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译文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翻译文本,认知世界,翻译定义研究
译文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农,赵红梅[1](2019)在《“B是A的译文”意味着什么?——基于唐诗《清明》及其五个英译文语篇认识世界分析的解答》一文中研究指出尝试对一个文本和它的译文间的翻译关系进行描述是一种翻译定义性研究的努力。从认知语言学的语篇认知世界概念入手分析这种语际文本翻译关系是研究该问题的诸多方法之一。本文以唐诗"清明"及其五个英译文为研究对象,采用语篇认知世界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探讨了原文和译文的翻译关系问题,旨在尝试部分回答"翻译是什么?"这一复杂问题。研究发现,以原文为主要参照点,译文保持原文认知世界基本元素不变,不追求与原文在语篇认知世界上的最大相似性;在语言符号组织形式上有所改变,在语篇认知世界上相对原文总有或大或小的变化,涉及语言符号可能激活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和背景知识的差异;译文在与读者认知世界连贯关系上有或强或弱的变化,但总存在一定程度的连贯性。(本文来源于《语言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杜渐[2](2019)在《以归化与异化视角分析《水浒传》译文中的翻译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归化与异化翻译的争论始终是翻译学界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将以归化与异化为角度,对威廉·硕特的《水浒传》译文第一章内容中的一些部分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9年11期)
姬徐田子[3](2019)在《论文学翻译层次的把握对译文质量的影响——《田园交响曲》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实践活动,它具有自己的内部系统。许钧先生提出了翻译的叁个层次:基础层次、语义层次、美学层次。探究翻译层次的把握对译文质量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翻译实践活动。(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7期)
李红红[4](2019)在《进出口包装译文的专业性要求与商业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根据关联理论,基于包装译文的动态明示—推理过程,以最佳关联的交易语境效果为目标导向,在目的论视角下结合工业包装译文的实践经验,探讨"源流汇"一体化翻译要求;同时,因为包装译文的效度取决于语言距离的差异性,并影响其营销推广效用,故而,将引入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基于语言距离与工业产品进出口贸易流量的关联性,阐释包装译文的商业价值。(本文来源于《粘接》期刊2019年09期)
刘洋[5](2019)在《目的论视阈下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译文分析——基于数据统计对比许景城和黄新渠译本》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讨论,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目的论视阈下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之许景城和黄新渠二位译者的译文对比分析。本文介绍了翻译目的论的由来和叁大原则,从而以叁大原则入手,并根据大量的数据统计,对二位的译文进行各自文本的分析对照,从而得出结论。旨在探讨翻译目的对译者翻译的影响和所成译文的优劣。(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32期)
贾海娥[6](2019)在《从及物性角度对比分析习近平语言及其译文的修辞性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曾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叁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由此可见,演讲在古代社会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各个场合发表的演讲都有力地提升了中国的形象,展现了中国的文化。他的外交演讲平淡不失幽默、简浅不失深邃、触点不失全面。最近几年,对习近平讲话的研究也是不胜枚举,这些研究主要从修辞学、批评话语分析、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研究。谈到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语篇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少有从及物性角度出发去研究习近平演讲。因此,有必要对习近平的语言及英文译文的修辞性表达进行及物性对比分析。本文主要是通过观察法对含有修辞的演讲进行搜集归纳,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及物性对比分析。研究过程如下:首先对所选语料中的过程进行了认定和区分,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数量和百分比的统计以便呈现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分析促成这样分布的原因。分析表明,习近平的语言及英译文的修辞性表达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在于:首先,中英文中都出现了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言语过程以及行为过程;其次,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在中英文出现的百分比较高,并且物质过程所占比例最高;除此之外;每个过程类型所对应的功能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中文出现了五种过程类型,而英文出现了六种;第二,中文出现的关系过程的频率高于英文出现的关系过程,而中文出现的心理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出现的频率低于英文出现的心理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第叁,及物过程在中英文的转化过程中出现了过程转移。鉴于上述差异,得出的解释如下:首先,汉语具有主观性思维的特点,而英语则倾向于客观思维。其次,英语被视为一种静态语言,汉语被视为一种动态语言。第叁,它指的是语言的不对等性,它产生了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4)
张义[7](2019)在《机器翻译的译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人力智能不断发展,各种翻译软件不断涌现出来,其功能越来越强大,译文质量不断提高。随着机器翻译的发展,人力翻译是否会被取代成为越演越烈的话题。但是,在看到机器翻译研究取得进展的同时,我们也知道,由于对语言规律本身认识仍然不足,以及计算机对语言理解的局限性,再加上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语法结构、构造方式、语言习惯、社会背景等等的不同,机器翻译的效果与大家所期待的仍有非常大的差距,机器翻译产生的译文质量仍然无法达到职业译者人力翻译的程度。因此,怎样将机器翻译和人力翻译相结合,既提高翻译的效率,又能提高翻译的质量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实践报告以笔者参加的知识产权出版社的专利翻译项目为依据,通过机器译文和人力译文的对比,对机器译文的误译现象进行研究。本实践报告由叁部分构成,第一章包括机器翻译的发展,机器翻译和人力翻译的对比等要点。第二章介绍了专利文献的特征、以专利翻译为例的原因以及该专利项目的介绍。第叁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通过专利的名称、词汇、句型和符号四部分构成,通过具体的实例对机器翻译的误译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6-01)
杨一天[8](2018)在《基本层次范畴视角下的翻译选词分析——以《新约·福音书》中■的译文选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翻译过程中,源语中的某个概念在目的语中往往缺少相等层次范畴的表达。这种空缺不仅是语言层面的空缺,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更是一种思维层面的空缺。本文从认知语义学基本层次范畴的角度出发,对由源语和目的语概念范畴层次不对等所造成的翻译选词困境及其在认知层面的原因进行剖析,继而以圣经《新约·福音书》中■一词在不同译本中的表达为例,探究译文对原文陌生概念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本文来源于《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期刊2018年02期)
李丛立[9](2019)在《杜牧《清明》的叁种英译文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的两个基本步骤是理解与表达。同一原文却有众多不同译文,首先是因为不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同,所以经过语言转换产生不同译文;其次,即使对原文的理解相同,不同译者的译语表达也可能不同,从而产生译文不同。译者的理解与表达的角度不同,导致杜牧《清明》的翻译也不尽相同。(本文来源于《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尤姝人[10](2019)在《某高校本科基础笔译课学生译文分析及教学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愈趋高质量化,对译员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译员的主要输出地,国内各大高校的研究生与本科翻译专业(以下分别简称“MTI”与“BTI”)肩负着培养高质量译员的任务。BTI的设立旨在培养学生优秀的基本翻译能力和素养,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BTI的基础笔译课对高质量译员的培养至关重要。北京语言大学(以下简称“北语”)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内开设翻译本科专业的高校中较有代表性的一所。本文对北语2016级翻译(英语方向)专业学生大二上学期基础笔译课程的作业及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包括收集分析该课程的学期作业、向相关学生了解作业要求和作业反馈形式等。在此基础上,论文采用“理解、表达、取舍”这一分析框架,对基础笔译课的学期作业进行分析,找出学生译文中的理解、表达和取舍问题,并分类指出应如何解决。同时,结合笔者所了解的作业要求和作业反馈形式,从作业机制方面分析导致上述问题的可能原因,如:翻译练习缺乏监管、课堂无针对性反馈等。最后,笔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译文互审、添加译者批注等改进教学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开设类似基础笔译课的院校提供教学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4-30)
译文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有关归化与异化翻译的争论始终是翻译学界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将以归化与异化为角度,对威廉·硕特的《水浒传》译文第一章内容中的一些部分进行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译文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农,赵红梅.“B是A的译文”意味着什么?——基于唐诗《清明》及其五个英译文语篇认识世界分析的解答[J].语言教育.2019
[2].杜渐.以归化与异化视角分析《水浒传》译文中的翻译现象[J].文学教育(上).2019
[3].姬徐田子.论文学翻译层次的把握对译文质量的影响——《田园交响曲》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9
[4].李红红.进出口包装译文的专业性要求与商业价值分析[J].粘接.2019
[5].刘洋.目的论视阈下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译文分析——基于数据统计对比许景城和黄新渠译本[J].校园英语.2019
[6].贾海娥.从及物性角度对比分析习近平语言及其译文的修辞性表达[D].内蒙古大学.2019
[7].张义.机器翻译的译文分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
[8].杨一天.基本层次范畴视角下的翻译选词分析——以《新约·福音书》中■的译文选词为例[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8
[9].李丛立.杜牧《清明》的叁种英译文对比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
[10].尤姝人.某高校本科基础笔译课学生译文分析及教学建议[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