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萃取论文-苏延磊,刘会洲

凝胶萃取论文-苏延磊,刘会洲

导读:本文包含了凝胶萃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EO-PPO-PEO嵌段共聚物,海藻酸钠水凝胶,萃取萘,再生

凝胶萃取论文文献综述

苏延磊,刘会洲[1](2000)在《包埋嵌段共聚物的水凝胶萃取低浓度有机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包埋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海藻酸钠水凝胶具有萃取水中低浓度有机物的能力,疏水性强的嵌段共聚物具有较强的萃取能力。水凝胶经过干燥脱水、有机溶剂浸泡和吸水再生,可以循环再利用。(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00年S1期)

汤红梅[2](2000)在《凝胶萃取设备的试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凝胶萃取过程在工业过程中得以应用 ,我们试制了用于凝胶萃取的专用设备。设备在XSD2 5- 2型洗衣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并重新设计了驱动及传动系统、离心过滤系统和凝胶破碎辅助系统。改进后的设备能满足凝胶萃取过程的要求 ,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化工》期刊2000年04期)

[3](1999)在《粉煤泥的凝胶萃取脱水》一文中研究指出凝胶萃取用于粉煤泥脱水是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利用对温度敏感的凝胶在低温下从粉煤泥中吸附水;在溶胀凝胶与脱水煤泥分离之后,在稍高于室温条件下对凝胶加热,使它释放出吸附的水份。处理后的凝胶可重复使用。工艺过程中,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凝胶的平衡和动力学特性(本文来源于《湿法冶金》期刊1999年02期)

姬宏深,范正[4](1995)在《凝胶萃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凝胶萃取分离技术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温敏、酸敏、电敏型叁类凝胶的相变影响因素、溶胀皱缩机理、动力学研究及凝胶的应用等。(本文来源于《化工冶金》期刊1995年04期)

王宇新,绍文策,王世昌,余国琮[5](1994)在《凝胶萃取分离生化制品──理论和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聚合物凝胶溶胀热力学的观点研究了决定凝胶萃取分离效率和能力的溶质分配和凝胶滞胀问题;介绍了凝胶萃取机的原理和结构;描述并分析了多种生化制品的浓缩分离情况。(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1994年02期)

K,Shakir,李雁南[6](1993)在《用堆浸-液体-凝胶萃取联合流程从含铀磷酸盐砂岩中回收铀的研究——Ⅱ液体-凝胶萃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用液体-凝胶萃取法从当地的磷酸盐砂岩堆浸得到的浸出液中萃取铀。使用的凝胶是苯乙烯二乙烯苯和二-(2-乙基己基)磷酸的共聚物。研究了可能影响过程的各种不同因素。发现在凝胶中加入TBP能提高铀的萃取率,凝胶上萃取的铀可以用Fe(Ⅱ)/H_3PO_4溶液有效地反萃取。联合堆浸和液体-凝胶萃取的实验室试验,证实了在试验条件下,采用联合流程从矿石中回收铀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湿法冶金》期刊1993年04期)

K,Shakir,李雁南[7](1993)在《用堆浸-液体-凝胶萃取联合流程从含铀磷酸盐砂岩中回收铀的研究 Ⅰ—堆浸》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所研究的矿石中,铀不形成独立的矿物,而是存在于磷灰石晶格中。工作中所使用矿样的铀含量在0.045—0.048%之间。堆浸最早采用pH1.7的Fe_2(SO_4)_3/H_2SO_4溶液进行试验,但是结果不理想。后改用具有中等酸度的含有低浓度HNO_3的硫酸溶液进行试验。浸出过程分为溶解和冲洗两个不同阶段。本文研究了溶解阶段影响铀的回收率和酸耗的因素,并确定了回收铀的最佳条件。(本文来源于《湿法冶金》期刊1993年03期)

陈先法,施亚钧[8](1991)在《凝胶萃取浓缩分离大分子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四种不同交联度的交联聚丙烯酰胺凝胶,研究了它们在去离子水及牛血清白蛋白、牛血红蛋白、精氨酸酶、聚乙二醇等大分子溶液中的溶胀速率和平衡溶胀比的变化规律。发现其平衡溶胀比越大,溶胀速率也越快;凝胶在大分子溶液中的平衡溶胀比总是小于它在水中的值,且随大分子溶液浓度增大,平衡溶胀比的减小程度增大;温度升高,溶胀速率和平衡溶胀比均增大。凝胶交联度越大,对大分子物质的分离效率越高,浓缩精氨酸酶时的最大值为53.4%。凝胶的再生可用加少量盐或丙酮或调节pH值等方法。(本文来源于《华东化工学院学报》期刊1991年04期)

王宇新,王世昌,余国琮[9](1991)在《凝胶萃取过程中的溶质分配和凝胶滞胀》一文中研究指出在Flory理论的基础上,用凝胶网络弹性自由能的标度关系推导分析了滞胀度和分配系数的表达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很多情况下不能用凝胶在纯溶剂中的平衡溶胀度来估计凝胶萃取的浓缩能力。理论上还预示进入凝胶网络中的溶质量随凝胶致密程度的增加和溶质分子尺寸的增加而减小,这表明凝胶网络对大分子溶质的排斥是一种热力学效应。(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期刊1991年03期)

王世昌,解利昕,金雷,余国琮[10](1990)在《凝胶萃取浓缩蛋白质及过程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淀粉—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等叁种凝胶吸水溶胀和在某一酸度条件下收缩释水的过程.利用凝胶这一酸敏效应可以构成萃取循环.以浓缩溶液中的蛋白质或其他大分子物质.文中还讨论了溶液中离子种类、溶质浓度和凝胶粒度等对其溶胀、收缩性能的影响.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按复合形法进行计算的优化方法,得出实际分离过程的最佳溶胀—收缩范围.(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1990年01期)

凝胶萃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使凝胶萃取过程在工业过程中得以应用 ,我们试制了用于凝胶萃取的专用设备。设备在XSD2 5- 2型洗衣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并重新设计了驱动及传动系统、离心过滤系统和凝胶破碎辅助系统。改进后的设备能满足凝胶萃取过程的要求 ,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凝胶萃取论文参考文献

[1].苏延磊,刘会洲.包埋嵌段共聚物的水凝胶萃取低浓度有机物[J].化工学报.2000

[2].汤红梅.凝胶萃取设备的试制[J].天津化工.2000

[3]..粉煤泥的凝胶萃取脱水[J].湿法冶金.1999

[4].姬宏深,范正.凝胶萃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冶金.1995

[5].王宇新,绍文策,王世昌,余国琮.凝胶萃取分离生化制品──理论和应用研究[J].化学工程.1994

[6].K,Shakir,李雁南.用堆浸-液体-凝胶萃取联合流程从含铀磷酸盐砂岩中回收铀的研究——Ⅱ液体-凝胶萃取[J].湿法冶金.1993

[7].K,Shakir,李雁南.用堆浸-液体-凝胶萃取联合流程从含铀磷酸盐砂岩中回收铀的研究Ⅰ—堆浸[J].湿法冶金.1993

[8].陈先法,施亚钧.凝胶萃取浓缩分离大分子物质[J].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91

[9].王宇新,王世昌,余国琮.凝胶萃取过程中的溶质分配和凝胶滞胀[J].天津大学学报.1991

[10].王世昌,解利昕,金雷,余国琮.凝胶萃取浓缩蛋白质及过程优化[J].化工学报.1990

标签:;  ;  ;  ;  

凝胶萃取论文-苏延磊,刘会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