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弱磁性矿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弱磁性矿物,高梯度磁选,磁选设备,磁选工艺
弱磁性矿物论文文献综述
曹昆,韩明君[1](2019)在《难选弱磁性矿物磁选技术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磁性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弱磁性矿物一直占据着巨大比重。因弱磁性矿物相对难选,对分选技术要求较高,与弱磁性矿物磁选相关的设备、工艺和理论的研究也在持续不断的更新。本文凝炼了弱磁性矿物磁选过程中采用的设备、工艺和理论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弱磁性矿物磁选的发展方向,以期对弱磁性矿物高效率分选提供基础指导。(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罗德强,刘建[2](2016)在《弱磁性铁矿物表面强磁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易处理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弱磁性铁矿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并且其矿石类型复杂,这类矿石往往生产成本高、生产过程环境污染严重导致难以有效开发利用,而磁铁矿物表面强磁化技术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概述了近年来弱磁性铁矿物表面强磁化研究情况,对弱磁性铁矿物的碱浸磁化、电化学处理磁化、磁种磁化、生物磁化等工艺的研究成果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矿产保护与利用》期刊2016年04期)
伍喜庆,戴川,戴亮[3](2015)在《细粒弱磁性铁矿物自磁化-疏水絮凝-磁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菱铁矿在碱性溶液中的溶解特性,无需添加任何铁离子,通过控制矿浆p H值、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时间等因素实现菱铁矿自磁化及其对赤铁矿的协同磁化作用,使弱磁性铁矿物能被选择性磁选回收。为加强细粒的回收,考察了六偏磷酸钠用量、非极性油(煤油)用量、油酸钠用量、煤油用量与油酸钠用量比、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疏水絮凝-磁选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自磁化和疏水絮凝的联合作用,含Fe 42.35%的细粒(-0.038 mm)人工混合矿经0.35 T高梯度磁选机一次磁选可获得Fe品位61.30%、铁回收率90.92%的铁精矿。与其它磁选方法相比,自磁化-疏水絮凝-磁选流程处理含菱铁矿的细粒弱磁性混合铁矿石,分选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矿冶工程》期刊2015年01期)
高瑶,刘兵,杨书春,章恒兴[4](2013)在《强磁辊干选机在选别弱磁性矿物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T-QCG强磁辊干式磁选机结构原理,由于其磁系特点主要应用于弱磁性矿物的富集,从研发至今已有数十台强磁辊干选机应用于国内矿山选别弱磁性矿物,选别指标较优,不仅可以在粗粒条件选获得精矿,也可对低品位弱磁性矿进行预先富集,达到了对弱磁性矿物实现粗粒级分选的工艺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科技文汇——2013》期刊2013-08-30)
熊涛,谢美芳,袁长翔,陈荣[5](2013)在《应用SLon磁选机分选-5mm粒级弱磁性矿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SLon粗粒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及该机对于贵州某选厂褐铁矿、云南某选厂赤铁矿、河北某选厂超贫赤铁矿-5 mm弱磁性矿物湿式分选流程及指标。试验研究和生产表明,SLon粗粒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在分选-5 mm弱磁性矿物时可以获得较好的选矿指标,从而实现"能拿早拿,能丢早丢"的选矿原则。(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科技文汇——2013》期刊2013-08-30)
杨龙[6](2012)在《提高梅山选矿厂弱磁性铁矿物利用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梅山铁矿是我国大型地下矿山,年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随着采掘向下延伸,磁性矿含量下降,赤(褐)铁矿、菱铁矿比例上升,导致铁精矿含铁品位下降,铁回收率降低,铁精矿的碱度下降,由自熔性转为半自熔性。采用合理有效的技术工艺提高梅山选矿厂弱磁性铁矿物的分选效率和经济效益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梅山铁矿石复杂难选的特点,系统的研究了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入磨矿石进行了磁化焙烧磁选研究,对强磁尾矿进行了强磁-分步浮选试验和尾矿强磁再选精矿深度还原试验研究。同时论文对磁化焙烧过程和深度还原过程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对不同粒级的入磨矿石进行磁化焙烧,分别研究了还原剂种类、还原剂用量、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和冷却方式对分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煤气为还原介质,在最佳焙烧条件下所得焙烧矿经水中冷却、磁选,精矿铁品位在63.98%~66.68%之间,精矿铁回收率在80.28%~89.60%之间;焙烧矿经自然冷却、磁选,精矿铁品位在61.93%~64.23%之间,精矿铁回收率在82.43%~88.94%之间。梅山铁矿选矿厂强磁尾矿中所含的主要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石英、铁白云石、石榴子石、氟磷灰石。对七种纯矿物进行浮选特性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油酸钠为捕收剂,在自然pH值条件下,对除石英以外的纯矿物均有良好的捕收性能。采用单一活化剂或抑制剂并不能选择性的将七种矿物分离,采用淀粉和CaCl2组合抑制剂可以使不同矿物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出现较大的浮游差。对强磁尾矿进行再磨,采用强磁选-常规反浮选所获得精矿品位仅为37.71%,铁回收率仅为17.15%;对强磁尾矿进行再磨,采用强磁选-分步浮选,在开路条件下的分选指标为:精矿品位为45.22%,铁回收率为37.12%。对尾矿再选精矿进行了深度还原试验,结果表明还原温度、还原时间、配碳系数及料层厚度对还原物料的金属化率有重要的影响,而煤粉粒度对深度还原物料金属化率影响较小,在适宜深度还原条件下(还原温度1275℃,还原时间60min,料层厚度30mm,配碳系数2.0,煤粉粒度-2.0mm)制备出了金属化率达89.20%的深度还原物料。采用“预选-磨矿-筛分-磁选-磨矿-磁选”流程,当两段磨矿细度分别为-0.074mm占45%、75%时,分别可获得铁粉(粒度-0.3mm)和粒铁(粒度+0.3mm)两种产品,两种产品的总品位为91.27%,总回收率为91.55%。对入磨矿石磁化焙烧产物进行了分析。以煤气为还原介质,当焙烧温度为500℃、600。C时,焙烧产物主要成份包括Fe2O3、Fe3O4和SiO2;当焙烧温度为700℃、800℃时,焙烧产物主要成份为Fe3O4.FeO和Si02;当焙烧温度为900℃时,焙烧产物主要成份为FeO、Fe和Si02。对尾矿再选精矿的深度还原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铁矿物以Fe2O3→Fe3O4→FeO→+Fe顺序被还原,煤中碳和含铁氧化物的间接反应为主反应且反应速度很快,短时间内就有金属铁生成。该铁矿石深度还原过程中,铁颗粒以不规则形状从脉石基体析出,并且以小颗粒向大颗粒聚集的方式长大。在确定的适宜深度还原条件下,部分磷矿物被还原为P,部分硫矿物则转变为CaS、FeS、CS2和COS等,其中有35.91%的磷元素及20.45%的硫元素进入铁粉中,45.06%的磷元素及6.78%的硫元素进入气相随CO气流挥发掉,其余的19.03%的磷元素及72.77%的硫元素部分则仍以磷酸盐或者硫酸盐的形式进入尾矿中。在获得的铁粉产品中,有害元素磷、硫含量分别为0.37%、0.48%。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提高梅山铁矿矿石中弱磁性矿物的利用效率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并为其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2-10-01)
许鹏云[7](2012)在《细粒级弱磁性铁矿物分散—磁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正面临日益严峻的铁矿资源形势,大量铁矿资源都具有贫、细、杂的特点,因此处理细粒级弱磁性的铁矿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总结和分析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开展了镜铁矿的纯矿物和实际矿石的分散磁选研究工作。系统地考查了不同种类的分散剂的分散效果,以及pH值、搅拌、粒度等因素对分散剂的分散效果带来的影响;借助于表面动电位测试、XRD测试、红外光谱测试等手段充分论证分散剂的作用机理;同时,以电负性为基础从分子结构上判定不同分散剂效果的根源,为进一步开展处理细粒级弱磁性的铁矿资源的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纯矿物实验表明:聚合物分散剂对石英和镜铁矿的分散效果优于无机分散剂,但对pH较为敏感,耐碱性不如无机分散剂;比较叁个不同粒度的分散效果,发现分散剂对粒度为0.075mm> d>0.044mm的颗粒分散差异性最明显。同时,获得最佳的实验浓度条件约为33.3%,最佳的搅拌方式是1min,700r/min。对实际矿石进行调浆--磁选实验,结果证明六偏磷酸钠,WPVP,聚乙烯醇,聚丙烯醇有利于实现镜铁矿精矿品位的提升;而碳酸钠、硫代磷酸钠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精矿品位,但回收率下降较为明显;淀粉则不能提高精矿品位。动电位测试表明:淀粉能够将镜铁矿的零点电左移到pH=4.0,并且石英和镜铁矿表面电位在淀粉作用下其表面电位绝对值变小;聚乙烯醇、聚丙烯醇、WPVP叁种聚合物都能改变零点电,使零点电左移到pH=4.8左右,但零点电的改变差异性并不明显,叁者导致镜铁矿表面的绝对值增加量由大到小分别是:聚乙烯醇>聚丙烯醇>WPVP。而六偏磷酸钠则能将镜铁矿的零点电改变至pH=2.8,而且大幅度增加石英和镜铁矿表面电位的绝对值。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聚合物分散剂在石英表面均为物理吸附;在镜铁矿表面除了聚丙烯醇和聚乙烯醇是物理吸附,其他分散剂在镜铁矿表面均为化学吸附。对分子结构进行分析,与镜铁矿表面叁价铁离子键合的牢固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WPVP>聚乙烯醇、聚丙烯醇和淀粉>六偏磷酸钠。各分散剂溶化剂链的柔顺性优劣顺序是:聚乙烯醇>聚丙烯醇>WPVP>淀粉、六偏磷酸钠。键合的牢固程度和分子柔顺性是影响分散剂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2-05-01)
艾永亮,伍喜庆[8](2012)在《弱磁性铁矿物的表面自磁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菱铁矿和赤铁矿在酸性体系中的溶解特性,无需添加任何铁离子,只需调节矿浆的pH值,然后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即可实现矿物表面的自磁化.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铁离子浓度、过氧化氢添加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菱铁矿在酸性体系中溶解行为的影响.在100℃条件下,通过表面自磁化反应,菱铁矿磁选回收率从53.8%提高到94.6%,因此可以确定反应温度是影响自磁化的重要因素.利用赤铁矿和菱铁矿的混合矿物重复菱铁矿单矿物的自磁化实验,混合矿物回收率从66.8%提高到了72.6%.最后利用含有赤铁矿和菱铁矿的实际矿石进行自磁化实验,结果与单矿物实验和混合矿物实验相一致,磁选回收率从46.3%提高到了63.1%,实现了样品的自磁化.(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段云峰[9](2011)在《弱磁性铁矿物的表面磁化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粒级弱磁性铁矿物,由于其粒度小,比表面积大,比磁化率低的特点在分选过程中采用常规选矿方法往往捕收困难、回收率低,与脉石矿物难以获得理想的分离效果。论文通过在矿物表面附着强磁性颗粒,扩大被分离矿物间的磁性差异,便可增大矿物的可选性。在总结和分析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两种细粒级弱磁性铁矿物——菱铁矿和赤铁矿表面磁化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针对菱铁矿微溶于矿浆的特性,在仅加入NaOH的条件下,利用菱铁矿自身的Fe2+离子合成磁性粒子,实现菱铁矿的表面磁化。单矿物试验发现,温度是影响菱铁矿表面磁化的重要因素,60℃可视为菱铁矿表面磁化的理想温度:NaOH用量为0.15mol/L,在60℃磁化反应10min后,在2100Gs磁场下磁选,菱铁矿回收率由26.9%提高到88.8%。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扫描电镜对磁化前后的菱铁矿进行表征:磁化后,菱铁矿饱和质量磁化强度σs由磁化前的0.652A·m2·kg-1增加到2.569A·m2·kg-1;可观察到磁化后的菱铁矿表面有微细颗粒Fe304晶粒覆盖。XPS分析发现菱铁矿磁化前后Fe2P3/2轨道电子结合能发生变化,证明了菱铁矿表面有Fe304的生成。采用空气氧化法在矿浆中直接合成磁性Fe304粒子对弱磁性赤铁矿表面磁化进行了研究。该法主要利用Fe(Ⅱ)和Fe(Ⅲ)离子在碱性矿浆中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结晶而形成Fe304晶粒。试验考察了药剂用量、反应时间、溶液温度等因素对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0℃可视为实现赤铁矿快速磁化的临界温度:Fe2+离子浓度为0.012mol/L,氨水浓度为0.15mol/L,在50℃磁化反应10min后,赤铁矿磁选回收率由磁化前的68.0%提高到95.2%。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扫描电镜对磁化前后的赤铁矿进行表征:磁化后,赤铁矿磁化后的比磁化率大于磁化前,其饱和质量磁化强度σs由磁化前的0.694A·m2·kg-1增加到1.415A·m2·kg-1;可观察到磁化后的赤铁矿表面有微细颗粒Fe304晶粒覆盖。论文对主要有用矿物由菱铁矿和赤铁矿组成的某铁矿山尾矿进行磁化试验研究,磁选精矿铁回收率随NaOH用量提高而升高。(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1-05-01)
艾永亮[10](2009)在《弱磁性铁矿物的表面磁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粒弱磁性铁矿物由于其粒度细、比表面大、磁性弱等特征,常规的处理方法很难获得理想的回收效果,所以细粒弱磁性铁矿物的分选一直是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一大难题。常规表面磁化法是在矿浆中加入磁种微粒,但磁种的制备费用高且矿物表面的吸附无选择性。相对于此,而本论文试验的研究有两大特点:一是直接在矿浆中合成磁性粒子,磁化矿物表面,简化了工艺流程;二是不添加任何含铁物质,只调节矿浆pH值,实现矿物表面的自磁化。论文在总结和分析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褐铁矿和菱铁矿的表面磁化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通过在褐铁矿矿浆中添加含有Fe~(2+)和Fe~(3+)的氯化物溶液,调节pH值,直接在矿浆中合成磁性粒子,磁化矿物表面。试验考查了磁场强度、铁离子比例、铁离子用量、矿浆pH值、反应温度等影响磁化效果的因素,并获得了褐铁矿磁化的最佳工艺条件:Fe~(2+)与Fe~(3+)摩尔比为3:1,矿浆体系的pH值为10.5,反应温度为45℃,反应搅拌4min。褐铁矿产率从55%增加到了77%。油酸钠是实现褐铁矿和石英选择性分选的有效药剂,用量为3.3×10~(-4)mol/L时,褐铁矿与石英的磁选产率差值达到52%。在褐铁矿磁化的基础上,试验进一步提出针对菱铁矿在酸性体系中溶解产生铁离子的特性,只调节矿浆的pH值,实现菱铁矿的自磁化。菱铁矿在酸性体系中溶解产生Fe~(2+),通过控制氧化因素使其部分氧化为Fe~(3+),满足了矿浆中合成磁性粒子的条件。通过考察矿浆pH值变化、FeCl_3、FeCl_2、H_2O_2和充气等因素,验证了矿浆中离子组分及其变化情况。温度是影响菱铁矿自磁化的主要因素,在100℃时,菱铁矿产率从53.8%提高到94.6%,实现了自磁化。本文通过菱铁矿自磁化动力学的研究,提出磁化动力学方程为: 1-[1-1.5(ε-0.538)]~(1/3)=kt研究表明自磁化受混合控制,反应的活化能为30.11kJ/mol。论文还对赤铁矿的自磁化进行了探索试验研究。赤铁矿与黄铁矿、赤铁矿与菱铁矿在酸性体系下满足自磁化的条件,通过调节pH值,实现了自磁化。论文对含有赤铁矿和菱铁矿的梅山铁矿尾矿进行了试验研究,磁选产率提高了20%。试验结果表明了含有赤铁矿和菱铁矿的微细粒也可以实现自磁化。(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9-05-01)
弱磁性矿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易处理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弱磁性铁矿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并且其矿石类型复杂,这类矿石往往生产成本高、生产过程环境污染严重导致难以有效开发利用,而磁铁矿物表面强磁化技术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概述了近年来弱磁性铁矿物表面强磁化研究情况,对弱磁性铁矿物的碱浸磁化、电化学处理磁化、磁种磁化、生物磁化等工艺的研究成果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弱磁性矿物论文参考文献
[1].曹昆,韩明君.难选弱磁性矿物磁选技术现状[J].价值工程.2019
[2].罗德强,刘建.弱磁性铁矿物表面强磁化研究进展[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6
[3].伍喜庆,戴川,戴亮.细粒弱磁性铁矿物自磁化-疏水絮凝-磁选研究[J].矿冶工程.2015
[4].高瑶,刘兵,杨书春,章恒兴.强磁辊干选机在选别弱磁性矿物中的应用[C].中国矿业科技文汇——2013.2013
[5].熊涛,谢美芳,袁长翔,陈荣.应用SLon磁选机分选-5mm粒级弱磁性矿物[C].中国矿业科技文汇——2013.2013
[6].杨龙.提高梅山选矿厂弱磁性铁矿物利用效率研究[D].东北大学.2012
[7].许鹏云.细粒级弱磁性铁矿物分散—磁选研究[D].中南大学.2012
[8].艾永亮,伍喜庆.弱磁性铁矿物的表面自磁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2
[9].段云峰.弱磁性铁矿物的表面磁化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1
[10].艾永亮.弱磁性铁矿物的表面磁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