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史观论文-杜廷广

整体史观论文-杜廷广

导读:本文包含了整体史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汤因比,整体史观

整体史观论文文献综述

杜廷广[1](2018)在《试析汤因比的整体史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阿诺德·汤因比的整体史观是其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他认为,从整体上研究历史基于叁个理由: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无法自身说明自身的历史,必须放在更大的范围内去考察;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人在本能上有整体感知的冲动。(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胡湘[2](2018)在《浅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凸显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的分析作用——以《资政新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提出了崭新的主张,顺应世界潮流,具有历史进步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着重从整体史观、文明史观分析《资政新篇》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以便加深学生的理解。(本文来源于《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期刊2018年04期)

李盛涛[3](2018)在《创新性视野、整体史观与实证方法——评《外籍汉译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中国现代文学受西学影响而产生这一问题上,虽着述者众多,但岳凯华的专着《外籍汉译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以下简称《外籍汉译》)以创新性的理论视野、严谨的实证方法做出了整体性的历史绘形,弥补了当前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不足。一、"外籍汉译":创新性的理论概念运用概念的选用对于学术研究的创新性至关重要。学术研究中的概念运用,不仅体现着研究内容的核心价值,而且内含着独特的研究视野和结构图式。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本文来源于《长江文艺评论》期刊2018年02期)

李蕉[4](2018)在《再论“中流砥柱”:革命文化在整体史观下的解读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作用"是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史学论战的焦点之一,尽管这一领域的史料考证与辨析研究纷繁迭出,但使该论题"碎片化"的危险不容小觑。"中流砥柱",作为中共革命文化中的典型政治形象,若缺乏整体史观下的融通阐释,被固化为抗战中的就事论事,则难免会冲淡该命题背后的历史意蕴。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理解革命文化,也进一步凸显了将其放置于整体史观下进行考察的现实需求。厘清"中流砥柱"的来龙去脉,有助于从历史深处达及"四个自信"。(本文来源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王静茹[5](2017)在《寻求新时期下的共同发展——整体史观下的“一带一路”战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由此衍生出"一带一路"战略,该政策充分依靠中国制定的与相关国家的多边合作机制,由区域合作平台展开。这一重大战略决策背后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本文尝试用整体史观的角度综合所学对此进行解读。(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7年28期)

陆秀莲[6](2016)在《树立整体史观 提升学习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整体史观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学科能力之一,包括国家发展、社会进化、全球视野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通过树立整体史观能循序渐进地形成史实知识结构,提高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习方式从侧重知识向侧重能力的转变。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用高屋建瓴、登高望远的眼光,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整体史观,厘清古今中外历史的来龙去脉。一、整体史观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6年36期)

李滋斌[7](2016)在《整体史观及近代化视阈下广东行商衰落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整体史观是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始于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和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后经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的殖民扩张,以及两次工业革命的大力推进,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物质的(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6年23期)

郑晓峰[8](2015)在《整体史观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以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下的民国经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6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特别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确立,人类世界更加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树立整体史观,把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相结合,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在教学中,我们除了关注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之外,也要关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间的横向联系和比较。以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为例,很(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期刊2015年09期)

闫明明[9](2015)在《孔飞力《叫魂》中的政治学分析——基于美国汉学传统和整体史观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孔飞力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费正清接班人和继费正清之后,引领美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走向的一位重要学者,他继承了美国汉学研究的"范式"传统。《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1990)一书反映了孔飞力1 980年代的研究成果。分析这本书中普通民众、官僚、皇帝之间的互动,对于我们理解清朝官僚君主制度的运作以及孔飞力的研究方法大有裨益。理解和解释:美国汉学研究的见长之处汉学(Sinology)又称中国学,是指中国以外的学者对有关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包(本文来源于《中国研究生》期刊2015年08期)

寇晓忱[10](2015)在《从整体史观剖析《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黄帝内经》中脾藏象理论体系的深入学习,了解其本质与内涵。运用整体史观以了解中医脾藏象理论体系的历史性、整体性以及演变进程。通过学习脾藏象理论形成的源流,了解其理论的科学性,为临床治疗和课题实验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基于中医整体史观,运用文献学、史学、哲学和社会学等方法,对中医脾藏象理论形成的相关性进行重新审视,考察中医脾藏象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整体历史性,系统地探研中医脾藏象理论的发展规律及历史进程。研究内容:分析《内经》脾藏象理论的形成,包括历史背景、思想背景、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和科技背景;分析脾藏象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内涵。结果:脾藏象理论的形成以古代解剖为基础,以整体史观为理论基石;脾藏象理论体系框架的建构以脏腑解剖、阴阳五行、易学、社会制度、天文历法、军事等为主要因素;脾藏象理论建构的重要内容是历史背景、思想、文化背景和科技背景。结论:运用中医整体史观能够揭示《内经》脾藏象理论体系的发生因素、建构过程及建构方法,揭示其理论的基本范畴、内在特征和本质规律。(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3-01)

整体史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提出了崭新的主张,顺应世界潮流,具有历史进步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着重从整体史观、文明史观分析《资政新篇》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以便加深学生的理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整体史观论文参考文献

[1].杜廷广.试析汤因比的整体史观[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

[2].胡湘.浅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凸显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的分析作用——以《资政新篇》为例[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8

[3].李盛涛.创新性视野、整体史观与实证方法——评《外籍汉译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J].长江文艺评论.2018

[4].李蕉.再论“中流砥柱”:革命文化在整体史观下的解读路径[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8

[5].王静茹.寻求新时期下的共同发展——整体史观下的“一带一路”战略[J].长江丛刊.2017

[6].陆秀莲.树立整体史观提升学习能力[J].教师.2016

[7].李滋斌.整体史观及近代化视阈下广东行商衰落原因分析[J].祖国.2016

[8].郑晓峰.整体史观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以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下的民国经济为例[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

[9].闫明明.孔飞力《叫魂》中的政治学分析——基于美国汉学传统和整体史观的视角[J].中国研究生.2015

[10].寇晓忱.从整体史观剖析《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的形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

标签:;  ;  

整体史观论文-杜廷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