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化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化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郭万萍

摘要:问题情景的创设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去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本文论述了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景。

关键词:情景教学;化学教学;提问

作者简介:郭万萍,任教于河北省蔚县城第四中学。

创设合理的问题情景,设置疑点,以疑促思,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堂好课离不开教师一系列恰如其分的提问,在课堂上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是沟通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的纽带,是深化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的方法。教师的提问,要问地巧、问地妙,启迪心智。所以,笔者认为课堂提问应针对教学内容实际,在教师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提问方式,采取“就近启发”的方法,设置难度适中、内容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这些具有启发性和一定坡度的问题中自主地、积极地进行思考。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课堂中的教师提问就是其中的关键。因为学习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所以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干线来组织和调控教学,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谈谈教师提问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思而有源——提问前的知识准备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问题的提出后,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几次,学生都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这时候师生双方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疑惑,焦虑的情绪,教师怪学生“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学生埋怨教师“这么难的问题谁会呀”!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化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疑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问题就在于化学教学中如何巧妙设疑。

例如在讲氧气制法时,提到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装置中导气管伸入集气瓶位置时,教师紧接着又提出: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伸入集气瓶的位置和排水法是否相同?还是伸入集气瓶的底部?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但令人费解的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说“相同”。经教师一再提示,少数学生说伸入集气瓶底部,但也说不清为什么,即使在教师解释“是为了排尽空气”后,大多数人仍然表情疑惑,显然并未理解。为什么其实不是很难的问题会让学生感到棘手呢?经课后认真思考,才知道原来学生只是第一次接触排水法和排气法,根本就不知道它们利用了什么原理,当然难以理解装置中的有关问题了。对于学生思维的连续性来说,这个问题显然跳跃的幅度太大了。假如在讲氧气收集时,先把排水法、排气法的原理讲清了,再提出以上问题,学生就能知道往哪个方向想,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并且在理解有关气体收集的其它问题上也会得心应手的。所以在问题提出时,一定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保证思维的连续性,最好能把所需的原理、规律讲解透彻了,提供给学生有效的方法知识,他们才有可能完成对新的知识的探索。即使很难的问题,只要思而有源,也能迎刃而解。这个方法在正确引导学生思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有极好的效果。

另外,也要注意新旧关联,旧中引新。教学中要善于在联系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旧中引新,设问激疑,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例如:教学“铵盐的性质”时,先复习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然后选择NH4Cl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疑问:实验室制取氨气时,能否用(NH4)SO4、(NH4)CO3、NH4NO3、(NH4)3PO4代替NH4Cl?小小问题就像敲门砖一样,敲开了疑问之门,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来。

二、问而有术——问题情景的创设

所谓的问题情景是指个人自己觉察到一种“有目标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它实际上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学习内容与其原有知识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解决的心理状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对学生进行正确和有创造性的思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离不开具体的问题情景。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学生参与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独立思考的结果在相互交流时发生思维碰撞,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应联系学生生活和认识的实际,巧妙地创设学生探究的问题情景,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一个个问号转化成句号,又产生新的问号,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造成他们认识上突破,激励他们去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问题情景的创设有多种方法,简单介绍三种:

1.运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景

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好的实验会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如讲燃烧条件时,将铜片放在盛满热水的烧杯上,铜片两端分别放置少量的红磷和白磷,几分钟后,白磷剧烈燃烧,学生很奇怪没有明火,白磷怎么会燃烧起来,而红磷不燃烧呢?紧接着,比这又将一小块白磷放入热水中,问学生会不会燃烧,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会”。当笔者将氧气通入水中并与白磷接触,白磷竟然燃烧起来。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议论纷纷。这时候笔者趁热打铁提出问题,燃烧究竟需要什么条件呢,以上的实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他们立刻得出正确的结论。

另外要平中出奇,新颖别致。好奇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生动鲜明、新奇有趣的实验现象最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好奇心。例如,讲授“原电池”一节时,先让学生动手实验:将锌片与铀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进一步验证锌与稀硫酸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的结论。然后将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再同时插在稀硫酸中,发现铜片表面立即有大量气泡逸出,而锌片表面则几乎没有气泡产生。这个“一反常态”的实验现象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思维特别活跃。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定能收到不同凡响的教学效果。运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景是最好的方法,它既符合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又能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增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2.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某些内容直接地设置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种常用的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只要精心设计问题,注意难度顺序,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讲解原子的结构一课时可提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构成物质上是不是最小微粒呢?”这一问题的直接提出能一步步地激发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对原子结构的深刻理解。

3.悖常质疑创设问题情景

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创造性,安于现状,固于常规,不善于站在习惯的对立面去考虑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一些与常规看法相悖的问题,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兴奋高潮。例如讲到“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时,可设计一个实验,取一溶液(标签背向学生),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然后面向学生问:这种溶液里有无硫酸根?大多数不假思索地回答:“有”,这时教师慢慢拿起盛此溶液的试剂瓶,并将其标签面向学生,标签为硝酸银,学生茫然,转而恍然大悟,同学们兴奋了,教师接着让学生讨论:该怎样检验这种溶液中有无硫酸根?使学生悟出氯化钡作试剂检验硫酸根的前提条件。适当采用悖常质疑的形式来创设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对平时“不屑细顾”的问题的研究兴趣,产生意想不到的结论,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独特性。

三、问而有答——问题的解决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引入提出都很精彩,学生的兴趣也很浓,但往往由于在讲到最关键的部分——解决问题时,教师未能讲清楚。给出明确的结论时,学生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种“虎头蛇尾”的现象是教学的致命伤。因此在提出问题后,一定要“善始善终”,给出明确的结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运用:

1.板书或课件给出原理、定义、解释;

2.用化学实验的结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3.用相关习题强化。

有时,在问题的解决中,注意引发急诊,加深理解。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解答习题时出现的错误,有的是个别的,偶然的,而有的是具有共性。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中的普遍性错误暴露出来,分类设疑引发急诊,在急诊中强化对这种错误根源的认识和分析,达到知其所错,以求防错的目的,加深了理解。有时,学生可能从其它角度提出新的观点,教师要认真分析、正确引导。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开拓他们的思路,另一方面要注意完成主要教学任务。

总之,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和中心,学生问题意识不是自然生成的,它需要教师一点一滴地培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讲究科学的提问艺术,重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使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让学生在质疑中养成“遇疑即究,究疑必清”的良好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钱焕琦,刘云林.当代教育伦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河北省蔚县城第四中学

邮政编码:075700

SituationalTeachinginChemistryTeaching

GuoWanping

Abstract:Thecreationofquestionsituationsplaysapositiveroleinteachingaboutnewknowledge.Therefore,teachersshouldskillfullycreatequestionsituationssoastomotivatestudentstoexplorenewknowledgeandsolvenewproblems.Thispaperdiscourseshowtocreatequestionsituationsinchemistryteaching.

Keywords:situationalteaching;chemistryteaching;questioning

标签:;  ;  ;  

化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