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国家数字电视广播标准论文-王建亚

地面国家数字电视广播标准论文-王建亚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面国家数字电视广播标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浅议

地面国家数字电视广播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亚[1](2008)在《浅议国家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机遇和挑战地面电视由模拟向数字的转变不仅是电视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而且给我国的信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电视大国,有近4亿台电视机拥有量、近4千万台电视机年销售量,从地面模拟电视过渡到地面数字电视有上万亿元的巨大市场。在信息时代,无线频谱资源成为宝贵的自然资源,而地面数字电视能更有效地利用无(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期刊2008年03期)

郝海兵[2](2007)在《浅析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国家标准DMB-TH及其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电视广播系统的全面数字化是大势所趋。相对于传统的固定接收模式的模拟电视,数字化电视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人们收看电视节目的质量,而且提供了更加人性化和更加方便自由的收看方式。且前,我国数字电视按信号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3类。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虽然容易实现移动和便携接收的功能,但对整个技术系统的要求最高。它具备无线数字系统所共有的优点:与卫星接收相比,有实现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与有线接收相比,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设、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断网影响。因此,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技术给传统的收看电视方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孕育着创造一个新的移动电视市场的机遇,其应用前景将更加深远。(本文来源于《现代通信》期刊2007年Z4期)

郝海兵,张宗橙[3](2007)在《浅析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国家标准DMB-TH及其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发展现状及强制性国家标准DMB-TH颁布的现实意义,分析了该国标的传输原理和技术特点及优势,说明了发展移动多媒体应用的优越性,并探讨了它在中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广东通信技术》期刊2007年10期)

冯景锋,刘骏,周兴伟[4](2007)在《国家标准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8月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的正式颁布至今已有半年,包括技术试验、产品研发等在内的各项地面数字电视推广工作都在积极进行当中。为了让广大从事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技术人员对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有更加细致深入的了解,在去年介绍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基础上(见本刊2006年第9期《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概述》一文),作者再次撰文对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进行全面详细的解读。(本文来源于《广播与电视技术》期刊2007年05期)

刘隆文,刘志[5](2007)在《国家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要点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出台后,清华的多载波方案与交大的单载波方案在国际中融合成为一种系统可选项,本文结合国家标准的系统框架处理流程,对关键技术的细节和应用要点进行初步解析,并对地面数字广播工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介绍。(本文来源于《现代电视技术》期刊2007年03期)

刘隆文,刘志[6](2007)在《国家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要点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出台后,清华的多载波方案与交大的单载波方案在国标中融合成为一种系统可选项,本文结合国家标准的系统框架处理流程,对关键技术的细节和应用要点进行初步解析,并对地面数字广播工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介绍。(本文来源于《广播电视信息(上半月刊)》期刊2007年02期)

杨勇[7](2007)在《深企数字一体机上市抢占市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杨勇)继彩电高清标准实施后,国家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也将于今年8月正式实施。围绕数字电视形成的产业蛋糕,各厂商纷纷跑马圈地。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数字电视一体机开始步入销售阶段。日前,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林洪藩透露,康佳已率先完(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期刊2007-01-15)

徐壵[8](2006)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国家强制标准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标准概述经过多年的努力,2006年8月“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帧结构、纠错编码和调制(GB20600-2006)”国家强制标准终于颁布了,并将于2007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首先,在知识产权方面,国标已有48项专利,其中20项得到授权,成功回避了国外(本文来源于《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期刊2006年06期)

John,Hussey[9](2006)在《国家出台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ADI发布首款移动电视接收机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政府发布《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标准,最终发布的标准是此前清华大学的DMB-T和上海交大的ADTB-T的融合产物。在第一时间,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nalogDevices,ADI)和凌讯科技公司(LegendSiliconCorp.)合作推出首款符合新发布的DMB-TH(地面传输数字电视接收机顶盒)标准的接收机解决方案,以帮助业内厂商加速开发适合中国本地标准的移动电视接收机。(本文来源于《电子产品世界》期刊2006年18期)

徐建华[10](2006)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国家标准颁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备受各界关注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终于浮出水面。8月30日,国家标准委发布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标准——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该标准于今年8月18日正式批准成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本文来源于《中国质量报》期刊2006-08-31)

地面国家数字电视广播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电视广播系统的全面数字化是大势所趋。相对于传统的固定接收模式的模拟电视,数字化电视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人们收看电视节目的质量,而且提供了更加人性化和更加方便自由的收看方式。且前,我国数字电视按信号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3类。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虽然容易实现移动和便携接收的功能,但对整个技术系统的要求最高。它具备无线数字系统所共有的优点:与卫星接收相比,有实现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与有线接收相比,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设、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断网影响。因此,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技术给传统的收看电视方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孕育着创造一个新的移动电视市场的机遇,其应用前景将更加深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面国家数字电视广播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1].王建亚.浅议国家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08

[2].郝海兵.浅析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国家标准DMB-TH及其应用前景[J].现代通信.2007

[3].郝海兵,张宗橙.浅析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国家标准DMB-TH及其应用前景[J].广东通信技术.2007

[4].冯景锋,刘骏,周兴伟.国家标准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解读[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7

[5].刘隆文,刘志.国家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要点解析[J].现代电视技术.2007

[6].刘隆文,刘志.国家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要点解析[J].广播电视信息(上半月刊).2007

[7].杨勇.深企数字一体机上市抢占市场[N].深圳特区报.2007

[8].徐壵.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国家强制标准概述[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06

[9].John,Hussey.国家出台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ADI发布首款移动电视接收机解决方案[J].电子产品世界.2006

[10].徐建华.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国家标准颁布[N].中国质量报.2006

标签:;  ;  ;  ;  

地面国家数字电视广播标准论文-王建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