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性恋话语论文-何柳

女同性恋话语论文-何柳

导读:本文包含了女同性恋话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媒体官微,话语建构,同性恋话语,结构分析

女同性恋话语论文文献综述

何柳[1](2018)在《11家媒体官微的同性恋话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的主题是11家媒体官微的同性恋话语建构情况。首先,研究在理论上进行了两点创新:一是引入话语的概念,将并不属于规范新闻文本的微博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媒体官微的同性恋文本在语言结构上的特征,通过形式上的解剖揭示了话语实践的社会意义;二是结合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将评论、点赞、转发等表示文本互动的指标纳入结构分析的框架当中,探讨了结构性语义在互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其次,本研究以传播学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样本文本进行结构性的解析,在空间和时间两个基本维度上进行。在空间维度,首先从年份、媒体、发生地叁个方面描述了符号分布的总体概貌,接着,从文本和人物两个次级维度解析了话语建构的媒体框架和偏向性分布,最后将用户反馈指标纳入分析框架,探讨了用户解读与媒体话语实践间的结构性异同。在时间维度,将文本语料分为叁个阶段,通过对每一阶段排名前30位的实词进行统计,解析语用结构和语用偏向性的历时性变迁与社会语境的关系。与传统媒体和网页媒体相比,媒体官微对同性恋群体的话语建构在形式上更加自由,包括运用动态图片、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等表达包容态度,也更加注重国内事件的传播。但在结构性语义上仍偏向保守,表现出一些特定的偏见,此群体仍不可避免地被消费和曲解,同性恋者与主流群体的差异被放大,共有的平凡与伟大却很少被触及。微博用户一边乐于围观被戏谑的同性恋者,一边对同性恋群体的维权行为表现出支持。虽然媒体官微已经在2014年完成了话语冲突性、矛盾性的降低和引导性、建设性话语的增加,但仍难以形成真实、有力量的话语,这与微博平台的传播特点有关,也缘于相对保守的社会语境。为了改善媒体官微的同性恋话语质量,媒体应着力提高原创话语的占比,将普通同性恋者的境遇、生活状况呈现出来,提升话语的切实可感性;应选择更多具有专业背景的采编者,增加解释性内容,提高话语的专业性;要尽量避免话语娱乐化,甚至着重构建共性话语,建设情感共同体,让更多同性恋者以平等的身份自主发声;应以延伸的视角提升话语的深刻性。(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8-06-01)

魏伟,史俊鹏[2](2017)在《同性恋话语与中国城市青年异性恋男性特质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搞基"本意指男同性恋行为,带有强烈的恐同色彩和贬损意涵,但现在却越来越频繁地用于形容异性恋男性青年间的亲密友谊。从围绕语言、恐同主义与建构(异性恋)男性特质叁者互动关系的现有文献出发,本文认为,"搞基"话语的流行展现了男性同性社交的新形式,形塑了当代中国异性恋男性特质及其新的边界。在呈现了"搞基"话语在中国互联网文化中兴起的脉络之后,文章重点考察了"搞基"话语在日常生活的运用,揭示了其具有的两项隐性功能:一方面,扩展了异性恋男性特质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异性恋男性特质的身份认同,从而为具有同性恋含义的"搞基"话语出人意料的流行,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本文来源于《青年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任潇潇[3](2017)在《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女同性恋话语书写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女同性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一种相对边缘的存在。但自我国现代文学史起,它与文学相结合,被赋予了进步的意义,如同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搭乘一叶小船般开始了坚定的漂流之旅,即使被海浪打翻,被狂风吹散,也总能再次扬帆起航。因此本研究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几个女同性恋话语书写集中出现的时期划分出来,将文本置于社会环境、文化习俗、历史传统的多重镜像之下进行考察与研究。本研究由绪论、结语及主体叁章构成。论文先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女同性恋话语的书写划分成叁个阶段,再分别详细探究每一阶段作品的书写缘由与书写困境,在此基础上以现当代小说中女同性恋话语在每一阶段的书写策略作为核心进行考察。希冀能借由创新性的阶段梳理,辅以流行文化与社会运动的参考性来对这些作品进行重新观照,反思女同性恋话语这种边缘性的题材与主流社会的斡旋与其在文学史中的发展经验。以往在这方面的研究偏向于采用以主题分类的分类方式,用“女同性恋题材”将相关的作品一概而论。而本研究的全文架构则以“史”的方式论证,重新爬梳女同性恋话语写作史及与社会文化与社会运动的对应关系,但在保有时间性之际,更试图彰显每次集中性书写出现的缘由与创作策略的特殊性,展示出女同经验于外来文化翻译与在地生成错综境况下的复杂面向,并归结出文本与历史时代的呼应、协商与对抗。(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7-06-28)

乔慧婷[4](2017)在《以《蝴蝶》为例浅析华语女同性恋电影的话语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女同性恋电影,冲破传统伦理道德的禁锢,同时提高对边缘人群的关注和加强对边缘空间的扩展。21世纪华语女同性恋电影在叙事策略和文化观念上有着很大的变化和发展,《蝴蝶》的话语内涵是关注女同的生存状态,还原真实的女性形象,对父权传统的对抗和"蝴蝶"的独特意象象征美丽、坚贞和幻灭之感。(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厉得成[5](2016)在《爱情的多重变奏》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性恋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电影作为现实的渐近线,能够较为鲜活地展露同性恋群体的生存状况和生命情感。在同性恋这个题材范围内,台湾电影无论在品质还是数量上对其表现得都较为突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1985至2015这30年间台湾电影中的同性恋话语为研究对象,从四个方面予以论述:发展历程、人物形象、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第一章在对台湾电影中同性恋话语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划分的同时,对其产生根源、生发语境及发展趋向予以剖析。第二章结合相关影片探讨人物形象塑造,从而归纳出相关同性恋人物形象的特点,并以此来管窥台湾同志群体的族群特性。第叁章探究同性恋话语在台湾电影中的艺术表现方式,通过众多文本的横向比较得出共性,从叙事策略、视听风格和美学特色这叁个方面进行研究。第四章主要借鉴福柯主体与权力话语关系的论述、酷儿理论、女权主义理论等后现代理论,对台湾电影中的同性恋话语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6-03-10)

陈晓倩,朱玉彬[6](2015)在《《荒人手记》及其英译本中同性恋话语“态度”资源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态度系统"的叁个子系统,即情感系统、鉴赏系统和判断系统叁方面,比较分析了《荒人手记》及其英译本《Notes of a Desolate Man》在同性恋话语态度表述上的异同,发现译者对同性恋的反对态度比原作者更加明显和强烈,而在处理与目标语文化有关的叙述时,译者多会以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加以美化,或是根据目标语的主流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加以处理,从而可能影响译文读者评价态度的形成,弱化原着对同性恋内容话语的传播。(本文来源于《宿州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陈晓倩[7](2015)在《《荒人手记》及其英译本中同性恋话语评价资源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价理论自澳大利亚系统功能语言学家J·R·马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后,便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极大关注。该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所提出的人际意义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包括态度、介入和级差叁个子系统。评价理论通过对具体词汇进行评价意义分析,揭示了语言是如何凭借评价资源实现人际功能。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荒人手记》及其英文译本。《荒人手记》是台湾当代着名小说家朱天文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同性恋话题为独特的写作视角,一举夺得台湾地区首届《中国时报》百万小说奖。其英文译本Notes of a Desolate Man由美国着名翻译家葛浩文及其妻子林丽君合译,在美国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是,原着读者和英译本读者(包括文学评论家)对小说中所描绘的同性恋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反应:中文读者认为朱天文描述的同性恋问题引起了台湾众多同性恋者的关注并且为台湾主流文学所接受,而英文读者则认为朱天文女性作家的身份使她无法胜任男同性恋的描写,而且她的描写有点儿恐同的倾向。基于上述分歧,本文从同性恋身份、同性恋生存环境和同性恋者与他人及整个异性恋社会的关系这叁个方面对原作者和译者对同性恋的态度做一对比分析,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一、定量研究统计结果显示:葛浩文和林丽君使用的评价资源在总体上比朱天文略多一些;但评价理论各子系统的评价资源在原文和译文中所占的比例非常相近。这说明葛浩文和林丽君的译文大体上是忠于朱天文的态度,但因为目标语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在表达时需要使用更多的衔接手段(如连词but)来连接句子,进而可能产生更多的介入评价资源。二、定性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葛浩文和林丽君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朱天文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保持一致,这是译者忠于原文的表现;但另一方面,在译文的某些地方,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态度时更为直接,而且在同性爱情与异性爱情的比较、同性恋身份和同性恋权力斗争方面与朱天文持不同态度,即他们在潜意识中更为支持异性恋,不愿意将美国名人的畸形怪癖行为与同性恋者违反社会常规的行为相提并论,这可能是因为葛浩文和林丽君受到社会中占主流两性道德伦理观念的潜在影响,进而影响到目标文本读者对朱天文关于同性恋态度的解读。总而言之,本文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评价理论对《荒人手记》中与同性恋有关的话语及其英译文做了定量和定性的比较研究,找出了原作者与译者在对待同性恋态度方面的异同,并探讨了原作者与译者态度呈现细微差异之处背后的可能原因及影响,以期为译者翻译同性恋话语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5-05-01)

王晴锋[8](2014)在《现代中国同性恋话语之发轫:嵌入性抑或本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中国社会关于同性爱欲之关系性的话语镶嵌在社会权力等级结构中。民国知识分子从实用主义立场来看待同性恋现象,他们处于由西欧病理化的"性科学"话语和传统社会相对温和的同性爱欲话语构成的断裂式阐释链中,因此对同性恋的立场是模糊的。对民国同性恋话语的研究有两种视角,即强调内生性的本土文化观和强调外生性的现代性视角。民国时期尚未产生清晰的"同性恋"身份,同性恋者是作为"熟悉而陌生"的他者出现在公共领域中。(本文来源于《青海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王晴锋[9](2014)在《“制造同性恋”——话语、身份建构与现代性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性恋身份是现代性的产物。作为19世纪的发明,"同性恋"这一标签重构了同性爱欲者并使之成为具有共享身份与特性的族群。同性恋的历史书写、话语争夺、性主体意识与现代性等要素共同参与了"制造同性恋"的进程。大体而言,同性恋身份的建构过程可以分为历史寻根、经验阐释与族群建构叁个阶段,在不同的社会与文化中可以区分出年龄—结构化、跨性别、职业化以及平等主义等不同的同性恋类型。现代性为同性恋亚文化的创造与发展提供了社会空间,现代同性恋世界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结构性特征。(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朱大慧[10](2014)在《意识形态视角下《断背山》中译本同性恋话语的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文化转向”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为致力于翻译研究的学者们打开了一扇窗。文化学派突出了译语文化环境对翻译不可或缺的影响和作用力。其中文化学派的先驱人物安德烈·勒菲弗尔则系统地研究了改写“叁要素”对翻译活动的操控,认真地审视了诗学、意识形态和翻译之间的关系。作为语言和文化的沟通工具的翻译不可避免地受到意识形态方面因素的驱使对源语文本和文化做出各式各样的改写。意识形态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翻译文本的生成、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都起着无形的操纵作用。译者要为某一套意识形态服务,就会配合这一意识形态树立某种形象。当原作的文化意象与译者的社会文化意识不相符或不相容时,译者便会根据他要服务的译语社会的意识形态可以接受的形象作一定的改写。从勒菲弗尔的“叁要素”论和大量史料来看,翻译文学创作过程中的改写现象是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乃至权力操纵的必然结果。通常,译者为了满足译语读者的文化意识和审美取向,同时由于译者本身又受译语文化的种种制约,更多的时候是以牺牲源语文化为代价,对源作作一定程度的改写。本文以安妮·普鲁短篇同性小说《断背山》为个案,以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框架,揭示了意识形态是如何在《断背山》的翻译过程中进行操控的。通过对小说的中英文本进行比照和分析,本文阐明了同性小说《断背山》中同性恋话语的翻译是如何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的影响以及意识形态是如何改写源文中的同性文化现象的。由于不同文化对于同性恋的接受度和容忍度不同,译者也会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保证不超出大众能接受的伦理范围和审美意识形态。(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4-04-01)

女同性恋话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搞基"本意指男同性恋行为,带有强烈的恐同色彩和贬损意涵,但现在却越来越频繁地用于形容异性恋男性青年间的亲密友谊。从围绕语言、恐同主义与建构(异性恋)男性特质叁者互动关系的现有文献出发,本文认为,"搞基"话语的流行展现了男性同性社交的新形式,形塑了当代中国异性恋男性特质及其新的边界。在呈现了"搞基"话语在中国互联网文化中兴起的脉络之后,文章重点考察了"搞基"话语在日常生活的运用,揭示了其具有的两项隐性功能:一方面,扩展了异性恋男性特质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异性恋男性特质的身份认同,从而为具有同性恋含义的"搞基"话语出人意料的流行,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女同性恋话语论文参考文献

[1].何柳.11家媒体官微的同性恋话语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8

[2].魏伟,史俊鹏.同性恋话语与中国城市青年异性恋男性特质建构[J].青年研究.2017

[3].任潇潇.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女同性恋话语书写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4].乔慧婷.以《蝴蝶》为例浅析华语女同性恋电影的话语内涵[J].传播力研究.2017

[5].厉得成.爱情的多重变奏[D].南京师范大学.2016

[6].陈晓倩,朱玉彬.《荒人手记》及其英译本中同性恋话语“态度”资源的比较[J].宿州学院学报.2015

[7].陈晓倩.《荒人手记》及其英译本中同性恋话语评价资源的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5

[8].王晴锋.现代中国同性恋话语之发轫:嵌入性抑或本土性?[J].青海社会科学.2014

[9].王晴锋.“制造同性恋”——话语、身份建构与现代性的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0].朱大慧.意识形态视角下《断背山》中译本同性恋话语的翻译[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

标签:;  ;  ;  ;  

女同性恋话语论文-何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