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西周晚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褐斑,细线纹,青白玉
西周晚期论文文献综述
燕飞,杨海青[1](2019)在《西周晚期鸟形玉佩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鸟是古代先民们最早关注并被广泛崇拜的动物之一,因为鸟有着人类向往的本领—飞翔,所以我国古代许多氏族部落都喜欢以鸟为图腾,奉鸟为神灵、为始祖。如《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鸟就是商的图腾。古代先民们不仅将鸟类的这种特征神秘化,而且还视鸟为神灵动物,幻想借鸟的神力来往于天地之间,并与神灵沟通。因此,鸟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古代玉雕大师手中不可缺少的素材之一。(本文来源于《收藏家》期刊2019年04期)
[2](2018)在《西周晚期青铜史颂簋1380万元成交》一文中研究指出铭文:隹叁年五月丁巳,王在宗周,令"史颂稣,瀳友里君、百生,师隅盩于成周。"休又成事,稣宾章、马四匹、吉金,用乍彝。颂其万年无疆,日天子令,子子孙孙永宝用。(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8年22期)
于薇[3](2017)在《“有南之国”与西周南土的商要素——兼论晚期文献在考古学中的适用性与使用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中江汉地区存在"有南赤龙"与"有南之国"的传说,但没有受到学者充分的重视。近年来,叶家山、文峰塔墓地的重大考古发现,揭示出周代曾国与周代"南"氏、南土之间的关系,使得重新检视"有南之国"传说变得具有价值。分析传世文本,可见此传说内容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与南土有关,二是与商人有关。理解湖北地区两周时期的考古发现时,在充分重视曾国与西周王室之间的密切关系之外,还要注意这个地区的商要素。虽然还不太清楚其中的关系和机制,但商要素在这个地区的存在和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本研究的文献主证是明清时期的晚期文献,这类文献如何在考古学中加以应用,目前的讨论不多,学者一般会弃而不用。但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文献方面的理论探索工作也应该有相应的推进。本文尝试以"有南"相关问题的文献利用为例,对考古学研究中晚期文献的"可信"与"可用"、适用性与使用路径等问题加以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南方文物》期刊2017年03期)
凌雪,陈曦,孙秉君,张天恩,陈靓[4](2017)在《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出土西周晚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是近年来考古发现的一处两周时期高级贵族墓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骨化学方法对梁带村芮国墓地自2007-2010年发掘出土的西周晚期人骨中的碳、氮同位素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西周时期芮国先民食物结构表现为大部分人的日常食物结构中肉类占有相当比例,少部分人以C_4加以C_3或C_4植物为主,辅以少量肉食,这与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先民以种植粟等C_4类农作物,并伴有发达的畜牧业的生活密切相关;男女的食谱特征基本无差异。(本文来源于《西部考古》期刊2017年02期)
刘延常,徐倩倩[5](2017)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山东地区东土青铜器群的转变与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商周时期山东地区考古学文化发生了叁次大的融合:商王朝东扩,商文化东渐,山东大部分地区成为商王朝的组成部分——“大东”;西周时期,周公东征之后成王分封齐、鲁等国并采取诸多军事政治策略完全控制了山东地区,周文化影响更加普遍;东周时期,齐文化、鲁文化、莒文化及众多古国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代表东方地域特点的齐鲁文化。青铜器是贯穿文化融合始终的核心因素,它代表着先进军事、政治、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本文来源于《青铜器与金文》期刊2017年00期)
魏孝虹[6](2016)在《小议西周晚期的人际关系——以《诗经·小雅》为观测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生动再现了周朝的风土人情,作为周初至春秋中叶诗歌汇编的《诗经》,既是一部被世人所称道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珍贵的周代史料汇编。它展示给人们的不仅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更是涉及道德伦理的探索,人际关系的展示,价值观念的评判。以《小雅》篇为观测点探讨其中的男女、父子、君臣、兄弟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对国家、家庭以及自己生活处境的种种情感。(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期刊2016年09期)
杰西卡·罗森,张经[7](2016)在《异域秩序:西周晚期和东周早期的礼俗》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省韩城附近梁带村最新的考古发掘透露出~([1])(图一),周人在仪礼展示中对黄金、红玛瑙、铁等异域材料的应用,以及按照北方习惯把特殊青铜器置于更精美的传统礼器中的喜好~([2])。本文将论证,在公元前9世纪的政治危机中,这些取自政治核心区以外的材料为周人带来了新秩序。而这种对于秩序和标准化的尝试,以往总被解释为对社会等级的强化。(本文来源于《早期中国研究》期刊2016年00期)
侯卫东[8](2016)在《论西周晚期成周的位置及营建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问题的提出《尚书·召诰》、《尚书·洛诰》、《左传·昭公叁十二年》、《逸周书·作雒解》、《史记·周本纪》等早期文献都记载了西周初年在洛阳盆地营建洛邑或成周的事件[1],何尊[2]等西周早期金文已经记载成周,说明周初确实存在营建成周之事。李民先生在1982年提出西周的成周和洛邑是一回事[3]。叶万松等先生在1984年通过(本文来源于《考古》期刊2016年06期)
马赛[9](2016)在《从手工业作坊看周原遗址西周晚期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周原遗址范围内发掘的叁处手工业作坊遗址为我们了解西周时期手工业生产情况以及周原遗址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本文对周原遗址经过发掘的叁处手工业作坊遗址的生产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云塘制骨作坊兴衰过程的考察、对齐家制玦作坊生产原料变化和李家铸铜遗址产品种类变化的分析,认为这叁处手工业作坊遗址均在西周晚期偏早阶段发生了某种类型的变化。这一变化与遗址中其它类型的遗迹、遗物表现出的变化(如青铜器窖藏所反映的贵族家族的变化等)相吻合,说明周原社会有可能在西周晚期偏早阶段经历过一次重要的变动。(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期刊2016年03期)
李莉[10](2015)在《西周晚期铭文铜簋》一文中研究指出簋是古代用来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食器,其器形一般为圆腹、圈足。带着盖子可以保温;两边有把手,方便携带;底下有腿,还能在底下生火加温,设计很是科学。古人在吃饭时多是席地而坐的。簋就放在席上,古人可以直接用手从簋里取食物,有点现在手抓饭的感觉。在山东省邹城市博物馆内陈列着一件西周时期的铜簋,这件铜簋上面有盖、下面有腿、旁边还有两个青铜把手。它通高25.5厘米,口径20.5厘米,底径21.5厘米,腹径25.5(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史志》期刊2015年08期)
西周晚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铭文:隹叁年五月丁巳,王在宗周,令"史颂稣,瀳友里君、百生,师隅盩于成周。"休又成事,稣宾章、马四匹、吉金,用乍彝。颂其万年无疆,日天子令,子子孙孙永宝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周晚期论文参考文献
[1].燕飞,杨海青.西周晚期鸟形玉佩赏析[J].收藏家.2019
[2]..西周晚期青铜史颂簋1380万元成交[J].艺术品鉴.2018
[3].于薇.“有南之国”与西周南土的商要素——兼论晚期文献在考古学中的适用性与使用路径[J].南方文物.2017
[4].凌雪,陈曦,孙秉君,张天恩,陈靓.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出土西周晚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J].西部考古.2017
[5].刘延常,徐倩倩.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山东地区东土青铜器群的转变与传承[J].青铜器与金文.2017
[6].魏孝虹.小议西周晚期的人际关系——以《诗经·小雅》为观测点[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
[7].杰西卡·罗森,张经.异域秩序:西周晚期和东周早期的礼俗[J].早期中国研究.2016
[8].侯卫东.论西周晚期成周的位置及营建背景[J].考古.2016
[9].马赛.从手工业作坊看周原遗址西周晚期的变化[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
[10].李莉.西周晚期铭文铜簋[J].黑龙江史志.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