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创伤论文-宋克江,周启玉

意外创伤论文-宋克江,周启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意外创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120出诊,院前急救,医患沟通,沟通方法

意外创伤论文文献综述

宋克江,周启玉[1](2019)在《120出诊救治意外创伤的医患沟通实用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院地处于少数民族地区,当地黎族和苗族都有"酒"文化,无论是节日、喜事、丧事、祭祀等生活都离不开酒,而醉酒后常发生各种意外伤害。因此、院前急救成为120出诊时每个医生所必须遇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患者紧急实施救治,还要做好有效的沟通,常常遇到许多问题。(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2期)

汤云香[2](2019)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在意外创伤截肢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意外创伤截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意外创伤截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及疼痛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显着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评分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缓解意外创伤截肢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减轻其术后疼痛,促进其身心康复。(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42期)

赵海峰,卢中秋,汤妍,董超群[3](2019)在《创伤早期意外伤者情绪表达、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创伤早期意外伤者创伤早期的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水平,并分析情绪表达和反刍性沉思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伯克利情绪表达问卷、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和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问卷对131例创伤后1周内的意外伤者进行调查。结果创伤后1周内意外伤者PTG总分为(38.34±12.78)分,PTG总分与正性情绪表达、负性情绪表达、正性情绪表达强度和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呈正相关(r=0.197~0.292,均P<0.05)。在控制年龄对PTG的影响后,正性情绪表达强度和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可直接预测PTG,且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在正性情绪表达与PTG间起完全中介效应。结论创伤早期意外伤者可获得较低水平的PTG,创伤早期医护人员需鼓励伤者主动表达其正性情绪以促其认知加工,进而提升PTG水平。(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潘怡雯,刘成,刘兰娟,袁浩[4](2019)在《我国高校大学生校内非创伤性运动意外死亡事件诱因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识别我国高校大学生校内非创伤性运动意外死亡事件的诱发因素,在广泛收集获得1981—2017年我国高校该类事件案例、建立103个案例文本数据库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质性研究、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论证此类事件诱因及内在关联。结果:我国高校大学生校内非创伤性运动意外死亡事件的诱因主要表现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4大类,具体包括运动诱因、学生自身诱因、学校管理诱因、气候环境诱因、社会诱因5个类属的7个诱发因子。其中,前2个类属为直接诱因,后3个类属为间接诱因。各诱因之间互为条件、彼此作用、直接或间接关联,构成8个诱因关系链条,表现出错综复杂的多样化特征。进而提出以预防为主体的防范建议。(本文来源于《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雪,赵庆华,张国惠,唐永利[5](2019)在《意外创伤患者应激障碍及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意外创伤患者创伤后的应激障碍及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的187位意外创伤患者。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PTGI)、生活事件冲击量表(IES-R)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和社会支持情况。结果意外创伤患者的C-PTGI总均分为(63.71±14.47)分,创伤后成长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创伤后成长分别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呈显着正相关(r=0.217)、社会支持呈显着正相关(r=0.230)。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有明显影响,回归方程表达为:C-PTGI=37.330+0.226IES-R+0.460SSRS,社会支持对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大于创伤后应激障的影响。结论意外创伤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还需提高,关注意外创伤患者的创伤后成长不能盲目地以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为干预手段,应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设,提高社会支持度。(本文来源于《护士进修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陈诗琪,王艳艳,郭冰,张佩,赵星[6](2019)在《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非意外创伤急诊人次的时间序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质量浓度对医院非意外创伤急诊人次的短期效应,探讨大气颗粒物对人群健康的急性危害。方法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2014~2016年成都市区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非意外创伤急诊人次的短期效应,并在不同年龄组(<65岁组和≥65岁组)中进行分层分析。结果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期间成都市区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6.47μg/m3和109.35μg/m3。在非意外创伤急诊全人群中,大气颗粒物的健康效应在滞后1d时最大,PM2.5和PM10的日均质量浓度每增加10μg/m3,急诊人次数分别增加0.634%(95%CI:0.273%~0.997%)和0.413%(95%CI:0.166%~0.660%)。在≥65岁组中,调整全部气态污染物(SO2+NO2+CO+O3)的影响后,PM2.5和PM10的日均质量浓度每增加10μg/m3,滞后1d的急诊人次数分别增加1.439%(95%CI:0.599%~2.287%)和1.150%(95%CI:0.566%~1.738%)。结论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升高与非意外创伤急诊人次数呈正相关,且存在滞后效应,对65岁以上老年人群健康的急性损害较大。(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于文静,张爱华,刘华雪,倪梅[7](2019)在《意外创伤患者创伤后认知评价的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意外创伤患者创伤后认知评价状况及其心理体验变化过程。方法以目的抽样法抽取15例康复中后期的意外创伤患者,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录音、转录、分析,析取主题。结果提取威胁、接受、挑战、获益4个主题,14个亚主题。结论意外创伤患者创伤后经历对创伤的抗拒、恐惧、担忧到接受、面对进而获得成长的认知评价过程。提出需准确理解认知评价对遭遇创伤事件个体身心健康的作用,开展针对性干预,以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陈玮芳[8](2018)在《心理护理干预对意外创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意外创伤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对其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意外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意外创伤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其健康的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应用。(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26期)

李利莹[9](2018)在《学生实习意外事故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咨询治疗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群体,心理还不够成熟,意外事故的承受应激强度低,对生理和心理影响非常严重。本文以学生实习期因意外事故,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为案例,认真分析受助者问题,综合采取合理情绪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和冲击疗法,使受助者精神状态获得基本恢复,能够适应学习及生活。(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8年05期)

黄昭颖,赵爱琴,曲煜霞,宋晓征,仲满满[10](2018)在《意外创伤截肢患者创伤后成长的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质性研究,深入了解和探讨意外创伤截肢患者创伤后的成长经历。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对选取8例意外创伤截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现场录音和笔记,并运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和整理。结果创伤后成长体验主要表现为负性心理、情感支持、有效应对、利他行为4个主题。结论意外创伤截肢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是一个持续过程,工作人员采取干预措施加强对伤者创伤后成长的积极关注,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发现和引导患者正性心理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最终达成其社会功能的较完好状态。(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中旬刊)》期刊2018年02期)

意外创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意外创伤截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意外创伤截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及疼痛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显着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评分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缓解意外创伤截肢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减轻其术后疼痛,促进其身心康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意外创伤论文参考文献

[1].宋克江,周启玉.120出诊救治意外创伤的医患沟通实用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汤云香.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在意外创伤截肢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3].赵海峰,卢中秋,汤妍,董超群.创伤早期意外伤者情绪表达、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

[4].潘怡雯,刘成,刘兰娟,袁浩.我国高校大学生校内非创伤性运动意外死亡事件诱因识别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

[5].王雪,赵庆华,张国惠,唐永利.意外创伤患者应激障碍及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

[6].陈诗琪,王艳艳,郭冰,张佩,赵星.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非意外创伤急诊人次的时间序列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7].于文静,张爱华,刘华雪,倪梅.意外创伤患者创伤后认知评价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9

[8].陈玮芳.心理护理干预对意外创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

[9].李利莹.学生实习意外事故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咨询治疗案例分析[J].青春岁月.2018

[10].黄昭颖,赵爱琴,曲煜霞,宋晓征,仲满满.意外创伤截肢患者创伤后成长的质性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

标签:;  ;  ;  ;  

意外创伤论文-宋克江,周启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