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梁姬罐相关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1](2021)在《两周之际的微型青铜器与贵族生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型青铜器是指通高6~12厘米,宽7~13厘米,形体较小,但造型别致、纹饰精美的小型精致铜器,是两周时期规制礼器之外的新器型,常被称为弄器、玩器、看器。它们不仅用于把玩欣赏,还有一定的实用性,属于盛储类器皿。微型青铜器集中出现于两周之际,从西周晚期晚段开始,到春秋早期大量出现,主要在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山东等地,其中晋陕豫交界处出土最多,甘肃东部偶见,山东南部器型自成特色,这些都反映了不同的区域文化特点以及地域、民族之间的交流状况。两周之际的微型青铜器,从其盛储物、铭文及墓主的有关情况,也揭示了当时的贵族生活状况。
冯媛[2](2021)在《中国古代妆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马立志[3](2021)在《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地理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文章以西周金文所见邦国的地理为研究对象。绪论首先对“邦国”的概念进行界定:西周时“邦”是普遍的称呼,是以血缘氏族爲核心的政治实体;“国”表示地域概念,东周以後变成政治学概念“国家”。“邦国”一词是西周实际内涵之“邦”与现代政治学概念之“国家”的结合,具有包容性。接下来对百年以来邦国地理研究的学术史进行了回溯,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利用铭文资料,结合考古发现的邦国遗址,对传世文献中的地理记载进行批判总结,分析地理、族群要素,説明邦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邦国是构建西周王朝国家的基石,考察分析邦国的区位地形、交通、部族关系等要素,可以认识西周地缘政治结构,并为政体研究提供素材;邦国是东周领土国家的前身,对其考察有助於认识前行政区划时代的面貌。整理的对象,以位於宗周和成周以北、古黄河以西范围内的畿外邦国爲主。文章把西土、北土划分为七个单元,各为一章。第一章整理了泾河流域的邦国。密国於先周时已在灵台县一带,处在达溪河谷通道上,西周甲骨文、金文中有一些与密有关的材料。灵台县白草坡墓地的字释潶或泾均非确释,释为(申)则较可能,墓葬性质显示、是殷遗身份的邦伯。是周初亲附的边缘友邦,先祖称“王”,可能位於泾河上游一带。姜姓四岳之後的吕、申,西周时位於泾河上游地区,覆灭宗周的即是西申,西周晚期申、吕的分支氏族迁至南阳盆地。国族名“”在金文出现了几例,有的出土在泾河上游,释为“缯”有待验证。“”字释为“豳”在文字学上有合理的解释,豳王、豳公的特殊身份有待研究,豳地是宗周北面的军事交通枢纽。第二章整理了位於陇山两侧的夨和秦。汧水谷地的夨在西周时期是一个较有实力的部族,夨可以读为虞,可能与汧水附近的吴山及周初“虞芮质讼”之虞有关,夨可称“王”,在政治体系中不同於周朝内服的“侯”,与称“侯”的平陆虞国、宜侯夨簋之“虞侯”、东南吴国,均不会是同一个。秦人出自商奄之民,周公东征後被迁徙到陇右,与戎杂处,西汉水上游礼县附近的城邑与西周晚期的西陲、犬丘有关,陇西牛头河流域的清水县李崖遗址或是孝王时封赐非子的“秦”邑。第三章整理了宝鷄渭河附近的虢、二氏族。虢是位於今宝鷄虢王镇一带的西虢,始自虢仲、虢叔二人,後世分衍出虢仲氏、虢叔氏、虢季氏数支,诸支系的源流和相互关系有待辨明,兴起於两周之际的陕县之虢是西虢分支。是周初来自西南地区的友邦,周朝将其安置在宗周腹地外围的清姜河附近,扼守古嘉陵道入口,进入西周中期後氏贵族政治经济地位从周室疏远、孤立,此後消失不见。第四章整理了南流黄河沿岸的邦国、族氏。无终族在殷墟二三期时可能生活在晋陕之间,殷墟附近出土多件无终铜器,显示其与商朝曾有密切关系,无终部族春秋时渐迁到太原盆地与晋国接触,後又沿代谷迁至今河北蔚县一带,今蓟县之地名无终是後起。梁国在今韩城市西南,春秋初期周平王册封秦仲少子为梁伯,《系年》等参证此秦仲指秦襄公,梁伯戈铭文字体、语句风格与春秋早期秦戈铭文一致,是梁氏出自嬴秦的物证,内容显示梁国受命在北方防御蛮方。韩城梁带村附近是芮国最晚段的居点,已发掘的遗存年代从西周晚期後段持续到芮国之亡,在秦晋到达河西之前,芮一度是该地实力最强的氏族;流散芮国铜器中有不少属於西周早期,但此时的芮居地尚不明确。金文之“”、“”可释为“韩”,乃武王之子受封的韩侯之国,西周之韩国应在汾河下游的河津县一带,控制着从宗周经梁山之南越河到河东汾浍地区的交通。第五章整理了河东地区的邦国。姬姓杨国在今洪洞县,为宣王之子始封,它建立在此前杨地的基础上,姬姓杨侯之前的杨氏或是姞姓,杨国在临汾盆地的北缘、西周文化在河东地区的最北端,目的是防御玁狁。公簋之(疏)是生活在唐叔虞领地之内的一个先代氏族,疏公之妻姚是帝舜後裔,簋铭反映了晋地唐、夏遗民并存的多元环境。文王玉环、唐叔虞方鼎、疏公簋代表了商末周初唐、晋变迁的历史,河汾之间的“唐”具体地望有待确认,天马-曲村遗址是叔虞之子燮父徙封为侯的“晋”之所在,唯具体名字尚有争议。晋国附近翼城大河口之霸、绦县横水之倗、绦县雎村的某不知名氏族,性质可能属於“怀姓九宗”,具有王臣身份,有独立地位,同时也受到晋国的监管。荀国受封在今临猗县涑水附近为“侯”,控制着宗周与汾浍之间的交通,後为邻近的晋室曲沃支系兼并。虞国在平陆县北中条山脉之顶的原上,扼守汾浍地区通往河南成周的交通綫“虞阪-巅軨道”,武王别封虞仲为虞侯,是因爲吴国已奉祀太伯为始祖,别封虞国可使虞仲一支在宗法上独立奉祀仲雍为始祖。第六章整理了燕山附近的邦国、族氏。商末周初的孤竹族与商室有亲缘关系,周初活动在燕山东侧,喀左一带孤竹等窖藏铜器以及多个考古学文化的发现,显示燕山南北衆多族群共存的面貌,其背景是中原的殷周革命;而孤竹与山戎、令支不能简单等同。西周早期的燕国位於北京琉璃河一带,与广安门一带的蓟共处,以後燕国可能兼并了蓟据以为都;周初相继为燕侯的克、旨可能是太保的两个儿子;燕是边陲封国,是周朝控制北方的锁钥,也是与东北民族交流对抗的前沿。涞水县北子铜器,或称北伯,是周初当地的北氏之长,与三监之邶未见关联证据;涞水北子器与湖北江陵北子器无关,後者是当地制作的。第七章整理了太行山沿綫与古黄河之间的邦国。《軝》一节对元氏西张村西周墓作了补充説明,軝侯所封之地位於元氏县槐河之滨,古为泜水,《地图集》等所绘泜水偏南可能不确,軝是邢国之北的附庸小国,任务是防御自井陉突出的戎族。《邢》一节分析了记录初封的麦尊等器应该在前,邢侯簋偏後;邢在商代井方故地建立,初封即在邢台,与温县之邢丘、畿内之丼氏均无关系;邢侯之封目的是防御北戎、控制太行东麓成周至燕国的交通綫,邢与戎对抗交流,有臣谏簋、省命铜剑以为物证。太行西麓上党盆地的黎是周初戡黎後封建的侯,始封君是毕公之子,金文中写作(楷),黎国的任务是防御晋北和太行山区的戎狄,并扼守东出太行的壶关道。河内地区附近是文武周公之胤衆氏族定居的渊薮。康叔初封於康丘为侯,在殷畿故地内,目的是监管殷遗民,淇水附近的卫是康之鄙,对康、卫铜器的分组整理,表明卫作爲国名要在西周中期以後,“夷王命卫为侯”可能反映了康、卫变迁的历史。另外整理了金文中的凡、柞:凡在今辉县市西南,旧释为“同”的字现已改释为“凡”,沈子它簋是凡国铜器,器主它以凡氏小宗的身份作了祭祀周公的礼器。柞即胙,在今延津县北,是周公之後,目前发现的胙氏铜器有柞伯簋、柞伯爵、柞伯鼎等。第八章以山形水系为要素将西土、北土划分爲小的地理单元,描述了各自的地貌背景,进而勾勒了不同单元之间的交通綫:汧水河谷通道,由周原或宝鷄出发至六盘山东麓,或逾陇山至陇右秦地;泾河上游通道,自栒邑-彬县的古豳地出发,沿泾河、马莲河河谷至宁夏南部,这两条通道之间有东西向的泾河支流河谷互通。由丰镐渡渭,经合阳县至河滨韩城之梁、芮,再渡河溯汾水经韩国至上游杨国或汾浍之交的晋国;也可由丰镐至河曲处渡河後上溯涑水,经荀国、倗邑越绦山亦至晋国。汾浍地区与洛阳盆地的交通跨越中条山脉,一是经过虞国的虞坂-巅軨道,二是由中条-轵关道至河内地区,渡河後均可至洛阳成周。自成周经河内沿太行东麓北行,经卫、邢、軝至於燕国。太行东西的陉道,黎国在西侧扼守上党盆地东口之壶关道,诸陉东口,邢在滏口、井陉之间,軝侯守在井陉。这些綫路以宗周、成周为中心,构成了西土、北土的交通网络。周初西土、北土的复杂族群背景,塑造了封建邦国的地缘政治格局。泾河上游是西周的边疆,它没有明确的界綫,而是多种文化人群并存的地带,该区域内周文化、寺洼文化、殷遗民等人群共处。周王朝在这一带没有封建军事性质的“侯”,只是出於镇抚和防御目的安置了一些盟好的小邦国,其中有一些人群是殷遗民,周室还通过边鄙邦伯与戎族通婚等方式维持政治稳定。西周中期以後殷遗民等缓冲要素消失,使得宗周失去西北屏障,屡遭玁狁入侵。在河东地区有先代的唐、夏遗民和戎狄,以及与殷商亲近的一些方国,燕国附近有土着的围坊三期文化和多个族群,这些因素既成爲晋、燕封建的多元背景,也是後来发展壮大的资源。黎、邢原本只是扼守交通,卫国周初监管殷遗民的使命也渐告终结,缺少交流壮大的发展空间,终在戎狄的侵扰下而迁徙。第九章是对邦国与西周王朝关系的历史概述。西周肇建前夕的周邦联盟联合伐商,成康时期迅速封建亲戚以爲藩屏,奠定了西周王朝四土的基本格局;中期王朝对外围邦国的管理事务渐繁,边徼戎狄、淮夷势力濅盛,交侵入境;晚期又有南土噩国联合淮夷的大叛乱,北方又有玁狁入侵,遂因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对邦国进行重建、移徙的调整,仍极力维持王朝的经营,但幽王末年与西土申侯关系的破裂,直接招致内外的联合入侵,覆灭宗周。文末附录,包括《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分布图》、《宗周西北诸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两张地图,以及文中邦国各自的金文材料分类表。
孙海燕[4](2020)在《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周时期,在黄河淮水之间,存在着许多周王室所分封的诸侯国。本文对西周至春秋时期,在中原地区比较活跃的十个国家的铜器铭文进行整理和研究。这十个国家分别是:卫、许、陈、应、胡、郑、蔡、宋、凡、虢,後文简称为中原十国。黄淮间中原十国的金文是中原文化圈铜器铭文的典型代表,是两周铜器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十国的铜器铭文的风格特征从西周早期到春秋晚期有着显着的变化,这和两周时期的历史演变有着明显的关系。对位於黄淮间的中原十国铜器铭文的整理和研究,对了解和探讨这一地区的历史变革状况,研究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朝的兴衰变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金文分域研究是当前金文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目前学界对中原地区金文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本文以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和探索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进行全面的搜集、分类和整理。在充分掌握考古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前人所搜集到的铜器国别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对最近几十年来公布的新见铜器进行收录,对国别有异议者进行辨别。如王子婴次炉、京叔盨、京叔盘等器,有学者认为是郑国之器。经本文研究,这几件器并非郑器。王子婴次炉的作器者很可能是楚人。京叔盨中的京叔也并非是郑庄公之弟京叔;再如沈子它簋,旧以为其为沈国之器,经学者们的研究,“沈子”是“冲子”之义,此器应是凡国之器;再如江小仲母生鼎,旧研究者多以此器为江国之器,经本文研究,此器应为郑器,是春秋早期郑文公之子公子士之器,其母为江氏。二、吸收最新的古文字研究成果,补正诸家释文之不足。在校订释文後,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校注,并对其中的疑难字词进行研究。前代学者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难点字词,多有研究,但其研究成果比较分散,不便於当代学者的研究。本文将诸家意见进行汇总,比较得失,观其正确与否。如:根据王子扬先生对甲骨文中“凡”字和“同”字的研究,对西周凡国铜器进行仔细辨别;综合学者们对沈子它簋铭文的各种意见,重新对其铭文进行句读等。三、对中原十国金文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些疑难问题中,既包括对疑难字词的考释、铜器的断代,也包括对铜器中出现的历史人物的研究,同时还包括与中原十国相关的历史问题的研究。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文章对胡应姬鼎、凡伯怡父鼎、卫夫人鬲、郑子耳鼎、郑宝皿鼎等器的铭文进行研究,并提出己说。如胡应姬鼎旧释为“辞”之字应释为“騂”;(?)凡伯怡父鼎中的“(?)”读为“夔”,此器是春秋晚期夔国之器;金文中常见的(?)字,可能是古文字中用来表示“重复”“重叠”义的“重”字的古文。它的字形、字义和殷周时代“士”的丧葬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卫夫人鬲中的“卫夫人”应是卫惠公的夫人;郑伯匜中的“郑伯”应是郑武公。在综合研究方面,本文结合新出简帛材料,对许、陈、应、蔡、宋的历史地理中存有异议的地方进行研究,对西周末年郑国的东迁问题提出己见,并对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的特殊现象进行分析。四、在本文所收录的513件铜器铭文的基础上,编纂出《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其中包括人名索引、地名索引、通婚索引、职官索引和铜器自名索引,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便捷。以上四个方面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由於本人学识尚浅,行文论述中或有许多不当之处,所提新说亦或有资料不足之缺,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以教後学!
杨琳[5](2019)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女性贵族墓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周至春秋时期女性贵族作为上层社会中的群体,在社会和经济方面享受着贵族特权的同时,又因生理差异与男性贵族存在着政治及经济生活上的差别。本文从女性贵族墓葬资料入手,对西周至春秋时期女性贵族地位、贵族阶层性别差异与社会的政治环境、政治联姻、继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的内容共分为以下6章。第1章为绪论,明确了研究的时空范围,详细梳理了有关周代女性贵族的研究简史,总结了以往研究中的主要成果和不足之处,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思路。第2章为墓葬及墓地材料分析,首先建立了统一的墓主性别及夫妇异穴并葬墓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对西周及春秋时期的墓葬材料进行分析,并将墓葬的时代范围划分为六期。第3章为女性贵族墓葬制度等级差异研究,根据墓主身份和随葬品将墓葬分为两个等级,详细讨论了每个时期内各等级墓葬在墓葬形制、墓室面积、葬俗、随葬品等方面的特征,总结了不同等级的女性贵族墓葬间的差异和变化,并对墓葬差异的原因及女性墓葬中随葬兵器的现象进行了讨论。第4章为贵族夫妇墓葬中的性别差异研究,根据墓主身份、随葬品将夫妇墓葬分为两个等级,详细讨论了每个时期内各等级夫妇墓葬的墓葬形制、墓室面积、葬俗、随葬品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对不同等级夫妇墓中性别差异的多样性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夫妇墓所采用的异穴并葬墓位形式的出现及原因进行了讨论。第5章为女性贵族地位差异及政治婚姻的讨论。首先对女性贵族地位差异及权力的来源进行了分析,认为女性贵族的地位与封国经济、政治实力密切相关,其权力主要来源于夫家、父家和子嗣三个方面。其次对第一等级夫妇墓葬中女性配偶的身份进行了分析,认为除少量同穴合葬的女性可能是妾属外,其他异穴并葬在男性墓主旁的女性应是正式配偶。再次,通过分析青铜器铭文中的婚嫁信息对文中涉及诸侯国贵族间的联姻关系进行了探讨。另外,从文字资料(甲骨文和金文)和墓葬资料角度,对商晚期和西周、春秋时期贵族妇女件地位和权力的比较,认为西周至春秋时期女性地位的变迁与周代“同姓不婚”的戒律和宗法制度有关。最后通过与玛雅文化中贵族政治婚姻的跨文化比较,认为女性的地位和婚姻与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第6章为结语,对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文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查飞能[6](2019)在《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文中提出商周青铜器自名是时人对青铜器的命名,由专名和修饰语组成,用于说明青铜器名称、用途及性质等。青铜器研究肇始汉唐,至宋代成为专门学问,尤以定名为主,而青铜器自名是定名的基础。然青铜器功用扩大、器类关系、地域文化、古人分类思想及礼制等均对时人命名青铜器产生重要影响,以致商周青铜器自名数量庞大、称谓复杂,既有纷繁多样、写法奇特的专名,又有丰富的修饰语以限定用途与性质。纵观以往成就,商周青铜器自名研究已有较丰富成果,既有综合性研究,也有专题性研究,更有疑难问题的长期性研究。但学界相关研究运用的自名资料却并不多,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绝大多数自名之字尚未得到关注。为深入发掘商周青铜器自名在古器物学、古文字学、历史学、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本文全面分类统计与整理商周各类青铜器自名,进而展开系统疏证,藉此发挥金文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全文主体分上、下编两部分。上编是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主要是逐一对商周各类青铜器自名专名进行分类整理与疏证,对一些疑难文字作出分析与考释。本部分由商周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及杂器共4类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组成,容器包括食器、酒器、水器及杂容器共4类。第一,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专名疏证,由常见容器共名、食器、酒器、水器、杂容器等5部分组成。常见容器共名分动词、名词名物化的共名和异器同铭导致的共名2种情况。食器有鼎、高、(?)、簋、盨、簠、敦(盏)、豆、铺、盂、盆共11种;酒器有爵、尊、觚、壶、卣、罍、锣、(?)、缶、瓿、罐、同、杯、卮共14种;水器有盘、盉、匜、鉴共4种;杂容器有盛饭器、食器盖、炉盘、杂饮器、杂量器共5种。第二,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专名疏证,由钟、缚、铃、铎、钲、籴共6类组成。第三,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专名疏证,由戈、戟、矛、剑、铍、斧钺、杂兵共7类组成。第四,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专名疏证,由衡器、符节、车马器、器座、钩类器、门锩、匕、俎等组成。自名专名疏证之时尤其注意多角度解读自名文字,探究疑难自名,以补证旧说、提出新说。文中或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证,或结合青铜器器型特征解释,或结合青铜器器类之间的组合、更替、相生、派生关系对自名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或注重古文字音韵通假方面的证据,或注意礼仪、祭祀意义的动词、名词名物化成为自名现象,对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进行系统疏证。举凡重要的自名专名疏证有:鼎自名方、合、填、甾、枳、鬻、(?)(鲧鼎),簋自名(?)(簋)、衡、即((?))、(?)、(?),盨自名(?)(盨)簋、(?)、诌、匜,豆自名(?)、(?)、敦、钲,盆自名益,壶自名(?)((?))、(?)(镬)、盏、牟,匜自名(?)、(?),镈自名(?)、,钲自名(?),(?)自名(?),戟自名(?)、(?)、(?)、(?),戈自名镐、(?),斧钺自名(?)、就,剑自名锃、(?)。下编是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疏证,是上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依据商周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及杂器的主要用途及性质对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展开全面分类与整理,然后逐一对各类自名修饰语进行综合疏证,考释疑难杂字,以此加深对商周青铜器性质、用途的进一步认识。第一,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修饰语疏证,本章由特征类、祭祀类、荐献类、膳饮类、宴飨类、盥洗类、置用地类及其他共8类自名修饰语组成。特征类是反映青铜器性质、盛装、形制及大小与数量的限定性语言。祭祀类是用各种祭祀或祭祀方式之字来表明青铜器用于某种祭祀。荐献类是用具有荐献义的字来限定青铜器用于进献、馈食场合。膳饮类又分粢盛、膳牲、制作膳食、备置膳食、酒饮等5类自名修饰语,主要是反映日常膳饮的字词。宴飨类是用与宴飨或具有宴飨之义的字以体现青铜器用途。盥洗类主要是限定青铜器净洗用途的修饰语。置用地类包括宫室、庖厨及其他使用地等限定性字词以体现青铜器使用场合、摆放位置。其他一类是不宜归入以上七类的自名修饰语。第二,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修饰语疏证,由声律与其他两类组成。声律类是乐器重要自名修饰语,起着说明乐器声音或声音特征与演奏乐律的作用。其他一类包括演奏方式、性质与用途等限定性修饰语。第三,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修饰语疏证,由特征类、使用对象类、击杀持执类及其他共4类自名修饰语组成。特征类是限定兵器性质、长短、大小与数量的修饰语。使用对象类分基层士兵、军制单位两种情况。击杀持执类包含兵器击杀用途与持执方式2类修饰语。其他一类包括兵器制作工库、置用地、使用、者精神意志等修饰语。第四,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修饰语疏证,包括材质、数量、置用地等,因量少而附于文末。自名修饰语疏证之时,对一些疑难杂字亦基于各类青铜器性质、用途进行重新解读和多角度分析,如会、(?)、叀、造/佶、(?)、簟(寻)、御、锣、(?)(孰—熟)、(?)((?)—熟)、(?)、曲(区)—(?)、(?)、米宫、行、(?)、林/大林等。
赵鹏[7](2018)在《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1、M2012所反映的两性关系》文中研究表明上村岭虢国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北郊,面积为32.45万平方米。从五十年代至今,已发掘了500多座墓葬,是一处等级齐全、排列有序的大型邦国墓地。M2001、M2012是90年代进行发掘的,从两座墓葬的位置、出土的有铭青铜器和其他随葬器物等,可以判断M2001、M2012是夫妇异穴合葬墓。并且未曾被盗掘,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的葬礼、葬者身份和两性关系等问题。本文试用性别考古学的方法分析两座墓葬所反映的葬制、葬者身份和两性关系等问题。
马军霞[8](2017)在《虢国综合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考古资料为主,结合文献资料及金文资料对虢国进行研究。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其一是以时间为序,以相关事件及人物为中心,分析虢国立国、发展、迁徙、兴盛及灭亡的相关史实;其二是依据组合关系明确的墓葬随葬品,分析虢国的铜礼器、兵器及车马器,进而了解虢国的礼乐制度、军事制度;其三是通过对虢国墓地墓葬形制、葬具、葬式、葬俗及墓葬关系的分析,了解虢国的埋葬习俗及墓地制度,并进而分析由于墓主性别不同和社会等级不同所产生的随葬品差异;其四是对虢国宗族各分支从居地、实力及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归纳出西周中期到晚期与虢氏通婚的诸国族姓氏。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摘要如下:一、虢国是姬姓封国,在两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献记载的五个虢国,历史上存在的仅有东虢和西虢。西虢居地有两处,一处位于宝鸡,一处位于三门峡一带。位居宝鸡的虢国,是王室的西部屏障。虢公在王室中参与对外征伐、对内管理,甚至左右王位继承。西周晚期由于玁狁入侵及政局变动,虢国从宝鸡迁徙至三门峡一带。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导致平王东迁推迟,但这也正是虢国在春秋初年重新被重视的原因之一。此后虢国继续充当王室西部屏障,牵制戎人东进,维护王室尊严和权威,并积极谋求向外扩张。关于东虢,目前所知有限。大概是在周公平定叛乱后,由西虢一支徙封至荥阳。二、西周中期虢氏宗族存在虢伯、虢叔、虢季三支,之后虢季一支逐渐强盛。西周晚期存在虢仲、虢叔及虢季三支,各支在王室中职掌不同,实力亦强弱不等。实力强大后的虢仲、虢叔、虢季又分出新的支属,其称呼方式不同。三、虢国在通婚、器用及埋葬习俗等方面均显示出浓郁的周文化特征:(1)严格遵守同姓不婚习俗;(2)陶器、铜器等器形及组合绝大多数与周人相同,存在其他文化因素,但比例极低;(3)棺椁层数及棺饰,以玉敛葬、墓葬排列及分布等大体与《仪礼》、《周礼》等文献吻合;(4)埋葬习俗中周文化特征所占比例极高,但也存在腰坑、狗架等与殷遗民相关的葬俗以及壁龛、屈肢葬等与戎人相关的葬俗。它们出现在虢国墓地中,除了与通婚有关,还分别与焦国及戎人东进有关。四、以是否随葬一套礼器(包括食器、水器、酒器)为标准,可将虢国贵族分为国君、大夫和士两大阶层。大夫以上阶层较为稳定,随着墓主等级降低,随葬品种类、数量逐渐减少,质地渐趋粗劣;但士阶层,随葬礼器、兵器及车马器种类及数量在春秋早期后段大大提高。大夫阶层对虢公的不满和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高是虢国的内部矛盾表现之一。五、虢国军事实力强盛。兵器种类、形制及组合均反映出其具有优良的性能;车辆也较王室及其他诸侯国更为便捷和灵活。这一方面是虢国战事频繁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大夫对虢公不满的原因所在。六、虢国墓地排列显示出重视血缘的特征。从北往南,墓主地位逐渐降低,反映周文化葬俗的墓葬比例降低。靠近墓地南端的三组血缘氏族,其墓主地位及实力经历了消长变化。春秋早期后段第一组墓葬(“宫氏”)实力鼎盛,该组墓葬葬俗多见与戎人有关、器物多见其他文化因素,且士阶层随葬青铜礼器及兵器最为丰富。七、与晋国相比,虢国的器用制度更为严格,虢国用鼎数量比晋国高一个级别。但是虢国青铜器、陶器中显现的其他文化因素的比例远低于晋国。晋国的疆域面积数倍于虢国,且经历过国内统一战争,血缘关系己遭破坏,这与虢国形成鲜明对比。种种比较显示出虢国文化面貌保守、单一而晋国开放、多元。八、虢国灭亡原因错综复杂。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晋国谋划扩张,王室扶弱抑强策略是虢国灭亡的外在原因。虢国社会内部存在重重矛盾是其灭亡的内在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虢国所处位置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及战略地位,然而受地形限制难以向外扩张,且境内山地面积远多于平原,与晋国相比缺乏支撑其谋求发展的优良农业基础,最终导致亡国。本文称之为军事与农业的矛盾。
梁宇婷[9](2016)在《虢国具铭铜器汇考》文中研究指明西周、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邦国虢国始封陕西宝鸡,在厉宣之际东迁三门峡,和周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联系密切。虢国墓地在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经过两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出土一批具铭铜器,为虢国历史研究提供重要依据。许多文字学学者对其铭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一定成就。但各家成果散见于不同时期的书刊杂志,给寻检造成很大困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将历代相传和近年出土虢国具铭铜器集中在一起,对铭文从字形角度进行分析。具体来说,在整理的过程中,按照时间、出土地点和器主不同,对具铭虢器进行搜集整理,对铭文进行释读,主要对铭文中存在分歧的字进行分析,先搜集各家观点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本文主要采用字形分析法,对铭文进行分析,以训诂、音韵作为字形分析的辅助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分析中也会涉及到一些历史、考古知识,但都是作为文字研究的辅助工具,并不是本文采用的主要方法。此外,本文也对铭文中所见人物和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梳理考证。
王正,雷建鸽[10](2015)在《柯史簋与柯国、唐国》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应国墓地出土柯史簋铭文的解释,揭示了西周晚期柯国贵族嫁女儿于唐国的历史事实,并对柯国、唐国历史进行简单考索,同时提出了柯史簋辗转流传于应国的可能途径与方式。
二、梁姬罐相关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梁姬罐相关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两周之际的微型青铜器与贵族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周之际微型青铜器概况 |
二、微型青铜器的盛储物或铭文 |
三、微型青铜器的使用者 |
四、两周之际微型青铜器反映的贵族生活 |
(一)两周之际的用玉情况 |
(二)两周之际的妆容风尚 |
(三)两周之际的弄器潮流 |
(3)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地理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邦国”概念的界定 |
(一)邦 |
(二)侯 |
(三)地域概念的“国”、“土” |
(四)诸侯、邦国概念的混同 |
(五)本文所用“邦国”一词的含义 |
二、邦国研究的内容 |
三、百年来西周邦国地理研究史述略 |
四、选题的意义 |
五、本文的整理范围 |
第一章 泾水流域的邦国 |
第一节 密 |
一、文献及甲骨、金文中与密有关的材料 |
二、密国的位置 |
三、可能与密国有关的考古发现 |
第二节 甘肃灵台县白草坡墓地( (?)、 (?) ) |
一、“ (?) ”、“ (?) ”二字释读平议 |
二、“ (?) ”和“ (?) ”的性质 |
第三节 |
一、“ (?) ”字的释读 |
二、对 (?)伯归刍簋铭文的认识 |
三、 (?)伯归刍簋所见史事 |
第四节 吕 |
一、吕氏的起源与分衍 |
二、吕氏早期居地的讨论 |
三、西周晚期的吕国 |
第五节 西申 |
一、“申”字的释读 |
二、畿内之申与“南申” |
三、西申地望 |
四、西申、申戎、姜戎关系的辨析 |
五、西申之一支迁徙南阳的原因和意义 |
第六节 (?) |
一、金文中的(?) |
二、 (?)字释读及其与缯的关系 |
第七节 (?)(豳) |
一、 (?)字释读 |
二、西周金文中的豳 |
三、豳的地理考察 |
第二章 陇山两侧的邦国 |
第一节 汧水谷地的夨 |
一、夨国的发现和研究简史 |
二、铜器及铭文的分组 |
三、 (?)的文字学解释 |
四、夨的族姓 |
五、夨国的地理意义 |
六、夨、虞之关系 |
第二节 陇山西侧的秦 |
一、秦人早期的活动地点 |
二、秦人西迁的时间 |
三、秦与戎的关系 |
四、与西周之秦关系存疑的一些铜器 |
第三章 宝鷄渭河沿岸的邦国 |
第一节 西虢 |
一、虢氏的地理问题 |
二、虢氏氏族的分衍 |
第二节 (?) |
一、 (?)氏墓葬分析 |
二、 (?)氏铜器、陶器文化因素反映的历史 |
三、 (?)氏对外关系分析 |
第四章 南流黄河沿岸的邦国 |
第一节 无终 |
一、“无终”的释读与无终铜器的年代 |
二、无终族的迁徙 |
第二节 梁 |
一、梁伯戈与梁国 |
二、梁国史事与地理 |
三、梁姬罐的分析 |
第三节 芮 |
一、西周芮国铜器及铭文整理 |
二、芮国史事与考古发现 |
三、芮国地望综理 |
第四节 韩 |
一、西周金文“ (?) ”字的释读 |
二、西周之韩国 |
三、三晋之“韩”的地望 |
四、《诗·韩奕》的争论和西周韩国地理 |
第五章 河东地区的邦国 |
第一节 杨 |
一、西周金文中的杨 |
二、西周末年杨国的历史地理背景 |
附:西周与“昜”有关的铜器铭文分析 |
第二节 (?) (疏) |
一、 (?)字释读 |
二、对 (?)公簋 (?)公、妻姚身份的认识 |
第三节 昜(唐)-晋 |
一、西周晋国都邑(侯马新绦之前)的探索 |
二、晋国始封地“唐”的考述 |
三、出土材料所见唐、晋的变迁 |
第四节 霸 |
一、金文霸字的分析 |
二、金文所见霸氏史事 |
第五节 朋(倗) |
一、倗字形体来源分析 |
二、金文中的“倗”氏 |
三、西周倗氏的来源 |
附论:倗、霸的性质 |
(一)倗、霸墓地的葬俗特徵 |
(二)倗、霸的族姓来源 |
(三)倗、霸的地位和性质 |
第六节 荀(郇、 (?) ) |
一、金文 (?)字的释读 |
二、西周郇国 |
三、荀的地望 |
第七节 虞 |
一、文献中的平陆虞国 |
二、虞国铜器 |
三、虞国地理 |
附:西周“吴”氏铭文的整理 |
第六章 燕山南北的邦国、族氏 |
第一节 孤竹 |
一、孤竹铜器和铭文的发现 |
二、文献中的孤竹历史和地理 |
三、孤竹铭文反映的族氏关系 |
四、喀左窖藏铜器的历史背景分析 |
第二节 匽(燕) |
一、匽字的释读总结 |
二、金文所见燕国初封 |
三、匽国附近的氏族 |
四、西周匽都 |
五、封建燕国的历史地理背景 |
第三节 北 |
一、涞水张家洼“北伯”铜器与文献中的“邶” |
二、“北子”、“北伯”铜器的分析 |
三、涞水、万城铜器之间的关系 |
第七章 太行山与古黄河之间的邦国 |
第一节 軝(泜) |
一、元氏县西张村西周墓的补充説明 |
二、軝国地理及其军事意义 |
第二节 邢 |
一、西周早期的邢国 |
二、西周邢国地理问题 |
三、邢国的地理意义及其与戎的关系 |
第三节 楷(黎) |
一、 (?)字释读 |
二、楷国的发现与确认 |
三、楷国铜器反映的史实 |
四、楷国地理 |
第四节 康-卫 |
一、康、卫铜器的整理 |
二、从康徙卫 |
三、相关地名考证总结(沬、朝歌、卫、淇卫、旧卫) |
四、关於“夷王命卫爲侯” |
附:“康侯鬲”跋 |
第五节 河内地区附近邦国 |
一、凡 |
二、柞(胙) |
第八章 西土北土邦国与西周地缘政治 |
第一节 西土的地理与交通 |
一、关中渭河谷地平原区 |
二、陕北高原区 |
三、关中、陕北地区之间的交通 |
四、关中与西南地区的交通 |
第二节 北土的地理与交通 |
一、河东汾浍地区的地理 |
二、太行山两侧、古黄河以西的地理 |
三、晋南汾浍、涑水流域与洛阳盆地之间的交通 |
四、成周至燕山以南的交通 |
五、太行山东西的交通 |
六、西土渭河谷地与河东地区的交通 |
第三节 西周的西北边疆 |
第四节 北土邦国与西周地缘政治 |
一、山西地区 |
二、太行山以东地区 |
第九章 邦国与西周王朝关系史略 |
一、?受万邦:文王时代的小邦周 |
二、遹征四方的武王时代 |
三、成王“奠四国万邦”和康王“ (?)尹亿疆” |
四、昭王南征不复 |
五、穆王时期 |
六、东南淮夷的兴起 |
七、恭懿孝夷诸世 |
(一)恭王 |
(二)懿王 |
(三)孝王 |
(四)夷王 |
八、厉宣之世的西北玁狁和东南淮夷 |
九、宣幽时期的四方忧患 |
十、西周末世的氏族东迁 |
结语 |
附录 |
地图 |
西周金文邦国材料分类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4)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空间、时间范围和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中原十国金文研究现状简述 |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上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汇编与校注 |
第一章 卫国 |
第一节 卫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卫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5件) |
一、(?)伯(?)组 |
二、卫侯组 |
三、夫人组 |
四、其它 |
第二章 许国 |
第一节 许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许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
第三章 陈国 |
第一节 陈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陈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7件) |
第四章 应国 |
第一节 应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应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81件) |
第五章 胡国 |
第一节 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0件) |
第六章 郑国 |
第一节 郑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郑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
第七章 蔡国 |
第一节 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1件) |
第八章 宋国 |
第一节 宋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宋国铜器铭文风格简议 |
第三节 宋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0件) |
第九章 凡国 |
第一节 西周时期的凡国 |
第二节 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7件) |
第十章 虢国 |
第一节 虢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虢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9件) |
一、虢季组 |
二、虢仲组 |
三、虢叔组 |
四、虢伯组 |
五、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及其附近墓葬所出铜器 |
六、虢姜组 |
七、城虢组 |
八、郑虢组 |
下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问题综合研究 |
第十一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专题研究 |
第一节 胡应姬鼎铭文补释 |
第二节 (?)凡伯怡父鼎铭文新释 |
第三节 卫夫人鬲人名研究 |
第四节 宝皿鼎的中的人名和作器时代讨论 |
第五节 商周青铜盉为“水器”说补证 |
第六节 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墓主身份献疑 |
第十二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历史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西周末年郑国东迁路线试探 |
第二节 西周早期许国历史地理问题补说 |
第三节 西周陈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四节 西周应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五节 西周胡国姓氏问题研究 |
第六节 西周蔡国始封地问题考辨 |
第七节 西周宋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八节 由蔡侯申缶论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现象 |
附录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 |
一、卫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卫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卫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卫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二、许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许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许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许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许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陈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陈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陈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陈国金文通婚索引 |
(四)陈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应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应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应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应国金文地名索引 |
(四)应国金文名物索引 |
(五)应国金文职官索引 |
五、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胡国金文名物索引 |
(四)胡国金文国名索引 |
(五)胡国金文通婚索引 |
六、郑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郑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郑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郑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郑国金文通婚索引 |
七、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蔡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蔡国金文通婚索引 |
八、宋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宋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宋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宋国金文地名索引 |
(四)宋国金文名物索引 |
(五)宋国金文职官索引 |
九、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十、虢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虢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虢国金文名物索引 |
(三)虢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四)虢国金文职官名索引 |
(五)虢国金文地名索引 |
(六)虢国金文族名索引 |
(七)虢国金文通婚索引 |
引书简称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5)西周至春秋时期女性贵族墓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时空范围和对象 |
1.2 研究简史与现状 |
1.2.1 研究简史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墓葬及墓地材料 |
2.1 女性贵族墓葬及贵族夫妇异穴并葬墓的判断标准 |
2.2 墓葬及墓地的简要分析 |
2.2.1 河南地区 |
2.2.2 北京地区 |
2.2.3 山西地区 |
2.2.4 陕西地区 |
2.2.5 甘肃地区 |
2.2.6 山东地区 |
2.2.7 湖北地区 |
2.3 墓葬的年代与分期 |
第3章 女性贵族墓葬特征的历时性变化 |
3.1 西周早期女性贵族墓葬 |
3.1.1 第一等级女性贵族墓葬 |
3.1.2 第二等级女性贵族墓葬 |
3.1.4 小结 |
3.2 西周中期女性贵族墓葬 |
3.2.1 第一等级女性贵族墓葬 |
3.2.2 第二等级女性贵族墓葬 |
3.2.3 小结 |
3.3 西周晚期女性贵族墓葬 |
3.3.1 第一等级女性贵族墓葬 |
3.3.2 第二等级女性贵族墓葬 |
3.3.3 小结 |
3.4 春秋早期女性贵族墓葬 |
3.4.1 第一等级女性贵族墓葬 |
3.4.2 第二等级女性贵族墓葬 |
3.4.3 小结 |
3.5 春秋中期女性贵族墓葬 |
3.5.1 第一等级女性贵族墓葬 |
3.5.2 第二等级女性贵族墓葬 |
3.5.3 小结 |
3.6 春秋晚期女性贵族墓葬 |
3.6.1 第一等级女性贵族墓葬 |
3.6.2 第二等级女性贵族墓葬 |
3.6.3 小结 |
3.7 女性贵族墓的等级差异、历时性变化及相关问题 |
3.7.1 不同等级的女性贵族墓葬间的差异及变化 |
3.7.2 各等级墓葬差异的成因探讨 |
3.7.3 女性墓葬中的兵器问题 |
第4章 贵族夫妇墓葬中的性别差异 |
4.1 西周早期贵族夫妇墓葬 |
4.1.1 第一等级贵族夫妇墓 |
4.1.2 第二等级贵族夫妇墓 |
4.2 西周中期贵族夫妇墓 |
4.2.1 第一等级贵族夫妇墓 |
4.2.2 第二等级贵族夫妇墓葬 |
4.3 西周晚期贵族夫妇墓葬 |
4.3.1 第一等级贵族夫妇墓葬 |
4.3.2 第二等级贵族夫妇墓葬 |
4.4 春秋早期贵族夫妇墓 |
4.4.1 第一等级贵族夫妇墓葬 |
4.4.2 第二等级贵族夫妇墓葬 |
4.5 春秋中期贵族夫妇墓葬 |
4.5.1 第一等级贵族夫妇墓葬 |
4.5.2 第二等级贵族夫妇墓葬 |
4.6 春秋晚期贵族夫妇墓 |
4.6.1 第一等级贵族夫妇墓葬 |
4.6.2 第二等级贵族夫妇墓葬 |
4.7 贵族夫妇墓中的差异及相关问题 |
4.7.1 不同等级贵族夫妇墓中的性别差异 |
4.7.2 贵族夫妇墓中性别差异多样性的原因探讨 |
4.7.3 贵族夫妇墓中异穴并葬墓形式的出现及意义 |
第5章 西周至春秋时期女性贵族地位及政治婚姻 |
5.1 女性贵族权力的来源 |
5.2 夫妇异穴并葬墓和同穴合葬墓中女性配偶的身份——关于“妾”和“夫人”的问题 |
5.3 诸侯国贵族间的联姻 |
5.4 商代晚期与西周至春秋时期女性贵族地位的比较 |
5.5 政治联姻和女性贵族地位的跨文化比较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后记及致谢 |
(6)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基本疏证思路与方法 |
四、材料来源与疏证规范 |
上编 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章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共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食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商周青铜酒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四节 商周青铜水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五节 商周青铜杂容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二章 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钟镈铃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铎钲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商周青铜鑃自名专名疏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戈戟矛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剑铍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商周青铜杂兵自名专名疏证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衡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杂用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小结 |
下编 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五章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一节 特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二节 祭祀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三节 荐献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四节 膳饮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五节 宴飨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六节 盥洗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七节 置用地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八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九节 小结 |
第六章 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一节 声律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二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一节 特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二节 使用对象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三节 击杀秉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四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五节 小结 |
附录 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1、M2012所反映的两性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M2001、M2012所处位置和出土有铭青铜器 |
二、M2001、M2012埋葬环境和社会地位 |
三、M2001、M2012所反映的两性关系及其重要性 |
(8)虢国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确定 |
第二节 研究成果述评 |
第三节 所用资料分析 |
第四节 所处地理位置及周边国族介绍 |
上编 虢国历史 |
第一章 虢国的立国 |
第一节 西虢受封时间及封地分析 |
第二节 东虢迁徙时间与封地分析 |
第三节 相关人物及事迹分析 |
第二章 虢国的发展 |
第一节 虢城公及虢伯(?)相关问题探析 |
第二节 虢季家族分析 |
第三节 虢叔事迹分析 |
第四节 虢仲事迹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虢国的迁徙及兴盛 |
第一节 迁徙、都邑及疆域 |
第二节 虢石父任卿士时期 |
第三节 虢公忌父任卿士时期 |
第四节 虢公林父任卿士时期 |
第五节 虢公丑任卿士时期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虢国的灭亡 |
第一节 东虢灭亡 |
第二节 西虢灭亡 |
第三节 小结 |
附论 五虢及东虢、西虢始封君分析 |
中编 虢国物质与文化 |
第五章 铜容器墓时代推断 |
第一节 墓葬分期梳理 |
第二节 墓葬时代推断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铜礼器及器用制度分析 |
第一节 铜礼器 |
第二节 乐器 |
第三节 铜礼器组合演变分析 |
第四节 铜礼器组合级别比较 |
第五节 与晋、芮比较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七章 兵器、车马器及器用制度 |
第一节 兵器 |
第二节 兵器组合分析 |
第三节 共出的车马器分析 |
第四节 袝葬车马分析 |
第五节 与晋、芮比较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八章 墓葬及埋葬习俗 |
第一节 墓葬形制 |
第二节 墓向 |
第三节 葬具 |
第四节 葬式 |
第五节 玉敛葬 |
第六节 墓葬之间的关系 |
第七节 小结 |
第九章 随葬品的性别差异分析 |
第一节 已确定性别的墓葬 |
第二节 随葬品种类差异 |
第三节 小结 |
附论 穿耳罐、陶器及明器分析 |
下编 虢国社会结构 |
第十章 从物质遗存分析社会等级 |
第一节 等级差异的物质表现 |
第二节 贵族墓等级差异表现 |
第三节 庶人墓葬等级差异表现 |
第四节 小结 |
第十一章 从有铭铜器分析宗族关系 |
第一节 有铭铜器资料梳理 |
第二节 宗族关系分析 |
第十二章 从铜器铭文分析婚姻关系 |
第一节 西周中期 |
第二节 西周晚期 |
第三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虢国具铭铜器汇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状况 |
前言 |
第一章:西周中期 |
第一节:虢国组 |
虢伯甗铭文汇考 |
虢季匜铭文汇考 |
虢叔簋铭文汇考 |
虢叔盂铭文汇考 |
遣叔吉父盨铭文汇考 |
第二节:虢国相关组 |
三年(?)壶有关虢国铭文汇考 |
班簋有关虢国铭文汇考 |
恒簋盖有关虢国铭文汇考 |
即簋铭文汇考 |
虎叔簋铭文汇考 |
师(?)鼎铭文汇考 |
第二章:西周晚期 |
第一节:虢伯组 |
虢伯鬲铭文汇考 |
第二节:虢仲组 |
虢仲簠铭文汇考 |
虢仲鬲铭文汇考 |
虢仲盨盖铭文汇考 |
第三节:虢叔组 |
虢叔大父鼎铭文汇考 |
虢叔簠盖铭文汇考 |
虢叔簠铭文汇考 |
虢叔鬲铭文汇考 |
虢叔盨铭文汇考 |
虢叔尊铭文汇考 |
虢叔旅钟铭文汇考 |
第四节:虢季组 |
虢季氏子组簋和盖铭文汇考 |
虢季氏子组壶铭文汇考 |
虢季子组卣铭文汇考 |
虢季氏子(?)鬲铭文汇考 |
虢季子白盘铭文汇考 |
虢宣公子白鼎铭文汇考 |
第五节:城虢组 |
郑虢仲鼎铭文汇考 |
郑虢仲簋铭文汇考 |
城虢遣生簋铭文汇考 |
城虢仲簋铭文汇考 |
第六节:虢姜组 |
虢姜鬲铭文汇考 |
虢姜簋铭文汇考 |
虢姜铺铭文汇考 |
虢姜匝铭文汇考 |
第七节:虢国相关组 |
丰伯叔父簠铭文汇考 |
虢姑乍(作)鬲铭文汇考 |
齐侯匝铭文汇考 |
兽叔奂父盨铭文汇考 |
柞伯鼎铭文汇考 |
季隆父匜铭文汇考 |
师丞钟铭文汇考(师臾钟) |
第三章:春秋时期 |
第一节:虢宫父组 |
虢宫父鬲铭文汇考 |
虢宫父盘铭文汇考(盘) |
虢宫父匝铭文汇考 |
第二节:虢季组 |
虢季鼎铭文汇考 |
虢季簠铭文汇考 |
虢季鬲铭文汇考 |
虢季簋铭文汇考 |
虢季壶铭文汇考 |
虢季盘铭文汇考 |
虢季甫铭文汇考 |
虢季盨铭文汇考 |
虢季钟铭文汇考 |
虢季氏子(?)鬲铭文汇考(乙丙为西周晚期器) |
虢季鼎铭文汇考 |
第三节:虢姜组 |
虢姜鼎铭文汇考 |
虢姜壶铭文汇考 |
虢姜盘铭文汇考 |
虢姜匝铭文汇考 |
第四节:苏国相关组 |
虢(?)改盘铭文汇考 |
苏貉豆铭文汇考 |
苏冶妊鼎铭文汇考 |
苏冶妊盘铭文汇考 |
叔鼎铭文汇考(叔作苏子鼎) |
第五节:兵器组 |
元黄戈铭文汇考(又称“短胡二穿戈”) |
元矛、元戈铭文汇考 |
元戈铭文汇考 |
戈戈铭文汇考 |
宫氏白子元戈铭文汇考 |
虢太子元戈铭文汇考 |
第六节:其他组 |
虢硕父簠铭文汇考 |
国子硕父鬲铭文汇考 |
梁姬罐铭文汇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梁姬罐相关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两周之际的微型青铜器与贵族生活[J]. 王瑞. 收藏与投资, 2021(11)
- [2]中国古代妆奁设计研究[D]. 冯媛. 江南大学, 2021
- [3]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地理整理与研究[D]. 马立志. 吉林大学, 2021(01)
- [4]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D]. 孙海燕. 西南大学, 2020(01)
- [5]西周至春秋时期女性贵族墓葬研究[D]. 杨琳. 吉林大学, 2019(10)
- [6]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D]. 查飞能. 西南大学, 2019(01)
- [7]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1、M2012所反映的两性关系[J]. 赵鹏. 东方藏品, 2018(07)
- [8]虢国综合研究[D]. 马军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虢国具铭铜器汇考[D]. 梁宇婷. 天津师范大学, 2016(10)
- [10]柯史簋与柯国、唐国[J]. 王正,雷建鸽. 中原文物,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