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510000
摘要:信息时代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之后,引领着建筑行业向着更高层次发展。而原有工程造价上存在的问题也在BIM应用以后得到了有效解决。本文就将对BIM在建筑工程造价上的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造价;应用
前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领域发展中的关键部分,通过科学的造价管理,就能给建筑企业带来最大效益。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下,将信息技术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相结合就有着其需求。BIM技术的应用成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新方式,也是促进建筑工程企业发展的重要技术。
1基本概述
技术指的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缩写。BIM技术根据建筑工程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和信息,使用数字模型将建筑的真实状态展现出来,进而完成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其内容主要包括主建模、仿真、优化和模拟现实这四个主要因素。通常来说,BIM技术是仿真性、信息完整性等特点,这项技术第一次被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自21世纪后,BIM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目前,BIM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建筑领域里面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在建筑里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2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各阶段中的应用
2.1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投资决策阶段中的造价管理
随着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其行业市场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也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效渗透到工程建设中。那么,BIM技术首先在决策阶段中的应用,可以利用其可视性、模拟性等优势,帮助施工单位选取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建筑工程投资决策阶段BIM技术的应用,不是单纯的进行工程造价与工程量的管理,其还需要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分析,再并综合比较投资概算以及相似的工程项目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方式,最终选取一个最佳的投资方案。BIM技术能够利用模拟的方式,实现建筑情况的有效转化,帮助相关人员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并为后期建筑工程投资与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2.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量计算一直都是一个难点问题,在招投标阶段,往往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才能够进行建筑工程计算与检核。尤其在当前建筑工程量计价的模式下,需要招投标双方对建筑工程量进行反复计算、核实,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准确掌握清单中的具体内容。由于参与计算的工作人员相对较多,不同人员在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量计算过程中,对于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建筑工程量的计算结果存在相应的差异。而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投标阶段的应用,能够直接结合设计部门所提供的BIM模型,对建筑工程量的相关信息进行搜索,并结合工程项目的特征,编制相应的工程量清单,实现建筑工程投标阶段造价的有效管理。
2.3设计阶段
BIM技术设计阶段的合理使用也是能够最大化的将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提高,而设计阶段作为工程造价里面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只要能够做好该阶段的造价管理,就一定可以极大的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效率。从当下的大环境来看,限额设计在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里获得了较多的使用,主要是按照投资预算来展开设计,使用限额设计来进一步控制投资支出,以此来保障投资可以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而在这时将BIM技术进行应用的话,就能够对数据展开整合,令每个部门都参与进来,并在细致的讨论和分析后,将工程的设计进行完善,从而减少因为设计变化所造成的资金浪费现象。
2.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一项工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的质量与工程作业质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且由于建筑作业周期通常较长,就会被许多的其他因素所影响,从而导致工程造价管理的失误率较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加强BIM技术的应用是势在必行的,毕竟由于工作时期是一个动态且长期的过程,在其过程里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地方很多,比如说:材料采购的资金尚未完全落实、混凝土采购费用超出等,因此,必须要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
2.5竣工阶段
BIM技术在竣工阶段进行应用也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能够进一步将工程造价信息的公开性进行提高,以此来将各种各样的纠纷的发生进行减少。另外BIM技术还能够较为归纳总结出完整的工程资料,并对完整数据进行整体对比与分析,为工程造价管理奠定信息数据基础。
3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
3.1构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通常是结合工程各阶段的建设情况制定合理的造价管理措施,以确保资金的利用率。通过上文论述可知,工程建设主要包含了决策、招投标、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这几个阶段。不过由于传统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和模式的落后,使得信息数据在收集过程中存在较多阻碍,影响了资源共享效果。尤其是在工程量核算上,传统的核算方式会消耗较多时间,影响工程建设效果。通常在工程量核算上,人工作业会耗费近半个月的时间,人工绘制图纸需消耗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而平面设计算法也至少需要三天时间,为此,切实优化专业技术,解放人力资源势在必行。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不仅能够提升工程量核算效率,还能够确保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减少人力消耗。一般情况下,较为大型的建筑工程在工程量核算上,通过BIM技术的应用也不会超过半小时。通过利用BIM技术构建与工程不同阶段对应的数据模型,可以促进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实现资源优化共享,节约时间成本,与此同时,数据信息的积累也有助于数据分析与加工,完善造价管理的综合水平。
3.2动态造价管理
原有的工程造价管理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决策阶段内相关指标的确定只能以投资估算结果为依托;招投标环节一旦出现经济纠纷,则需要进行重新组价结算;验收环节需要通过施工图预算的调整来实现最终的决算;相应数据之间的联系性相对较差,且受到区域定额差异的影响,使得造价管理无法达到实际要求,带来了较大损失。针对上述问题,应加强BIM技术的应用,通过立体模型的构建,减少施工中变更问题的出现,增强设计的可行性,降低成本支出。在招投标环节内,可以通过信息数据的及时录入和建模,自动生成任务量清单。而在竣工环节内进行信息维护,并且建筑信息技术可协调解决因区域定额差异引起的经济纠纷,为推进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序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3完善造价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造价信息数据库的建立需要积累足够的造价参数指标作为依托,对于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来说,想要收集到完善的市场信息内容,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由于市场的变动性,很容易影响造价信息的准确性,从而加大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影响工程最终建设质量。而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对工程建设中的所有信息数据实行及时的收集和整理,并自动保存到数据库中,为造价工程师的基本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结语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中国,基建项目已经成为发展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提高建筑行业的利益最大化,就要果断地抛弃传统低效率的工作方式,传统的工程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快节奏的需求。将BIM技术广泛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建设的周期,使其达到利益最大化。通过实践充分利用BIM技术与实际相结合,将BIM技术与工程造价管理全面结合,进而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来提高建筑工程的利益。本文分析了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方便化、快捷化、科学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BIM技术会在我国广泛使用,来提升工程的整体化,推动我国的基建事业。
参考文献
[1]洪瑞旭.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6,26(3):53-55.
[2]李文娟.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经济,2016,26(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