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刘显[1](2021)在《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发展灌溉、提高复种指数和增加农药化肥投入等措施,我国目前达到了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规定的粮食安全标准,但这种发展是以过量的资源投入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不符合绿色化发展理念(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已难以为继。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单纯通过开发本区域的粮食生产潜力来达到粮食安全的目的较为困难。本研究在国际化(国际粮食贸易)绿色化背景下,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借助农村调研数据和统计数据,全面评估了城市化和老龄化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预测了2025-2050年区域粮食供需平衡。为了满足区域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实现粮食国际化绿色化生产,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理论、水资源负载指数、耕地压力指数和耕地质量指数等,明确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立足“一带一路”倡议、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以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上层目标,以各省(区)粮食蓝水利用效益、绿水占比和粮食净效益为下层目标,以各省种植面积、粮食可用水资源量、最低粮食需求为约束条件,构建开放式双层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有望在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未来存在较大威胁与挑战。城市化和老龄化增加1%,农户粮食产量将分别增加26.0和-9.4 kg(P<0.05)。城市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以年均2.7%的速率增长,动物性产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粮食,给区域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两个因素的提高降低了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质量,阻碍了粮食绿色生产。劳动力减少又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城市化和老龄化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的粮食消费量至少将需要7.99×107吨、8.79×107吨和9.30×107吨,较2016年分别增加21.0%、33.1%和40.9%,粮食安全指数分别降低了15.6%、20.7%和22.9%。预计自2040年始,仅依靠本区域的粮食产量将无法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为保障未来粮食供需平衡,提出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机械设备投资、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2)2000-2016年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在大幅减小,粮食消费水足迹逐步增加。水资源负载等级由Ⅲ级转变为Ⅰ级,已不具备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以年均0.2%的幅度减小。随着人口增长,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了3.7%,其中灰水足迹增加了40.1%,不利于粮食绿色化生产;牛奶、水产品和肉类的消费水足迹分别增加了311.2%、59.3%和46.0%。能源水足迹增加了4.0倍,这导致了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指数增加了1.2倍。2000-2016年虽西北地区耕地压力在减小,但耕地质量较差。耕地压力指数年均减幅为1.6%,这主要源于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P<0.01)。然而,虽耕地资源丰富但低等耕地占耕地总量的57.4%,耕地质量指数为0.2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逐年增加的水资源压力和较低的耕地质量决定了较低的粮食生产潜力,给区域粮食的绿色化生产带来威胁。因此,必须采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研发抗旱高产作物品种、发展智慧农业等措施来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和粮食绿色化生产。(3)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与国际间粮食贸易紧密相关。2000-2016年,西北地区粮食进口年份为8个,期间穿插着粮食出口年。出口粮食数量比进口高67.9%,说明西北地区对于保障全球的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同样,该地区不稳定的粮食贸易状态,也说明了其粮食安全水平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际粮食贸易。(4)种植结构优化后粮食安全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提高了生态安全水平、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降低了粮食种植面积。调整后,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为1.74×108 ha,相较于2016年减少了2.0%。小麦、玉米、薯类和大豆种植面积的变幅分别为-28.2%、-15.9%、6.1%和1.8%。西北地区粮食作物提供的热量增加7.5%,粮食灰水足迹减小6.6%,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分别增加23.4%和18.3%,种植面积减少2.0%。粮食安全指数提高2.2%,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粮食安全指数将分别提高4.7%、4.5%和3.2%,促进未来粮食供需平衡。这在缓解区域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压力的同时,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绿色化生产。本文从城市化和老龄化的角度,在系统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现状并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以绿色化和国际化为导向,选取指标量化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将国际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纳入考量,构建了“开放式”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最终提出适于国际化绿色化背景的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建议。这对于保障该区域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生产意义重大。
王洁梅[2](2020)在《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结构优化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武鸣区作为广西传统农业大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武鸣区围绕农民增收主题,积极推进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武鸣区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基础建设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畜牧业发展缓慢,产业转型升级困难、渔业发展水平低等问题突出,制约了武鸣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如何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是武鸣区亟需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文献查阅及实地调查等方法,从广西统计年鉴、南宁市统计年鉴及武鸣区政府各部门获取相关资料,全面了解武鸣区农业结构现状及农民收入现状,研究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武鸣区以种植业为主导,畜牧业为辅;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武鸣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稳居农民增收的主导地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最大;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成为武鸣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远高于广西农民。接着通过对武鸣区农业各部门内部结构构成分析,种植业中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蔬菜和水果特色产业对农民收入影响显着;畜牧业中肉类产量以猪肉为主,猪饲养产值最高,生猪养殖在畜牧业中是武鸣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实证分析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收入变化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武鸣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名特优产品,提高农民收入;二是加强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区建设,提高农业高新技术辐射带动力;三是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四是发展畜牧业,加快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五是提高立体养殖技术,发展水产生态养殖,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张晨[3](2020)在《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围绕农业及粮食问题而开展的农业政策制定可以说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政府行为。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当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始逐步向全球化农业生产模式的方向发展,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的活跃度逐步升高,相关领域内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因此,为维护其自身利益,作为世界主要粮食进口国的日本开始稳步推进农业政策的转向工作。战后的日本农业政策在《农业基本法》的指导下,共经历了60年代的“基本法农政”,70年代的“综合农政”以及之后的“地域农政”共三个主要阶段。进入到本世纪之后,日本的农业政策自小泉纯一郎内阁时期的“攻势型农政”,历经积极推进FTA/EPA谈判的民主党时期的农业政策,直至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政策为止,以实现对既有的农业生产结构革新为目的,通过推动本国农产品出口,发展形成了极具“外向型”特征的“攻势型农业”。“攻势型农业”得以成型的重要基础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食粮法》与《食料·农业·农村基本法》的出台为标志,构建出的战后日本第二个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其与旧《农业基本法》的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以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转向为切入点,通过“国际粮食体制”理论所构建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跳出传统分析日本农业问题只限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束缚,实践性地打通农业政策分析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阻隔,探讨农业领域内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是如何影响战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分析并总结战后日本农业政策制定的特点。战后日本农业政策能够发生转向的前提实际上是基于日本政府不断地对早已不适应国际农业政治经济局势的既有农业政策进行的修正。因此,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已发展到起决定作用的程度。日本农业政策转向的经验在于其对国际环境变化的积极快速感知,而其教训也在于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消极迟滞应对。换句话讲,政府行为取向的形成就在于其自身与外界进行何种的互动之上。
周凌[4](2020)在《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为应对挑战,国家作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深化农业制度改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补齐农业发展短板,推动农地流转的同时,细分农地经营权,进一步深化社会分工,促进农地规模经济与服务规模经济融合。在农地流转深入推进的同时,我国农业领域出现一系列结构性变化,存在要素活力不足、生产结构不能完全适应消费需求等问题,农地流转也面临“小农复制”、“内卷化”、“非粮化”等挑战。讨论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机理,实证分析产业结构效应的大小,提出扩大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对策,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围绕“农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农业经济增长”主线,从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产业融合结构三个方面,以及数量比例关系、技术效率关系两个维度,构建一个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进而作用于农业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分析框架。通过对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农地流转引起农业资本和劳动力在农户间以及农业和非农部门间转移,导致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发生变化;农地流转对农业要素投入的数量比例变动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对农业要素投入技术效率变动部分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农地流转对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的影响总体较弱;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数量比例变动较明显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但技术效率变动存在弱的负向影响。(2)农地流转扩大农地经营规模,有助于推高粮经比,对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比例变动有显着影响;促进农业要素优化配置,有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提升农业生产结构技术效率具有较显着正向影响;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比例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促进作用不显着,技术效率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弱的负向影响,对高度化形成较显着正向影响。(3)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存在显着影响;对效应的进一步分解发现,农地流转能够增强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市场驱动力,提升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技术支撑力,增强农业产业融合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与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呈现弱的反向趋势。(4)农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弱的直接促进作用;通过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经济增长形成正向影响,但效应较弱;通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其中通过合理化产生弱的负向效应,通过高度化产生明显的正向效应,即农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产业结构效应。本文主要的创新在于:第一,从产业结构视角构建一个分析农地流转结构效应的理论框架,讨论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机理和效应,将农地流转的经济影响分析推进到产业结构变动及农业经济增长领域;第二,理论研究方面,运用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来解释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实证研究方面,借助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地流转经由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第三,从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产业融合结构三个方面,以及数量比例关系、技术效率关系两个维度,分析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深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效应的研究。
文家军[5](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2018年湖北省提出打造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这一战略的提出为传统农业产区——江汉平原农业产业调整提供了良好机遇。但目前江汉平原传统农业优势逐渐丧失,农业效益上不去,农民收入缓慢。因此,如何科学地构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体系,揭示江汉平原农业发展与衰退的原因,评价农业产业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为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提供调整方向,并加快打造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运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制约因素。以乡村振兴战略20字中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为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级评价指标,利用Esteban-Marquillas拓展模型和投影寻踪模型对江汉平原2003-2017年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看,江汉平原江汉平原农业整体发展速度较慢,资源分配不合理,农业产业成长性较差,而且缺乏竞争优势,除渔业具有竞争优势外,其他三个产业竞争力均较弱。从乡村振兴战略看,研究期间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均逐步提升,对乡村振兴发展起到积极正向作用,同时江汉平原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较重视农业技术服务,并且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仍存在市场导向性差等问题。针对评价结果发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本文给出以下五个对策建议:第一、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牧渔产业;第二、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第三、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第四、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第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支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嵇海华[6](2019)在《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模式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改革的重要时期,中共中央对于农业发展问题十分重视,2004-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在“三农”上。据2015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粮食总产量已实现了十二连增,农产品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在此基础上,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已经由农产品总量不足转变为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然而,转变农业生产结构的经营方式必然面临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需要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进行深层的探究。因此,如何有效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成为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探索了在当前历史转型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并着重于构建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模式来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型升级。在参考相关文献后,本文对本体论、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区域农业经济等概念进行了简要阐述,同时对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涉及的相关理论做了简要梳理。在参考学者相关研究和江西省某区域的农业发展实际状况后,本文提取了四个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因素,分别为价值提供、客户服务平台、基础设施以及财务核算。最后,本文在本体论等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模型,利用e3-value软件对江西省某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模型能够有效的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从而促进区域农产品的价值交换,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进行了剖析,并结合研究数据对江西省某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仿真,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赵悦[7](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王秀鹃[8](2019)在《农业节水的路径组合与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现阶段的国家意志和政策取向,其核心内容是对用水总量(包括农业用水总量)进行控制管理。农业用水总量管理的具体任务是节约农业用水,在保障农业正常发展的同时减少农业用水量,对此,国内实践已经在发展节水灌溉、优化农作物布局、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本文采用常规统计分析方法,对农业节水的现实绩效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近20年来中国节灌农业发展迅速,既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又产生了巨大的农业节水效应,通过采用喷灌、微灌、低压管灌和渠道防渗等节灌措施,节约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用水。但是,节灌农业发展依然存在结构性偏差,输水环节的节水灌溉发展相对充分,田间节水灌溉特别是大田(相对于设施农业而言)节水灌溉发展不足。(2)近20年来中国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不断变化,本文使用“农作物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拟合度”概念和“高耗水农作物在水资源禀赋地区的集中度”指标,来反映和测算农作物生产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匹配关系。对三种高耗水农作物(水稻、蔬菜、小麦)的测算结果表明:水稻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在80%以上,较好地利用了中国的水资源禀赋(降水)优势,节水型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基本形成;蔬菜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只有60%,没有很好地利用中国的水资源禀赋(降水)优势,节水型蔬菜生产空间布局尚不突出;小麦布局与其光热适合区域的水资源禀赋拟合度在85%左右,非常好地利用了这一适合区域的水资源禀赋优势,节水型小麦生产空间布局基本形成。(3)近20年来中国的农业生产结构一直在调整变化,其中,有促进农业节水的变化,也有增加农业水资源消耗量的变化。高耗水农作物蔬菜种植面积及其比重的大幅度增加,产生了巨大的节水负效应,增加了农业水资源的耗用量,节水型农业生产结构尚未形成清晰轮廓。(4)近20年来中国的大豆虚拟水进口节约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用水,但是高耗水农作物蔬菜虚拟水的出口,与农业节水的总体目标不一致,节水型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格局尚不明朗。(5)敏感性分析表明,节水灌溉特别是大田节水灌溉(喷灌和微灌)对于农业节水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他因素(农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等)与农业节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影响节灌农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农地经营权的碎片式分割和农业组织结构的原子化,产生了普遍的“规模不经济”现象,致使包括节水灌溉在内的大量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得不到应有的推广应用,严重降低了包括节水在内的先进技术的利用绩效。农作物空间布局和农业生产结构偏离水资源禀赋条件和农业节水目标的内在原因,是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应用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重组了农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强化了国内区域和农作物品种之间逐利竞争,加之产业规制失利,最终出现农作物空间布局和生产结构偏离水资源禀赋条件和农业节水目标的现象。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偏离农业节水目标的根源,是对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定位出现偏差,忽视了水资源禀赋比较劣势的内在作用。提升农业节水绩效的对策建议:(1)引导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家庭农场,为推广大田节水灌溉创造基本规模条件;像稳定农地承包权那样稳定农地经营权,赋予各类经营大户可以期许的长久经营权益,培植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长期动力;针对农户节水的正外部性给予适当节水补贴;试验将农用水权界定给农户并允许农户“节余水”市场化流转,创造农业节水的剩余索取权激励机制。(2)将水稻生产空间布局进一步向南方水资源禀赋(降水)优势区域集中,提高水稻生产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实施部分蔬菜品种(适合于南方种植和长途运输的蔬菜)的“北菜南移”战略,将蔬菜生产布局进一步向南方水资源禀赋(降水)优势区域集中,提高蔬菜生产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同时保障蔬菜供给;把小麦生产进一步集中在500-800mm的水资源禀赋(降水)相对优势区域,提高小麦生产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3)压减高耗水农作物蔬菜的种植面积,特别是在山东、河南、河北三个缺水省份减少蔬菜种植面积,参考河北省的“稻改旱”和“冬小麦季节性休耕”经验,试行“菜改x”(x代表任何一种低耗水农作物)和“菜地季节性休耕”(降低菜地复种指数)制度。(4)适当增加原料性农产品虚拟水进口,节约该类农产品的国内生产用水;减少蔬菜等高耗水作物的虚拟水出口,消除农产品虚拟水出口的负向效应。
刘秩呈[9](2018)在《锦州市太和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农业显然是我国国民经济最基础性的产业,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繁荣荣的发展。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趋势;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必然途径。因此,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自身工作情况,通过对基层农村产业结构当前发展现状的调查,借鉴分析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的先进方法,在研究中比较并借鉴这些国家在此方面的成熟理论和成功经验,结合太和区实际情况,分析最基层农村存在的实际问题,及问题的成因,从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提升农户整体素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资金投入力度,扶持农户多元化经营,提升竞争力;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结构,打造具地方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社会服务化体系;优化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农户行使权力等五个角度给出优化措施和建议,以推动锦州市太和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给农民大众带来可观收入。最后对农业产业结构做了展望。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将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使农、林、牧、副、渔五业更加合理的分配与融合,根据太和区土壤、河流、山地等的实际情况与现今社会的需求形势,对农、林、牧、副、渔所占比例进行合理调整,把渔业产生的粪便与淤泥用于农业的肥料,把农业产生的秸秆等作物一部分用于牧业饲养另一部分用于副业环保燃料生产加工,副业生产的环保燃料再用于大棚有机蔬菜的保温和部分工业供暖等,合理利用林业使生物生态链更加完善,通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形成链式管理模式。对太和区农业的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结合起来,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韩玉萍[10](2015)在《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在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显着提高的背景下发展壮大,农业产业结构亦随之发生显着变化,彻底打破了过去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结构,逐步向农、林、牧、渔全面发展转变,农业产业部门关系日趋协调,部门内部产业空间不断拓展。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转换、农产品市场需求多样化发展、国际竞争压力增强等新的环境和挑战,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中显现出农产品质量和层次不高、农产品供需结构矛盾加剧、农业区域结构雷同等问题。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尚不合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效益不高,农民依赖传统产业增收存在不少困难,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仍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受农业生产的自身属性的决定,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市场需求、技术支撑、投入水平的明显差异,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速度、层次在不同区域和时段存在很大差别,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些演进特征既是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形态及功能变动的显着表征,也是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重要反映,深入研究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及其背后的因果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从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区域、部门三个关联层面识别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特征,采用动态分析、比较分析、理论模型分析与实证模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判定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决定因素,研究这些特征形成的机理,对三十余年来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做出概略性总结,对演进特征形成的因果逻辑作出解释,进而探索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规律,旨在对未来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演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表现出哪些鲜明特征,这些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其内在机理如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1978-2013年中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分析。在考察1978-2013年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在此期间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从全国、区域和部门三个层面观测该时段内农业产业结构的年际变化、阶段变化、趋向变化、产业构成变化、层次和水平变化等,为准确识别和科学判定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提供基本依据。②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的识别及其测定。利用1978-2013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数据,从总体、区域和部门三个层面对农业产业结构特征进行总结。通过构建产业结构演进指数、ii结构变动度等指标,对全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特征、速度特征、层次特征和可持续特征进行衡量。通过测度产业结构演进相似系数、空间基尼系数、moran’si指数等指标,对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相似特征、差异特征、集聚特征和相关性特征进行衡量。通过测度产业数量变动率、产业关联指数等指标,对农业产业部门内部结构演进的产业构成特征、变动趋势特征、产业关联特征、层次特征、可持续特征进行衡量。③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总体特征形成分析。根据1978-2013年我国农业发展过程,分析全国市场需求变化、技术进步、基础条件、农业投入、农业装备、政策与制度等因素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特征、层次特征、速度特征及可持续特征形成的影响及机理,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总体特征形成进行实证检验。④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特征形成分析。从农业产业结构初始状态、市场需求、制度和政策等因素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区域相似性特征形成进行分析,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差别,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差异性特征形成进行分析,从区域比较优势、技术进步、产业政策等因素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集聚特征进行分析,从市场条件、经济溢出效应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区域关联特征形成进行分析,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特征的形成进行实证检验。⑤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部门特征形成分析。从市场需求、成本收益等因素对种植业结构演进的离粮特征、畜牧业结构演进的非猪倾向特征进行分析;从市场需求、要素配置等因素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种养业占比收敛特征、要素替代特征的形成进行分析,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部门特征的形成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①1978-2013年间,农业产业结构的偏态格局明显改变,其演进渐趋合理和稳定。在此期间,虽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都有很大发展,但种植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状况已显着改变,其产值占比由80%下降至53%,下降了27个百分点;畜牧业占比较低的状况显着改变,其产值占比由15%上升至29%,增加了14个百分点;渔业比重过低的局面根本改变,其产值占比由2%增加到10%,增加了8个百分点;林业比重低的状况也有一定改善,其产值占比由3%增加到4%,增加了1个百分点。反映在综合水平上,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指数(asi)也由0.815降至0.616,表明一业独大的结构状况已经改变,多业协同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土地产出率与劳动生产率的测定表明,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层次、水平逐步提高。而环境指数、耕地人口承载指数、经济指数的测定表明,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资源、经济可持续性下降。moore结构变化值测定表明,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速率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2003年波动性开始减小、速度减缓,2006年后进一步减弱,表明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趋向稳定,这一特征也得到了asi值的有效支持,2003年以后的十年间asi在0.61-0.62范围内小幅变动。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宏观经济、市场需求、要素供给、政策导向、生产经营行为,是影响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才促进了演进特征的形成。②1978-2013年间,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相似性有所减弱、差异性有所增强、集聚和关联特征逐步凸显。相似系数和差异系数测定表明,1978-1985年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相似性极高、差异性很小,1985-2013年中部和西部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相似性一直较高,而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差异性逐步显现,表明东、中、西三大区域的这一演进虽已出现分化,但差异化发展极不充分,各大区的区位差异、资源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技术进步差异、市场需求差异在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中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三大区内各省(区、市)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相似系数逐渐下降(西藏除外),但仍处高位,表明三大区内省级辖区还未充分利用各自优势,产业特色不突出,更未使优势特色产业形成地区农业的主导。空间基尼系数测定表明稻谷集聚性下降、小麦集聚性增强、玉米区域集聚性稳定、生猪区域集聚性变动不大、肉牛及羊肉生产区域集聚程度明显增强。对asi及moran’si指数的检验表明,东部各省(市)间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性很强(相关系数0.78-0.99),中部各省(区、市)间相关系数次之(相关系数0.71-0.9),西部各省(区、市)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系数较低,表明东部和中部内部各省(区、市)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正在形成分工协作、相互依存的格局,而西部各省(区、市)演进中这样的格局尚未形成。模型实证表明,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受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及投入水平、技术进步、演进初始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及投资、技术进步差异决定了区域结构演进特征及形成的差别,而相似的初始结构、同一的制度与政策又使区域结构演进特征及形成具有某些相似性。③1978-2013年间,农业部门内部结构演进的离粮、非猪倾向凸显,且要素替代活跃、演进层次及水平提高。在此期间,种植业中的粮食播种面积和产值占比双下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产值占比双上升,产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测定表明,种植业结构演进的离粮特征明显;畜牧业中的生猪养殖业产品占比和产值占比双下降,肉牛、肉羊、家禽、奶牛养殖业产品占比和产值占比大幅上升,产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测定表明,畜牧业结构演进中非猪倾向明显。农业部门结构演进中,技术替代自然资源、设施及设备替代劳动力、新型生产资料替代传统生产资料等十分活跃,这一替代使稀缺资源得以节省,要素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模型实证表明,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农业资源禀赋及生产条件、产业技术进步、不同产业收益差距等,是农业部门内部结构演进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推动这一演进的进程及部门特征的显现。④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部门产值占比渐趋稳定、变幅收窄,但其内部结构演进活跃。1997-2013年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58.23%降至53.09%,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28.73%上升到29.32%,种植业产值占比渐进下降,年际间变幅较小,畜牧业产值占比渐进上升,年际间变幅较小。这两大农业主要部门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86.96%下降至82.41%,下降较小,且年际间降幅很小。2006年以来,这一趋势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表现出明显的收敛特征。这表明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品生产与需求基本达到平衡,种植业占比较高(超过50%)、畜牧业占比较低(接近30%),是由我国居民以植物源食品为主,动物源食品为辅的消费习惯所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断,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不会步入西方发达国家以畜牧业为主的演进轨迹。与此同时,种植业和畜IV牧业内部结构演进十分活跃,种植业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了95.65万公顷,而经济作物、水果种植、蔬菜种植面积分别增加了1146.96万公顷、372.3万公顷、916.13万公顷,畜牧业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由3596.25万吨、440.87万吨、212.82万吨增加到5493.03万吨、673.21万吨、408.14万吨,猪肉占比由68.26%下降至64.36%、牛肉占比由8.37%下降至7.89%、羊肉占比由4.04%上升至4.79%,禽肉占比由19.33%上升至22.96%。⑤农机总动力、财政支农、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的形成推动作用巨大,而市场需求、科技创新、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农机装备水平提高,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要素产出率,还有利于提高作业水平、增加产出、节约成本,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产业构成、产业占比、发展层次与水平都能产生直接影响。财政支农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农业投入的多寡,而农业投入多少既决定传统产业的改造,又决定新兴产业的生成与发展,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中的传统产业转型、产业选择及规模确定、技术及生产方式采用等均有直接影响。从理论上将,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及城镇化,应当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特征形成的重要力量,但模型验证表明,这些因素虽发挥正向推动作用,但作用却不突出。这一方面表明居民收入未与经济发展同步、总体水平不高,在解决温饱后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未能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起到较大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技术成果还未充分应用于农业生产,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支撑作用未充分发挥,再一方面表明城镇化在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协同推进作用不足,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推动作用有限。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①从总体-区域-部门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的研判和总结,并对这些特征的形成机理进行深入分析论证,丰富了农业产业结构研究的内容。以演进特征为切入点观察和认知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在思路和视角上具有新意。②研究发现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主要部门在农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渐趋稳定,其变动幅度收窄,变动的收敛特征较为明显。这可能昭示,因我国居民以植物源食品为主的消费习惯,决定了种植业占有主导地位,而畜牧业占比不宜过高。由此可以推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不会步入西方发达国家以畜牧业为主的轨迹。③尝试构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指数(agricultural structure index,ASI),该指数能够综合反映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产业构成、产业关联、产业层次及水平的变化,可以综合表达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特征,这一指标的构建使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测度有了新的工具。
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粮食安全内涵及发展 |
1.2.2 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粮食安全 |
1.2.3 水资源与粮食安全 |
1.2.4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
1.2.5 国际化与粮食安全 |
1.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思路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人口概况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主要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2.5.1 主要数据来源 |
2.5.2 生产水足迹 |
2.5.3 水资源负载指数 |
2.5.4 耕地压力指数 |
2.5.5 多元及固定效应回归 |
2.5.6 农业投入产出效应分析 |
2.5.7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
第三章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 |
3.1 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
3.1.1 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现状 |
3.1.2 西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空变化 |
3.1.3 西北地区粮食消费需求量 |
3.2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预测 |
3.2.1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函数关系 |
3.2.2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消费量之间的关系 |
3.2.3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及粮食绿色生产的负面影响 |
3.2.4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 |
3.2.5 2025-2050年西北地区粮食安全预测 |
3.3 讨论 |
3.3.1 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
3.3.2 粮食消费量影响因素 |
3.3.3 减少城市化和老龄化对粮食绿色生产负面影响的措施 |
3.3.4 粮食国际化促进区域粮食安全 |
3.3.5 本章节存在的局限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化背景下水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禀赋差异 |
4.1.1 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特征 |
4.1.2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
4.2 西北地区农业可用水量的动态变化 |
4.2.1 西北地区用水结构时空特征 |
4.2.2 西北地区农田灌水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
4.3 从水足迹和虚拟水视角看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新挑战 |
4.3.1 人口增长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2 人口城市化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3 膳食结构转变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4 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 |
4.3.5 国内粮食贸易对粮食水足迹的影响 |
4.3.6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未来西北地区粮食消费水足迹增长预测 |
4.4.2 促进水资源绿色化发展来应对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 |
4.4.3 区域粮食虚拟水流动调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色化背景下耕地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5.1 西北地区耕地面积时空变化 |
5.1.1 耕地随时间变化特征 |
5.1.2 耕地空间分异特征 |
5.2 西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 |
5.2.1 人均耕地面积随时间动态变化 |
5.2.2 人均耕地面积空间差异性 |
5.3 西北地区耕地压力指数 |
5.3.1 耕地压力指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 |
5.3.2 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分异特征 |
5.4 西北地区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
5.5 讨论 |
5.5.1 耕地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5.5.2 耕地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5.5.3 缓解西北地区耕地压力的有效应对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粮食贸易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6.1 西北地区粮食贸易动态变化 |
6.2 粮食贸易时空变化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种植结构调整改善粮食安全的潜力 |
7.1 粮食作物水足迹和碳足迹 |
7.1.1 各区域间粮食作物的相对比较优势 |
7.1.2 各区域内粮食作物的绝对比较优势 |
7.2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潜力 |
7.2.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
7.2.2 结构调整后各目标函数值对比分析 |
7.3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潜在效益 |
7.3.1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Calories数量 |
7.3.2 结构调整促进了生态安全 |
7.3.3 结构调整促进了蓝水利用效益 |
7.3.4 结构调整对粮食绿水足迹影响分析 |
7.3.5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净效益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5.1 创新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结构 |
2.1.2 农民收入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产业结构理论 |
第三章 武鸣区基本概况 |
3.1 地理历史概况 |
3.2 经济发展概况 |
3.2.1 武鸣区地区生产总值情况 |
3.2.2 武鸣区财政收入情况 |
3.2.3 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
第四章 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
4.1 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分析 |
4.1.1 武鸣区农业总产值变化分析 |
4.1.2 武鸣区农林牧渔业产值变化分析 |
4.2 武鸣区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
4.2.1 武鸣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
4.2.2 武鸣区农民收入结构 |
4.2.3 武鸣区农民收入结构与广西农民收入结构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 |
5.1 武鸣区农业内部各部门结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5.1.1 种植业 |
5.1.2 畜牧业 |
5.1.3 林业 |
5.1.4 渔业 |
5.2 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收入变化间关系的分析 |
5.2.1 数据来源和指标选取 |
5.2.2 实证分析 |
5.2.3 结论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 |
6.1 讨论 |
6.1.1 武鸣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
6.1.1.1 武鸣区农业发展的优势 |
6.1.1.2 武鸣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6.1.2 .建议 |
6.1.2.1 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名特优产品,提高农民收入 |
6.1.2.2 加强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区建设,提高农业高新技术辐射带动力 |
6.1.2.3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6.1.2.4 发展畜牧业,加快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 |
6.1.2.5 提高立体养殖技术,发展水产生态养殖,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以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及文献的回顾及综述 |
第二节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的农业发展—“国际粮食体制”理论 |
第一节 第一粮食体制 |
(一)“第一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
(二)“第一粮食体制”的终结与之后的调整 |
第二节 第二粮食体制 |
(一)“第二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
(二)“第二粮食体制”的终结及遗产 |
第二节 对于“第三粮食体制”的展望 |
(一)哈里特?弗里德曼的积极乐观论调 |
(二)菲利普·麦克迈克尔的消极悲观论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二粮食体制”中的日本农业政策 |
第一节 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下的“农地改革”和“粮食援助” |
第二节 国际市场冲击下的“基本法农政” |
第三节 “第二粮食体制”末期的“综合农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三粮食体制”特征背景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
第一节 美日贸易摩擦升级下的农产品市场深度开放与“地域农政” |
第二节 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农业政策调整 |
第三节 GATT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与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向后的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WTO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与小泉纯一郎的“攻势型农政” |
第二节 FTA/EPA谈判的推动和民主党的农业政策 |
第三节 美日、欧日FTA/EPA谈判与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动态与述评 |
1.3.1 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动态 |
1.3.2 农地流转的经济影响研究动态 |
1.3.3 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动态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地 |
2.1.2 农地流转 |
2.1.3 农业产业结构 |
2.1.4 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 |
2.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农业发展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农业技术进步与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机理分析 |
3.1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
3.1.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
3.1.2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3.2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的机理 |
3.2.1 农地流转与农业技术进步 |
3.2.2 农地流转与农业要素相对价格变化 |
3.2.3 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3.3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机理 |
3.3.1 农地流转与农产品需求变化 |
3.3.2 农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
3.3.3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3.4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的机理 |
3.4.1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市场需求 |
3.4.2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技术创新 |
3.4.3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主体利益 |
3.4.4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政策创新 |
3.4.5 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现状分析 |
4.1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总体情况 |
4.1.1 农地流转情况 |
4.1.2 农业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
4.2 农地流转对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情况 |
4.3 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情况 |
4.4 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影响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效应 |
5.1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理论模型分析 |
5.1.1 模型假设 |
5.1.2 模型分析 |
5.2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构建 |
5.2.2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检验 |
5.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2.4 进一步的讨论 |
5.3 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指标测算 |
5.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生产结构效应 |
6.1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理论分析 |
6.1.1 需求因素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 |
6.1.2 供给因素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 |
6.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和数据检验 |
6.2.1 模型构建 |
6.2.2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分析 |
6.2.3 数据检验 |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1 对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比例的影响分析 |
6.3.2 对农业生产结构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 |
6.4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
6.4.1 模型构建 |
6.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产业融合结构效应 |
7.1 农业产业融合的类型及结构特性 |
7.1.1 农业产业融合的类型 |
7.1.2 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特性 |
7.2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及描述性分析 |
7.2.1 PVAR模型构建 |
7.2.2 变量选择与数据测算 |
7.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模型检验及实证结果分析 |
7.3.1 模型检验 |
7.3.2 脉冲响应分析 |
7.3.3 方差分解 |
7.4 效应的进一步分解 |
7.4.1 模型构建 |
7.4.2 实证结果分析 |
7.5 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
7.5.1 模型构建 |
7.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经济增长 |
8.1 研究假设 |
8.2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8.2.1 模型构建 |
8.2.2 变量选取 |
8.2.3 数据处理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8.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农地市场化流转 |
9.2.2 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9.2.3 夯实市场化改革基础,提升农业要素配置效率 |
9.2.4 改善融合发展条件,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
第3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 |
3.1 江汉平原基本概况 |
3.2 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
3.3 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第4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体系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 |
第5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分析 |
5.1 评价模型的介绍 |
5.2 数据来源 |
5.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 |
6.1 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牧渔产业 |
6.2 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 |
6.3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6.4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6.5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支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模式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业生产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2 本体论的研究现状 |
1.3.3 区域农业经济的研究现状 |
1.3.4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相关概念 |
2.1.1 农业生产结构的定义 |
2.1.2 农业结构调整的定义 |
2.2 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理论基础 |
2.2.1 本体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模式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
3.1 价值提供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3.1.1 市场需求的影响及作用 |
3.1.2 质量控制的影响及作用 |
3.1.3 政策指导的影响及作用 |
3.1.4 信息沟通的影响及作用 |
3.1.5 技术指导对的影响及作用 |
3.2 客户服务平台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3.2.1 客户细分的影响及作用 |
3.2.2 目标客户的影响及作用 |
3.2.3 获客渠道的影响及作用 |
3.3 基础设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3.3.1 合作伙伴的影响及作用 |
3.3.2 核心资源的影响及作用 |
3.3.3 生产能力的影响及作用 |
3.4 财务核算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3.4.1 成本的影响及作用 |
3.4.2 收入的影响及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模式的构建 |
4.1 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背景 |
4.2 模式构建的基本目标 |
4.3 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
4.3.1 坚持市场为导向原则 |
4.3.2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
4.3.3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原则 |
4.3.4 坚持科技先导原则 |
4.4 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模式框架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模式的实证分析 |
5.1 e~3-value简介 |
5.1.1 e~3-value的主要概念 |
5.1.2 e~3-value仿真分析的步骤 |
5.2 江西某区域生产结构简介及e~3-value模型 |
5.2.1 江西某区域社会农业生产条件 |
5.2.2 区域结构调整e~3-value模型构建 |
5.3 模型参数估计 |
5.4 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政策建议 |
6.1 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对价值提供的力度 |
6.2 结构调整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并推进农业技术普及 |
6.3 推动社会资本投入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6.4 融合信息技术降低农业生产及结构调整成本 |
第7章 不足与展望 |
7.1 不足之处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评述 |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6.3 技术路线图 |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
4.3.1 粮食商品率 |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
4.4.2 化肥施用强度 |
4.4.3 秸秆还田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
7.4.1 退出“赤色”产能 |
7.4.2 恢复轮作制度 |
7.4.3 种地养地结合 |
7.4.4 科学施用化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农业节水的路径组合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 |
1.2.1 农业节水总论性研究文献回顾 |
1.2.2 节水灌溉发展研究文献回顾 |
1.2.3 节水型农作物空间布局研究文献回顾 |
1.2.4 节水型农业生产结构研究文献回顾 |
1.2.5 节水型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研究文献回顾 |
1.2.6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述评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农业节水常规路径梳理 |
1.3.2 本文的内容体系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相关技术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节水农业和农业节水主要技术 |
2.1.1 节水灌溉主要技术 |
2.1.2 农业节水的作物栽培技术 |
2.1.3 农业节水的化学调控技术 |
2.2 农作物灌溉用水定额及作物分类 |
2.2.1 农作物灌溉用水定额 |
2.2.2 农作物耗水量分类:以灌溉用水定额为依据 |
2.3 农产品虚拟水及其贸易理论 |
2.3.1 农产品虚拟水 |
2.3.2 农产品虚拟水贸易 |
2.4 产权与产权制度理论 |
2.4.1 有效产权的基本条件 |
2.4.2 产权制度选择理论 |
2.5 外部效应(外部性)理论 |
2.5.1 外部负效应(负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2.5.2 外部正效应(正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2.5.3 外部效应(外部性)的校正 |
2.6 屠能的农业生产布局理论 |
3 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绩效研究 |
3.1 中国农业用水与节水灌溉发展概况 |
3.2 中国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细目分析 |
3.2.1 喷灌发展分析 |
3.2.2 微灌发展分析 |
3.2.3 低压管灌发展分析 |
3.2.4 渠道防渗发展分析 |
3.3 中国农业节水灌溉的节水效应 |
3.3.1 农业节水灌溉的节水效应估算 |
3.3.2 节灌农业发展绩效分析结论 |
3.4 中国节水灌溉发展的非效率现象分析 |
3.4.1 案例分析样本介绍 |
3.4.2 大田(小麦)喷灌的比较收益:与畦灌相对照 |
3.4.3 大田节水灌溉(喷灌)发展的障碍因素 |
4 节水型农作物空间布局绩效研究 |
4.1 中国水资源禀赋(降雨)的空间分布 |
4.2 中国高耗水农作物的空间布局调整分析 |
4.2.1 高耗水水田作物(水稻)的空间布局调整分析 |
4.2.2 高耗水旱田作物(蔬菜)的空间布局调整分析 |
4.2.3 中高耗水旱田作物(小麦)的空间布局调整分析 |
4.3 高耗水农作物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匹配关系 |
4.3.1 高耗水农作物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拟合度:概念介绍 |
4.3.2 水稻生产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配比关系 |
4.3.3 蔬菜生产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配比关系 |
4.3.4 小麦生产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配比关系 |
4.3.5 农作物布局节水绩效分析结论 |
4.4 中国农作物空间布局非节水效率现象分析 |
5 节水型农业结构调整绩效研究 |
5.1 中国的农业结构调整动态分析 |
5.1.1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动态变动过程分析 |
5.1.2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变动过程分析 |
5.2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用水量的影响分析 |
5.2.1 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用水量与节水量 |
5.2.2 农业结构节水绩效分析结论 |
5.3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非节水效率现象分析 |
6 节水型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绩效研究 |
6.1 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 |
6.1.1 中国主要农产品出口贸易分析 |
6.1.2 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口贸易分析 |
6.2 中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
6.2.1 水稻(大米)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
6.2.2 蔬菜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
6.2.3 小麦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
6.2.4 玉米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
6.2.5 大豆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
6.2.6 棉花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
6.2.7 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节水绩效分析结论 |
6.3 中国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非节水效率现象分析 |
7 农业节水路径因素敏感性分析 |
7.1 分析模型与指标的选择 |
7.2 数据来源与初步分析 |
7.2.1 分析数据的来源 |
7.2.2 分析数据的初步处理与总体相关性分析 |
7.3 农业节水路径因素敏感性测算与检验 |
8 农业节水非效率现象校正对策建议 |
8.1 大田节水灌溉发展建议 |
8.2 农作物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
8.3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建议 |
8.4 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结构优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9)锦州市太和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论文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
(二) 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比较分析法 |
(三) 实证分析法 |
四、创新点 |
(一) 提出结合锦州市太和区区域性特征和现有结构性的融合机制 |
(二) 提出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及长期可持续发展一条龙体系 |
第二章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概述 |
一、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产业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的内涵 |
(二)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 |
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 |
(一) 区域经济理论 |
(二) 技术创新理论 |
第三章 锦州市太和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一、锦州市太和区及其农业产业结构概况 |
(一) 锦州市太和区地理位置 |
(二) 锦州市太和区资源条件 |
(三) 锦州市太和区农业产业结构概况 |
二、锦州市太和区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偏低 |
(二) 农林牧渔业结构不尽合理 |
(三) 未形成有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 |
(四)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
三、锦州市太和区农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 缺乏对农业产业的资金投入 |
(二) 地方政府农业资源宏观调控职能不到位且管理体制不顺畅 |
(三) 未充分结合太和区的区域优势 |
(四) 农业科技支撑乏力 |
第四章 优化锦州市太和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对策 |
一、积极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 |
(一) 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加大贷款扶持力度 |
(二) 优化投入力度 |
(三) 调整农业建设资金投向 |
二、改善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 |
(一) 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
(二) 优化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
(三) 加快生态林建设 |
(四)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 |
三、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
(一) 因地制宜形成多种不同的农产品基地 |
(二) 利用地理优势打造温泉度假村 |
(三) 通过优美的自然生产环境打造观光农业 |
四、加快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
(一) 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二) 加快农业创新体系建设 |
第五章 结论 |
一、合理分配现有的农业资源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关键 |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同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10)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范围界定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资料选择与应用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框架设计 |
1.6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6.1 研究可能的创新 |
1.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1.2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 |
2.1.3 制度创新理论 |
2.1.4 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3章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分析框架 |
3.1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的识别 |
3.1.1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识别的依据 |
3.1.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判别的内容 |
3.1.3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判别的方法 |
3.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的形成分析 |
3.2.1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条件 |
3.2.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推进主体 |
3.2.3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动力来源 |
3.3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资源禀赋与基础条件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支撑及约束 |
3.3.2 市场需求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导向 |
3.3.3 技术与投入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决定 |
3.3.4 制度与政策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诱导和指引 |
3.4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及其衡量 |
3.4.1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总体特征及其衡量 |
3.4.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特征及其衡量 |
3.4.3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部门特征及其衡量 |
3.5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实证模型 |
3.5.1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总体特征形成模型 |
3.5.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特征形成模型 |
3.5.3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部门特征形成模型 |
第4章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1978-2013 |
4.1 1978-2013年的中国农业发展 |
4.1.1 全国农业发展 |
4.1.2 东、中、西三大区农业发展 |
4.1.3 各省(区、市)农业发展 |
4.2 全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 |
4.2.1 全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产业构成 |
4.2.2 全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阶段 |
4.2.3 全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层次 |
4.3 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 |
4.3.1 东、中、西三大区农林牧渔部门结构演进 |
4.3.2 各省(区、市)农林牧渔部门结构的演进 |
4.4 农业部门产业结构的演进 |
4.4.1 种植业结构的演进 |
4.4.2 畜牧业结构的演进 |
4.4.3 农-牧结构的演进 |
4.5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 |
4.5.1 制度变革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提供了条件 |
4.5.2 技术创新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提供了支撑 |
4.5.3 消费市场需求提升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拉动 |
第5章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特征 |
5.1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中的主要总体特征 |
5.1.1 演进趋势特征 |
5.1.2 演进层次特征 |
5.1.3 演进速度特征 |
5.1.4 演进可持续性特征 |
5.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区域特征 |
5.2.1 区域演进的相似性特征 |
5.2.2 区域演进的差异性特征 |
5.2.3 区域演进的集聚性特征 |
5.2.4 区域演进的关联性特征 |
5.3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部门特征 |
5.3.1 种植业部门结构演进的离粮倾向 |
5.3.2 畜牧业结构演进的非猪倾向 |
5.3.3 种植业和畜牧业占比的区间收敛特征 |
5.3.4 农业部门结构演进的要素替代特征 |
第6章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总体特征的形成分析 |
6.1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特征的形成分析 |
6.1.1 农业产品及服务市场需求变化的导向 |
6.1.2 基础条件改善与技术进步的支持 |
6.1.3 制度与政策的引导与支持 |
6.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层次特征的形成分析 |
6.2.1 产品及服务质量市场需求变化的导向 |
6.2.2 技术的突破及投资的增强 |
6.2.3 生产经营者对盈利的追求 |
6.3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速度特征的形成分析 |
6.3.1 市场需求变动速度的诱导与约束 |
6.3.2 技术水平和农业投入的时序波动 |
6.3.3 制度政策的阶段性延续 |
6.4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可持续性特征的形成分析 |
6.4.1 农业资源开发速度与保护程度 |
6.4.2 农业资源污染防治力度 |
6.4.3 农业生产方式先进程度 |
6.5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总体特征形成模型 |
6.5.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5.2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选择 |
6.5.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7章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特征的形成分析 |
7.1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相似性特征形成分析 |
7.1.1 区域演进起点同构性的影响 |
7.1.2 区域市场需求变动趋同性的作用 |
7.1.3 制度与政策同质性的引导及约束 |
7.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差异性特征形成分析 |
7.2.1 区域资源禀赋差异的决定 |
7.2.2 区域基础条件及投入水平差异的影响 |
7.2.3 区域技术进步水平差异的作用 |
7.3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集聚性特征形成分析 |
7.3.1 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诱导 |
7.3.2 区域产业技术突破的作用 |
7.3.3 农业区域结构政策调整的促进 |
7.4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关联特征形成分析 |
7.4.1 农业产品及服务统一市场形成提供的可能 |
7.4.2 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外部效应创造条件 |
7.4.3 交通运输便捷化对区位约束的削弱 |
7.5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特征形成模型 |
7.5.1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7.5.2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选择 |
7.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8章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部门特征的形成分析 |
8.1 种植业结构演进离粮倾向特征形成分析 |
8.1.1 粮食需求满足提供的条件 |
8.1.2 粮食生产经营效益低的影响 |
8.1.3 种植业多元发展的要求 |
8.2 畜牧业结构演进非猪倾向特征形成分析 |
8.2.1 市场对非猪畜禽产品需求快速增长的拉动 |
8.2.2 养猪业高风险造成的冲击 |
8.2.3 养猪业高粮耗带来的约束 |
8.3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农牧业占比区间收敛特征形成分析 |
8.3.1 主要农产品及农业服务数量需求趋稳的决定 |
8.3.2 现有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改进空间的限制 |
8.4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部门生产要素替代特征形成分析 |
8.4.1 要素替代需求的胁迫 |
8.4.2 要素替代条件改善带来的可能 |
8.4.3 要素替代可能风险的制约和潜在收益的吸引 |
8.5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部门特征形成模型 |
8.5.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8.5.2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选择 |
8.5.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9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启示 |
9.2.1 增强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协同推进作用 |
9.2.2 加大农业技术进步与投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层次的提高 |
9.2.3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适应市场需求转换 |
9.2.4 以区域比较优势为导向,引导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差异化和空间优化 |
9.2.5 以生产条件的改善为基础,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提供保障 |
9.2.6 以政策调整为手段,引导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演进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D]. 刘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 王洁梅. 广西大学, 2020(07)
- [3]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D]. 张晨. 外交学院, 2020(08)
- [4]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 周凌.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5]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研究[D]. 文家军. 长江大学, 2020(02)
- [6]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模式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嵇海华.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7]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8]农业节水的路径组合与绩效研究[D]. 王秀鹃.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9]锦州市太和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刘秩呈. 东北大学, 2018(02)
- [10]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研究[D]. 韩玉萍. 西南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