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周骨缺损论文-陈瑞,李风兰

种植体周骨缺损论文-陈瑞,李风兰

导读:本文包含了种植体周骨缺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阿司匹林,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种植体,骨再生

种植体周骨缺损论文文献综述

陈瑞,李风兰[1](2019)在《阿司匹林/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物促进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阿司匹林/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复合物修复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8周龄),12只用于制备PRF及阿司匹林/PRF复合物(阿司匹林浓度100 mg/L);18只用于制备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模型,大鼠双侧胫骨近干骺端分别制备种植窝,在种植窝远中一侧骨壁制备1.5 mm×2.0 mm的骨缺损,植入种植体后,按骨缺损的处理情况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骨缺损内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骨缺损内植入PRF膜;实验组:骨缺损内植入阿司匹林/PRF复合物,每组各6只。植入后4、8周,每组处死3只大鼠并获取标本,制作种植体骨磨片,苦味酸-品红染色(Van Gieson,VG)染色,进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和骨计量学分析。结果:植入后4周,实验组种植体骨结合率[(57.30±6.76)%]显着高于对照组[(45.93±6.53)%]和空白组[(27.35±10.31)%](P<0.05),且对照组种植体骨结合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新骨生成率[(24.34±6.11)%]显着高于对照组[(14.30±4.86)%]和空白组[(10.79±2.14)%](P<0.05),对照组新骨生成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后8周,实验组种植体骨结合率[(64.34±6.02)%]显着高于对照组[(52.62±6.08)%]和空白组[(54.32±6.57)%](P<0.05),对照组种植体骨结合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骨生成率[实验组:(30.16±3.58)%、对照组:(26.27±5.36)%、空白组:(25.33±4.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PRF复合物可在骨愈合早期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的骨再生,缩短骨愈合时间,促进种植体骨结合。(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余海云,张国荣,郭静[2](2019)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即刻负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即刻负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比格犬5只,将每只犬左右两侧下颌第四前磨牙牙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拔除后立即植入柱状螺纹纯钛种植体并即刻负重,观察组采用PRF填充,对照组不填任何填充物。采用X线测量颊侧骨量增加高度、缺损面积、骨性结合率和新骨生成率;采用能谱分析两组种植体-新骨界面Ca2+含量,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结果观察组种植术后3个月种植体部位骨表面Ca2+含量为(43.20±7.1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颊侧骨量增加高度、骨性结合率和新骨生成率分别为(3.25±0.60)mm、(80.11±6.43)%和(74.46±5.5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缺损面积为(1.42±0.54)mm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种植体颊侧骨组织切片可见大量新生骨组织,骨小梁致密粗大,对照组新生骨质及成骨细胞数少于观察组。结论即刻负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应用PRF可以有效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9年08期)

张铁军[3](2019)在《探讨种植体周骨缺损采用邻近自体碎骨同期移植的治疗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探讨种植体周骨缺损采用邻近自体碎骨同期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01~2018.07,半年以内在我院行临近自体碎骨同期移植的患者中抽选满足本次研究标准的90例患者(100颗)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50颗,两段式种植体),观察组(45例,50颗,采用邻近自体碎骨同期移植)。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皆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采用邻近自体碎骨同期移植的患者恢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种植体周骨缺损采用邻近自体碎骨同期移植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黄勇,祝红伟,欧阳冰[4](2018)在《即刻种植后用GBR术和植入PRF对种植体周骨缺损区的成骨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即刻种植后用GBR术和植入PRF对种植体周骨缺损区的成骨能力。方法选取前牙区缺牙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即刻种植后跳跃间隙单纯植入PRF,对照组26例,即刻种植后跳跃间隙植入Bio-oss骨粉,覆盖Bio-gide生物膜。对比术后第3月、6月和9月两组新生骨密度和种植体唇侧新生骨厚度。结果 1观察组种植体新生骨密度与对照组X线对比密度稍高,所有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骨密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植入后第3月、6月、9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可明显增加种植体唇侧骨厚度,总体呈成骨量逐渐适量减少趋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牙即刻种植,应用PRF及GBR技术均可促使种植体获得良好的骨结合以及增加种植体唇侧骨厚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美容》期刊2018年11期)

余丹,王慧明,刘建华,朱慧勇[5](2018)在《咬合引导下腓骨肌皮瓣联合种植体同期重建下颌骨巨大骨缺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下颌骨巨大骨缺损有多种修复重建方法,其中以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式最为常见。双层腓骨段修复下颌骨缺损不仅可以恢复新"下颌骨"的外形轮廓,同时也可以提供后期种植体骨量高度,即不仅改善美观问题同时解决了颌骨重建后的功能问题,因而被颌面外科医生所采用。但是,大多数文献报道均为腓骨重建下颌骨后的二期种植修复报道,仅个别文献报道了腓骨肌皮瓣联合种植体同期重建下颌骨巨大骨缺损。本研究主要以咬合为引导,进行腓骨肌皮瓣联合种植体同期重建下颌骨巨大骨缺损,并从手术过程、术后新"下颌骨"及种植体位置与术前计划间的偏差进行该术式的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法:2014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共18例患者进行了咬合引导下腓骨肌皮瓣联合种植体同期重建下颌骨巨大骨缺损,共植入种植体25枚。患者年龄18~45岁,平均25岁。首先采集患者叁维CT扫描数据,结合计算机辅助技术基于镜像原理设计下颌骨病变截骨线,联合种植修复设计理想种植体植入位点,并进行术前腓骨重建新"下颌骨"虚拟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数字化导板。术中联合导航系统进行新"下颌骨"及种植体位置精准度的验证。术后行CT检查定量分析术前设计及术后实际位置的偏移,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手术时间7-9小时,出血300-500ml。1例患者术后出现腓骨瓣坏死,并去除植入腓骨及植体。术后1-6月5枚种植体松动脱落。其余患者恢复良好。腓骨段及种植体位置术前虚拟设计和术后实际位置偏移无显着差异。但是重建后髁状突位置与术前设计有明显偏移(P<0.05)。研究结论:数字化技术辅助下可精确进行咬合引导下腓骨肌皮瓣联合种植体同期重建下颌骨巨大骨缺损,该方法不仅减少患者手术次数减轻痛苦,同时为种植上部修复提供较好的修复条件,进而达到这类患者咬合功能的改善。(本文来源于《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9)

王思雯,刘玉华,王新知,唐琳,李博文[6](2018)在《复层猪小肠黏膜下层修复犬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Micro-CT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建立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动物模型采用Micro-CT影像学检测方法评价复层猪小肠黏膜下层(Multilayered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简称mSIS)可吸收膜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屏障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07-22)

丁俐丹[7](2018)在《脂肪干细胞(ASCs)膜片复合PRF膜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种植体修复已成为越来越多牙缺失患者的选择方式,然而由于外伤,系统系疾病如糖尿病,重度牙周炎引起牙槽骨吸收、丧失是影响种植体修复的关键因素。当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和人工骨移植等方式,但均不是最理想的解决方式。骨组织工程(Bone tissue engineering)通过在体外构建细胞-支架复合材料,用于替代上述骨移植材料,被认为是当前最具潜力的骨再生方式。对于种子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相比,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同时,且来源丰富,取材方便,损伤小,成为备受关注的种子细胞。此外,细胞膜片技术将细胞高度密集培养成膜片的形式,避免传统细胞悬液接种到支架上导致的细胞大量流失,是组织工程中被证实行之有效的方法。此外,通过采集外周血液经高速离心后获得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呈叁维网络立体结构,富含丰富的血小板和生长因子,可作为组织工程中生长因子的来源,提高ASCs细胞膜片的成骨能力。目的:本实验研究目的旨在探索PRF膜片对ASCs增殖、分化的影响,为临床骨缺损修复运用PRF提供临床依据;探索ASCs膜片复合PRF膜片双膜复合体在种植体周骨缺损的骨再生修复及骨整合的影响。方法:1.分离培养犬ASCs,并通过成骨、成脂以及成软骨诱导分化来鉴定脂肪干细胞。利用膜片培养液连续诱导培养ASCs构建细胞膜片,HE染色和电镜观察膜片结构。2.抽取来自同一供体的犬静脉血离心制备PRF,并做HE染色、电镜观察鉴定;将PRF作用于ASCs,CCK-8检测PRF对ASCs的增殖影响;ALP染色观察PRF对A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和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在电镜下观察PRF与ASCs膜片复合的情况。3.体内实验:拔除比格犬双侧下颌第叁、第四前磨牙,于种植窝一侧制备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模型(4×4×3mm),种植体植入后,于骨缺损内随机植入以下材料:(A)ASCs膜片/PRF组:ASCs膜片复合PRF膜;(B)ASCs膜片组:仅植入ASCs膜片;(D)PRF组:仅植入PRF膜;(D)空白对照组:无材料植入。于术后4W,8W取材,活体荧光双标检测种植体骨缺损内骨矿化沉积率(MAR),Micro-CT扫描分析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间距(Tb.Sp)。生物力学实验检测各实验组的最大推力,评价骨质量。硬组织染色分析种植体骨缺损内骨填充率(BF)和骨结合率(BIC)。4.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统计分析,P<0.05表示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经培养鉴定A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并成功构建出ASCs细胞膜片,HE染色显示ASCs膜片由2-4层细胞构成,电镜观察细胞与细胞间有大量细胞外基质(ECM)。2.比格犬静脉血成功制备出PRF,呈乳白色,凝胶状。HE及电镜观察显示PRF由疏松多孔的胶原纤维组成的叁维网络结构,大量的白细胞、血小板网络其间。CCK-8结果显示PRF组OD值从第3天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成骨诱导后,与PRF共培养的ASCs,碱性磷酸酶活性表达增强,成骨基因表达均显着升高(P<0.05)。3.种植体周骨缺损模型成功建立。术后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仅有少量新骨生成ASCs膜片/PRF组、ASCs膜片组和PRF组均有新生骨,其中ASCs膜片/PRF组新生骨显着。Micro-CT显示,4周和8周时各组的骨缺损修复率即BV/TV(%)分别为:ASCs膜片/PRF组60.90±4.83%,80.85±3.93%,ASCs膜片组9.22±6.38%,68.43±2.70%,PRF组46.92±6.70%,57.48±1.47%,空白组32.89±2.22%,39.00±9.57%,ASCs膜片/PRF组与其他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ASCs膜片/PRF组中BF,BIC均明显增加。荧光双标检测种植体骨缺损周围骨矿化沉积率(MAR)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显示ASCs膜片/PRF组在8周时明显增加。(P<0.05)结论:1.PRF体外可促进ASCs增殖和成骨向分化;2.将ASCs细胞膜片与PRF膜复合运用于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可显着促进骨再生修复和种植体周围骨整合。本研究进一步推进了以细胞膜片为基础的组织工程在骨再生中的发展,为组织工程骨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李冰杰,冯惠敏,张妍,邵春燕[8](2018)在《聚四氟乙烯膜应用于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聚四氟乙烯(E-PTFE)膜应用于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方法选取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21例,其中多颗牙连续缺失者13例,共植入ITI Straurnann等常用牙种植体68枚,其中5例患者行骨劈开+骨挤压+骨引导再生技术,经过2~7个月后对上部结构进行修复,并定期随访,对种植体的骨结合情况、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以及修复体的情况进行检查。结果 21例患者覆盖E-PTFE膜后,2例出现术后感染,2例膜外露,经处理后伤口愈合,二期手术发现骨缺损区域均有新骨形成,骨缺损重建百分率达到了95%,术后6个月随访,68个骨缺损区域植入ITI种植体有2颗出现脱落,种植体的存活率达到了97.06%。结论 E-PTFE膜应用于种植牙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再生能够有效覆盖暴露的种植体,适用于裂开性或开窗式骨缺损,其均可获得高水平的重建,起到良好的引导骨再生效果,增加种植成功率,可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贵州医药》期刊2018年04期)

王鸣照,何家才[9](2018)在《两种不同骨替代材料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对比Bio-Oss&PerioGlas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的成骨能力及成骨效果。方法选取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患者20例,共植入32枚种植体,分别植入Bio-Oss和PerioGlas两种骨替代材料,于术后6个月行种植体上部永久冠修复。手术完成后随访1年,统计种植体存留率。通过红色美学指数(PES)、边缘骨水平(MBL)、唇腭侧骨板宽度、患者满意度,评价种植修复后成骨能力及效果。结果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软组织情况较好,PE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骨替代材料术后与术后6个月的唇腭侧骨板宽度改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的唇腭侧骨板宽度改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骨替代材料的术后6~12个月的边缘骨水平改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Bio-Oss和PerioGlas均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及成骨效果,通过比较发现Bio-Oss吸收较慢,有利于唇侧骨壁宽度的维持,具有较好的美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安徽医药》期刊2018年03期)

衣红梅,薛洪权,吴鸿,李敏[10](2018)在《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骨粉修复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的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前牙区缺牙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植入PRF/Bio-oss骨粉,对照组32例,植入Bio-oss骨粉,通过CBCT比较术后两组新骨密度以及通过游标卡尺测量并比较牙槽骨唇腭向高度及厚度;术后3、7、14 d及4W临床观察种植体牢固度、基台周围黏膜有无红肿、出血及创口愈合状况。结果术后12、20 W,CBCT检查结果发现实验组新骨密度、牙槽骨唇腭向高度及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即刻种植术后3,7,14 d及4W,两组患者种植体牢固度较好,基台周围黏膜无红肿、出血,创口愈合良好。结论 PRF/Bio-oss骨粉在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的作用明显高于Bio-oss骨粉。PRF/Bio-oss骨粉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种植体周骨缺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即刻负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比格犬5只,将每只犬左右两侧下颌第四前磨牙牙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拔除后立即植入柱状螺纹纯钛种植体并即刻负重,观察组采用PRF填充,对照组不填任何填充物。采用X线测量颊侧骨量增加高度、缺损面积、骨性结合率和新骨生成率;采用能谱分析两组种植体-新骨界面Ca2+含量,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结果观察组种植术后3个月种植体部位骨表面Ca2+含量为(43.20±7.1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颊侧骨量增加高度、骨性结合率和新骨生成率分别为(3.25±0.60)mm、(80.11±6.43)%和(74.46±5.5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缺损面积为(1.42±0.54)mm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种植体颊侧骨组织切片可见大量新生骨组织,骨小梁致密粗大,对照组新生骨质及成骨细胞数少于观察组。结论即刻负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应用PRF可以有效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植体周骨缺损论文参考文献

[1].陈瑞,李风兰.阿司匹林/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物促进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9

[2].余海云,张国荣,郭静.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即刻负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

[3].张铁军.探讨种植体周骨缺损采用邻近自体碎骨同期移植的治疗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4].黄勇,祝红伟,欧阳冰.即刻种植后用GBR术和植入PRF对种植体周骨缺损区的成骨能力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8

[5].余丹,王慧明,刘建华,朱慧勇.咬合引导下腓骨肌皮瓣联合种植体同期重建下颌骨巨大骨缺损[C].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6].王思雯,刘玉华,王新知,唐琳,李博文.复层猪小肠黏膜下层修复犬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Micro-CT评价[C].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7].丁俐丹.脂肪干细胞(ASCs)膜片复合PRF膜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相关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

[8].李冰杰,冯惠敏,张妍,邵春燕.聚四氟乙烯膜应用于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18

[9].王鸣照,何家才.两种不同骨替代材料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安徽医药.2018

[10].衣红梅,薛洪权,吴鸿,李敏.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临床观察[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8

标签:;  ;  ;  ;  

种植体周骨缺损论文-陈瑞,李风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