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烈度标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梯,对重导轨支架,有限元,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马雯波,杨生泉,刘荟琼[1](2015)在《电梯对重导轨支架在不同标准地震烈度下的应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电梯对重导轨支架进行分析,分别得到其在日本标准和美国标准取地震最大烈度时的应力分布。通过应力云图对其危险部位进行分析,获得其强度值。结果表明,该型号对重导轨支架满足设计要求。比较日本标准和美国标准可知,日本标准更趋于保守,而美国标准的计算过程相对于日本标准更加简便。(本文来源于《起重运输机械》期刊2015年11期)
杨蕾[2](2014)在《地震烈度标准有效服务防震减灾》一文中研究指出2月12日17时19分,新疆和田地区发生7.3级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测,本次地震极震区烈度在9度以上,靠近震中的于田县叶亦克乡和阿羌乡处在6度区和7度区的交界地带,于田县城和民丰县城位于6度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孙景江告诉,对地震烈(本文来源于《中国质量报》期刊2014-02-18)
[3](2013)在《我国评定地震烈度的技术标准是什么》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评定地震烈度的技术标准是《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它将烈度划分为十二度,其评定依据之一是:Ⅰ至Ⅴ度以地面上人的感觉为主;Ⅵ和Ⅹ度以房屋震害为主,人的感觉仅供参考;Ⅺ、Ⅻ度以房屋破坏和地表破坏现象为主。按这个烈度表的评定标准,一般而言,烈度为Ⅲ至Ⅴ度时人们有感,Ⅵ度以上有破坏,Ⅸ至Ⅹ度破坏严重,Ⅺ度以上为毁灭性破坏。(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3年06期)
李思齐[4](2010)在《中外地震烈度标准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强弱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估计地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重要依据。随着建筑物形式和质量的变化,国内外划分地震烈度的标准即烈度表也在不断地修改。为了把握现有国内外常用地震烈度标准间的异同,本文应用震害资料对中外地震烈度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中外地震烈度表的沿革和现状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2.基于地震烈度标准的条文描述,分别从人的感觉及器物反应、结构物震害情况、生命线工程破坏情况、地震地面破坏以及地震动参数等方面,对中外地震烈度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不同烈度表在同等地震烈度等级下的差异。3.应用汶川地震都江堰市区1865栋建筑物的震害资料以及其它地震的震害调查数据,对中外地震烈度标准进行实际应用结果的对比。最后作者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期刊2010-06-01)
朱全军[5](2008)在《电网损毁之因 地震烈度高于设防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震区内电网基本设防烈度为7度,33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等重要设施为8度,而汶川地震实测最高烈度达到11度。作为受灾最严重的单位之一,国家电网在这次地震中遇难员工300多名,并有多名员工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0亿元,其中四川公司超过106亿元,初步预计震后恢复和重建需要投入资金346亿元,灾后重建资(本文来源于《中国报道》期刊2008年07期)
,曾巧巧[6](2008)在《建设部:地震烈度超抗震标准致房屋大面积倒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曾巧巧)“据初步了解,四川省成都、德阳、广元、雅安和其他15个市、州倒塌和损坏的房屋就有440万多间,部分城镇几乎被夷为平地;甘肃省倒塌和损坏的房屋有45万多间;陕西省倒塌和损坏房屋30万多间。”5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向外界公(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报》期刊2008-05-17)
郝敏,谢礼立,李伟[7](2007)在《基于砌体结构破坏损伤的地震烈度物理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基于砌体结构破坏的地震烈度物理标准,将15个地震动参数按属性(峰值、频率、持时和能量)分成4类,将地震记录按地震动叁要素(峰值、频率、持时)分成3组,求出每组记录作用下砌体结构的延性系数,计算出各个参数值和延性系数的相关系数,比较分析这些相关系数发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有效峰值加速度、地震动输入能量和滞回耗能都能表征地震动对砌体的破坏势,并且这4个参数都和烈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烈度的物理标准。(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07年05期)
郝敏,刘晶波,谢礼立[8](2006)在《基于RC框架结构破坏损伤的地震烈度物理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基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破坏损伤的地震烈度物理标准,将15个地震动参数按特性(峰值、频率、持时和能量)分成4类,将地震记录按地震动3要素(峰值、频率、持时)分成3组,求出了每组记录作用下RC结构的破坏指数,计算了各个参数值和破坏指数的相关系数.比较分析这上述相关系数发现:ap、vp、vps、dps、Ein、Eh能够部分或全部地表征地震动对RC结构的潜在破坏势,其中ap、vps、Ein、Eh这4个参数都和烈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烈度的物理标准.(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S1期)
郝敏,谢礼立[9](2006)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中物理标准取值研究与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比较基于中国烈度表绘制的集集地震烈度等震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等值线的相似度,发现中国烈度表中的这两个地震动峰值参数对应于7、8、9度区的数值范围偏低.后参照烈度等震线从视觉上找出与它最相似的PGA、PGV等值线,通过数字化比较和描述统计分析发现,新的地震动峰值参数等值线较基于中国烈度表物理标准取值范围而绘制的等值线与烈度等震线更为相似.由此得出了研究建议的对应于中国烈度表中7、8、9、10度区的PGA和PGV取值范围,其中7、8、9度区的参数值需要提高以保障抗震设计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7期)
郝敏[10](2006)在《地震烈度物理标准及地震动破坏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烈度物理标准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基础性的研究课题,由它引发出的地震动破坏势研究也已开展了一百多年。由于地震资料匮乏,这个课题的研究都是以长期积累的地震记录和震害资料为基础的,但不同地震的震源机制、地震动特性、受损结构属性以及烈度评定是不同的,这种将不同年代、不同地点的多次地震的资料混在一起研究烈度物理标准虽然不尽合理,但也是十分无奈,不得已而为之的。另外过去的研究虽也考虑了区分结构类型,但总的来说较为粗糙。此外涉及的地震动参数也很简单,主要都是一些峰值参数和少量频率参数,而一些重要的地震动特征,如能量参数和持时参数从未考虑到。针对这种状况,本文利用台湾集集地震提供的同一地震中得到的丰富的地震记录和详尽的震害资料开展了烈度物理标准和地震动破坏势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整理统计了集集地震的工程震害资料,并以此为基础采用平均震害指数方法绘制了集集地震的烈度等震线。(2)选取了量大面广,且震害资料丰富的砌体、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叁类结构,计算了它们在多种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损伤,并研究了这叁类结构的损伤与地震动幅值、频率、持时和能量特性等15个地震动参数之间的关系,以确定地震动参数与结构损伤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探求地震动的破坏势。结果显示:地震动输入能量Einput、地震动滞回能量Eh以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表现出与所有结构都非常好的相关性,其中两个能量参数达到了除砌体外和所有结构相关系数都近似1的相关性,说明能量参数能够非常完美的表征地震动对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势,和砌体结构的反应也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但不如混凝土结构明显;对于砌体结构,地震动有效峰值加速度EPA与之有很好的相关性;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PSV与低层框架在地震动作用下的损伤有很大相关性,PGV、PSD、Arias强度与中层框架相关性较好; Arias强度与高层框架相关性较好;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PGV、Arias强度与之反应相关性较好。(3)由于Einput、Eh、PGA、PSV、Arias强度、EPA、PGV、PSD这8个参数和结构的反应或损伤有较好或一定的相关性,将214条集集地震加速度记录参照根据本文绘制的烈度等震线按照7、8、9、10度区进行划分,计算出每个烈度区内这8个参数的算术平均值,将这些均值和烈度分别进行基(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6-06-01)
地震烈度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月12日17时19分,新疆和田地区发生7.3级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测,本次地震极震区烈度在9度以上,靠近震中的于田县叶亦克乡和阿羌乡处在6度区和7度区的交界地带,于田县城和民丰县城位于6度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孙景江告诉,对地震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烈度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1].马雯波,杨生泉,刘荟琼.电梯对重导轨支架在不同标准地震烈度下的应力研究[J].起重运输机械.2015
[2].杨蕾.地震烈度标准有效服务防震减灾[N].中国质量报.2014
[3]..我国评定地震烈度的技术标准是什么[J].四川建筑.2013
[4].李思齐.中外地震烈度标准对比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
[5].朱全军.电网损毁之因地震烈度高于设防标准[J].中国报道.2008
[6].,曾巧巧.建设部:地震烈度超抗震标准致房屋大面积倒塌[N].中国冶金报.2008
[7].郝敏,谢礼立,李伟.基于砌体结构破坏损伤的地震烈度物理标准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
[8].郝敏,刘晶波,谢礼立.基于RC框架结构破坏损伤的地震烈度物理标准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
[9].郝敏,谢礼立.中国地震烈度表中物理标准取值研究与建议[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
[10].郝敏.地震烈度物理标准及地震动破坏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