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凝集素受体论文-王晓旭,张弛,刘庆华,王志超,田华

型凝集素受体论文-王晓旭,张弛,刘庆华,王志超,田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型凝集素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蒜素,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内质网应激,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型凝集素受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旭,张弛,刘庆华,王志超,田华[1](2019)在《大蒜素通过抑制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减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大蒜素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给予大蒜素(12.5、25和50 mg/L)、4-苯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PBA,4 mmol/L)或抗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单克隆抗体(4 mg/L)预处理lh,再加入ox-LDL(100 mg/L)继续培养24h。分别采用MTT法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说剂盒检测培养基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和细胞内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LOX-1及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关键分子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ER激酶(double-stranded RNA-activated protein kinase-like ER kinase,PERK)磷酸化水平和促凋亡蛋白caspase-12表达变化。结果与ERS抑制剂PBA相似,大蒜素显着减轻ox-LDL所诱导的HIUVECs损伤,表现为细胞活力增加(P<0.05或P<0.01),LDH漏出、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降低(P<0.05或P<0.01)。大蒜素明显抑制ox-LDL所致的LOX-1上调(P<0.05或P<0.01)。另外,与PBA相似,大蒜素明显抑制ox-LDL所诱导的PERK磷酸化和caspase-12活化(P<0.05或P<0.01)。抗LOX-1单抗可抑制ox-LDL所致的caspase-12活化(P<0.05)。结论大蒜素可减轻ox-LDL所致的HUVECs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LOX-1上调继而减轻ERS-caspase-12途径活化有关。[营养学报,2019,41(4):379-385](本文来源于《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邢雪琴,李润琴[2](2019)在《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较之前的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随着药物涂层支架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广泛应用,PCI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1])。然而,既往的报道显示,DES植入术后仍有5%~10%左右的支架内再狭窄率(instent restenosis,ISR)~([2]),有相当部分患者仍需接受血运重建治疗,ISR是目前临床研究难点。凝集素样(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16期)

马苓,牛俊奇[3](2019)在《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G亚家族成员1~+自然杀伤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发挥抗纤维化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据《J Hepatol》2019年3月报道】题: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G亚家族成员1~+自然杀伤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发挥抗纤维化作用(Wijaya RS等)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具有强抗病毒活性。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G亚家族成员1 (KLRG1)由终分化NK细胞表达,而表达KLRG1的淋巴细胞在慢性病毒感染后也会扩增。KLRG1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来自悉尼大学韦斯特米德医学研究所的Wijaya等采用流式细胞术和体外刺激法,对CHB患者和健康人血液和(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吴一凡,吕芳丽[4](2019)在《半乳糖凝集素-受体相互作用对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小肠病理的调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对伯氏疟原虫ANKA株感染小鼠小肠组织病理的调节。方法对昆明小鼠采用腹腔注射105个感染伯氏疟原虫的红细胞建立动物模型。对部分对照小鼠和感染伯氏疟原虫的小鼠经腹腔注射300 mmol/Lα-乳糖溶液,每日2次,达到竟争性封闭半乳糖凝集素的目的。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小肠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肠M1型巨噬细胞极化标记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趋化因子受体2(CCR2)]以及M2型巨噬细胞极化标记物[几丁质酶3样蛋白1(YM1)和抵抗素样分子α(Fizz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Student t检验分析。结果在感染后第8天,伯氏疟原虫单感染组小鼠和伯氏疟原虫感染+α-乳糖组小鼠小肠组织均出现明显病理损伤,小肠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极化标记物iNOS的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和P<0.01);单感染组和感染+α-乳糖组小鼠小肠组织中CCR2的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也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伯氏疟原虫单感染组小鼠感染后第8天相比,伯氏疟原虫感染+α-乳糖组小鼠小肠组织的病理损伤更加严重,小肠组织中iNOS和CCR2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断半乳糖凝集素-受体相互作用可能通过促进小肠组织巨噬细胞M1极化,加重伯氏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感染小鼠的小肠组织病理,提示半乳糖凝集素与其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控制伯氏疟原虫感染引起的肠道病理损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杜锦梅,李路,马志芳,穆淑梅,康现江[5](2019)在《花生凝集素受体在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华绒螯蟹为材料,应用凝集素印迹法检测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中的花生凝集素受体.以凝集素组织化学技术为手段,采用生物素标记的花生凝集素对中华绒螯蟹精子发生过程中花生凝集素受体进行了标记,研究精子发生过程中花生凝集素受体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中的花生凝集素受体的分子质量为72 ku;精子发生过程中,不同的生精细胞膜有不同程度的阳性标记.精原细胞质膜上有较强的阳性标记,呈深棕色;精母细胞的质膜阳性标记减少;精细胞与精母细胞染色程度相似.PNA受体在生精细胞中分布,可能与生殖细胞发育以及生殖细胞之间或者生殖细胞与体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关.精子质膜、顶体区域也有阳性标记,这可能与精卵识别及结合等受精过程息息相关.(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杨芸宁,徐媛媛,龙珊,李晓松[6](2019)在《C型凝集素受体在肿瘤免疫作用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C型凝集素受体(CLRs)是一种高表达于树突状细胞(DCs)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它参与了由DCs介导的针对肿瘤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激活表达于DCs上的CLRs可显着提升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本文将以CLRs中的Dectin-1和Dectin-2受体为例,对其在肿瘤免疫中发挥的作用及参与此过程的相关信号通路进行综述,并据此初步探讨CLRs未来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可能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刘胜胜[7](2019)在《喇叭水仙凝集素(NPL)及甘露糖受体(MR)阳性巨噬细胞在胃癌和癌旁组织表达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喇叭水仙凝集素(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 lectin,NPL)结合的甘露糖及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交互作用以及二者表达对胃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胃切除术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临床生存期随访资料的50例原发性进展期胃腺癌患者病例。采用凝集素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胃癌组织及相应10例癌旁组织中NPL和MR表达状况,分析NPL和MR阳性细胞在胃癌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及表达特征,并探讨二者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胃癌间质组织内,NPL阳性染色见于巨噬细胞胞质或胞膜。NPL+巨噬细胞密度均值为29.32±13.76个/HPF。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NPL+巨噬细胞密度为20.14±7.41个/HPF。胃癌间质组织中NPL+巨噬细胞密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另外,NPL阳性染色还定位于胃癌实质细胞胞浆和癌细胞膜,阳性强度较癌旁正常组织显着差异,统计具有显着性(p=0.003);(2)胃癌实质细胞NPL表达强度与患者TNM分期显着相关(p=0.02),与其他临床病理学资料无相关性;(3)MR染色定位于胃癌间质巨噬细胞内,显示细胞质或细胞膜阳性。胃癌组织内MR+巨噬细胞密度均值为20.69±15.52个/HPF。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MR+巨噬细胞密度为7.56±2.86个/HPF。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MR+巨噬细胞表达与胃癌患者TNM分期和组织学分型具有显着相关性(p=0.009,p=0.04),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学资料均无相关性(p>0.05);(5)对胃癌间质组织内NPL+巨噬细胞与MR+巨噬细胞密度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二者呈负相关(p=0.009,r=-0.363);(6)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发现胃癌间质NPL+巨噬细胞高表达组患者术后生存期明显高于NPL+巨噬细胞低表达组,经Log-rank时序检验,p=0.037;MR+巨噬细胞高表达组患者术后生存期显着低于MR+巨噬细胞低表达组患者,经Log-rank时序检验,p=0.003;联合检测分析NPL+/MR+间质巨噬细胞表达,发现~高NPL+/~低MR+组患者生存期最长,~低NPL+/~高MR+组患者生存期最短,经Log-rank时序检验,p<0.05;Cox回归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p=0.048)、淋巴结转移(p<0.001)、远处转移(p=0.011)、TNM分期(p=0.039)、胃癌间质组织MR表达(p=0.007)和NPL表达(p=0.045)与病人预后显着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p=0.004)和胃癌间质组织MR表达(p=0.033)分别是胃癌病人独立预后因素,NPL不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1)胃癌组织中NPL+巨噬细胞和MR+巨噬细胞密度均值均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推测甘露糖和MR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和侵袭过程;(2)胃癌组织中NPL和MR表达与部分胃癌临床病理生物学特性相关,NPL和MR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特性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标志之一;(3)本研究属于首次关于胃癌间质组织中NPL和MR表达相关性对比研究报道,我们发现,胃癌间质组织中NPL和MR表达之间呈显着负相关(p=0.009,r=-0.363),推测甘露糖可能通过调控MR表达,影响胃癌的进展;(4)本实验发现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等多种因素影响胃癌预后,其中淋巴结转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胃癌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4);(5)胃癌间质组织中NPL和MR表达与胃癌患者的预后相关,MR表达是胃癌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p=0.033),检测胃癌组织中MR表达的有无或多寡有助于判断胃癌病人预后;(6)综合分析胃癌间质组织中NPL+/MR+表达,发现~高NPL+/~低MR+组患者生存期最长,~低NPL+/~高MR+组患者生存期最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提示胃癌组织内MR与其配体-甘露糖表达状态及相互作用,影响胃癌患者预后与转归。(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程启慧,余丹,杨国帅,周艳辉,周峰[8](2019)在《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网膜素-1水平变化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网膜素-1(omentin-1)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136例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36例H型高血压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清sLOX-1、omentin-1水平。观察组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症组、中症组和重症组;并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LOX-1和omentin-1的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sLOX-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omentin-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血清sLOX-1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而血清omentin-1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均P <0.05)。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sLOX-1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而血清omentin-1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均P <0.05)。血清sLOX-1水平与NIHSS评分和mRS评分呈正相关,血清omentin-1水平与NIHSS评分和mRS评分呈负相关(均P <0.05)。结论血清sLOX-1和omentin-1的水平与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辅助标志物。(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王琳,刘彦虹[9](2018)在《巨噬细胞诱导型C型凝集素受体在脑梗死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脑卒中是全球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中脑梗死发病率占所有脑卒中的近80%~([1])。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脑梗死治疗手段是溶栓,但需在4.5 h的时间窗内完成,并且仍伴随着神经元缺血损伤和再灌注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因此需要一种可以靶向调节神经保护且不只是溶解凝块的有效治疗方法~([2])。缺血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通过激活先天性免疫应答发生局部炎症反应,在此复杂过程中有各种免疫细胞参(本文来源于《卒中与神经疾病》期刊2018年06期)

张琴,史伟峰[10](2018)在《C型凝集素受体介导的抗真菌感染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以及实体器官移植、骨髓移植、侵袭性治疗、恶性肿瘤、HIV患者、各种基础疾病逐年增多等原因,真菌感染患者明显增多,死亡率也逐年上升。C型凝集素受体(C-type lectin receptors,CLRs)主要表达在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表面,可识别真菌细胞壁β-葡聚糖、甘露聚糖等,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促进免疫细胞分泌IFN-γ、IL-6、TNF-α等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并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清除感染真菌。鉴于CLRs在真菌感染免疫应答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该文对CLRs的功能及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临床检验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型凝集素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较之前的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随着药物涂层支架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广泛应用,PCI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1])。然而,既往的报道显示,DES植入术后仍有5%~10%左右的支架内再狭窄率(instent restenosis,ISR)~([2]),有相当部分患者仍需接受血运重建治疗,ISR是目前临床研究难点。凝集素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型凝集素受体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旭,张弛,刘庆华,王志超,田华.大蒜素通过抑制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减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J].营养学报.2019

[2].邢雪琴,李润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关系[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

[3].马苓,牛俊奇.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G亚家族成员1~+自然杀伤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发挥抗纤维化作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

[4].吴一凡,吕芳丽.半乳糖凝集素-受体相互作用对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小肠病理的调节[J].热带医学杂志.2019

[5].杜锦梅,李路,马志芳,穆淑梅,康现江.花生凝集素受体在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的分布[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杨芸宁,徐媛媛,龙珊,李晓松.C型凝集素受体在肿瘤免疫作用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7].刘胜胜.喇叭水仙凝集素(NPL)及甘露糖受体(MR)阳性巨噬细胞在胃癌和癌旁组织表达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9

[8].程启慧,余丹,杨国帅,周艳辉,周峰.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网膜素-1水平变化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9

[9].王琳,刘彦虹.巨噬细胞诱导型C型凝集素受体在脑梗死中的研究进展[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8

[10].张琴,史伟峰.C型凝集素受体介导的抗真菌感染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2018

标签:;  ;  ;  ;  

型凝集素受体论文-王晓旭,张弛,刘庆华,王志超,田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