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周期性变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周期性变温,水分,紫色土
周期性变温论文文献综述
曾蔓漫,慈恩,樊晶晶,李江文,翁昊璐[1](2019)在《周期性变温对紫色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然状态下,土壤外界的环境温度日变化明显,并呈周期性波动,然而目前有关这种周期性变温如何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矿化尚无统一观点.为此,以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紫色土为供试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开展周期性变温对其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培养试验涉及温度和水分两个因子,其中,温度设有4个模式,分别为3个恒温(15、20和25℃)、1个周期性变温(15/25℃变温);水分设有2个梯度,分别为70%WHC和淹水.在66 d培养期内,好气和淹水条件下,变温(15/25℃变温)培养的紫色土SOC累积矿化量和矿化强度与恒温20℃无明显差异,这表明可用20℃恒温来评估变温(15/25℃) SOC矿化的影响效应.此外,除恒温15℃,各温度处理均表现为淹水培养的紫色土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显着高于好气(70%WHC)培养(P <0. 05).在变温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与紫色土有机碳矿化速率之间无显着相关.结合矿化动力学分析可知,淹水条件能有效增加紫色土的易分解碳库大小,但变温不能有效影响紫色土的易分解碳库大小.(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彭静,曾令清,曹振东,付世建[2](2016)在《恒温和周期性变温对鳊幼鱼自发运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鱼类在自然生境中经常会遭遇环境温度变动状况,为考察温度对鱼类自发运动的影响,将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幼鱼分别在3个恒温水体(15,20,25℃)和1个周期性变温水体((20±5)℃)中驯化30d后,对实验鱼的自发运动进行20min的拍摄,然后对视频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包括运动时间、静止时间、总路程、平均速度、运动时间比、实验水槽外周活动时间、中心活动时间等评价实验鱼自发运动的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各处理组的外周活动时间均显着高于中心活动时间(p<0.05),并且静止时间也显着高于运动时间(p<0.05),但各温度处理组之间的各个自发运动指标均无显着差异。与高温组相比,低温条件下鳊幼鱼运动时间比并未显着下降,这可能与鳊在低温下保持较高的稳定游泳能力和较高的活跃状态有关。(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韩宗虎,李俊,陈林峰,王珂,曹耀辉[3](2015)在《非共面四频激光陀螺变温零偏周期性波动》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共面四频激光陀螺的零偏随温度周期变化直接影响陀螺性能,提出了一种采用对法拉第旋光元件参数优化有效降低零偏波动幅值的方法。根据非共面四频激光陀螺的振荡光束频率特性,结合腔内旋光元件表面反射光束和散射光束的耦合效应以及旋光元件磁光效应,理论分析确定了导致陀螺变温零偏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采用对旋光元件楔角、微扰角度以及方位角叁项参数的理论计算及仿真分析,确定了参数优化方法和优化验证参数,经验证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有效消除了陀螺变温零偏周期性波动,结合温度补偿模型,实现70°C变温范围内零偏最大变化由1.5(°)/h降低为0.11(°)/h。(本文来源于《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安振华,董云伟,纪婷婷[4](2013)在《日周期性循环变温对刺参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了在日周期性温度波动模式下(15±3℃)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耗氧率、排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5±3℃的周期性温度波动模式下,变温对刺参耗氧率有显着影响(P<0.05),在变温过程中刺参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前24 h内变温组平均耗氧率显着高于对照恒温处理组(P<0.05),在48 h后其日耗氧率均值与恒温组相比已无显着差异(P>0.05)。其大小排列顺序为24 h(0.022 5mgO2·g-1·h-1)>48 h(0.021 5 mgO2·g-1·h-1)>72 h(0.018 7 mgO2·g-1·h-1)>恒温组(0.018 1 mgO2·g-1·h-1)。变温处理下刺参的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其24 h~72 h日平均排氨率与恒温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本实验中测得的刺参O∶N值在27.01~33.63,且变温对刺参的O∶N值有显着影响(P<0.05),其主要原因是变温处理对刺参的氧代谢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分析发现,变温可以使刺参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比率增大,从而影响了刺参O∶N值的变化。(本文来源于《海洋渔业》期刊2013年01期)
孙兆刚[5](2011)在《周期性变温作用下沥青路面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周期性变温作用下沥青路面温度应力进行计算,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沥青路面各结构层温度应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1年11期)
安振华,董云伟,董双林[6](2008)在《日粮水平对周期性变温模式下刺参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变温对不同水生生物生长的影响有所不同,对部分种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由于种类或温度设置等差异,研究结果各有差异。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生长和生理水平上对一定程度上的符合自然水域温度波动曲线的周期性变温具有积极响应,作者研究在2个变温平均温度(均温15,18℃),5个日粮水平(饥饿;0.3%初始体重;0.6%初始体重;0.9%初始体重;1.4%初始体重)下刺参幼参的生长、摄食和能量收支。结果表明,在饱食条件下,刺参在变温条件下生长率高于相应的恒温对照,(15±3)℃下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在各日粮条件下,(15±3)℃下刺参的生长率均高于(18±3)℃下对应日粮组。随日粮水平的升高,食物吸收率(FI)和食物转化率(FCE)显着升高。食物转化率变温组均大于恒温处理组,且在均温15℃下变温组显着高于恒温组(P<0.05)。在能量分配模式中呼吸能占比例最大,且随变温均温升高而显着增加,是造成不同温度下刺参生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在(15±3)℃和(18±3)℃下,刺参以能量表示的维持日粮值分别为0.39%和0.51%,与相关资料报道的恒温状态下维持日粮相比,一定程度上的变温并不会提高刺参的维持代谢。(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5期)
余红海,吴东强,李超华[7](2006)在《周期性变温条件对沥青路面车轮荷载应力分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沥青路面结构完全处在自然环境中,经受着持续变化的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故路面结构内的温度分布是随时间和空间分布变化的场函数。在当前的沥青路面车轮荷载应力分析中,多忽略了温度变化的影响,因而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别。为此,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周期性温度条件的荷载应力叁维线弹性有限元计算方法,并初步探讨了变温条件对沥青路面路表弯沉以及应力场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06年01期)
许纪发[8](2004)在《周期性变温对番茄生长量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番茄,又名西红柿,属茄科,其营养价值高,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热带为多年生。主要以成熟果实作蔬菜或水果食用。是一种既可生食、熟食,又适于加工的茄果类蔬菜。原产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等地,在安第斯山脉至今还有原始野生种,后传至墨西哥,驯化为栽培种。如今番茄已(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04年03期)
周期性变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鱼类在自然生境中经常会遭遇环境温度变动状况,为考察温度对鱼类自发运动的影响,将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幼鱼分别在3个恒温水体(15,20,25℃)和1个周期性变温水体((20±5)℃)中驯化30d后,对实验鱼的自发运动进行20min的拍摄,然后对视频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包括运动时间、静止时间、总路程、平均速度、运动时间比、实验水槽外周活动时间、中心活动时间等评价实验鱼自发运动的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各处理组的外周活动时间均显着高于中心活动时间(p<0.05),并且静止时间也显着高于运动时间(p<0.05),但各温度处理组之间的各个自发运动指标均无显着差异。与高温组相比,低温条件下鳊幼鱼运动时间比并未显着下降,这可能与鳊在低温下保持较高的稳定游泳能力和较高的活跃状态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周期性变温论文参考文献
[1].曾蔓漫,慈恩,樊晶晶,李江文,翁昊璐.周期性变温对紫色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9
[2].彭静,曾令清,曹振东,付世建.恒温和周期性变温对鳊幼鱼自发运动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韩宗虎,李俊,陈林峰,王珂,曹耀辉.非共面四频激光陀螺变温零偏周期性波动[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5
[4].安振华,董云伟,纪婷婷.日周期性循环变温对刺参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3
[5].孙兆刚.周期性变温作用下沥青路面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J].北方交通.2011
[6].安振华,董云伟,董双林.日粮水平对周期性变温模式下刺参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7].余红海,吴东强,李超华.周期性变温条件对沥青路面车轮荷载应力分析的影响[J].公路交通技术.2006
[8].许纪发.周期性变温对番茄生长量的分析[J].北方园艺.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