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一只手,管理一只手——重庆地威水泥公司实现无烟生产

治理一只手,管理一只手——重庆地威水泥公司实现无烟生产

一、一手抓治理 一手抓管理——重庆地维水泥公司实现无烟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药凯[1](2021)在《单位社区日常生活空间变迁研究 ——以太原国营七八五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洁颖[2](2019)在《成都报刊抗战宣传研究 ——以《新新新闻》为例(1931-1945)》文中认为在艰苦而又充满希望的抗战时期,四川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新新新闻》日报作为1950年以前四川报界持续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影响范围最广的一份民营报刊。该报在抗战时期致力于抗战的宣传,形成了一套其特有的宣传方法和风格。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对四川抗战也做出了贡献,《新新新闻》抗战宣传的经验对新时代新闻媒体的宣传工作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文献研究与内容分析法、阶级分析与历史分析法、学科交叉研究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宣传、报纸的论述作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新新新闻》的抗战宣传。本文主要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文章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五个方面论证《新新新闻》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阶级分析法的指导下对《新新新闻》抗战宣传展开分析。第二部分本文从抗战时期中国抗战宣传报刊为起点,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方式鸟瞰中国报业的发展,阐述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及上海、武汉、四川的抗战报刊的情况。第三部分主要阐述《新新新闻》的基本概况,该报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川军阀混战、四川政权统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三个阶段,并从创办与发展、地域特征和影响力勾勒出《新新新闻》的基本面貌,描述了《新新新闻》抗战宣传的基本情况。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新新新闻》抗战宣传的内容,包括对日本侵华野心的揭露以警醒民众团结抗战,对抗战英雄事迹的宣传以鼓舞军民抗战士气,对民众抗战的动员以支援前线抗战,对民众防空防毒的知识普及以减少轰炸损失四个方面。第五部分主要论证了对《新新新闻》的评价,从历史的角度客观阐述其积极作用与历史局限,又以现实的角度辩证的分析了《新新新闻》抗战宣传的现实意义。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新新新闻》作为成都报刊抗战宣传的重要力量,给军民以正面的舆论引导,促使四川成为前线供给基地;历史局限:主要表现在宣传立场较为多变、宣传侧重正面战场和宣传影响囿于西南;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宣传应坚持党的领导、应以爱国之心办报、宣传需定位清晰、宣传需与时俱进。

唐湘雨[3](2017)在《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文中研究表明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是当今学术界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关注与探索,笔者选择了民国时期中国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广西为个案,来探讨民国时期,特别是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与外部助力是什么,及其对广西工业化的影响是什么?广西工业化取得了哪些进步或成就,存在哪些不足?以此来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在正文第一部分主要是探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的社会概况。从“混乱的政局”、“衰败的经济”和“落后的习俗”三个方面探讨了新桂系主政前广西社会的基本形状,旨在说明广西工业化是在社会动荡、经济落后与民俗保守的状态下展开的,这些都不利于广西的工业化;但是,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既是广西民众普遍的心愿,也是地方实力派新桂系治理广西的需要,这是广西工业化有利的条件。新桂系主政初期,曾发动“广西经济发展出路问题”的讨论活动,虽然这一活动最后没有达成出题者所愿,但是在启迪心智,动员广西人参与经济建设方面是起了一定作用的。而在此之后出现的历史上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论争中,像第一次“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争一样,虽然也未能达成共识,但是这次论争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对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广西工业化是在内部动力的推动与外部助力的促进下开展的。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来自商人的投资、手工业的转型与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文章分析了这一时期广西境内的本土商人与外来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所处的地位与所发挥的作用。由于广西本土商人力量过于弱小,外来的粤港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考察了以广西最出名的土布业与瓷器业,探讨这一时期广西手工业走上工业化可能性。结果发现,在自然状态下,广西的土布业并未踏上工业化之路,而陶瓷业在广西省政府的扶持下,融资扩建,购买新式生产设备,采用新技术,建立近代工厂管理制度,完成了它的华丽转型,踏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说明传统手工业具有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内在动力。以军人为核心的新桂系领袖们不自觉地充当广西工业化的核心力量,尽管在工业化问题上,他们曾忧虑、徘徊,甚至还曾有一些工作失误,但是他们在40年代后坚定地选择工业化道路,并为广西工业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三种力量中,广西地方政府是广西工业化的主要动力。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外部的助力,20世纪30-40年代广西的工业化得到北平社会调查所、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和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大力帮助。在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期间,广西地方当局非常注意向省外专家讨教,“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便有利于广西地方建设事业。同时因“新广西”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引起境外人士的关注,他们也纷纷要求到广西参观。除了若干个人访问外,相关团体前来考察的也不少,如北平社会研究所广西经济调查组、中华工业总联合会两广实业考察团、中国工程师学会广西考察团等。广西省政府利用专家学者来桂考察的机会,虚心听取并接受来访者的意见与建议。这些外来人员与团体不仅陈述了在考察中获得的对广西工业建设的观感,而且对广西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对广西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广西之所以出现工业化的发展势头,这是因为此时遇到了十分有利的“历史契机”,其中这一时期广西交通运输事业的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文章主要探讨广西的水运、陆运、空运以及铁路运输如何实现近代化转型,以及这四大运输如何支持广西工业化。在这四种交通方式中,铁路的作用最为明显,它的出现不仅仅是推动了广西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广西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另外,在空运与铁路运输的兴办过程中,明显地可以看到,广西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存在着某种博弈关系。而战时工厂内迁更为广西工业化带来了新的活力。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工厂大量内迁广西,这一时期内迁工厂带来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和新动力设备,使广西工业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不仅出现了规模客观的大工业,而且改变了广西的工业布局,以桂林、柳州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城市由此兴起。文章对于民国以来广西历年的财税状况进行追溯,并对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政府为筹措资金而进行的财税改革情形进行深入地分析。通过前后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财税体系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有力地支撑着广西工业化。在正文第五个部分主要是对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做一个简短的概述。抗战以前工业化的起步,首先从矿业的近代转型开始,近代化的矿业为广西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抗战前广西的军用、民用工业发展也初现端倪。抗战时期则是广西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外省工厂的迁入,给经济技术落后、工业不发达的广西注入了新血液与活力,也极大地刺激了各类工厂的兴办。1938年后省内外工商业者纷纷在桂林、柳州、梧州等地和一些交通方便、特产丰盈的城镇投资建厂,出现广西省前所未有的工业建设热潮。当时的桂林,市区四周工厂烟囱林立,机声隆隆,战时工业盛极一时。桂林、柳州一带成为大后方工业产品供给的“基地”。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则是广西企业公司的建立,文章以广西企业公司为例,分析并探讨了广西工业化的高峰时期,广西企业公司发展的概况,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广西企业公司存在的价值。广西工业化在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在日军入侵广西时破坏殆尽,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广西工业化水平几乎回到了民国初建时期的水平。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重建过程中,对广西工业化进行了反思,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曾有一个较为庞大的工业复员计划,由于缺钱少粮,这一计划几乎没能实现。1947年出版的《广西工业建设之路》,对广西未来的工业化之路进行设置与规划,其中含有某些合理的因素,成为广西工业化最后的绝唱。在正文的最后一个部分,通过对广西与周边省份湖南、四川、广东、云南、贵州西南六省的人口因素、自然禀赋、财政收入等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广西不是天然的“地瘠民贫”,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夹匙失万”中的钥匙。通过对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西南六省在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化水平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中国工业史上的奇迹,它比许多同类型的省区都做得好,并取得辉煌成绩,尽管其成果最后被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所摧毁。诚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过程中,广西地方政府领导对工业化认识与行为两个方面均存在不足,虽然其某些失误属于“有情可原”,但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有情可原”的失误要认真总结,“无情可原”的不足更需要认真总结。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及其工业化过程的诸问题来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应该是:坚强有力的地方政府是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条件;筹措资金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因素;善于借助外部力量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是实现工业化的又一重要条件;激发内在动力是实现工业化的根本条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艰难而曲折的,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与反思。只有认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才可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陈碧宇[4](2016)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域下的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的长远大计。”当前,人口、资源与环境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的瓶颈,这一状况决定中国既不能像当初西方殖民者那样在掠夺和征服中达到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顶峰,也不可能像古老中国那样在自我封闭的系统中实现“超越”。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本文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内涵,并以此为理论支撑,分析了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从而为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概述。主要包括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涵,其中包括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资本主义制度是阻碍生态文明的根本原因以及共产主义是生态文明的最终归宿;列宁生态思想;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并分析了生态思想与生态文明思想的关系。同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当下中国最好的实践。本章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论述理论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有关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主要包括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从高邮市生态文明中的组织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其次阐述了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体系,指出构建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产业体系、环境体系、以及文化体系;同时分析了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果的原因;并指出了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第三部分是阐释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下的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首先以“绿色”发展观念指导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从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构建生态空间格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强化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加快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促进消费模式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其次以“绿色”发展观念指导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从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完善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构建宜居城乡环境、营造绿色环保生态氛围、促使人民自觉行动等五个方面阐述;最后以“绿色”发展观念指导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机制,从以政府为主导、强化组织领导作用、强化协调配合、强化督查考核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何岚[5](2016)在《走向可持续制造:生态创新驱动重庆制造业转型研究》文中认为可持续制造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制造范式转型的现实需求相融合的产物。传统制造范式无法通过渐进改良而消除的弊端和全球制造业在21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使可持续制造成为世界各国制造业转型的共同取向。本文在对可持续制造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构建出评价制造业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对重庆制造业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把生态创新作为制造业从传统范式向可持续范式转型的重要手段,从工艺生态创新、产品生态创新、组织生态创新、商业模式生态创新4个方面研究重庆制造业转型的整体状况、采取的主要措施及面临的核心问题。力图在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为制造业转型提供总体行动框架,并为政府制定转型的政策支撑体系提供需求侧实证依据。可持续制造是一种能使制造业在减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经济绩效,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同时改善雇员、消费者、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最终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新制造范式。制造业可持续性的提高是在不减少生态、经济、社会任何一方资本存量的同时实现三种资本总和增加的帕累托改进。按照“基于主题的框架”,建立起涵盖生态、经济、社会3个维度,包括自然资源使用、废物排放、企业经济绩效、行业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和内部公正6个主题的地方制造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选择25个具体指标评价自2004年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后重庆制造业的可持续性变化情况。发现:虽然重庆制造业自2004年实施战略调整后,总体上实现了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的提升,但未来的发展存在众多隐忧。按照生态创新的层级模式,重庆制造业已普遍进入以效果为导向的工艺生态创新阶段;产品生态创新尚未成为企业的普遍取向;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在实际运营活动中实施了一些零散的组织生态创新行为,但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大都不健全,企业间围绕产品价值链的合作率较低,工业共生网络生长缓慢;商业模式生态创新开展较少,主要的倾向是实施产业链纵向延伸策略。企业规模和所有权性质这两个组织特征与生态创新的开展有一定相关关系。企业规模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社会影响力和资源拥有量,所有权性质则对组织文化特征和管理模式有较大影响。除此之外,生态创新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较之工艺生态创新,产品生态创新更强调市场导向、更重视内外协同、更需要先进企业文化的催化及温和竞争环境的涵养。在众多影响商业模式生态创新的因素中,新技术的诞生和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创新比起一般创新更需要公共政策的驱动。但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创新,政策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有所不同。推动工艺生态创新,政策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创新动机、再分配创新资源、扩散创新成果、保护创新收益;推动产品生态创新的政策应主要作用于市场及营销、内外协同、企业文化、竞争环境4个影响因素,促使企业将环保认知转化为产品生态创新行为;推动组织生态创新的政策重点应放在促进工业共生网络,尤其是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上,围绕“产业链规划”、“企业的选择和匹配”、“建立共生机制”、“环境评估和监控”这4个核心要素开展;推动商业模式生态创新,政策主要是促进环境价值观的植入、搭建工业互联网、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在价值网络中发挥“元治理”作用。

蔡泉水[6](2016)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文中指出意识形态安全,就是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不受威胁的状态和能力。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科都持续不衰。新媒体是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传播媒介。新媒体一经诞生,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交往等各个方面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意识形态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新媒体的挑战与机遇。在新媒体方兴未艾的环境下,研究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开展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对于深化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研究,拓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领域,总结和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宣传思想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有效占领新媒体宣传思想阵地,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协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系统回顾总结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安全思想,从理论层面分析新媒体带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机遇和挑战,从实践层面总结国内外维护新媒体环境下意识形态安全的经验教训,提出化挑战为机遇,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除导论和结论外,论文由六章组成,主要内容是:第1章,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省察。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以一定的价值观念、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为核心的,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利益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体系。从意识形态建设的逻辑看,意识形态安全是意识形态建构安全、传播安全、认同安全三个方面的共同体。第2章,新媒体的理论概要。新媒体包含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和互动式数字电视新媒体三种基本形态,数字化和互动性是其根本特质,并衍生出超媒体、超时空、个性化、开放性、海量化、低门槛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新媒体传播,表现出传播结构去中心化、传播方式碎片化、传播空间无限化、传播效应裂变化的特征。新媒体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征,一方面冲击了“把关人”、“沉默的螺旋”等大众传播理论,另一方面也激发了“马太效应”、“蝴蝶效应”在新媒体传播领域的延伸。第3章,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新媒体通过冲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安全;通过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转型适应力、分散传播注意力、削弱传播管控力,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安全;通过增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认同难度、整合难度、防御难度,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安全。第4章,新媒体带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机遇。新媒体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群众参与水平,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主体资格;新媒体开辟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崭新渠道,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效果;新媒体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提供机遇,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争夺国际话语权打开新通道。第5章,国内外维护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启示。我国维护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经验是,顺势而为,化挑战为机遇;因势利导,从管理到治理;乘势而上,变被动为主动。国外维护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借鉴主要有:立法规范、战略部署、专职机构、安全审查、行业自律、技术管控和实名登记,等等。第6章,新媒体环境下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社会存在根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制度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新媒体环境,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坚持正确的方针原则,做到主观能动与尊重规律相统一,“内容为王”与“形式为圣”相统一,旗帜鲜明与润物无声相统一,线上联动与线下互动相统一。明确具体的办法措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新媒体的融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新媒体文化,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媒体传播管控力,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媒体传播和整合方式转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提升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维护新媒体空间持久清朗。

吴默闻[7](2015)在《《礼记》中的礼法合治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以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进行多层面的挖掘、梳理和阐释。从国家治理角度来看,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思想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小戴礼记》(以下简称《礼记》)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礼记》中的礼法合治思想,吸收和整合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治国思想,是先秦儒家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治国理政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先秦儒家对未来国家与社会治理的理想设计,是先秦儒家治国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以《礼记》为文本依据,以《曲礼上》《王制》《月令》《文王世子》《礼运》《学记》《乐记》《哀公问》《中庸》《缁衣》《儒行》《大学》等篇章为重点,以《礼记》整本文献中礼法合治思想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界定礼、法及其相关概念、辨析先秦儒家礼法关系的基础上,考察先秦儒家礼法思想源流,挖掘、梳理和阐释《礼记》中的礼法合治思想的丰富内涵,概括和分析《礼记》中的礼法合治思想的主要特点和历史局限,以期拓展和深化《礼记》研究及先秦儒家礼法思想研究;同时也努力发掘其中具有现代价值的因素,为当今文明中国和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某种思考和启迪。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共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考察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界定和辨析礼、法及其相关概念,说明本选题研究的思路、方法、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以及本论文的基本框架。第一章主要考察先秦儒家礼法思想的源流。其中包括:夏商西周三代之治和周公制礼概况;《尚书》《诗经》《左传》中的礼法思想;《论语》中的为国以礼思想,《孟子》中的仁政王道思想和《荀子》中的隆礼重法思想。第二章主要阐述《礼记》中大同、小康的社会政治理想和礼法合治的政治纲领。其中包括:大同、小康的社会政治理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以礼治国的治理原则;中国古代礼的产生、法的起源和礼法关系辨析;礼乐刑政、综合为治的国家治理方式;《礼记》中的礼法制度设计及其思想意蕴。第三章主要阐述《礼记》中的礼乐教化思想。其中包括:礼乐教化的社会功能;礼和乐在国家与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礼乐教化的内容和目的、原则和方法等。第四章主要阐述《礼记》中的司法思想。其中包括《礼记》中的“刑”字考;刑的明威、防奸、禁暴、除乱作用;先秦儒家德和刑关系辨析;《礼记》中的司法对象、程序设计及其特点;《礼记》中的四大司法原则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五章主要阐述了《礼记》中的德政思想。其中包括“政”的内涵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施政的基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君子之道和君子的理想人格;君子的修身进德之道及其主要内容;君子修身进德与治国理政的关系。结束语部分,主要分析阐述了《礼记》中礼法合治思想的若干特点和历史局限,以及中国古代礼法合治思想的价值和启示。本文的基本观点和结论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礼记》中的礼法合治思想内容丰富和具体,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国家治理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以实现“大同”为最高的社会政治理想,以实现“小康”为一定时段的社会政治目标,以“以礼治国”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以礼乐刑政、综合为治为国家治理方式,以德治和仁政为内容的国家制度设计为制度载体;以礼乐教化和刑政统摄为并行不悖的治国手段;以君子为政以德、修身进德为治国理政的关键,体现了中国古代“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治国理政思想。第二,《礼记》中的礼法合治思想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在理想和现实的国家治理目标上,向往“大同”,着眼“小康”,既有崇高的社会政治理想,又有现实的社会政治目标。二是在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和方式上,主张以礼为国,同时也将礼乐刑政、综合为治作为国家治理方式。三是在人与制度的关系上,既重视仁政、德治的制度设计,强调人伦、等级秩序,也重视君子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强调为政在人,为政以德,修身以德,以德治国,德主刑辅。四是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的自身修养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上,具有以人本为中心,神本、民本、德本三者并行的思想观念,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整体性、联系性的思维方式和追求普遍和谐的价值取向。第三,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是一种治国理念,也是汉代以后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的一种治国方式,对于保持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礼法合治这一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思想对我们有重要启示,可以为我们建设文明中国和法治中国提供文化滋养和有益借鉴。

徐建明[8](2012)在《重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无烟产业”、“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方兴未艾的大趋势。近年来,我国始终将发展文化产业摆在突出地位,确定为国家战略,致力于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要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着绝佳的国际氛围和政策环境。长期以来,重庆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广大农村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发展速度缓慢。新时期要完成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必须首先为广大农村地区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国际趋势、又受到国家政策支持,同时也能够实现超常规发展的产业发展之路。综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国内产业政策导向和文化产业独特优势,我们认为,当前,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已成为促进重庆农村文化消费、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举措与重要途径。本文就此话题开展点滴探索,期能为重庆市相关工作提供此许参考。

胡静[9](2010)在《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旅游引领区域协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差异多大的彼此,只要是在同一目标下,在同一个统一体内,都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都可以实现协同发展。当前,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选择上,从协同学理论中寻找对策,已经成为一些专家学者有意识的集体行为。本文运用比较优势、协同学及相关理论,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角度对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做了系统研究。长期以来,湖北西部地区农村面积广阔,是“老、少、边、穷”聚集区,相比于湖北东部地区的武汉城市圈的优势工业经济和城市群体系,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工业等产业的制约因素较多。但湖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面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重要机遇,又因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良好促动,更具有利用生态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较好基础和后发优势。旅游业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和强关联带动作用的产业,以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贡献性和与日俱增的旅游市场前景,对区域发展具有特殊作用。旅游业既是湖北西部地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有效切入点,也是湖北西部地区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因此,依托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对资源进行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谋求区域产业联动,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和产品集群,实现湖北西部地区的协同共进,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充分依据,而且在实践中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本文以湖北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域,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实地考察了湖北西部地区大多数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状况,分析了大量的文献、统计数据,从有效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立足于资源丰富而经济欠发达的发展现状分析,实证探索了后工业时代处于发展初期的资源丰富且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命题,对湖北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困境及成因、发展战略与发展路径选择等做了相关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提出整合集群、联动共进的“旅游引领,区域协同”的发展模式,以期能拓展资源型区域发展思路,为类似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第一部分“引论”为选题背景、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指出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构想、缓和区际差异等现实需要,依托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湖北西部地区发展上的协同共进,尤为必要和紧迫;并对区域发展研究的已有文献做了综述,从可持线发展、区域经济学、旅游学、城乡统筹论等多维视角对协同发展研究作了审视,进而以此为研究框架,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逻辑思路,提出了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部分,对区域发展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分别以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学理论、协同理论、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对区域发展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理论研究,并为第四、第五部分针对客观实际的分析评价后所形成的反思内容进行引导式铺垫。第三部分为“发展现状与困境”。这一部分主要以资源、环境、发展为主题,首先从区域概况、资源禀赋、交通状况、生态环境、产业变迁等方面,对湖北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作了细致分析,深刻剖析了发展的新意不足、环境生态失衡、产业结构趋同等诸多困境的成因问题。第四部分是发展战略部分。本部分旨在论证湖北西部地区选择以旅游为引领的发展战略的合理性。首先,尝试对现状与困境做出针对性的理论思考,提出在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要以较优势理论确立发展先导,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奠定发展基础,以社会学理论提供发展依据;其次,分析了湖北西部发展旅游业的现实基础(政策环境、适宜的社会氛围以及地缘的一体性、生态的良好性和交通的通达性)和比较优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条件,显着扩增的旅游市场需求、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以及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引擎效用(加速发展优势转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生态文明发展等),随后提出了湖北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选择(以旅游发展形成区域发展引擎,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引领区域统筹协调)。第五部分为发展路径部分。本部分从协同论中吸取理论智慧,探讨以旅游为引领,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首先,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提出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路径选择应以区域协同为发展思维,以旅游合作为发展主线,以生态学理论为发展重点。其次,概括提出三种可借鉴的旅游协同发展经验,即交通优先的京津冀“叠加效应”、特色互补的沪杭“同城待遇”、市场运作的欧盟“联动模式”。再次,以价值重构为中心,从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等方面诠释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路径选择,提出要用后现代视野来扬弃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传统现代化的局限,把发展建立在有效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最后以整合联动为重点,结合旅游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着力分析了整合集群、联动共进、交通互融、营销共推等运行机制,探讨了以旅游为引擎的区域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最后为结论与展望部分。本文认为,湖北西部地区相融性和互补性好,有条件也有必要形成一体化的“旅游引领、区域协同”发展模式,这不仅是湖北西部地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湖北省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更能为后工业时代类似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重构资源价值,建构发展模式提供范式参考。

余达锦[10](2010)在《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计划的重大战略之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及趋势,并指导和推动其城镇化建设,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这既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时代赋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就是要把其生态环境的巨大经济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效益,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夺取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必须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本文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研究背景,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城镇、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理论,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实际问题,研究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必然选择;构建了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和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与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发展为例进行对比实证分析;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2010-2020发展目标和策略;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以典型城镇为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构建。指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应当包括优良的生态环境、较高的环境意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在研究生态文明构建的三大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和四大现实基础(生态、科技、能源和经济)上,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制度四个层面分析生态文明的构建。2、提出了生态城镇体系的科学内涵,分析了生态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发展与中心城市、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三者间的异同,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分析指出建设生态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必然选择。研究认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更适合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是一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一种以区域大城市为核心、中等城市为支柱、小城市和城镇为基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服务功能较强、人民生活富裕的城镇体系。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城镇信息距离测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建设生态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3、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力模型和七城镇经济指数测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和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成本进行了测算,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策略。本文研究并首次构建了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提出了七城镇经济指数测度模型,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城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首次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和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经济成本进行了测算。通过研究,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本文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2010-2020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为今后一段时期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4、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基础上,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产业的“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重点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区间、南昌市区和九江市区与周边部分县市间制造业同构问题,指出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产业运行的原则,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要实现从“点(南昌)——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并建立基于资源——技术——管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网络模型,提出相关发展战略。5、以典型城镇为例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的建设,并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城镇为例,分析其产业、生态和城镇化建设,提出相关发展策略。并从制度、基础设施、科技、人力资源等方面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发展所需的条件,对制度和政策供给、公共物品供给、教育供给、经济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供给五大政府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模分析理论,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政府创新行为的富者愈富型基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二、一手抓治理 一手抓管理——重庆地维水泥公司实现无烟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手抓治理 一手抓管理——重庆地维水泥公司实现无烟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2)成都报刊抗战宣传研究 ——以《新新新闻》为例(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报刊抗战宣传的研究现状
        1.3.2 《新新新闻》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1.6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6.1 相关概念界定
        1.6.2 理论基础
2 抗战时期抗战宣传报刊的基本情况
    2.1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报刊情况
    2.2 上海抗战宣传报刊的情况
    2.3 武汉抗战宣传报刊的情况
    2.4 四川抗战宣传报刊的情况
3 《新新新闻》的历史成长与历史影响
    3.1 《新新新闻》创立与发展
        3.1.1 《新新新闻》办刊的历史形势
        3.1.2 《新新新闻》创立与发展
    3.2 《新新新闻》的地域特征与影响力
        3.2.1 《新新新闻》极具地方特色
        3.2.2 《新新新闻》影响力较大
    3.3 《新新新闻》抗战宣传概述
        3.3.1 《新新新闻》的抗战宣传具有代表性
        3.3.2 《新新新闻》抗战宣传的两个阶段
4 《新新新闻》抗战宣传报道的内容
    4.1 对日本侵华野心的揭露警醒民众团结抗战
        4.1.1 揭穿“亲善”谎言,鼓舞民众抗战
        4.1.2 分析战局,引导民众抗战
        4.1.3 宣传国共合作,传播抗战思想
    4.2 对抗战英雄事迹的宣传鼓舞军民抗战士气
        4.2.1 川军守卫蕴藻滨防线
        4.2.2 饶国华将军广德殉国
        4.2.3 王铭章死守滕县报国
    4.3 对民众抗战的动员支援前线抗战
        4.3.1 节俭献金,挽救国难
        4.3.2 动员青年,从军卫国
    4.4 对民众防空防毒的知识普及减少轰炸损失
        4.4.1 教授防空防毒战时知识
        4.4.2 引导民众疏散躲避空袭
5 《新新新闻》抗战宣传的评价
    5.1 《新新新闻》抗战宣传的积极作用
        5.1.1 成都报刊抗战宣传的重要力量
        5.1.2 给军民以正面的舆论引导
        5.1.3 促使四川成为前线供给基地
    5.2 《新新新闻》抗战宣传的历史局限
        5.2.1 资产阶级报刊,宣传立场较为多变
        5.2.2 国统区报刊,宣传侧重正面战场
        5.2.3 发展策略失误,宣传影响囿于西南
    5.3 《新新新闻》抗战宣传的当代启示
        5.3.1 宣传应坚持党的领导
        5.3.2 宣传应存爱国之心
        5.3.3 宣传需要定位清晰
        5.3.4 宣传需要与时俱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社会常识》所载武器与毒气防御知识的情况(1933)
附录 B《防空特刊》所载防空与防毒知识(1935.12)
附录 C《新新新闻》所载八路军、新四军新闻报道(1931-194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研究回顾
    三、“工业”、“工业化”、“工业建设”三个概念的界定
    四、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社会概况
        一、混乱的政局
        二、衰败的经济
        三、落后的习俗
    第二节 关于“广西经济出路”的两次论争
        一、“广西经济出路”大讨论
        二、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论争
        三、两次论争的回顾与思考
    小结
第二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
    第一节 商人的参与
        一、广西商业、商人与商会
        二、粤港客商与广西的商业
        三、两广商人与广西工业化
    第二节 广西的手工业与广西工业化
        一、20世纪30年代广西手工业发展概况
        二、传统的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的关系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主导
        一、工业化目标从徘徊到确定
        二、广西工业建设的管理机构
        三、工业政策、工业法规的变迁
        四、具体的工业决策行为及其评价
    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外部助力
    第一节 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一、北平社会调查所在广西的经济调查
        二、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第二节 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对广西实业的考察及其影响
        一、两广实业考察团组团的由来
        二、两广实业考察团与广西地方政府在广西工业化问题上的互动
    第三节 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广西工业化
        一、广西考察团与南宁年会
        二、桂林年会与桂林展览会
        三、两次年会对广西工业化的贡献
    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契机
    第一节 交通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良好环境
        一、水路运输的近代化转型
        二、公路运输快速发展
        三、航空运输后来居上
        四、铁路运输大器晚成
    第二节 战时工厂内迁为工业化带来新活力
        一、抗战时期工厂内迁到广西的基本情况
        二、工厂内迁与广西的工业化
    第三节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
        一、近代以来广西财税体系的变迁
        二、20世纪30-40年代广西财税体系的改革
        三、广西新财税体系对工矿事业发展的支持
    小结
第五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概况
    第一节 抗战以前广西工业化的起步
        一、矿冶业的近代转型与初步发展
        二、广西近代工业的崛起
    第二节 抗战时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一、外省工业的迁入
        二、广西工业快速发展
        三、抗战时期民营工业的迅速发展
    第三节 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广西企业公司
        一、广西企业公司概况
        二、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
        三、广西企业公司的价值
    第四节 日军入侵广西对广西工业的破坏
        一、日军对广西一般工业的破坏情形
        二、日军对广西水电事业的破坏情形
        三、日军对广西矿业破坏的情形
    第五节 战后重建与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一、战后广西工业重建计划概况
        二、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小结
第六章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第一节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
        一、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比较
        二、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程度比较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不足方面
        一、对工业化问题认识的不足
        二、对工业化实施的行为不足
    小结
结语
    一、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历程的认识
    二、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诸问题的反思
    三、从广西的经验教训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
参考文献
附录 新桂系时期有关广西工业建设的重要文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域下的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其在当下中国的实践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列宁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一) 生态思想与生态文明思想
        (二)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思想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当下中国最好的实践
        (一)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
        (二)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三)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
第二章 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概况
    一、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 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之一——组织建设
        (二) 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之二——经济建设
        (三) 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之三——环境建设
        (四) 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之四——社会建设
    二、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体系
        (一) 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二) 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体系
        (三) 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体系
        (四) 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体系
    三、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原因
        (一) 科学谋划统领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
        (二)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高邮市发展的全过程是保障
        (三) 重视舆论引导,营造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 公众参与是推进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四、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高邮市城区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
        (二) 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指标实现差异程度较大
        (三) 高邮市在开发的过程中不能兼顾保护
        (四) 高邮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忽略质量
    五、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要从率先崛起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地位
        (二) 要明白生态就是实力,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助推率先崛起
        (三) 要认识到生态就是品牌,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提升高邮品味
        (四) 必须践行生态就是民生,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增进群众福祉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域下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发展路径
    一、以“绿色”发展观念指导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
        (一)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构建生态空间格局
        (二)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三) 强化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加快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四) 促进消费模式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二、以“绿色”发展观念指导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 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 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三) 不断完善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四) 构建宜居城乡环境、营造绿色环保生态氛围
    三、以“绿色”发展观念指导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机制
        (一) 以政府为主导、强化组织领导作用
        (二) 强化协调配合
        (三) 强化督查考核
        (四) 坚持多元投入、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走向可持续制造:生态创新驱动重庆制造业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可持续制造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可持续制造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2.2 生态创新理论及其与可持续制造的关联
    2.3 向可持续制造转型的总体行动框架
3 重庆制造业发展概况及可持续性评价
    3.1 重庆制造业发展概况
    3.2 重庆制造业可持续性评价
    3.3 重庆制造业生态创新研究数据的获取
4 重庆制造业工艺生态创新分析
    4.1 重庆制造业工艺生态创新概况
    4.2 组织特征对工艺生态创新的影响
    4.3 组织特征影响工艺生态创新的作用机理
    4.4 政策启示
5 重庆制造业产品生态创新分析
    5.1 重庆制造业产品生态创新概况
    5.2 组织特征对产品生态创新的影响
    5.3 产品生态创新的特异性影响因素
    5.4 政策启示
6 重庆制造业组织生态创新分析
    6.1 重庆制造业组织生态创新概况
    6.2 组织特征与组织生态创新的关系
    6.3 工业共生案例分析
    6.4 政策启示
7 重庆制造业商业模式生态创新分析
    7.1 商业模式生态创新的内涵
    7.2 重庆制造业商业模式生态创新现状
    7.3 商业模式生态创新的机理
    7.4 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未来趋势
    7.5 政策启示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8.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2 重庆制造业生态创新调查问卷

(6)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选题依据和意义
        0.1.1 选题依据
        0.1.2 选题意义
    0.2 研究目的与方法
        0.2.1 研究目的
        0.2.2 研究路线和方法
    0.3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0.3.1 研究重点和难点
        0.3.2 可能的创新之处
    0.4 文献综述
        0.4.1 意识形态基本问题研究概况
        0.4.2 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研究概况
        0.4.3 新媒体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述评
        0.4.3.1 国外关于新媒体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概况
        0.4.3.2 国内关于新媒体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概况
        0.4.3.3 研究述评
第1章 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省察
    1.1 意识形态的涵义
        1.1.1 意识形态的概念
        1.1.2 意识形态的本质
        1.1.3 意识形态的特征
        1.1.4 意识形态的功能
    1.2 意识形态安全的涵义
        1.2.1 意识形态安全的含义
        1.2.2 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容
        1.2.3 意识形态安全与其他安全的关系
    1.3 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基础
        1.3.1 马恩列关于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1.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1.3.3 习近平的意识形态思想
第2章 新媒体理论概要
    2.1 新媒体概念
        2.1.1 新媒体的含义
        2.1.2 与新媒体相关的概念
    2.2 新媒体形态
        2.2.1 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
        2.2.2 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2.3 新媒体传播
        2.3.1 新媒体传播的相关理论
        2.3.2 新媒体传播的特征
第3章 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
    3.1 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挑战
        3.1.1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受到冲击
        3.1.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受到冲击
    3.2 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挑战
        3.2.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模式面临转型的挑战
        3.2.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注意力面临分散的挑战
        3.2.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管控力面临削弱的风险
    3.3 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
        3.3.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认同难度加大
        3.3.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难度加大
        3.3.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防御难度加大
第4章 新媒体带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机遇
    4.1 新媒体带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机遇
        4.1.1 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群众参与水平
        4.1.2 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主体资格
    4.2 新媒体带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机遇
        4.2.1 新媒体开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崭新渠道
        4.2.2 新媒体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效果
    4.3 新媒体带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机遇
        4.3.1 新媒体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提供机遇
        4.3.2 新媒体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争夺国际话语权打开新通道
第5章 国内外维护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与启示
    5.1 中国维护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
        5.1.1 顺势而为,化挑战为机遇
        5.1.2 因势利导,从管理到治理
        5.1.3 乘势而上,变被动为主动
    5.2 国外维护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启示
        5.2.1 立法规范
        5.2.2 战略部署
        5.2.3 专职机构
        5.2.4 安全审查
        5.2.5 行业自律
        5.2.6 技术管控
        5.2.7 实名登记
第6章 新媒体环境下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
    6.1 夯实社会存在根基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基
        6.1.2 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
    6.2 加强制度保障
        6.2.1 国家制度是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6.2.2 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
        6.2.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6.3 优化新媒体环境
        6.3.1 繁荣发展新媒体文化
        6.3.2 推进新媒体技术自主创新
        6.3.3 培育“四有”网民
    6.4 坚持正确方针原则
        6.4.1 主观能动与尊重规律相统一
        6.4.2“内容为王”与“形式为圣”相统一
        6.4.3 旗帜鲜明与润物无声的统一
        6.4.4 线上联动与线下互动相统一
    6.5 明确办法措施
        6.5.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新媒体融合
        6.5.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新媒体文化
        6.5.3 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媒体传播管控力
        6.5.4 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媒体传播和整合方式转型
        6.5.5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
        6.5.6 提升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6.5.7 维护新媒体空间持久清朗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礼记》中的礼法合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六、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先秦儒家礼法思想的源流
    第一节 夏商西周三代之治与周公制礼
        一、夏商之礼法
        二、周公制礼
    第二节 《尚书》《诗经》《左传》中的礼法思想
        一、《尚书》中的礼法思想
        二、《诗经》中的礼法思想
        三、《左传》中的礼法思想
    第三节 《论语》中的礼法思想
        一、三代之礼“吾从周”——孔子对周礼的扞卫和继承
        二、为国以礼——孔子的治世主张
        三、名正、言顺、礼兴、罚中——孔子礼法主张的逻辑顺序
        四、以仁为根本——孔子礼法思想的特色
    第四节 《孟子》中的礼法思想
        一、仁义礼智——孟子的“四端之心”
        二、不忍人之政——《孟子》的仁政学说
        三、省刑罚——《孟子》的法与刑思想
    第五节 《荀子》中的礼法思想
        一、隆礼至法
        二、援礼入法
        三、礼法并立
第二章 大同小康的社会政治理想和礼法合治的政治纲领
    第一节 大同和小康的社会政治理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大同的社会政治理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小康的社会政治理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节 以礼治国——礼法合治的指导思想
        一、礼义以为纪——以礼治国的治理原则
        二、中国古代礼和法的产生及其关系辨析
        三、礼乐刑政综合治理方式
    第三节 《礼记》中的礼法制度设计及其思想意蕴
        一、《王制》中的国家制度设计及其意蕴
        二、对《王制》等篇目中礼法制度设计的总体评价
第三章 礼乐教化——礼法合治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 建国君民、化民成俗——礼乐教化的社会功能
        一、礼以道其志
        二、乐以和其声
    第二节 大学之道——礼乐教化的内容和目的、原则和方法
        一、礼乐教化的内容和目的
        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第四章 刑法明威——《礼记》中的司法思想
    第一节 刑以防其奸
        一、《礼记》中的“刑”字考
        二、刑的明威、防奸、禁暴、除乱作用
        三、德主刑辅——先秦儒家德刑关系辨析
    第二节 《礼记》中的司法对象和流程设计
        一、《礼记》中的司法对象
        二、《礼记》中的司法程序及其特点
    第三节 《礼记》中的司法原则
        一、“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的慎刑原则
        二、“决狱讼,必端平”的公正原则
        三、刑讼“必原父子之情、立君臣之义以权之”的宗法人伦原则
        四、司法时令原则
第五章 为政在人与君子之道——《礼记》中的德政思想
    第一节 政以一其行
        一、政的内涵及其地位和作用
        二、施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第二节 君子之道和君子的理想人格
        一、君子和君子之道
        二、君子的理想人格
    第三节 君子修身敬德之道
        一、“三纲八目”——修身的目的和环节
        二、絜矩之道——君子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作用
        三、德刑观和德财观
        四、中庸之道——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
        五、修身以道——“三达德”及其修养方法
        六、至诚之道——完善自我、成就事物的品质
    第四节 君子之德与治国理政
结束语
    一、《礼记》中的礼法合治思想的若干特点和历史局限
    二、中国古代礼法合治思想的价值和启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8)重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可行性与价值
2 文化与农村文化辨析
    2.1 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2.1.1 文化的概念
        2.1.2 文化的特征
    2.2 农村文化的特征及功能
        2.2.1 农村文化特征
        2.2.2 农村文化的功能
3 文化产业与农村文化产业辨析
    3.1 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
        3.1.1 文化产业基本概念
        3.1.2 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3.1.3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3.2 农村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
        3.2.1 农村文化产业基本概念
        3.2.2 国内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3.2.2.1 发扬先天禀赋模式
        3.2.2.2 依托优势资源模式
        3.2.2.3 后天培育引导模式
4 重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4.1 重庆农村文化现状
        4.1.1 重庆农村文化资源富集
        4.1.2 重庆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4.2 重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4.2.1 现代观光农业和乡村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
        4.2.2 手工艺产业逐步走向市场并产生效益
        4.2.3 农村民间文艺演出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4.2.4 农村基础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
    4.3 重庆农村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农村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发展水平低
        4.3.2 农村文化产业缺乏必要的政策保障和引导
        4.3.3 农村文化产业管理水平低下
        4.3.4 产品和服务特色不鲜明
        4.3.5 农村文化产业缺乏金融支持
        4.3.6 农村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4.3.7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地区不平衡
5 发展重庆农村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1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必要性
        5.1.1 推动农村发展建设的必然选择
        5.1.2 实现农村文化经济价值的客观要求
        5.1.3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桥梁
    5.2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可行性
        5.2.1 文化强国战略的确立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了时代大背景
        5.2.2 “三农”政策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出了基本要求
        5.2.3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升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6 重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6.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6.1.1 各地各部门要解放思想
        6.1.2 农业和农村发展要转变观念
        6.1.3 基层文化干部和农民要转变观念
    6.2 加强领导提供保障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6.2.1 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政策保证
        6.2.2 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金融支撑体系
        6.2.2.1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
        6.2.2.2 强化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引入
        6.2.2.3 建立农村文化产业信用担保
        6.2.2.4 健全农村文化产业风险保障
        6.2.3 强化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支撑
        6.2.3.1 注重从农村培养
        6.2.3.2 着力从城市引进
        6.2.3.3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6.3 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打造重庆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品牌和产业集群
        6.3.1 充分发挥重庆的区位和优势资源
        6.3.2 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6.4 科技助力创新业态提升农村文化产业附加值
        6.4.1 促进农村文化产业与科技的结合
        6.4.2 创新农村文化产业业态
    6.5 培育市场引导消费完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链条
        6.5.1 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
        6.5.2 激发农村文化消费需求
    6.6 激发农民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村域文化发展
        6.6.1 建立村域文化基因库
        6.6.2 传承创新村域文化
        6.6.3 发挥村域文化的比较优势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旅游引领区域协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论
    1.1 研究背景和缘起
        1.1.1 区际发展差异待缓解
        1.1.2 区域发展融入新观念
        1.1.3 社会进步提出新要求
        1.1.4 中部崛起构想新举措
        1.1.5 区域旅游发展呈现一体化
        1.1.6 区际竞合互补更具现实性
    1.2 文献综述
        1.2.1 区域发展研究述评
        1.2.2 不同视角下的协同发展研究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3 研究的逻辑思路
        1.3.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区域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协同学基本理论
        2.1.1 协同学
        2.1.2 协同作用
        2.1.3 协同观点
    2.2 比较优势理论
        2.2.1 绝对优势理论
        2.2.2 相对比较优势理论
        2.2.3 要素禀赋理论
        2.2.4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2.3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
        2.3.1 区域旅游协作理论
        2.3.2 区域旅游形象构建理论
        2.3.3 旅游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
    2.4 社会学理论
        2.4.1 社会和谐理论
        2.4.2 社会协同理论
        2.4.3 社会均衡理论
    2.5 生态学理论
        2.5.1 生态系统理论
        2.5.2 人类生态学理论
        2.5.3 环境生态学理论
    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6.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6.2 可持续发展的悖论
        2.6.3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第3章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现状与困境
    3.1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现状分析
        3.1.1 区域概况
        3.1.2 资源禀赋
        3.1.3 交通状况
        3.1.4 生态环境状况
        3.1.5 产业基本结构
    3.2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3.2.1 区域发展思路不够开阔,发展方式新意不足
        3.2.2 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转化为经济成果的能力有限
        3.2.3 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地域分工不明确
        3.2.4 生态环境面临失衡,生产持续受到威胁
        3.2.5 行政区划分割导致的矛盾日益尖锐
        3.2.6 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影响发展持续性
        3.2.7 政策倾斜措施有待落实,投入明显不足
        3.2.8 核心城市现代化功能不完善
第4章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战略选择:旅游引领
    4.1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思考
        4.1.1 以比较优势理论确立发展先导
        4.1.2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奠定发展基础
        4.1.3 以社会学理论提供发展依据
    4.2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现实基础
        4.2.1 政策环境
        4.2.2 社会氛围
        4.2.3 基础条件
    4.3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4.3.1 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发展旅游业优势明显
        4.3.2 市场需求显着扩增,发展旅游业恰逢其时
        4.3.3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旅游业适得其利
    4.4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引擎效应分析
        4.4.1 旅游业关联效应明显,能够加速发展优势转变
        4.4.2 旅游业引擎作用发挥,能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4.4.3 旅游开发新模式探索,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4.4 旅游发展新空间拓展,能够保障生态文明发展
    4.5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思路
        4.5.1 以发展旅游发挥资源比较优势
        4.5.2 以旅游发展形成区域发展引擎
        4.5.3 以旅游为龙头引领区域协同发展
第5章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路径:区域协同
    5.1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路径的理论思考
        5.1.1 以区域协同理论引领发展思维
        5.1.2 以旅游合作理论贯穿发展主线
        5.1.3 以生态学理论强化发展重点
    5.2 旅游区域协同发展的经验借鉴
        5.2.1 交通优先,京津冀旅游协同显现"叠加效应"
        5.2.2 特色互补,沪杭旅游协同共享"同城待遇"
        5.2.3 市场运作,欧盟旅游协同形成"联动模式"
    5.3 湖北西部地区协同发展的价值重构
        5.3.1 发展理念
        5.3.2 发展目标
        5.3.3 发展重点
        5.3.4 市州发展思路
    5.4 湖北西部地区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
        5.4.1 整合集群
        5.4.2 联动共进
        5.4.3 保障齐备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总结
    6.2 本文不足之处
    6.3 本文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10)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1.1.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1.2 相关基本概念
        1.2.1 生态文明
        1.2.2 城镇化
        1.2.3 生态城镇体系
    1.3 研究意义、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总体框架
第2章 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及相关理论综述
    2.1 生态文明理论
        2.1.1 哲学领域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2.1.2 资源与环境管理领域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2.1.3 发展经济学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2.2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研究
        2.2.1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理论研究
        2.2.2 区域生态经济模型研究
        2.2.3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研究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生态文明理论
    3.1 生态文明的产生
        3.1.1 对原始文明的生态反思
        3.1.2 对农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3.1.3 对工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3.2 生态文明的内涵
        3.2.1 生态文明要求优良的生态环境
        3.2.2 生态文明要求公众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
        3.2.3 生态文明要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
        3.2.4 生态文明要求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3.2.5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
    3.3 生态文明的构成
        3.3.1 生态意识文明
        3.3.2 生态行为文明
        3.3.3 生态制度文明
        3.3.4 生态产业文明
    3.4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3.5 生态文明构建的意义
        3.5.1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3.5.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3.6 生态文明构建的基础
        3.6.1 生态文明构建的理论基础
        3.6.2 生态文明构建的现实基础
    3.7 生态文明构建的四个层面
        3.7.1 生态文明构建的经济层面
        3.7.2 生态文明构建的文化层面
        3.7.3 生态文明构建的社会生活层面
        3.7.4 生态文明构建的制度层面
    3.8 生态文明构建的路径选择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研究
    4.1 城镇化发展:国际经验及主要特征
        4.1.1 国际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4.1.2 主要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4.1.3 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4.1.4 国际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及经验
    4.2 城镇化发展:国内现状及问题分析
        4.2.1 我国城镇的发展历程
        4.2.2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4.2.3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演变
        4.2.4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5.1 生态城镇体系
        5.1.1 生态城镇体系的内涵
        5.1.2 生态城镇体系的特征
        5.1.3 生态城镇体系与生态文明
        5.1.4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构建
        5.1.5 生态城镇体系演进的理论基础
        5.1.6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与中心城市、城市圈(群)建设
    5.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5.2.1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必要性
        5.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界定
    5.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
        5.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形成
        5.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
    5.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5.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首位分布明显
        5.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不健全,规模结构失衡
        5.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分形特征
    5.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5.5.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分布大多具有水源和资源指向性特点
        5.5.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
    5.6 基于DIT理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研究
        5.6.1 城镇信息距离(UDIT)理论
        5.6.2 城镇体系中的信息结构与信息距离
        5.6.3 城镇信息距离的计算方法
        5.6.4 区域城镇信息距离测度模型
        5.6.5 应用——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
    5.7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5.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优势分析
        5.7.2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当前江西基本省情的必然要求
        5.7.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策略
    6.1 面向生态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6.1.1 生态城镇(市)与生态城镇化
        6.1.2 生态城镇(市)评价体系与发展准则
    6.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市(镇)辐射力模型
    6.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效应分析
    6.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
        6.4.1 小城镇建设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中的功能分析
        6.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发展原则
    6.5 城镇化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线性回归分析
    6.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成本计量模型研究
        6.6.1 生态城镇化成本的内容分析
        6.6.2 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
        6.6.3 区域生态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
        6.6.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广义经济成本实证分析
        6.6.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实证分析
    6.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6.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6.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
        6.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具体措施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研究
    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7.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发展总体状况
        7.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工业发展总体状况
        7.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服务业发展总体状况
    7.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7.2.1 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7.2.2 产业技术存在的问题
    7.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测度研究
        7.3.1 产业同构测度方法
        7.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区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7.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7.3.4 南昌市区、九江市区与周边部分县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7.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原则和模式
        7.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7.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原则
        7.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7.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RTMN模型研究
        7.5.1 生态产业融合
        7.5.2 基于网络理论的生态产业融合模型
    7.6 基于RTMN模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战略
    7.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以典型城镇为例
    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大城市——南昌市区城镇化发展
        8.1.1 南昌市产业发展现状
        8.1.2 南昌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8.1.3 南昌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城市城镇化发展——以九江市区为例
        8.2.1 九江市产业发展现状
        8.2.2 九江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8.2.3 九江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等城市城镇化发展——以新余市区为例
        8.3.1 新余市产业发展现状
        8.3.2 新余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8.3.3 新余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4 鄱阳湖生态经济小城市城镇化发展——以高安市为例
        8.4.1 高安市产业发展现状
        8.4.2 高安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8.4.3 高安市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研究——以武宁县为例
        8.5.1 武宁县产业发展现状
        8.5.2 武宁县城镇化发展现状
        8.5.3 武宁县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以进贤县李渡镇和高安市八景镇为例
        8.6.1 进贤县李渡镇概况
        8.6.2 进贤县李渡镇小城镇建设实践
        8.6.3 进贤县李渡镇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6.4 高安市八景镇概况
        8.6.5 高安市八景镇小城镇建设实践
        8.6.6 高安市八景镇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
    9.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分析
        9.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分析
        9.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保障分析
        9.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科技保障分析
        9.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资源保障分析
    9.2 都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条件保障中的政府行为
        9.2.1 政府行为
        9.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功能
        9.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政府创新行为的富者愈富型基模
        9.2.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功能发挥的发展策略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总结、主要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10.1 总结
    10.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奖励

四、一手抓治理 一手抓管理——重庆地维水泥公司实现无烟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单位社区日常生活空间变迁研究 ——以太原国营七八五厂为例[D]. 药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成都报刊抗战宣传研究 ——以《新新新闻》为例(1931-1945)[D]. 杨洁颖. 西华大学, 2019(02)
  • [3]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D]. 唐湘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4]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域下的高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D]. 陈碧宇. 扬州大学, 2016(02)
  • [5]走向可持续制造:生态创新驱动重庆制造业转型研究[D]. 何岚.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3)
  • [6]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蔡泉水. 南昌大学, 2016(02)
  • [7]《礼记》中的礼法合治思想研究[D]. 吴默闻. 武汉大学, 2015(07)
  • [8]重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徐建明. 重庆师范大学, 2012(05)
  • [9]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旅游引领区域协同[D]. 胡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10]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余达锦. 南昌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治理一只手,管理一只手——重庆地威水泥公司实现无烟生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