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爽
身份证号码:1302821991****0048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要求不断升高。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是普遍应用于大规模工业化施工中的技术,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较高,满足于大规模工业化施工要求。但现代建筑工程框架施工中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影响施工效果,本文根据建筑工程框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施工特点,分析其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一、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特点
当前建筑工程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朝着高层以及超高层的方向发展,而高层建筑在竖向构件以及构成方面带来了逐层累积的重力以及载荷,这就需要较大尺寸的柱体以及墙体来支撑,给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带来了新的技术要求。同时,建筑的构件还需要承受地震载荷以及风载荷等荷载,而且这些载荷都属于非线性的竖向分布载荷,而且对建筑高度的敏感程度较高。另外,对于现代化的钢架支撑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在没有提出特殊承载要求的时候,不需要对柱体以及梁的尺寸加大,只需要增加板就能达到对应的要求。但是,对于高层建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除了抗剪问题之外,还需要考虑抵抗变形以及抵抗力矩的问题,还要考虑到结构的具体布置、特殊材料的使用,这样才能很好的抵抗较大的变形以及较大的侧向载荷。
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钢筋施工中的问题
钢筋和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重要内容。而在建筑工程框结构的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施工问题,主要有:钢筋焊条的型号以及规格不匹配;钢筋的焊接接头有弯折、偏心的问题;箍筋的尺寸不能与钢筋结构施工相匹配等等。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时,要妥善的解决这些问题,如没有及时解决这些钢筋工程施工问题,会严重影响整个建筑工程框架的施工质量。在加工完钢筋之后,板扎钢筋和保护成品钢筋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钢筋的数量或者类型不符合标准,不充分的钢筋垫块或者没有提前稳固的钢筋垫块等,如果在验收钢筋成品过程中,含糊通过,那么会对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如果在焊接钢筋,这会改变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形状,影响建筑工程框架整体结构质量。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多层模板支架施工问题
多层模板支架是用来支撑新浇筑的楼层施工荷载和重力荷载的,通过多层模板支架来将施工和在和重力荷载传递给楼板。但是,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时,鉴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时间较短,混凝土浇筑后养护的时间比较短,很多楼层的楼板依然处于养护期,很难承受重力荷载。这会使得建筑工程结构施工的荷载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建筑工程框架混凝土结构的荷载量存在超负荷,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施工。
三、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1.1充分的材料准备
对那些散乱的材料而言,要在绑扎固定之后,将之转移到那些安全稳固的地方;或者是将其保存在安装好的梁上,并将之固定在钢架之上;对于在地面堆放的材料,应该做好对应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其滑落造成伤害;在上面覆盖油布时还应该在油布上层压上重物,并在端部加以固定。
1.2做好焊接施工准备
在正式的焊接施工之前,应该根据对应的操作规范走好焊接试验工作;对进场的每一批钢筋都应该进行逐批次的自检。同时做好取样力学试验工作,在自检的基础之上还要对焊接的质量进行适当的抽查,尤其要对那些由疑问的钢筋做重点抽查,且需要对于各个试验和检查人员都应该进行专业技术的培养。
1.3放样与下料施工
在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中年的放样以及下料过程中,都应该留有一定的余量,这主要是考虑到焊接完成之后,在焊缝处将出现线性的收缩,且框架结构中的桁架、梁等在受到弯矩作用之后还将拱起。虽然其收缩和变形量将与其他各种因素相关,但是结合施工实践以及具体的实验来讲,通常需要考虑的收缩量一般是:当受弯构件的总长不超过24m时,放样余量在5mm左右,当总长在24m以上时,放样余量则取8mm[3]。
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2.1多层模板支架体系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现浇混凝土结构,新浇筑的楼层重力载荷以及施工载荷都是由多层模板支架体系来承担的,然后再由模板支架体系将载荷传递给楼层的楼板。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时间爱你较短,这些楼层的楼板依然处于养护期,其承受载荷的能力有限。这就导致施工载荷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部分甚至将超过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状态所承受的设计载荷。
2.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2.2.1基础模板安装
在完成垫层施工之后,应该每天定时的对水平基础依照轴线进行测量,利用基础平面尺量好各个需要的边线,并在各个暗柱角用油漆做好对应的标记,确保安装模板的过程中,完全按照各个控制边线将材料支柱固定,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模板的硬度以及稳固性,可以提高模板承受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施工负载以及施工载荷。
2.2.2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技术
立杆是整个结构的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应该保证其立于坚实的平面之上,保证在安装好上层模板与支架之后能够承受对应的载荷,保证其不会被压垮。否则,不仅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体系不能逐层拿掉,而且一旦上下支柱在同一个垂线上时,整个结构体系将不能正常施工。加之整个支模工序都是按照对应的程序进行的,在没有对之进行完全固定之前,下一道工序是不能进行的。
2.2.3模板的拆除
模板在拆除的过程中要保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是在后续支立的先拆,而最先支立的则最后拆;不承重、少承重的先拆,承重、承重大的最后拆掉;支撑部分先拆,方木模板最后拆。同时还应该将拆下的东西及时的运到安全场所,防止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3、混凝土工程技术
3.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对于所有进场的材料都应该有材料的质量保证书,混凝土尤其重要。同时,混凝土还需要包括各个不同类型的具体强度级别、包装以及出厂日期等,这些项目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选用合格的混凝土,在使用中控制好混凝土的用量,并按照相关规定配比好混凝土的比重,是从混凝土的角度解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问题,通过这三个途径还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2配合比和合理控制
通过合理的控制配合比可以达到提高提高水泥强度以及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目的。但是,对应的造价自然会增加,且会造成混凝土体积的变化率以及用水量发生变化。所以,还应该对掺入的水泥量进行控制,水泥用量应该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3.3混凝土浇筑过程
通常而言,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方案是需要通过审批的,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有对应的解决方案及策略才能保证最佳的计算结果。同时,在浇筑之前还应该对模板的位置、截面尺寸以及标高等来进行控制,保证与设计相吻合,且支撑足够牢固。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也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仍存在有很多的缺点,在进行建筑施工中剪力墙结构主体施工技术也暴露出了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对于剪力墙结构主体施工技术的研究,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宁平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
[2]贺玉磊,李莉玫.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17(04):171.
[3]陈建峰.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6(5):96-96.
[4]尹军.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