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至民国论文-艾开开,杨乙丹

明至民国论文-艾开开,杨乙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明至民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淤地坝,筑坝淤田,人口压力,治理黄河

明至民国论文文献综述

艾开开,杨乙丹[1](2018)在《明至民国时期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发展变迁——以陕晋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兼具淤地造田之效,是一种独具特色、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其起源至少可以追溯至明万历年间。清代中叶之后,陕晋两地日益凸显的人口压力,促使民众将修筑淤地坝作为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方式。民国时期黄河治理的迫切需要,淤地坝实现了从理论构想到具体实践的跨越。夹缝求存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为实现军民粮棉自给,依靠互助合作组织,在边区兴起以筑坝淤田为重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建设。民国政府和边区政府修筑淤地坝的历史遗产,对20世纪50年代以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以及淤地坝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8年06期)

徐恩伟[2](2018)在《明至民国鄱阳湖区商路、市镇与区域社会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鄱阳湖区地处赣北大地,负冈襟河,地当吴楚之咽喉,掌七省之通衢。鄱阳湖汇聚江西境内诸水,北通长江,南联大庾岭,是中原与广南之间的航运要冲,也是控扼长江中下游的枢纽重地。在广州一口通商时期,鄱阳湖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水陆交通体系,成为南北地区贸易往来的必经之地,出现繁华的过境贸易,区域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市镇大量兴起。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实行对外开放,结束了广州独口通商的时代,迎来了五口通商时代。五口通商以后,传统的商业贸易路线发生转移,全国货物流向发生逆转,贸易的中心地逐渐由广州转到上海,上海成为全国商品的进出口中心,全国贸易格局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江南等地区的丝、茶等大宗商品不再经信江入鄱阳湖,溯赣江而上,越过大庾岭到广州出口,而是直接运到上海出口。独口通商时期,以大运河——鄱阳湖——赣江为主线的南北纵向贸易格局被以长江为主径的东西横向贸易格局所取代。全国贸易格局的变动使依靠过境贸易繁荣的鄱阳湖区在全国市场网络体系中由原来的中枢地位开始转向边缘化。相应的鄱阳湖区依靠过境贸易兴起的传统商业市镇逐渐走向衰落。九江开埠通商后,江西的市场中心由赣南地区逐渐转到以九江、南昌为中心的赣中赣北地区,九江成为江西对外贸易的进出口中心。随着外国商品的涌入,鄱阳湖区原有的经济结构开始受到冲击,逐渐向近代化转型。本文试图以商路为切入点,以五口通商和九江开埠为时间分界线,以鄱阳湖区市镇为研究对象,探索商路变迁对鄱阳湖区经济变迁的影响。文章主要分为叁个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通过对鄱阳湖区的自然环境与明清以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介绍,以及对鄱阳湖区区域格局与水陆交通路线的阐述,突出鄱阳湖区区位的优越性。第二部分从江右商人兴起的原因、经营的主要货物;市镇的数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市场网络层级叁方面入手,突出商业发展与市镇的兴起,体现明清时期鄱阳湖区过境贸易兴盛对市镇的影响。第叁部分主要以五口通商、九江开埠通商为时间分界线,论述进入近代后物流逆转商路变迁,区域市场重心位移,产业结构变化对鄱阳湖区的影响,突出商路变迁在鄱阳湖区经济变迁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杨伟东[3](2018)在《明至民国高平商人的发展脉络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平商人的兴起是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明清时期全国农业的产量迅速增长,促进了农业的商品化,民间手工业日渐繁荣,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明清时期,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高平商人逐渐兴起;同时受益于丰富的矿产资源,明清时期高平本地的手工业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所以高平商人的兴起一方面是与整个社会繁荣的商业环境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与高平本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密切相关。本文以高平现存的民间碑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碑刻中出现的外地商人、商号为研究对象。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之上,描绘出对高平商人的兴起、繁荣、衰落的时间轨迹;另一方面通过故乡区域——行商区域的对比研究,揭示出高平商人空间分布的特征。(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8-06-01)

胡蓉[4](2018)在《明至民国时期婺源山林生态与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山林资源是婺源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山林生态与婺源人们息息相关。因此,保护山林生态对婺源人们显得尤为重要。婺源民间也留下了大量保护山林的乡规民约,它是一代代婺源人保护山林所遗留下的智慧结晶。笔者试图通过对民间碑刻、契约文书等资料的收集,以生态环境为视角,对明至民国时期婺源地区山林生态与保护进行研究。连绵的山林丘陵和丰富的山林资源形成了婺源地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形成了婺源地区特有的景观文化、建筑文化、商业文化。一方面,随着明代婺源人口的增多,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外来棚民的迁入,使得人们对有限的生存资源展开进一步争夺。清中期的兵燹之祸对婺源地区山林生态更是造成毁灭性打击。该时段婺源地区自然灾害不断,山林生态严重失衡,保护山林环境显得尤为迫切。一方面,婺源人保护山林生态的意识一直都有。风水观念除了被一部分人作为争夺生态资源的工具,更多的是被用来保护山林生态。而山林资源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更是人们保护山林生态的直接动力。此外,这个时期,自然灾害频发,使得山林的生态作用更加显现。人们纷纷行动起来,保护山林生态。当地百姓、乡绅共同参与,成为山林生态保护的主动参与者,共同制定乡规民约。其中包括以地缘为联系制定的乡里规约、以血缘为关系制定的家法族规、以业缘为联系制定的行业会规。这些民间力量通过共同约定,形成共识,共同保护山林、保护生态,才有了流传至今的郁郁葱葱的婺源山林风光。(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5-01)

吴晓美,吕永锋[5](2017)在《明至民国时期沅水上游苗木集散与市镇格局之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以来,质量上乘的清水江苗木经沅水源源运往长江中下游,沿途几度扎排、更换排工,沅水上游市镇群因此进入苗木贸易体系。明清时期,由于清水江流域严格的江规,苗木进入下游商埠交易者极少,沅水上游各市镇成为下游水客等待商机及木材运输所需人力、物资、技术等配套服务的供应场所,其中商业会馆众多、接待能力强大的托口与洪江尤为出众。清末至民国时期,清水江江规被打破,苗木贸易体系发生巨变,沅水上游地区木行迅速发展。同时,近现代金融业通过洪江木业向清水江地区渗透,并带动洪江生活消费物资在该区域的销售。洪江之于清水江流域的影响超越苗木贸易而深入至民众的日常生活,也成为沅水上游地区的中心市镇。(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崔凤,刘晓艳[6](2017)在《从贵州方志墓志看明至民国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人们对贵州方志中载录的墓志关注不够,不论是单个墓志还是类型墓志都研究甚少。贵州方志中记载与品评了由明至民国初期的女性与女性行为,这些墓志承载着贵州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信息,尤其是明至民国初期妇女的社会地位。(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7年36期)

俞智法[7](2017)在《明至民国贵州纤维业经营及其影响窥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历史上所用的纺织纤维类型甚多,主要有葛麻、木棉、麻、棉花、各类畜毛、蚕丝等。明清时期,随着外来移民的进入,贵州出现了"谋衣艰于谋食,贫民蓝缕"的社会情形。由于棉花、蚕丝等质地优良,故得到了规模经营,因而影响了其他纤维的利用。探讨这一变迁历程,对我们认识贵州纤维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古今农业》期刊2017年03期)

王海兵[8](2017)在《明至民国时期四川藏区回族的分布、生计与文化适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回族在四川藏区的分布呈现出典型的小聚居、大杂居特点。四川藏区回族主要分布在以松潘为中心的川西北地区、川藏大道沿线的康定、巴塘以及康东地区的丹巴等地。农业、商业、屠宰业、餐饮业等是四川藏区回族的重要生计选择。四川藏区回族人口虽少,但在商品流通、民族关系等方面却起着重要作用。生产方式上的互补共生为回藏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随着长期的交往交流,回藏民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涵化现象,但从四川藏区回藏互动的整体来看,"和而不同"仍然是回藏关系的基本特征。(本文来源于《回族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代少强,张坤美[9](2016)在《明至民国清水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水江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历史上该流域森林资源丰富,物种繁多,瘴气横行。清雍正朝开辟黔东南苗疆以降,由于不断开发利用,诱发了当地生态环境变迁,主要体现为原始森林逐渐被人工经济林所代替,石漠化灾变,瘴气渐趋消失以及生物物种数量的减少等。(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周珊秀[10](2016)在《明至民国时期修河流域经济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修河流域地处江西北部偏西,群山环抱,水网交织,山多地少,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孕育着极富特色的地方文化与民俗风情。明清以来,修河流域经历了数百年王朝更迭与洗礼,其经济发展也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和地域风格。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因地制宜地种植经济作物提供了基础;通畅的水路交通为区域对外交流创造了便利;外来人口涌入及自然人口增长与有限的山地资源产生矛盾,客观上加快了山地资源的开发,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风气的变迁;五口通商以后,近代化的浪潮又为区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可见,不同历史阶段的机遇,使修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呈现不同阶段的特点,彰显出充分的韧性与活力。本文以修水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流经区域为中心,主要围绕该区域的自然区域特征、政区沿革、水陆交通状况、人口流动及商贸往来等,分叁大部分对明清至近代的区域社会变迁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第一部分对修河流域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探讨了修河地区人口的流动、市镇经济的发展变化及社会风俗的变迁;第叁部分着力阐释五口通商以后,商路变迁与修何流域市场结构的调整,并以修河流域宁红茶作为个案进行分析,力图简绘出该区域历史发展的大致轮廓,从中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为社会现实发展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明至民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鄱阳湖区地处赣北大地,负冈襟河,地当吴楚之咽喉,掌七省之通衢。鄱阳湖汇聚江西境内诸水,北通长江,南联大庾岭,是中原与广南之间的航运要冲,也是控扼长江中下游的枢纽重地。在广州一口通商时期,鄱阳湖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水陆交通体系,成为南北地区贸易往来的必经之地,出现繁华的过境贸易,区域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市镇大量兴起。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实行对外开放,结束了广州独口通商的时代,迎来了五口通商时代。五口通商以后,传统的商业贸易路线发生转移,全国货物流向发生逆转,贸易的中心地逐渐由广州转到上海,上海成为全国商品的进出口中心,全国贸易格局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江南等地区的丝、茶等大宗商品不再经信江入鄱阳湖,溯赣江而上,越过大庾岭到广州出口,而是直接运到上海出口。独口通商时期,以大运河——鄱阳湖——赣江为主线的南北纵向贸易格局被以长江为主径的东西横向贸易格局所取代。全国贸易格局的变动使依靠过境贸易繁荣的鄱阳湖区在全国市场网络体系中由原来的中枢地位开始转向边缘化。相应的鄱阳湖区依靠过境贸易兴起的传统商业市镇逐渐走向衰落。九江开埠通商后,江西的市场中心由赣南地区逐渐转到以九江、南昌为中心的赣中赣北地区,九江成为江西对外贸易的进出口中心。随着外国商品的涌入,鄱阳湖区原有的经济结构开始受到冲击,逐渐向近代化转型。本文试图以商路为切入点,以五口通商和九江开埠为时间分界线,以鄱阳湖区市镇为研究对象,探索商路变迁对鄱阳湖区经济变迁的影响。文章主要分为叁个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通过对鄱阳湖区的自然环境与明清以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介绍,以及对鄱阳湖区区域格局与水陆交通路线的阐述,突出鄱阳湖区区位的优越性。第二部分从江右商人兴起的原因、经营的主要货物;市镇的数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市场网络层级叁方面入手,突出商业发展与市镇的兴起,体现明清时期鄱阳湖区过境贸易兴盛对市镇的影响。第叁部分主要以五口通商、九江开埠通商为时间分界线,论述进入近代后物流逆转商路变迁,区域市场重心位移,产业结构变化对鄱阳湖区的影响,突出商路变迁在鄱阳湖区经济变迁过程中的重要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明至民国论文参考文献

[1].艾开开,杨乙丹.明至民国时期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发展变迁——以陕晋为中心[J].农业考古.2018

[2].徐恩伟.明至民国鄱阳湖区商路、市镇与区域社会变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3].杨伟东.明至民国高平商人的发展脉络探析[D].河北大学.2018

[4].胡蓉.明至民国时期婺源山林生态与保护[D].南昌大学.2018

[5].吴晓美,吕永锋.明至民国时期沅水上游苗木集散与市镇格局之变迁[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6].崔凤,刘晓艳.从贵州方志墓志看明至民国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J].名作欣赏.2017

[7].俞智法.明至民国贵州纤维业经营及其影响窥探[J].古今农业.2017

[8].王海兵.明至民国时期四川藏区回族的分布、生计与文化适应[J].回族研究.2017

[9].代少强,张坤美.明至民国清水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探微[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

[10].周珊秀.明至民国时期修河流域经济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标签:;  ;  ;  ;  

明至民国论文-艾开开,杨乙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