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法是一种本体论吗?——比较哲学视域中对佛法基本要义的反思(论文文献综述)
郭超华[1](2021)在《体验性知识学习及其教学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将知识学习过程视作为一种理智的活动,其实完整的知识学习不仅需要理智的参与,亦需要体验的参与。本论文的中心论题是“体验性知识学习”,围绕这一主题,笔者尝试从体验的视角出发,挖掘相对于传统理性知识学习过程而言的一种全新的知识学习思路,并探求体验性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实践路径。本论文的导言部分讨论了论文选题的缘由。之所以讨论体验性知识学习主要源于以下考虑,首先是基于对传统知识学习过程的反思,其次是对现代教育中体验缺位现象的思考,再次是源于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除此之外,本部分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明确了本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论文的第一、二章主要运用对比分析的方式来阐述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内涵及其特征。笔者尝试将传统的知识学习归纳为一种理性化知识学习,进而立足于唯理性化知识学习的对立面来讨论体验性的知识学习过程。在第一章,首先讨论了理性化知识学习的概念以及知识学习为何会具有理性;其次剖析了理性化知识学习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科学性是其最显着的特征,还包括目的上的预设性、内容上的确定性、方法上的逻辑性;最后探讨了唯理性化知识学习所具有的局限性:它迷失了知识学习的本质,过度强化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束缚了学生的深层次发展。第二章论证了体验性知识学习及其教学价值。首先,从体验的概念出发,论证了体验运用于知识学习过程所具有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概念。所谓的体验性知识学习是指,知识学习不纯粹是靠理解和记忆来进行的理性活动,还必须通过体验来完成,是一种亲历性、情感性、领悟性的活动。体验性知识学习具有以下特征:情感性是其最显着的特征,同时还包括目的上的生成性、内容上的不确定性、方法上的亲历性。除此之外,本章还讨论了体验性知识学习相较于其他知识学习方式所具有的独到教学价值:有助于课程设计的开放性,有助于教师教导的优质化,以及有助于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论文的第三章主要立足于历史的维度探讨了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思想流变。通过对国内外已有思想的统整,笔者大致将体验性知识学习思想在历史上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在正规学校教育出现之前,体验是人类学习知识最为原初的方式;二是当专门的学校机构出现后,知识学习逐渐由对体验的关注转向对经验的强调;三是近代知识学习中的唯经验主义倾向,使得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方式完全被遮蔽;四是强调非理性经验的现代知识学习观开始重拾知识学习中体验所具有的价值;五是后现代教育强调对体验性知识学习方式的回归。通过对体验性知识学习历史渊源的梳理后不难发现,体验性知识学习虽然很晚才被正式提出,且尚未形成成熟对体验性知识学习体系与策略。但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思想早已出现,并且在知识学习的发展历程上从未中断过。这也说明,某些古以存在的思想虽然很基础、很原初,但这并不表示它很低级,相反这恰恰说明这种思想极具生命力。论文的第四章主要立足于发生学的角度描述了体验性知识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本文基于对知识学习基本方式的归纳,将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发生方式划分为接受式体验性知识学习和探究式体验性知识学习两大类,并分别剖析了两种体验性知识学习发生的基本环节及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随后从“体”的层面、“验”的层面以及动力层面探究了体验性知识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问题,最后还探讨了确保体验性知识学习发生和进行的保障条件。论文的第五章主要阐述当前教育中学生知识学习活动的现实情况,进一步剖析当前知识学习过程中体验缺位的原因。本论文主要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知识学习的目的、知识学习的内容、知识学习的方式以及知识学习的效果四个维度出发,对当前中小学生知识学习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并采用SPSS 23.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以期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做出较为客观的把握。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多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学习,体验性知识学习与学生的学段、年级成反相关,体验在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普遍缺位。笔者结合访谈的结果对当前知识学习中体验缺位的现象进行了归因分析,发现知识学习中体验缺位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传统应试教育制度的制约,教师教学观念的滞后以及体验性知识学习方式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三个方面。论文的第六章主要讨论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实现路径。要想在教学中真正实现学生的体验性知识学习,应从如下方面着手。首先应明晰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基本理念:体验性知识学习是一种间接性的知识学习,它通常是以生活经验为中介,要引导学生重走知识提出之路,进而指向某种开放性的结果。其次应实现基于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变革: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倡导直接参与,强调具身性体验;创设适当情境,引发替代性体验;释放创造活力,建构想象性体验;并倡导包容性的教学评价。最后则是要创造体验性知识学习实现基本条件:不仅要建构适宜性的教学“场”,鼓励教师“溶入”教学内容之中,还要在一定程度上“稚化”教师的教学行为。
郭天恩[2](2020)在《庄子逍遥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庄子的“逍遥”思想是庄子哲学沉思的核心和指归所在。而以庄子的“逍遥”沉思而言,“逍遥”思想呈现出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作为庄子沉思的对象——“逍遥”的衍生以“天人之辩”为其背景和视域。在“天人之辩”中,庄子首先区分了人的两种存在形态:一为“世俗之人”或人的世俗化形态;一为理想的本真之人。而后者又是以“天”为内在规定。可以说,在天人之间,“人”以“天”为本真之性,而“天”以“人”为价值指向。而在人实际的“在”世过程中,人往往又耽溺于俗境,而丧失自我之本真,处在世俗的异化之中不可自拔,不复本真之自由。以如何让“自我”摆脱人的世俗化、物化的存在形态而走向理想的合乎天性的自然本真为关切之点,庄子将“逍遥”引入了人的“在”世过程。与之相联系的是“逍遥”如何可能。这里,庄子以“道”作为“逍遥”的内在根据。以“道通为一”的生命世界之本相与由“道”而“德”的“人”和“道”的交织为内容,“道”赋予了“逍遥”以内在的根据和可能性。以“知”的层面上的“视域的转换”和“行”的维度上的“‘无’的‘实证的方式’”为路径和工夫,庄子又将“道”赋予的“逍遥”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由工夫而境界,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的此岸的超越性和“至人、神人、圣人、天人、真人”的“逍遥”的具现化的理想人格为内容,庄子最终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高蹈大方、卓而不群的“逍遥”之境。至此,由“逍遥”之缘起、根据、路径和境界,庄子逍遥思想向世人呈现了其内在的逻辑和秩序。
张帆[3](2020)在《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本土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影响中国乃至东亚思想和社会长达七百年。然而与理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形成反差的是,宋明理学的英译严重滞后于其它中国典籍,这也导致了西方对理学的长期视野盲区。理学英译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义理的译释难度,因此,对义理译释的考察成为探讨宋明理学英译的关键性问题。本研究对译者英译宋明理学的阐释过程及其对译文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大量的案例和译释对比,从文本性、层次性、境界性、边界性、视域性和形态性六个方面考察了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现象和译释特点。译释离不开文本,文本是译释的起点和终点。文本性是文本在反映特定交际规约时的特征,对文本性的配置决定了文本的类型。而在翻译中,决定文本性配置方式的则是译者的译释。通过译者的译释,文本呈现为不同文本性的混合,其中占据主导和焦点地位的文本性决定了文本的类型归属。理学文本的文本性主要体现在哲学性、宗教性和科学性三个方面,以哲学性为最主要的特征而兼有宗教性和科学性的特征。理学的文本类型因而可以看作以哲学文本为中心,以宗教文本和科学文本为两个端点的连续体。理学的译文文本可能会相对于原文文本在这个连续体上有所游移,其最终的位置取决于译者的译释。从文本的深度空间来看,从最表层的语言到最深层的义理,阐释者最终所能达到的深度反映了他的阐释层次。理学文本的义理深度和阐释开放性使得译者的阐释层次非常丰富。从对语言表层勘误校雠一直到对理学概念和义理的创造性译释,译者的阐释触角能够遍及理学文本的各个深度。对宋明理学译释在诸多层次上的描述与分析可以突破以往翻译研究阐释学进路偏于抽象思辨和宏观概括的特点,建立起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译释描述体系,这对于处于研究起始阶段的理学译释来说更具意义。从文本的译释高度看,将宋明理学的最高追求翻译出来是理学英译应当努力实现的目标。西方哲学以追求真理为终极目标,而中国哲学则往往以境界为最终旨归。但境界的高低需要译者的把握和体认,不同译者对境界的理解不尽一致。译者的译释决定了译文读者对宋明理学境界的感知,而对境界的感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宋明理学的总体认知。对境界的译释代表了译释的高度,这也是宋明理英译学不同于一般哲学文本翻译的特殊之处。从文本之间的横向关系看,宋明理学内部流派纷呈,不同流派对同一概念或义理的阐发有所差异甚至截然相反。然而流派之间既相互颉颃又彼此渗透,使得其边界保持着一定的开放性和模糊性。理学英译者的译释往往会对流派之间的边界进行有意无意地重新划定,既可能是对原有边界的彻底重构,也可能是对边界模糊或清晰程度的重描,还可能是对边界的悬搁或标举。而宋明理学与外学也处于纠缠不清的关系。对于理学与佛教和道家的关系,不同的译者也会作出不同的译释处理,既有可能划清界线,突出理学的独立品性,也可能呈现甚至加强儒释道之间的暧昧关系。因此,无论是理学内部流派的边界还是理学与释道的边界,都有可能在译者的译释过程中发生位移与变化。从文本与背景域的关系来看,前见和视域是理解得以可能的先行条件。在翻译中,最终的译文往往译者视域与原文视域融合的产物,译者无法超越自己的视域去把握文本某种“自在”的原意。对理学的译释同样也受译者视域的影响,而在这当中,西方哲学的视域是最为常见却又往往不易察觉的一种视域。无论是西方译者还是中国译者,在英译宋明理学时都有可能在内容、思维和语言的层面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西方哲学视域的特点。从文本与学科形态的关系来看,根据译者的译释方法、译释重点和译释视角的不同,可以将宋明理学的译释分为经学形态、西学形态、汉学形态和国学形态四种。理学英译的经学形态是中国传统注经模式的跨语应用;理学英译的西学形态则以西方哲学来格义宋明理学;理学英译的汉学形态是在西方目光的投射下对作为东方异质他者的理学的一种形象和意义建构;理学英译的国学形态则突出理学的民族性和中国文化身份,对理学的译释呈现出中国哲学本土化翻译模式。宋明理学的译释现象是阐释和翻译的一般规律与理学的特殊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理学译释的研究既是对阐释学方法的建构式运用,又紧扣理学文本的特殊性。对宋明理学英译译释的分析将译释的各种可能性最大化,全面还原了译释的过程,归纳出理学译释的特点,从而为宋明理学日后的进一步英译提供了观照。
薛峰[4](2020)在《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人工智能热议不断。除去直接现实原因外,人工智能热潮背后暗含历史与逻辑的必然性。人工智能是一个历史生成的概念,它首先发轫于古代追求劳动解放的美好夙愿,生长于近代关于身心问题的哲学之辩,实现于现代“图灵测试”的可操作化标准,“后图灵测试”时代人工智能曲折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发展也会经历“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辩证过程。人工智能哲学领域的基本问题是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问题。人工智能目前在问题求解、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符号主义、行为主义和联结主义三种研究范式之间哲学理念的转换,启示我们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须依赖三种范式的互相融合。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体现在其将劳动理解为实践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创建。“智能劳动”同属马克思劳动理论所关涉范畴之内。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符合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规律。马克思劳动理论时代性展现在其内含的肯定性、批判性和理想性维度,这也是我们能够将其与人工智能现实对接的理论基础。作为时代产物的人工智能,其仍属于人类“对象性活动产物”这一物质范畴。人工智能既具有时代的特殊性,又具有人类劳动产物的普遍性特征。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按时间维度可分为短期、中期和远期,按空间维度可从主体(劳动者)、中介(人工智能技术)和客体(人类社会)三个方面来解析。如何运用劳动逻辑应对人工智能挑战,将是马克思劳动理论在智能时代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从劳动本体论看,人工智能无法取代劳动在人类存在论意义上的主体地位;从劳动价值论看,人工智能技术下催生的“智能经济”与“智能劳动”对传统劳动理论的阐释提出新的要求;从劳动幸福论来看,人工智能有利于人的劳动解放、人的劳动尊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回应表明人工智能本质依然符合马克思劳动理论所揭示的一般规律。从生产力来说,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变革劳动者的思维方式,使作为劳动工具的人工智能获得有限的自主性,更拓展了人类劳动对象的时空范围;从生产关系来说,人工智能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更加合理,劳动者地位趋向平等,同时也会推动财富分配方式的转变。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历史和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体现了其历史唯物主义意蕴。人工智能自身面临哲学悖论的解决在于以马克思劳动理论视角为指导,以人类劳动的现实存在为基础。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将会组成新的“人机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劳动理论将指导我们处理“后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人机关系。
丁小平[5](2020)在《唯识学的体用思想略论》文中认为唯识学有着丰富的体用思想,所涉及到的层次和角度众多。依据体用必须一致的原则,有对于外道、小乘佛教体用之执的辨破。依据相对的体用不二原则,有对于世俗谛之内体用之间关系的辨析。依据绝对的体用不二原则,有胜义谛、世俗谛之间的体用关系辨证。在具体的思想论述中,"体"、"用"的具体意涵丰富多样,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却是一以贯之的不一不异:"体用不二"。
高永旺[6](2019)在《形而上第一义谛:《维摩》之本体论证明》文中认为《维摩诘经》逻辑自洽的形而上学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佛教本体论问题,其丰富的思想内容皆是围绕"本体"而层层展开,故被视为一部"决定实相"的大乘经典。本文扼要从"如来种"、"无住为本"、"不二法门"与"实相"等范畴来审思《维摩》是如何层层递进论证佛教形而上第一义谛的。
凌幸安[7](2019)在《论《楞严经》对《老子》诠释的影响》文中指出从南北朝起,佛教思想就提供了一个理解《老子》的新视野。晋唐时期,《老子》诠释主要受到般若中观学的影响。宋代以后,《楞严经》深受僧人、文人、道士喜爱,并深刻地影响了宋明时期的《老子》诠释。第一,佛教界依据《楞严经》如来藏缘起说来解说《老子》的宇宙论思想;第二,因缘与自然的冲突是隋唐佛道争论的焦点问题,宋代文人立足于《楞严经》"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的说法,来定位《老子》的自然思想;第三,当心性论成为学术思想的核心主题时,《楞严经》的心性思想、修行论深刻地影响到了苏辙、白玉蟾等人的《老子》诠释。《楞严经》与《老子》的互动,是宋明时期佛老关系的重要方面。
刘飞[8](2019)在《论《坛经》修行观中的“矛盾”与圆融》文中认为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而《坛经》即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性论着。研究发现,《坛经》中的顿悟指根本智亲证真如,此时无能无所,强名顿见。《坛经》虽然侧重顿悟,但依然包含着大量的加行智和后得智渐修的内容,比如惠能的弟子们悟道前的加行用功和悟道后的广学多闻都属于渐修。加行智可以引发根本智,根本智又是后得智之因,因此顿渐看似矛盾,实则一致。惠能所提倡的顿悟,只是成就一分法身佛,离圆满的体、相、用成佛还有很远。所证之真如虽然远离种种二边,没有整体与部分的差别,但是在能证之智上,却有高下之分。所以《金刚经》认为“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惠能才会出现一悟再悟的情况。惠能认为着相修行成有漏善法,故说修行不可作佛;但他也认为无相修行可以作佛,所以成佛需要修行,因为只有随顺无我的熏习才能最终令无漏种子现行,而见道之后的修行则真正做到了无相修行。这种修行是以无修为体,有修为用,是修而无修,无修而修,是修与无修的不二。以无相修行为原则,《坛经》还进一步展开了对禅定、伦理等的独特解读,形成了行住坐卧都在禅定中的一行三昧思想,以及远离能所二边的独特伦理观。《坛经》从以体摄用的角度认为,众生本具三身四智,所以三身四智并非修得,但三身四智的获得却离不开修行。在智德的开显过程中,同样也是无相修行。因此,修与无修看似矛盾,实则一致。《坛经》凡是提到佛性是不增不减的不二实性时,皆是指真如理佛性;凡是提到佛性可增可断时,皆是指行佛性。理佛性为体,行佛性为用,两者是不即不离的不二关系。因此,佛性不增不减与可增可断看似矛盾,实则一致。
马丽达[9](2019)在《佛学缘分关系视角下品牌资产构念及量表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关系的品牌资产是近年来品牌研究领域的热点,现有学者以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些揭示人际关系的理论。而现有的基于关系的品牌资产研究则主要是从人际情感成分组合的视角进行构念化研究,基于文化理论的品牌资产构念问题研究仍然具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基于佛学文化情境下缘分关系的品牌资产研究尚未涉及。本研究以佛学缘分关系为理论基础,采用焦点小组访谈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反映缘分关系的一手资料。运用扎根分析这一质化研究工具进行三重译码分析,探索佛学缘分关系视角下品牌资产的构念模型,得到了一个包含个性心理倾向、情感、行为三大构面相互作用的佛学缘分关系视角下的品牌资产构念模型,以及11个佛学缘分关系视角下品牌资产的构念测量维度。在扎根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进行了基于佛学缘分关系的品牌资产测量量表的开发,结合扎根分析和相关研究成果编制了初始量表,利用SPSS和AMOS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以个性心理倾向、情感、行为三大构面为主线的佛学缘分关系视角下的品牌资产测量量表各项指标良好,通过了检验。个性心理倾向构面包含交往信念(依据)、期待有好关系两个维度;行为构面包含互动、成长性人际关系、交往深入三个维度;情感构面包含承诺、依恋、包容、真挚、和谐相处、善良六个维度。研究结果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测量基础,同时也为品牌管理者提供了品牌资产评估工具。
单虹泽[10](2019)在《阳明心学与神秘主义》文中指出通常理解的神秘主义,指的是能够使修习者获得较高层次精神力量的各种教义和巫术仪式。而我们将神秘主义界定为精神本体对理性和现实性的超越。通过直觉反思,精神领悟到本体就是一种否定了全部经验表象并超越理性的绝对原理。阳明心学即展现出这样一种神秘主义向度。阳明心学是继程朱道学之后儒学发展的又一高峰。阳明对具有绝对超越性的良知本体的领悟,达到了一种精神的绝对反思与内在超越的统一,标志着儒家心学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心学神秘主义将本心理解为超理性、超现实的神秘精神,并通过直觉反思的工夫否定外在现实对本心的约束和桎梏。古代的巫史传统遗留下了“天人合一”、“直觉内省”、“万物一体”等神秘主义观念,它们对后世儒家神秘主义的发展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天人合一”意味着个体通过内心的道德直觉,主动参与到宇宙生命的创造与转化之中。“直觉内省”表明个体以内在精神为对象,通过证悟自我与超越者的冥契,最终达到超现实的境界。“万物一体”指的是个体与万物在感应中建立起的一种神秘的共存关系。秦汉以来,包括孔子、孟子和董仲舒在内的很多思想家的学说都包含了神秘主义的观念,它们是后世心学神秘主义发生的思想资源。宋明时期,禅佛教的神秘主义对儒家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影响。禅佛教的本体论和修道论的神秘主义逐渐被儒家吸收和改造,最终形成了宋明儒学的神秘主义。而在儒家传统中,最具神秘主义色彩的学说正是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的神秘主义,既继承了传统儒学中的部分神秘主义观念,又在禅佛教的影响下使儒家的神秘主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阳明心学的兴起,一方面形成以超越性和反思性为特征的精神本体论,另一方面对超理性本体的追求和体认也成为心学在实践层面的特征。因此,阳明心学的神秘主义包含了本体论与工夫论的两个向度。首先,阳明心学包含了一种本体论的神秘主义。阳明心学将良知领会为否定了一切自然、现实存在甚至概念与理性的超越实体。这种实体就是一种恒常、无形式、无差别的纯粹澄明,它超越了思维、理性,因而是神秘的精神。儒家传统的“心”的概念始终处在一个不断精神化、本体化的过程之中。阳明心学既继承了传统儒学的“心”的概念,又在大乘佛教的影响下对本心有着新的理解。阳明心学深受禅佛教的影响,将“心”视为一种超绝的精神实体,亦即为自由的本体。阳明认为,作为无善无恶的神秘本体,良知既是全部伦理法则的本质内容,更是超越经验伦理的先验实在。相对于现实层面的“有”,良知呈现为否定全部现实经验、理性的“无”,二者构成精神内在的辩证关系。因为良知是神秘的精神实体,所以它难以被日常语言诠解,而往往通过譬喻的方式说明。阳明以光、镜和太虚三种喻体说明本心,分别意谓心体的光明本性、感应明觉及虚无的特质。其次,阳明心学还包含了一种工夫论的神秘主义。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修证的对象是神秘的本体。阳明心学的实践,包含了一种超理性的、持续内向化的直觉反思运动,具体表现为面向精神本体的神秘直觉。在这一过程中,良知不断地否定外在、经验的自我,最终将超理智的神秘澄明作为终极真理。第二,修证的方法是神秘的直觉反思。良知本体的超理性、超现实性的特征决定了对它的认识只能诉诸于某种神秘的直觉。经过“龙场悟道”,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之旨,确定了工夫的内向化进路。阳明又提倡默坐澄心之功,藉此获得对心体的证悟。继而渐觉静坐形成的喜静厌动之弊,乃专提“致良知”,注重工夫体证中的动静合一。阳明还提出通过涵养体气来转化身心结构,最终体验到自我与天地万物的浑然一体之感。通过这些修养工夫,精神不断否定外在的表象,并领会到本心是超越概念与理性的生命意志。第三,心学的教法是神秘的。心学深受禅宗的影响,故阳明在言教中屡发机锋、险语。然而,一个超理性的本心、灵明,本质上是与作为理性规定的伦理法则相矛盾的。对于它而言,任何伦理法则、教条都是外在的,都违背它的自由,因而本心与现实伦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张力。将神秘的本心置于全部现实存在之上,势必导致学者过于专注内心的体验而疏略道德实践,从而导致“狂禅”现象的发生。在中晚明时期,儒、释、道的互动与融合得到了空前的强化,这是促成心学神秘主义成型的主要原因。同时,阳明和部分王门学者把良知作为信仰的对象,而心学的宗教化进路也依此而展开。在王门后学那里,阳明心学的神秘主义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王龙溪、王心斋等现成派学者把良知理解为一种内在、无住的自由精神,全部后天的工夫皆为良知本体之外缘。而聂双江、罗念庵等归寂派学者认为,良知本是虚寂的神秘原理,故推崇主静归寂之功以悟入良知。这两派的共同点在于,他们把良知当作一种超越理性与现实性的存在,并强调排除了全部理性思辨及经验验证的直觉体悟。
二、佛法是一种本体论吗?——比较哲学视域中对佛法基本要义的反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佛法是一种本体论吗?——比较哲学视域中对佛法基本要义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体验性知识学习及其教学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对传统知识学习过程的反思 |
(二) 对现代教育中体验缺失现象的思考 |
(三)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关于体验的相关研究 |
(二) 关于知识学习的相关研究 |
(三) 已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唯理性化知识学习及其局限 |
一、理性化知识学习的涵义 |
(一) 理性与理性化知识学习 |
(二) 知识学习过程为何需要理性 |
二、理性化知识学习的基本特征 |
(一) 科学性 |
(二) 预设性 |
(三) 确定性 |
(四)逻辑性 |
三、唯理性化知识学习的局限 |
(一) 迷失了知识学习的本质 |
(二) 阻碍了教师的深度教学 |
(三) 束缚了学生的深层次发展 |
第二章 体验性知识学习及其教学价值 |
一、体验及其对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
(一) 什么是“体验” |
(二) 体验的类型 |
(三) 体验运用于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
二、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基本涵义 |
(一)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定义 |
(二)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基本类型 |
(三)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基本特征 |
(四) 体验性知识学习与理性化知识学习的关系 |
三、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教学价值 |
(一) 有助于课程设计的开放性 |
(二) 有利于教师教导的优质化 |
(三) 有益于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
第三章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历史流变 |
一、体验:人类学习知识最原初的方式 |
(一) 通过体验的方式来获取知识 |
(二) 通过体验的方式来传递知识 |
二、从体验到经验:知识学习的逐渐异化 |
(一)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体验与经验 |
(二)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体验与经验 |
三、唯经验主义:近代知识学习中体验的遮蔽 |
(一) 经验论视域下的知识学习 |
(二) 先验论视域下的知识学习 |
四、非理性化的经验:现代知识学习中体验的回归 |
(一) 经验即实验:实用主义视域下的知识学习 |
(二) 回到事物本身:现象学视域下的知识学习 |
(三) 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主义视域下的知识学习 |
五、回归体验:后现代对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寻求 |
(一) 后现代知识观的重构 |
(二) 后现代对体验性知识学习的自觉追求 |
第四章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内在机制 |
一、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基本环节 |
(一) 接受式体验性知识学习基本环节 |
(二) 探究式体验性知识学习基本环节 |
(三) 两种体验性知识学习方式的共同特征 |
二、体验性知识学习的运行机制 |
(一) “体”的层面:从感知到领悟 |
(二) “验”的层面:从内化到行动 |
(三) 好奇心: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动力机制 |
三、体验性知识学习的保障条件 |
(一) 内需:确保体验性知识学习开展的原动力 |
(二) 心流:确保体验性知识学习持续进行的关键 |
(三) 抗挫折力:确保体验性知识学习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
第五章 知识学习的现实考察及体验缺失的归因分析 |
一、学生知识学习现状研究设计 |
(一) 学生知识学习现状研究的目的 |
(二) 学生知识学习现状研究的维度划分 |
(三) 学生知识学习现状研究的工具设计 |
二、学生知识学习的现状分析 |
(一)学生知识学习的各维度特征现状分析 |
(二) 学生知识学习情况的差异性分析 |
(三) 学生知识学习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
三、研究发现 |
(一) 当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多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学习 |
(二) 体验在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是缺位的 |
(三) 体验性知识学习与学生的学段、年级成负相关 |
四、知识学习中体验缺位的归因分析 |
(一) 传统应试教育制度的根深蒂固 |
(二) 教师“唯知识”教学观念的滞后 |
(三) 体验性知识学习方式本身的复杂性 |
第六章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教学实现 |
一、准确把握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基本理念 |
(一) 体验性知识学习是一种间接性的知识学习 |
(二) 体验性知识学习以生活经验为中介 |
(三) 体验性知识学习引导学生重走知识提出之路 |
(四) 体验性知识学习指向开放性的结果 |
二、基于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 |
(一) 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
(二) 倡导直接参与,强调具身性体验 |
(三) 创设适当情境,引发替代性体验 |
(四) 释放创造活力,建构想象性体验 |
(五) 倡导包容性的教学评价 |
三、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条件创设 |
(一) 建构适宜性的教学“场” |
(二) 鼓励教师“溶入”教学内容 |
(三) “稚化”教师的教学行为 |
结语 体验性知识学习:一种更高层次的知识学习新范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学生知识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知识学习现状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三 学生知识学习现状访谈提纲(学生版)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2)庄子逍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天人之辩视域下的逍遥缘起 |
1.1 历史的先导——老子的天人之思 |
1.1.1 道与人 |
1.1.2 自然原则及文明的批判 |
1.2 庄子的天人之辩与逍遥的缘起 |
1.2.1 何为人:庄子关于人的两重理解 |
1.2.2 天之二义 |
1.2.3 自我与自由 |
第二章 逍遥的根据 |
2.1 道通为一:生命世界的本相 |
2.1.1 未始有封 |
2.1.2 物化 |
2.2 由道而德:人与道的交织 |
2.2.1 物得以生谓之德 |
2.2.2 心通道境 |
第三章 逍遥的路径 |
3.1 视域的转换 |
3.1.1 知与在 |
3.1.2 以道观之 |
3.2 “无”的工夫:实证的方式 |
3.2.1 心斋 |
3.2.2 坐忘 |
第四章 逍遥的境界 |
4.1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此岸中的超越性 |
4.1.1 逍遥于天地之间 |
4.1.2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
4.2 理想人格:逍遥的具现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题解 |
1.1.1 “宋明理学” |
1.1.2 “译释” |
1.1.3 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 |
1.1.4 “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 |
1.1.5 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 |
1.2 研究目标、方法和性质 |
1.3 研究特点和创新性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本研究理学英译文本来源综述 |
2.2 宋明理学英译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宋明理学英译译释总论 |
3.1 译释学总论 |
3.2 宋明理学的译释 |
第四章 宋明理学译释的文本性 |
4.1 宋明理学英译对宗教性的译释 |
4.1.1 宋明理学的宗教性 |
4.1.2 对宋明理学宗教性的译释 |
4.2 宋明理学英译对哲学性的译释 |
4.2.1 宋明理学的哲学性 |
4.2.2 对宋明理学本体性的译释 |
4.2.3 对宋明理学体系性的译释 |
4.2.4 对宋明理学逻辑性的译释 |
4.3 宋明理学英译对科学性的译释 |
4.3.1 宋明理学的科学性 |
4.3.2 对宋明理学科学性的译释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宋明理学英译译释的层次性 |
5.1 创造性阐释学的阐释层次划分 |
5.2 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层次分析 |
5.2.1 理学译释的实谓层次 |
5.2.2 理学译释的意谓层次 |
5.2.3 理学译释的蕴谓层次 |
5.2.4 理学译释的当谓层次 |
5.2.5 理学译释的必谓层次 |
5.3 小结 |
第六章 宋明理学译释的境界性 |
6.1 宋明理学的境界 |
6.2 对宋明理学境界的译释 |
6.2.1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标举 |
6.2.2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拔高 |
6.2.3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拉低 |
6.2.4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窄化 |
6.2.5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异化 |
6.3 小结 |
第七章 宋明理学译释的边界性 |
7.1 宋明理学英译对理学内部边界的译释 |
7.1.1 宋明理学的流派 |
7.1.2 理学英译对流派边界的消弭 |
7.1.3 理学英译对流派边界的重构 |
7.1.4 理学英译对流派边界的勘定 |
7.1.5 理学英译对流派边界的标记 |
7.2 宋明理学英译对儒释道边界的重构 |
7.2.1 宋明理学与释道关系 |
7.2.2 理学英译对儒释关系的重构 |
7.2.3 理学英译对儒道关系的重构 |
7.3 小结 |
第八章 宋明理学译释的视域性 |
8.1 理学译释的哲学内容视域性 |
8.1.1 对张载的唯物论译释 |
8.1.2 对王阳明的主观唯心论译释 |
8.1.3 对程颢的主观唯心论译释 |
8.1.4 对王阳明的现象学译释 |
8.2 理学译释的哲学思维视域性 |
8.2.1 对体用关系的译释 |
8.2.2 对成圣过程的译释 |
8.2.3 对知行合一的译释 |
8.3 理学译释的哲学语言视域性 |
8.3.1 哲学名词的视域性 |
8.3.2 语言范畴的视域性 |
8.3.3 针对语言视域性的翻译策略 |
8.4 小结 |
第九章 宋明理学英译译释的形态性 |
9.1 宋明理学英译的经学形态 |
9.1.1 对关键词的训诂译释 |
9.1.2 以传解经的译释方法 |
9.1.3 经传合注的译释方法 |
9.1.4 以经解译的译释方法 |
9.1.5 以译解译的译释方法 |
9.1.6 历史考证的译释方法 |
9.1.7 版本对勘的译释方法 |
9.2 宋明理学英译的西学形态 |
9.3 宋明理学英译的汉学形态 |
9.4 宋明理学英译的国学形态 |
9.4.1 中国英语的构建 |
9.4.2 理学的国学整体观 |
9.5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10.1 理学英译的译释类型 |
10.2 多维空间的译释分析 |
10.3 译释行为的总体特点 |
10.4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人工智能现象的哲学分析 |
第一节 人工智能存在论:由人工智能现象引发的哲学思考 |
一 引起人工智能热潮现象的直接现实原因 |
二 引起人工智能热潮现象的历史与逻辑必然性 |
三 人工智能现象的进一步追问:人工智能存在论 |
第二节 人工智能认识论:概念生成史 |
一 人工智能发轫于古代追求劳动解放的美好夙愿 |
二 人工智能生长于近代关于身心问题的哲学之辩 |
三 人工智能实现于现代“图灵测试”的可操作化标准 |
四 后“图灵测试”时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哲学启示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四节 人工智能价值论:研究目标分歧及其现实应用 |
一 强弱人工智能的划分 |
二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
第五节 人工智能方法论:研究范式及其哲学意蕴 |
一 三种研究范式: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 |
二 人工智能范式转换依据的哲学原理及启示 |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与时代性 |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
一 劳动观念演进史 |
二 马克思劳动理论变革的问题逻辑与思想历程 |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内在契合智能时代之需 |
一 劳动被理解为实践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
二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三个维度 |
三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时代性 |
第三章 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与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回应 |
第一节 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 |
一 弱人工智造成冲击人类现有就业结构的短期挑战 |
二 强人工智能造成动摇人类主体地位的中期挑战 |
三 超人工智能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的远期挑战 |
四 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劳动逻辑 |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视域下回应人工智能挑战的三个维度 |
一 劳动本体论:存在论维度 |
二 劳动价值论:经济维度 |
三 劳动幸福论:伦理维度 |
四 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三个诠释维度之间的辩证关系 |
第三节 马克思劳动三要素理论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再回应 |
一 人工智能是劳动手段而非目的 |
二 人工智能仍属劳动对象范畴 |
三 人工智能是对机械性劳动资料的超越 |
第四章 人工智能为马克思劳动理论注入的新内涵 |
第一节 人工智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一 变革劳动者生活和思维方式 |
二 劳动工具获得有限的自主性 |
三 拓展劳动对象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更加合理 |
二 生产者地位趋向平等 |
三 财富分配方式的转变 |
第五章 余论 |
第一节 人工智能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一 人机交互的工作原理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二 人工智能发展史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三 人工智能的双重属性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四 人工智能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面临的哲学困境及未来通途 |
第三节 后人类中心主义时代的人机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唯识学的体用思想略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体用必须一致 |
二、相对的体用不二 |
三、绝对的体用不二 |
四、正智与真如的体用不二 |
余论 |
(6)形而上第一义谛:《维摩》之本体论证明(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论 |
二、如来种与无住为本 |
三、不二法门 |
四、法身与实相 |
(7)论《楞严经》对《老子》诠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识体与道体 |
二、因缘与自然 |
三、性体与工夫 |
四、结语 |
(8)论《坛经》修行观中的“矛盾”与圆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章 修行之阶段:顿与渐不二 |
2.1 根本智的顿入 |
2.2 加行智与后得智的渐修 |
2.2.1 加行智的渐修 |
2.2.2 后得智的渐修 |
2.3 顿悟的特殊情况 |
2.4 一悟再悟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修行之方法:无相修行的修与无修不二 |
3.1 着相之修不可成佛 |
3.1.1 着相之修成有漏善法 |
3.1.2 修福与修道的区别 |
3.2 无相之修可以成佛 |
3.3 《坛经》中无相修行的表现 |
3.3.1 无相修行下的坐禅 |
3.3.2 无相修行下的伦理道德 |
3.3.3 无相修行下的反常行为 |
3.4 起修皆妄动与守住匪真精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修行之基础:佛性的理、行不二 |
4.1 理佛性与行佛性略述 |
4.2 《坛经》中的自性与佛性 |
4.2.1 《坛经》中的自性 |
4.2.2 《坛经》中自性与佛性的等用 |
4.3 理佛性的不增不减 |
4.4 行佛性的可增可断 |
4.5 理佛性和行佛性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佛学缘分关系视角下品牌资产构念及量表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创新点 |
1.3.1 研究视角创新 |
1.3.2 研究内容创新 |
1.3.3 研究方法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佛学缘分关系研究 |
2.1.1 佛学缘的内涵 |
2.1.2 基于佛文化的人际关系 |
2.2 基于关系的品牌资产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3 佛学缘分关系视角下品牌资产构念模型研究 |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2 扎根理论研究资料整理过程 |
3.2.1 开放性译码 |
3.2.2 主轴译码 |
3.3 佛学缘分关系下品牌资产构念的理论模型构建 |
4 佛学缘分关系视角下的品牌资产构念量表开发与检验 |
4.1 佛学缘分关系视角下的品牌资产构念量表开发 |
4.2 量表初测 |
4.3 量表复测 |
4.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5 信度检验 |
4.6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6.1 内容效度检验 |
4.6.2 验证性因子分析路径及建构效度检验 |
4.6.3 收敛效度检验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1.1 佛学缘分关系视角下的品牌资产构念模型 |
5.1.2 佛学缘分关系视角下的品牌资产构念测量维度 |
5.1.3 基于佛学缘分关系视角下的品牌资产测量量表 |
5.2 结果讨论 |
5.2.1 基于佛学缘分关系的品牌资产构念因素关联分析 |
5.2.2 佛学缘分关系与儒家缘分关系下品牌资产构念比较分析 |
5.2.3 佛学文化情境下的品牌资产测量维度 |
5.3 管理启示 |
5.4 研究局限 |
5.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阳明心学与神秘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阳明学的研究现状 |
(二)神秘主义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从史料出发的方法 |
(二)概念的逻辑分析的方法 |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四)比较哲学的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的难点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导论 |
(一)“神秘主义”释义 |
(二)“心学”发微 |
(三)宗教性与人文性的儒家传统 |
(四)明代思想史上一些问题的决疑与检讨 |
第一章 中国思想史中的神秘主义传统 |
引言 |
第一节 古代宗教中的神秘主义 |
1.1.1 天人之际 |
1.1.2 内圣之境 |
1.1.3 物我之间 |
小结 |
第二节 先秦两汉儒家思想中的神秘主义 |
1.2.1 孔子的默识之学 |
1.2.2 孟子的反身而诚 |
1.2.3 汉代的天人感应 |
小结 |
第三节 宋明儒学中的神秘主义 |
1.3.1 宋代理学的神秘体验 |
1.3.2 宋代心学的神秘体验 |
1.3.3 明代心学的神秘体验 |
小结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心学本体论的神秘主义 |
引言 |
第一节 “心”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
2.1.1 佛教入华前儒家之“心”的概念 |
2.1.2 吠檀多—禅宗之真心本体论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节 良知作为神秘的本体 |
2.2.1 “心即理”的神秘主义内涵 |
2.2.2 “无善无恶”的良知与神秘精神 |
小结 |
第三节 阳明哲学的“心”的几种譬喻 |
2.3.1 光喻 |
2.3.2 镜喻 |
2.3.3 太虚之喻 |
小结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心学工夫论的神秘主义 |
引言 |
第一节 从龙场悟道到知行合一 |
3.1.1 龙场悟道之所悟 |
3.1.2 言说与体知 |
小结 |
第二节 静的追求及其效验 |
3.2.1 略论先秦儒家的“静”之观念 |
3.2.2 宋明儒者的静坐实践 |
3.2.3 动静合一:从静坐到致良知 |
小结 |
第三节 心学的气论与“养气”工夫 |
3.3.1 气即良知:气的本体论转向 |
3.3.2 阳明的“养气”论及工夫效验 |
小结 |
第四节 心学神秘主义的局限性 |
3.4.1 神秘精神与现实伦理之间的张力 |
3.4.2 中晚明的“狂禅”现象 |
小结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王门后学的宗教意识与神秘主义 |
引言 |
第一节 中晚明的阳明学与佛老的互动 |
4.1.1 三教合一的历史现象 |
4.1.2 心学宗教化的历史现象 |
小结 |
第二节 现成良知,直下悟入 |
4.2.1 王龙溪的先天正心之学 |
4.2.2 王心斋的现成自在之学 |
小结 |
第三节 归寂通感,主静混一 |
4.3.1 聂双江的归寂之学 |
4.3.2 罗念庵的主静之学 |
小结 |
本章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佛法是一种本体论吗?——比较哲学视域中对佛法基本要义的反思(论文参考文献)
- [1]体验性知识学习及其教学实现[D]. 郭超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庄子逍遥思想研究[D]. 郭天恩. 河北大学, 2020(03)
- [3]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D]. 张帆.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D]. 薛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唯识学的体用思想略论[J]. 丁小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01)
- [6]形而上第一义谛:《维摩》之本体论证明[J]. 高永旺. 佛学研究, 2019(02)
- [7]论《楞严经》对《老子》诠释的影响[J]. 凌幸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8]论《坛经》修行观中的“矛盾”与圆融[D]. 刘飞. 湖南大学, 2019(07)
- [9]佛学缘分关系视角下品牌资产构念及量表开发研究[D]. 马丽达. 广西大学, 2019(01)
- [10]阳明心学与神秘主义[D]. 单虹泽. 南开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