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芯片电泳论文-苏建加,陈宏

二维芯片电泳论文-苏建加,陈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维芯片电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流控芯片,二维电泳,接口,二氧化钛

二维芯片电泳论文文献综述

苏建加,陈宏[1](2015)在《含有二氧化钛薄膜增强虚拟阀的微流控芯片 用于二维凝胶电泳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微流控芯片上进行二维电泳,能够有效缩短分析时间、减少试剂和样品消耗,并实现高通量分析,但需要隔离两维间不同的缓冲液体系,并能实现对蛋白的有效控制和传输。本研究在虚拟阀的基础上,通过两相界面上的水解反应,在两维微通道的接口处沉积一层二氧化钛薄膜,以增强虚拟阀的效果。分别对等电聚焦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过程进行了考察。等电聚焦耗时约5 min,然后经电转移进入第二维通道进行凝胶电泳分离。凝胶电泳过程需5~10 min,迁移率与分离时间线性相关,与蛋白质分子量的对数值成反比。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蛋白质混合物进行了差异二维电泳分离。(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5年07期)

甘俊,徐溢,倪雅楠,马亮波,彭金兰[2](2011)在《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技术在蛋白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技术因其具有分离速度快、易于微型化和自动化、接口处死体积小、可极大地改善峰容量和分辨率等优点,而在复杂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文中针对蛋白质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分离原理、芯片的设计和制作、检测技术、分离分析条件的优化等进行了综述,按二维接口模式分类讨论了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技术在蛋白质分离分析中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并就微流控二维芯片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徐波[3](2010)在《基于微流控芯片的二维电泳分离及蛋白质预富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生物样品的复杂性,对不同组分的分离是对样品进一步分析的必须前提。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尤其如此,迫切需要高效分离技术的鼎力支持。传统的单一分离模式所能获得的分辨率十分有限,因此将相关性低的不同分离模式联用可以获得更高的分辨率。本文自行搭建了一套基于微流控芯片的二维电泳分离系统,该系统对于荧光素样品的浓度检测限可达5×10~(-10)M,3次连续进样-分离所对应的信号峰的RSD<0.5%,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重现性。通过在微流控芯片的进样和分离切换上引入双电动阀系统,采用MEKC和CZE联用的分离模式,通过对电泳条件的优化,对20种标准氨基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这在文献报道中尚属首次。系统的线性范围超过3个数量级,线性相关系数γ>0.99,氨基酸样品的检测限在μM量级。在此基础上对市售的氨基酸口服液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文中自行构建的系统定量结果可靠,可以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等产品的氨基酸含量分析。以牛血清蛋白胰酶降解产物——即多肽混合物为样品进行芯片二维电泳分离,结果表明系统对牛血清蛋白胰酶降解产物的峰容量约为330,在二维电泳图谱中可以辨认出22个样品点迹,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多肽样品的分离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由于蛋白质含量的不均一性,某些极低表达量的蛋白质难以检测,需要行之有效的预富集方法对其处理以满足检测的需求。本文自行设计制作了两种基于不同原理的蛋白质富集芯片,在对富集条件进行优化之后,以FITC标记的牛血清蛋白为样品进行了芯片蛋白质预富集实验,基于高压电场击穿形成纳流通道和基于聚丙烯酰胺多孔滤膜的蛋白质富集芯片分别获得了1000倍和300倍的富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自行加工制作的PDMS芯片可以有效用于蛋白质的在线预富集,为以后的蛋白质芯片电泳分离和高灵敏检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0-10-01)

徐溢,申纪伟,曹明霞,张文品[4](2009)在《含双T切换接口的胶束电动色谱-毛细管区带电泳二维电泳芯片上混合氨基酸的分离富集》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时间顺序设计提出了含双T切换接口的胶束电动色谱(MEKC)和毛细管区带电泳(CZE)的二维芯片,构建了相应的芯片分析测试系统。基于FITC标记的氨基酸样品的一维MEKC和CZE实验结果,对二维进样时间、二维分离启动时间等二维芯片电泳关键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所构建的MEKC-CZE二维芯片电泳分析系统对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混合样品进行了二维芯片电泳分离分析,计算得到两种分离模式的正交性为56.0%。(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09年10期)

梁恒,范军,李涓,沈燕[5](2009)在《微流控二维电泳芯片的电压控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微流控二维电泳芯片(2D-EMC)的流路特点,建立等效电阻模型,以便给出各端电压的合理取值范围,成功实现微流控芯片二维电泳分离。经实验测定各微通道电阻,在各端电压合理取值范围内,通过电流测量调整(优化)电压,得到了一组优化的电压控制方案,在化学发光-2D-EMC系统中成功实现了精氨酸和甘氨酸衍生物的二维分离。本方法显着减小了实现微流控芯片二维电泳分离的实验次数。(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09年10期)

徐溢,申纪伟,陆嘉莉,温志渝[6](2008)在《蛋白质/多肽的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微流控芯片上构建多维分离系统,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发展前景的高效分离分析技术平台。本文介绍了二维芯片电泳系统耦联模式的选取及正交性评价的方法;综述了针对蛋白质/多肽分离分析的各种耦联模式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分析系统,如胶束电动力学色谱(MEKC)与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开管电色谱(OCEC)与CZE,等电聚焦(IEF)与CZE,IEF与SDS毛细管凝胶电泳(CGE),SDS-CGE与MEKC等。特别对二维电泳芯片切换接口的类型进行了分类,探讨了用于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系统的检测技术,并展望了微流控二维电泳芯片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08年05期)

申纪伟[7](2008)在《微流控二维电泳芯片切换接口设计及系统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微流控芯片上集成微管道网络构建的二维芯片电泳分离分析系统为复杂样品体系的高效分离分析提供了一个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平台。二维切换接口设计是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技术发展的瓶颈。本文在全面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二维电泳芯片切换接口的类型进行了分类,总结了分离模式选取的原则,重点研究了胶束电动色谱(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MEKC)模式与毛细管区带电泳(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CZE)模式相耦联的微流控二维电泳芯片切换接口设计。课题对芯片上多维分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为开发新型微全分析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采用玻璃材质电泳芯片,考察了芯片的伏安曲线、电渗流等电学特性;分别采用一维胶束电动色谱和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对荧光标记混合氨基酸样品体系进行芯片电泳分离分析,优化了缓冲条件、进样场强、分离场强等芯片电泳操作参数。由此提出了胶束电动色谱模式为第一维,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为第二维,以基于时间顺序的双T切换接口实现二维耦联的微流控二维电泳芯片结构,完成了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分离分析系统的构建。首先对精氨酸单样品进行二维分析,考察精氨酸样品在一维管道中分段迁移的情况,并成功将第一维分离管道中的样品进样到第二维分离管道,优化出第二维分离的启动时间为55s,进样时间为5s。然后,将MEKC在线推扫富集技术引入二维芯片电泳系统中,在第一维MEKC模式中实现了样品的高效富集,对赖氨酸及苯丙氨酸的富集倍数分别达到了150倍和900倍左右,并将富集后的样品引入二维分离通道,每个氨基酸样品峰被分成2-3次进样到第二维,实现了二维分离检测。最后,采用该二维芯片电泳系统完成了对精氨酸、赖氨酸等5种氨基酸样品混合物的二维分离分析,每个样品峰被分成2-3次进样到第二维分离管道进行二维分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得到MEKC模式与CZE模式之间的正交性为56.0%,表明两种分离模式之间具有良好的正交性。研究表明本文设计的具有双T切换接口的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分离分析系统能够实现氨基酸样品二维分离分析。开发二维芯片电泳系统的最终目标是解决复杂生化样品体系分离分析的需要,将所构建的系统用于诸如蛋白质样品体系的分析测试,将是下一步工作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8-04-01)

丛永正,张丽华,张维冰,张玉奎[8](2006)在《微流控芯片二维电泳分离分析系统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微全分析系统)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被应用于生物、环境样品的分离分析研究。多维分析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峰容量,适合于复杂样品体系的分离分析。在微流控芯片上进行的分离操作不仅可以有效地实现两种分离模式之间的零死体积切换,而且能够使分析速度与峰容量的矛盾得到补偿。本文对微流控芯片二维电泳分离分析系统的近期发展作综述,并展望其可能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现代仪器》期刊2006年01期)

石晓强,梁恒,范军[9](2005)在《微流控芯片二维电泳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微流控芯片二维电泳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包括胶束电动力学毛细管色谱(MEKC)与毛细管区带电泳(CZE)、等电聚焦(IEF)与CZE、开管电色谱(OCEC)与CZE耦联等模式的二维微流控芯片。展望了二维微流控芯片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05年05期)

孙太欣,彭国光[10](2005)在《表面增强激光解离和激光离子化蛋白芯片技术与二维凝胶电泳质谱技术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基因计划组揭开了人类基因框架的面纱,自此,生命科学研究步入了后基因时代,其核心便是蛋白质组研究。蛋白质是生理功能的执行者,是生命现象的直接体现者。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将直接阐明生命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的变化机制[1],从而进一步了解疾病(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05年04期)

二维芯片电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技术因其具有分离速度快、易于微型化和自动化、接口处死体积小、可极大地改善峰容量和分辨率等优点,而在复杂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文中针对蛋白质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分离原理、芯片的设计和制作、检测技术、分离分析条件的优化等进行了综述,按二维接口模式分类讨论了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技术在蛋白质分离分析中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并就微流控二维芯片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维芯片电泳论文参考文献

[1].苏建加,陈宏.含有二氧化钛薄膜增强虚拟阀的微流控芯片用于二维凝胶电泳分离[J].分析化学.2015

[2].甘俊,徐溢,倪雅楠,马亮波,彭金兰.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技术在蛋白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1

[3].徐波.基于微流控芯片的二维电泳分离及蛋白质预富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4].徐溢,申纪伟,曹明霞,张文品.含双T切换接口的胶束电动色谱-毛细管区带电泳二维电泳芯片上混合氨基酸的分离富集[J].分析化学.2009

[5].梁恒,范军,李涓,沈燕.微流控二维电泳芯片的电压控制优化[J].分析化学.2009

[6].徐溢,申纪伟,陆嘉莉,温志渝.蛋白质/多肽的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J].化学进展.2008

[7].申纪伟.微流控二维电泳芯片切换接口设计及系统测试研究[D].重庆大学.2008

[8].丛永正,张丽华,张维冰,张玉奎.微流控芯片二维电泳分离分析系统研究进展[J].现代仪器.2006

[9].石晓强,梁恒,范军.微流控芯片二维电泳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05

[10].孙太欣,彭国光.表面增强激光解离和激光离子化蛋白芯片技术与二维凝胶电泳质谱技术的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

标签:;  ;  ;  ;  

二维芯片电泳论文-苏建加,陈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