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体系论论文-刘奎

文艺体系论论文-刘奎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艺体系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郭沫若,毛泽东

文艺体系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奎[1](2019)在《郭沫若与毛泽东文艺体系的传播和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延安曾向国统区作家传播并征集意见,郭沫若作了"有经有权"的回应。据胡乔木回忆,这得到毛泽东的首肯。郭沫若的观点实际上生成于1940年他对毛泽东《论新阶段》中关于"中国作风"相关论题的评论,是他思考民族形式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这个观点参与到了民族形式问题论争,并引起胡风、向林冰、王实味等人的回应。双方争议在于,胡风等认为,革命之"权"不能(本文来源于《党史博览》期刊2019年01期)

刘奎[2](2018)在《有经有权:郭沫若与毛泽东文艺体系的传播与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延安曾向国统区作家传播并征集意见,郭沫若作了"有经有权"的回应,据胡乔木回忆,这得到毛泽东的首肯。郭的这一观点实际上生成于1940年他对毛泽东《论新阶段》中关于"中国作风"相关论题的评论,是他思考民族形式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这个观点参与到了民族形式问题论争,并引起胡风、向林冰、王实味等人的回应。双方争议在于,胡风等认为,革命之"权"不能离开革命之"经",而郭沫若则从文学与时代关系的角度,认为文学之"经"与时代之间有内在关联,"经"应具体化为具有时代性的"权"。郭沫若的观点与毛泽东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内在一致,这是他被引为知音的根源。四十年代,郭沫若及国统区左翼作家的观点,与毛泽东文艺观的生成与传播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毛泽东文艺观的生成是基于左翼知识分子实践经验的结果,在国统区的传播则借助了郭沫若、茅盾等新文学家的象征资源;郭沫若等人对《讲话》及创作成果如《白毛女》的评价,经历了从旁观者的评点到自我改造并认同的过程。郭沫若的相关言论对毛泽东文艺体系的最终确立具有关键作用,同时也完成了自我审美理念的转变,早先的新文学审美体系逐渐让位于工农兵文艺标准,《讲话》从新文艺的权变发展为革命文艺之"经"。(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8年01期)

王锺陵[3](2016)在《汲取、批评与改造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新文艺理论体系论”之十四》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对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作大的划分,至少有这样四个块团:精神分析,形式主义,现象学与存在哲学,后现代。这四个块团中,形式主义文论、现象学与存在哲学美学,是最大的两个块团:前者包括新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诗学,后者除了现象学美学,还包括存在主义文论、历史悠久的诠释学在存在哲学的影响下产生出哲学诠释学,哲学诠释学与现象学美学的汇流,又产生出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我们可以用四种具体模式来概括二十世纪的西方文论:文本—作者模式、文本模式、文本—读者模式、文本—社会模式。虽然二十世纪各种西方哲学与文论思潮之间有着差异与递嬗关系,但它们在上述四种模式中又有着一定程度的交叉与并存。自然,一个总的趋势是从现代模式调整为后现代模式,再由后现代模式中走出来。(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王锺陵[4](2016)在《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发展过程略论——“新文艺理论体系论”之十叁》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及其以后时期的新文艺运动呈现为这样一个发展轨迹:从以进化论为基础的文学革命走向革命文学;在革命文学的理论提倡与创作实践中,社会学模式被移植过来,并愈益政治化,最终形成社会政治学模式。这一模式在40年代初期已经完全确立。社会学模式向社会政治学模式的演化,因文体特征的不同,其演化的途径与表现的形式并不相同。在散文领域,这一演化体现为"言志"与"载道"优势地位的掉转;在新诗领域,以歌谣体的兴起为标志的大众化运动及其向着民族化方向的发展,是其具体的演化途径;在小说领域,观念与写实关系的变动,是这一过程的体现;而在戏剧领域,戏剧改革的路线为京剧革命的路线所取替,样板戏及其创作原则之向着包括电影在内的整个戏剧领域的覆盖,则是这一模式形成并膨胀的历程。政治需要,特别是政治权力对于文艺问题的驱动,乃是社会政治学模式运行的内在机制。"形散神不散"论、"小我化入大我"论、"更典型"论及"叁突出"创作原则,是社会政治学模式下的创作论。在社会政治学模式下,文艺批评有一条规律,便是它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上纲分析有愈趋激烈的倾向;而强调本质论、热衷于主题分析、上升到原则高度给对方定罪,则是当时文艺批评的一些特点。新时期各种文学体裁与戏剧类别都面临着摆脱社会政治学模式的任务,并由此而展开了新的面貌。(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王锺陵[5](2016)在《与文艺有关的审美问题——“新文艺理论体系论”之十二》一文中研究指出真,基源于认知,最早最重要的认知是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然而,先民们对现象界的原初的认知是为其原初的人文状态所限定、所融摄的,它们在发生阶段就是贯通的、浑化的。道德,或曰善,对于生命认同各不相同的氏族部落是相异的,乃至对立的。人类对自然物的审美感受和认识,和人类的以生产为中心的实践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原始人类对自然物的审美的把握,又必然处于其巫术—神话意识的影响下。审美观念此种与人的整体意识相交融的情状,使得美可以部分以至整个脱离开真的基础,而以虚幻的面貌出现。虽然文艺作品中"美"和"善"的关系呈现着复杂的状态,但追究到底"美"最终还是离不开"善"的;只有对于"真"的大力强调,"真""善""美"叁者才能有一个相得益彰、协调发展的关系。审美情趣是一个变动的历史范畴,审美理想则是审美情趣在理论上的升华。每一个大的历史时代的审美特色、审美情趣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原则、审美理想)的演变,正是要在包括审美心理在内的民族心理的递嬗中来加以把握。(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王锺陵[6](2015)在《新文艺理论体系论(十一)》一文中研究指出戏剧具有任何艺术所不具备的如同实生活的可感性,话剧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戏剧的这一特点,可以说,话剧的本质在于现实性,它以便于反映现实见长。它是一种具有日常化面貌的艺术。比之话剧与戏曲,电影的发展在两个因素上更为突出:一是对于资金的依赖,一是政治的干预。前者因为电影是一种企业化了的艺术,后者则是因为电影所具有的无可相比的影响力。因为这两个因素的突出,一方面电影不得不面向着广大的小市民,另一方面则又成为政治拉锯战的场所。既然进入到电影的制作中来,就必然要探索电影特殊的艺术表现方式。因此,中国电影史及其理论的发展,其总的行程,必然地循着先求赢利,后因其广泛的群众影响而为政治所充实、所干扰,直到电影艺术的自觉意识大觉醒这样叁个大的阶段,向前推移。(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王锺陵[7](2015)在《新文艺理论体系论(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从戏剧的本体性在于沟通上,生发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叁个特征:像与不像的统一,亦即写意与逼肖的统一;戏与艺的合一;演员与观众既相融又适度间离的关系。这叁点正是说到沟通的途径、内涵及方式这样叁个方面。中国戏曲种类的划分,是由声腔和语言亦即唱与念这两个方面的区别而形成的。中国戏曲是属于摹仿与间离兼融类型的戏剧。所谓程式,是按照美的规则加以变形了的,从各种原始的生活形态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统一的表演规格,它有明显的舞蹈性与节奏性。认知内容与歌舞化的结合,就产生了行当。行当是对人物类型的划分,是塑造各种不同人物时一系列动作的规格化。认知与娱乐的兼融,使得中国戏曲具有一种强烈的剧场性。由于一出戏往往要长期上演,剧场性就要靠一种新鲜感来维持了。于是,有经验的演员在表演中,讲究叁分生。演员的化进化出,是中国戏曲取得剧场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从性质上说,是中国戏曲兼具代言体与叙述体两种成分在表演上的体现。所谓"样板戏"是一个复杂的事物。在地方戏中存在一个地方化与消除狭隘的地方性的矛盾运动。提高地方戏的品位,至少可以有叁条道路。(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王锺陵[8](2015)在《新文艺理论体系论(八)》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诗性与散文性的交织,乃是诗的最本质的属性。中国古代诗论在其开端期,即已鲜明地表现了一种不同于西方诗歌传统的内在矛盾,社会功能的要求与其文体特征的矛盾:诗承担的社会功能过于广泛,然而,其个体性的言志抒情的特征又使它往往缺乏与此种广泛的社会功能相符应的政治的、社会的、历史的广阔内涵。中国诗的特征构成了不仅是古代诗歌史,而且是新诗史运动的内在根据。诗的抒情性与群体性的结合,涉及一个小我与大我的问题。一个世纪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不要过于功利地看待与人民的相通问题,我们应该深入到文化—心理结构这一层次上,从其同构性与相异性上,既沟通小我与大我,又区别小我与大我,这才能找到走出怪圈的途径。从总体上说,无论旧诗、新诗都要将赋比兴结合起来。赋以吸收现实内容,比兴以增强诗味。只要能够充分发挥以"长波段"语言营造意象的优势,新诗将能获得自己不同于古代诗词的诗味。将活泼自如、既能容纳现代口语而又具有明显的音乐性的格律化追求,与避免了其弊病的现代派技巧,以及古典诗词曲的韵味这叁者结合起来,是中国新诗史上还未曾出现过的、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新诗的一条大有希望的道路。(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王锺陵[9](2015)在《新文艺理论体系论(九)》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说艺术的发展,有叁个圈子的矛盾:最外面的一个圈子是雅与俗的悬隔与汇通,中间的一个圈子是写实与自我表现及诗化小说等不同体式的歧向,内里的一个圈子是观念与写实的矛盾。这叁个圈子的矛盾,都是基源于叙事与读解、读解与群体这两个方面的关系而产生的。二十世纪叁十年代,胡风与周扬曾在典型问题上展开了一场争论。个性与共同性、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相互贯通、相互生成的。典型问题在当年的突出,标志着普遍性与必然性的上升,以及个体性与偶然性的被消解。在这样的背景下,表面兼顾、实质割裂共同性与个性的周扬理论的胜利,就是必然的了。在此后近半个世纪关于典型问题的辩论中,大多数论者即是围绕着共性是什么在做文章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还长期存在着体式之争,其实,在小说体式上应防止过于偏向于一端,需要综合而取其长。叙述学是文学的结构主义的集中体现,叙述学家们的研究由于运用了大量的语言学与符号学的概念,不仅繁琐,而且与文学明显疏离。叙述学必须循着新的思路重新建构。(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王锺陵[10](2015)在《新文艺理论体系论(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艺史的研究一定要打通中西古今,建构文学体裁与戏剧类型学。只有打通中西古今,才能抓住各种文学体裁与戏剧类型的本质特征。凡文艺总是从表现的角度来反映外物的,广义的诗学之本体论在于此。文体不仅有孕育产生的过程,而且其特征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因而某一种文体在其发展中也会产生出新类型来,亦即其类型也会转换。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作为基本类型划分的体裁四分法,既非来自中国古代,亦非来自西方,它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特殊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四体划分的文体概念形成的关键在于"现代散文"概念的明确。现代散文起源于杂感,杂感在向杂文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絮语散文,形成了小品文。小品文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形成高潮,使得散文得以与新诗、戏剧和小说并列,这样就产生出了四体划分的文体框架。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其最根本的矛盾乃是实用性与文学性的矛盾。报告文学是散文中时代感最强的写人记事、作者并可以直接议论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由狭义散文向广义散文作一定程度的延伸——包括向着小说的靠拢、对各种社会科学知识的涵容以及政论哲思的抒写,却不能作过度的延伸:这就是报告文学的本体论。相互对立的"大散文"概念与"文体净化"说,都是错误的。(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文艺体系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延安曾向国统区作家传播并征集意见,郭沫若作了"有经有权"的回应,据胡乔木回忆,这得到毛泽东的首肯。郭的这一观点实际上生成于1940年他对毛泽东《论新阶段》中关于"中国作风"相关论题的评论,是他思考民族形式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这个观点参与到了民族形式问题论争,并引起胡风、向林冰、王实味等人的回应。双方争议在于,胡风等认为,革命之"权"不能离开革命之"经",而郭沫若则从文学与时代关系的角度,认为文学之"经"与时代之间有内在关联,"经"应具体化为具有时代性的"权"。郭沫若的观点与毛泽东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内在一致,这是他被引为知音的根源。四十年代,郭沫若及国统区左翼作家的观点,与毛泽东文艺观的生成与传播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毛泽东文艺观的生成是基于左翼知识分子实践经验的结果,在国统区的传播则借助了郭沫若、茅盾等新文学家的象征资源;郭沫若等人对《讲话》及创作成果如《白毛女》的评价,经历了从旁观者的评点到自我改造并认同的过程。郭沫若的相关言论对毛泽东文艺体系的最终确立具有关键作用,同时也完成了自我审美理念的转变,早先的新文学审美体系逐渐让位于工农兵文艺标准,《讲话》从新文艺的权变发展为革命文艺之"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艺体系论论文参考文献

[1].刘奎.郭沫若与毛泽东文艺体系的传播和建立[J].党史博览.2019

[2].刘奎.有经有权:郭沫若与毛泽东文艺体系的传播与建立[J].东岳论丛.2018

[3].王锺陵.汲取、批评与改造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新文艺理论体系论”之十四[J].江苏社会科学.2016

[4].王锺陵.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发展过程略论——“新文艺理论体系论”之十叁[J].学术研究.2016

[5].王锺陵.与文艺有关的审美问题——“新文艺理论体系论”之十二[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6].王锺陵.新文艺理论体系论(十一)[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7].王锺陵.新文艺理论体系论(十)[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8].王锺陵.新文艺理论体系论(八)[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9].王锺陵.新文艺理论体系论(九)[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10].王锺陵.新文艺理论体系论(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标签:;  ;  

文艺体系论论文-刘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