下,Ni-WS_2复合镀层摩擦系数接近0.12,因为WS_2颗粒在425℃以上逐渐被氧化成WO3,失去润滑作用。3.镀液中添加MoS_2、WS_2能够使得Ni离子还原电位负移,且随着MoS_2、WS_2固体润滑剂浓度的增加,Ni离子还原电位负移程度增加,反映了MoS_2、WS_2颗粒促进了阴极极化,在复合沉积体系中阻碍镍的沉积,可以进一步提高镀层结晶细致程度。(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稂耘(Yun,Mitchell,Lang)[5](2015)在《户外高压隔离开关用银石墨自润滑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户外高压隔离开关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其电接触部位常常由于过热而失效,每年都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本文以户外高压隔离开关触头为应用背景,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银镀层与银石墨自润滑复合镀层,使用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能谱仪(EDS)、热重/差热分析(TG/DTA)、红外碳硫分析、中性盐雾试验、Tafel曲线、摩擦磨损试验、扫描磨损轮廓等测试手段与表征方法,对银镀层与复合镀层的形貌、成分、生长机制、结合力、耐蚀性、抗硫性、热稳定性、耐磨性及磨损机制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由于石墨的尖端放电效应和电极表面扩散层的存在,银的生长受限,呈现出有择优取向的线性连结生长方式,使得复合镀层孔隙率比银镀层高。根据GB/T 5270-2005,纯银镀层与复合镀层断口不起皮、不脱落,结合力良好;根据GB/T 6461-2002,两种镀层表面均未出现腐蚀点与腐蚀坑,耐蚀性达到中性盐雾试验十级标准;根据QJ485-1988,两种镀层在Na2S溶液中浸泡半小时不变色,抗变色能力达到航空标准。纯银镀层在室温~120℃表面发生氧化形成Ag2O,120℃~664℃银镀层氧化膜持续分解;室温~48℃为复合镀层的气体脱附阶段,48℃复合镀层中的水分开始蒸发,130℃时蒸发完全,160℃~521℃为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分解阶段,521℃~740℃石墨的碳骨架开始氧化。磨损试验表明,260 g载荷下纯银镀层的摩擦系数为0.342,复合镀层摩擦系数为0.075。复合镀层在小于260 g载荷下以磨粒磨损为主;随着载荷从260 g逐渐增加至860 g,疲劳磨损剥层开始出现,并且疲劳磨损逐渐成为主要磨损机制,同时磨粒磨损减少,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始终保持在0.1以下。随着沉积电流密度的增大,复合镀层中石墨含量增多,在1 M H2SO4溶液中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耐磨性能先增强后减弱,0.3 A/dm2电流密度下镀层耐磨性最好。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大,复合镀层中石墨的含量增大后减小,在1 M H2SO4溶液中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先增大后减小,耐磨性能减弱,420 r/min搅拌速度下的磨损率最低,为8.13×10-14 m-3/N·m。(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5-05-30)

李正辉[6](2015)在《TiO_2纳米粒子对Cu-Sn自润滑复合镀层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沉积Cu-Sn镀层因其优良的机械性能、耐腐蚀与低摩擦系数等特性而广泛地应用到各种摩擦部件之中。但铜锡合金质软,承载能力较弱,为了强化镀层硬度并进一步优化其摩擦学性能,本文主要应用纳米TiO_2微粒对脉冲电沉积Cu-Sn镀层进行复合强化,并得到了具有一定承载能力、耐腐蚀性能以及耐磨减摩性能的Cu-Sn-TiO_2复合镀层。分析Cu-Sn合金共沉积理论与纳米材料强化机理,实验配制了焦磷酸盐-锡酸盐体系的镀液,分散出粒径为50nm左右的TiO_2粉末分散液,并制备了平均粒径在300nm的TiO_2溶胶。通过方案优化,制备了不同频率、占空比及电流密度的Cu-Sn镀层,以及纳米TiO_2粉末、溶胶强化的Cu-Sn-TiO_2镀层,并对不同工艺镀层的性能做了对比分析。实验应用SEM、EDS和XRD对镀层表面进行微观形貌和组织成分进行分析,对于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分别通过显微硬度仪和电化学工作站进行了测试,最后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定了镀层的摩擦学性能,并且通过SEM观察镀层的磨痕形貌,分析镀层的磨损机理。制备的复合镀层表面光滑平整,无明显缺陷。Cu-Sn镀层中Cu的含量在94%左右,且内部结晶程度较高,主要成分为Cu_(81)Sn_(22)、Cu_(40.5)Sn_(11)以及部分Cu单质;Cu-Sn-TiO_2复合镀层中的主要成分为Cu_(81)Sn_(22)、Cu_(10)Sn_3以及TiO_2,且镀层组织结构趋于非晶化。硬度的测试表明,Cu-Sn镀层在5000Hz时有最高硬度448HV;纳米TiO_2粉末分散液中微粒团聚,镀层硬度较低;TiO_2溶胶粒子分散较均匀,复合镀层的整体硬度值较高,最高可达487HV。镀层占空比为70%、脉冲频率为5000Hz时的镀层有着相对最大的腐蚀电位和最小腐蚀电流;纳米TiO_2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复合镀层整体的耐腐蚀性能,不过镀液中粉末与溶胶分散液添加量分别为11.7mL/L、80mL/L时复合镀层依旧可以获得优异的耐蚀性能。Cu-Sn镀层摩擦系数在正常工作下可保持在0.3以下,但耐磨性能较差;纳米TiO_2微粒的加入使镀层的减摩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纳米粉末微粒可使镀层摩擦系数降到0.2;纳米溶胶粒子的加入不但强化了镀层的耐磨性能,最小平均摩擦系数可达0.093;镀层在磨损时以黏着磨损为主,受TiO_2纳米颗粒的影响,复合镀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粒磨损。(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5-01-01)

杨志昆[7](2014)在《纳米溶胶对Ni基自润滑复合镀层微观组织及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沉积方法制备的Ni-PTFE复合镀层具有优良的自润滑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能够很好地降低无油润滑状态下摩擦副的摩擦磨损与腐蚀破坏,对于提高产品可靠性,降低资源和能源损耗有重要意义。但是,Ni-PTFE复合镀层质软,承载能力低,在摩擦过程中磨损破坏较为严重。因此,提高镀层硬度以及耐磨性能,并且使之仍然保持良好的自润滑性能,成为研究自润滑镀层的主要研究方向。传统镀层强化的方法是将硬质粉末加入镀液,但微粒在镀液中易发生团聚,在镀层中分散不均,性能改善不明显。本文采用复合电镀技术与纳米溶胶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制备了 Ni基PTFE复合镀层。试验选用纳米Ti02溶胶微粒对电沉积镀层进行强化,制备了 Ni-Ti02及Ni-PTFE-Ti02复合镀层,研究纳米Ti02溶胶的加入对纯Ni、Ni-PTFE镀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试验在前处理工艺、试验工艺条件、微粒复合量、强化微粒选择等方面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制备方法,提高了镀层硬度、耐磨性、润滑性、结合性等。试验通过仪器对试件进行显微硬度测试、微观组织形貌及成分分析、沉积速率计算、镀层与基体结合性能测试、摩擦磨损试验等,详细分析对比镀层性能。实验中选用的PTFE微粒具有极强的憎水性,强化微粒纳米Ti02溶胶在镀液中也容易发生团聚,经过大量试验分析选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很好的将微粒均匀分散于镀液,PTFE与纳米Ti02溶胶在镀液中含量可达到30g/L与30ml/L。前处理工艺对镀层质量影响很大,本实验规范了前处理工艺,确定了基体试件表面前处理程度。微粒PTFE的加入使镀层硬度比纯Ni镀层有所提高,最佳工艺条件下最高达到HV400,结合力与摩擦学性能也得到改善,摩擦系数达到0.1463,耐腐蚀性能略微下降。Ni-Ti02、Ni-PTFE-Ti02相比于Ni、Ni-PTFE镀层,结合力与显微硬度明显改善,磨损质量大幅下降。微观组织形貌发现纳米Ti02的加入大大细化了晶粒,Ni-Ti02镀层晶粒形状呈规则针状,散乱分布,宽度尺寸可达到纳米范围;Ni-PTFE-Ti02镀层结晶细致,晶粒出现尖端棱角,晶粒得到明显细化。组织成分测定发现强化微粒的Ti元素在复合镀层中的含量在0.2~0.6%范围内,纳米粒子的加入使Ni-PTFE复合镀层耐磨性与硬度明显提高,而且镀层仍能保持很好的自润滑性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4-01-01)

杨俊涛[8](2012)在《Ni-PTFE/Sn-Ni-PTFE自润滑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Ni-PTFE复合镀层是通过将高分子材料聚四氟乙烯(PTFE)微粒分散到Ni镀液中制备得到的,该镀层较单金属Ni镀层具有更优良的自润滑性、耐蚀性。为了进一步改善Ni-PTFE镀层的性能,在摩擦系数低且稳定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耐蚀性能,本文对Ni基、Sn-Ni基两种基质金属中添加微米级PTFE颗粒制备复合镀层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获得了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镀层。本文在对电沉积复合镀层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并且完成了Ni-PTFE、Sn-Ni-PTFE两种复合镀层的制备,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显微硬度计、电化学工作站等对镀层的微观组织结构、成分、界面结合状态、硬度、抗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镀覆过程中镀液温度、阴极电流密度、PTFE颗粒的加入量对镀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摩擦磨损实验装置,对镀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在扫描电镜下观察Ni、Ni-PTFE、Sn-Ni、Sn-Ni-PTFE镀层照片,可以看到镀层晶粒细小,表面光亮、平整,组织均匀致密。PTFE微粒在Ni-PTFE复合镀层及Sn-Ni-PTFE复合镀层中镶嵌牢固,分布均匀。通过EDS能谱分析,在Ni-PTFE镀层中PTFE含量能够达到9%左右;在Sn-Ni-PTFE镀层中Sn的含量能够达到73%左右,PTFE的含量能够达到12%左右。维式硬度对镀层的测试结果显示,加入PTFE微粒后,相比于Ni和Sn-Ni镀层的硬度,Ni-PTFE和Sn-Ni-PTFE复合镀层的硬度都减小了,而且随着镀液中软性粒子PTFE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通过在腐蚀溶液中测试得到各镀层的Tafel极化曲线、腐蚀电流和电化学阻抗谱,得到Sn-Ni-PTFE较Ni、Ni-PTFE、Sn-Ni镀层的腐蚀电位都明显正移,腐蚀电流也明显降低,阻抗值提高,说明Sn-Ni-PTFE复合镀层表现出了更加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表明,镀液中添加PTFE微粒制备的复合镀层,摩擦系数明显较小,试验后的镀层表面磨痕平整。对比分析得到Sn-Ni-PTFE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要低于Ni、Ni-PTFE、Sn-Ni镀层,能够达到0.15左右。通过对镀层各项性能指标的分析得出,获得组织均匀致密,摩擦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较好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Ni-PTFE镀液中的镀液温度50℃,阴极电流密度2.4A/dm2,PTFE乳液加入量10ml/L;Sn-Ni-PTFE镀液中的镀液温度47℃,阴极电流密度0.6A/dm2,PTFE乳液加入量10ml/L。(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2-12-01)

孟振强,熊拥军,刘如铁,赵福安,李溪滨[9](2012)在《Ni-P-多壁碳纳米管复合镀层的制备及自润滑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经过湿式球磨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为增强相,通过化学镀制备Ni-P-MWNTs复合镀层;对比测试复合镀层和普通Ni-P镀层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分析复合镀层的自润滑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湿式球磨有利于改善MWNTs的润滑性和分散性;MWNTs均匀分布于镀层基体中,使复合镀层的维氏硬度提高至1 050;复合镀层的减摩抗磨能力明显比Ni-P镀层的减摩抗磨能力强,在测试条件下,其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08和6.22×10?15 m3/(N.m);在复合镀层对偶钢球的表面形成了以类石墨结构碳为主要成分的转移膜,这层膜阻止了复合镀层与钢球之间的直接接触,使摩擦过程处于良好的自润滑状态,从而降低了摩擦因数,提高了材料的耐磨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9期)

杨岐龙[10](2012)在《自润滑复合镀层的制备与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复合电沉积的方法在硬质合金YT14上制备镍-二硫化钼自润滑复合镀层。通过正交试验L9(34)的方法安排实验,对基础镀液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包括阴极电流密度、PH值以及微粒二硫化钼加入量对自润滑镀层沉积速率和复合量的影响。探索了固体颗粒在基质镀液中的分散方法,通过选用合适的添加剂,使颗粒与金属离子共沉积,制备出颗粒分布均匀、自润滑性好、具有优异耐磨性的自润滑复合镀层等。对自润滑镀层的微观形貌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计算了摩擦时的应力及其分布,探讨了自润滑镀层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在室温干摩擦条件下对自润滑镀层材料进行环-块摩擦磨损试验,得出了自润滑镀层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随载荷和速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当载荷相同的时候,随着转速的增加,它们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都减小;而当转速相同的时候,随着载荷的增加,它们的摩擦系数会增大,磨损率也会升高。复合镀层材料与45#钢摩擦时,它的摩擦系数大于与硬质合金摩擦时的摩擦系数,不过磨损率要小于与硬质合金摩擦时的磨损率。在摩擦过程中它们的磨损机理并不相同。镍镀层与45#钢和硬质合金的磨损机理主要是以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而Ni-MoS2复合镀层主要是以疲劳磨损和磨料磨损机理为主。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自润滑复合镀层以环-块的方式摩擦磨损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材料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的应力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Ni-MoS2复合镀层在摩擦过程中受到的主应力和剪应力都比镍镀层小很多。镍镀层的耐磨性差,原因是它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比较小,摩擦过程中受到的主应力和剪应力很大。镍镀层无论与硬质合金还是与45#钢在磨损试验机上摩擦时,其最大主应力和剪应力的大小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幅也较大;而转速对应力的影响相对较小。添加固体润滑剂MoS2的自润滑复合镀层材料摩擦时受到的主应力和剪应力都大幅度降低。(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2-04-20)

润滑复合镀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复合电镀方法,在汽车发动机用材表面制备了自润滑Ni-MoS_2复合镀层。以Ni-MoS_2复合镀层为研究对象,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电流密度、MoS_2微粒的质量浓度和超声波功率对镀层磨损量和磨损率的影响规律。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了叁个工艺参数对镀层磨损量和磨损率影响的主次顺序及显着性水平,确定了最优参数组合。通过追加实验进行了相关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最优参数组合制备的Ni-MoS_2复合镀层的耐磨性明显优于中碳钢基体的耐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润滑复合镀层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冬.Q235B钢表面自润滑复合镀层的制备与性能[J].电镀与环保.2019

[2].周海晶,何汽,魏小冈,刘慧博.汽车发动机用材表面自润滑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性能[J].电镀与环保.2019

[3].吕前薇.钢领表面耐磨自润滑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8

[4].崔帅.镍基固体润滑复合镀层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

[5].稂耘(Yun,Mitchell,Lang).户外高压隔离开关用银石墨自润滑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

[6].李正辉.TiO_2纳米粒子对Cu-Sn自润滑复合镀层性能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

[7].杨志昆.纳米溶胶对Ni基自润滑复合镀层微观组织及性能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

[8].杨俊涛.Ni-PTFE/Sn-Ni-PTFE自润滑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9].孟振强,熊拥军,刘如铁,赵福安,李溪滨.Ni-P-多壁碳纳米管复合镀层的制备及自润滑机理[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10].杨岐龙.自润滑复合镀层的制备与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

标签:;  ;  ;  ;  

润滑复合镀层论文-张晓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