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实“三个为民”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刘华超[1](2021)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文中认为纵观世界政党政治340余年的历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170余年的历史,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强弱都是政党生存与发展乃至执政长久与否的关键驱动。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世界上一些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历史教训表明,无论是通过和平选举手段上台执政的政党,还是通过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的政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都会因执政理念僵化、执政基础萎缩、执政方式落后等造成执政能力的退化。政党的执政能力退化不仅会引发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危机,甚至会带来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需要以史为鉴,认真思考和高度重视政党执政兴衰的“历史周期率”问题。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只有始终围绕党的建设主线,不断提升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化解和抵御执政风险与挑战,有效应对“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避免犯颠覆性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源自于历史,是人民的选择,但这绝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当前,党执政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风险”说明,党的执政安全问题仍然突出。党能否破解政党执政兴衰存亡的“历史周期率”难题,跳出政党执政的“塔西佗陷阱”、社会经济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等,仍然需要接受时代地拷问和检验。因此,在世情国情党情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巩固和维护党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和重中之重。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百年大党,从创建到执政,其执政理念、执政方式都在因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创新和改进完善。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也随之日益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是结合党执政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新考验,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持续厚植党的执政基础。同时,基于党对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重大论断,要求全党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积极推进党的执政转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既具有政党的一般属性和功能,又具有其自身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执政转型是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党的执政转型,党的执政转型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考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执政转型,一是必须清楚政党与执政党、党的领导与执政、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充分认识和把握“三大规律”。二是必须要围绕执政能力的三大核心构成要素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三大核心构成要素之中,创新执政理念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灵魂,意在重点解决为谁执政的问题;厚植执政基础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基,旨在明确靠谁执政的问题;完善执政方式是党执政能力建设成效的具体体现,主要回答怎样执政的问题。三是必须要十分清楚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根基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是其理论根基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总体而言,首先从理论层面理清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等,对弄清党为什么能够长期执政、靠什么进行长期执政,以及如何在未来继续长期执好政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执政,若从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局部执政活动算起,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执政能力建设(1927-1949),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以后的执政能力建设(1949-1978);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1978-2012);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2012-)。从大革命失败到新中国成立,是党的局部执政时期。在这22年的局部执政实践当中,党积累了丰富的局部执政经验和党的建设经验,为党执政培养和储备了一批难得的执政人才,为党执政作了充分准备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党22年局部执政实践当中,由于长期以农村为基础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它部分地塑造了党在意识形态和执政信念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对党执政后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党的八大召开,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快速得到恢复发展、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党的执政地位日益稳固,党的执政取得显着历史性成效。党的八大系统总结了执政7年以来的经验与不足,明确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但是,随后由于党内“左”的指导思想日益发展和对党内外阶级斗争形势的严重误判,以致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于是,通过频繁开展群众政治运动、消灭党内外的“阶级敌人”,也就成为了当时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方式。特别是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在阶级斗争和群众政治运动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党和国家权力被过分集中,党作为执政党的权力逐渐发生异化,政党国家化倾向日趋明显,并最终演变为以党代政。后又经两年徘徊时期,在异化的阶级斗争思维和运动思维支配下,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被严重削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遭受了重大挫折和损失。究其根源在于,一是由于此前党长期处于农村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之中,党在全面执掌国家政权以后,仍习惯于运用革命战争年代对敌的阶级斗争思维和运动方式进行治国理政。二是作为执政党,出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与执政地位的需要,党希望能够简单通过继续保持自身的革命性质、品质和精神,发扬优良革命传统,来彻底完成社会革命任务。但作为执政党,用革命战争年代消灭阶级敌人的激进方式,来解决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既是缺少执政经验的表现,也是执政能力有所不足的表现。其最终带来的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理有序发展,而是“左”的错误思想在党内外的滋长蔓延。其直接表现即是阶级斗争和群众政治运动被过分强化和不适当运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也标志着党的执政和执政能力建设进入了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党在改革开放前经历的重大执政挫折,使党坚定了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通过关于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拨乱反正,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路线。同时,它也使党充分认识到,只有牢牢抓住党的建设主线,才能把党建设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勇于自我革命、人民衷心拥护、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改革开放以来,党鉴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因民主与法制被践踏而付出的沉重代价,以及国外一些执政党因执政能力下降而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结合当时国内外不断变幻的执政环境与形势,党希望能够通过不断推进深化改革、创新执政理念、完善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提升执政能力,来正确处理和规范党与政府的关系,并逐步推进党由习惯于运用革命战争年代消灭阶级敌人的激进思维和方式治国理政的党,向注重实现“四个自我”,崇尚法治和制度之治,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党转型。于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党便开始着力恢复和重建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并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其目标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树立强有力的国家法律与制度权威,并用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法制体系规范权力运行,压缩权力的寻租空间,真正确保权为民用和实现依法、科学、民主执政,同时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制度化、法制化。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的执政环境、执政考验,新时代对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在已有丰富执政经验和充分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因执政能力下降而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从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出发,适时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重大论断。这不仅是党在新时代对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积极回应,更是积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执政转型的最好体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结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立足基本国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积极创新党的执政理念、厚植的党执政基础、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继续深入推进党的执政党转型。新时代,党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其最终旨归在于要彻底杜绝“左”的泛政治化运动对党和国家制度与法律法规的任意践踏,更加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和制度体系,注重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进而实现制度治党、制度治国与制度治权的“制度之治”。与此同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党科学、依法、民主执政,就是要彻底改变以往几乎完全由党和政府包揽主导一切,过多依靠党和政府政策与科层官僚化部门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和行政命令进行治国理政的方式。旨在突出强调党作为执政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的核心作用,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网络化治理主体的横向协同与纵向垂直联动。因此,新时代党作为执政党,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团结各方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满足多元诉求、维护各方利益,更加主动采取通过共同协商、拓宽参与渠道、倾听人民声音、科学制定政策、强化执行监督等,以此来不断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通过考察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得失可以发现,一个政党能否实现长期执政、有效执政,关键在于这个政党能否因时代变化而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进而合理有效地推进自身的适应性变革。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由于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特殊角色担当,在充分汲取党以往执政经验和教训,以及国外一些政党特别是苏联共产党因执政能力退化而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新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底色,是推进执政转型的动力,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真谛。二是要积极变革执政体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其中,完善党的监督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是保障,强化规范权力运行的政党体制是旨归,构建引导权力运行的舆论体制是导向。三是要准确把握内外情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此,新时代党要始终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要始终树立改革创新和自我革命的行动自觉和坚持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使命担当。同时,还要建构科学考评体系,锻造党的执政人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人”就是党政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各级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锻造党的执政人才队伍,就是要始终坚持新时代的好干部标准,不断健全干部能力考评指标体系、完善干部能力考核评价方式、科学运用干部能力考评结果,以便形成良性循环的选才用才氛围和政治生态,让真正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最后,要始终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执政方向。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做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增强政治建设的自觉性与坚定性,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发挥党的领导的最大优势。只有这样,党才能不断提高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综合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把握两个大局,进而才能顺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天娇[2](2021)在《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直推进中国共产党奋勇向前。因此,对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根本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对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本论文正文共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理论渊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初心”、“使命”的基本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本思想。现实依据是中国正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中国共产党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第二部分分析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形成发展过程。这一重要论述萌芽于党的十八大之前、形成于党的十九大、发展于党的十九大之后。第三部分阐释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意义、践行路径三个方面。分别回答了什么是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什么提出党的初心和使命、以及如何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这三个问题,进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第四部分凝练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三个基本特点,即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第五部分阐述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其在理论层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层面推进了党的自我革命、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推进了中国梦的实现。
张甜甜[3](2020)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是把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繁荣富强而奋斗拼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论及“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上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特别是去年年底和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强调把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指出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构筑起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战线,并坚决打赢这场符合广大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民战争,更是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既是总书记爱民、忧民、系民、为民深厚情感的生动体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执政党建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理性自觉。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既是对国际国内纷繁复杂的经济、政治、文化形势和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积极应对,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人民思想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四个时期,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不断丰富、完善的理论体系。其核心理念是初心使命为人民、主体力量在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不仅实现了科学理论的自觉建构,有着丰富而又深刻的理论内容,而且明确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还指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对策举措,包括以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站稳人民立场,以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新矛盾、满足人民新需要,以群众路线落实人民主体地位、凝聚人民力量,以全面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人民获得感,以全面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权益、增强人民安全感等等。这一丰富的理论谱系深刻体现出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相统一、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四大鲜明特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作出了新的阐释,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和超越。同时,这一重要论述又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遵循,更是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深刻理解和实践践行。
郭庆[4](2020)在《“八项规定”推动党的作风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世情、国情及党情的深刻变化以“八项规定”为切口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引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大局。“四风”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其中尤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遏制效果最为明显,我们党的作风建设、廉政建设效果也相对明显。已有数据证实,对公务消费、职务消费等问题,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具有明显的遏制效果,但其实施仍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为此,就需要积极总结八项规定推动党作风建设的基本经验,了解当前党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构建八项规定长效化建设策略。在此研究背景下,本文主要以中央八项规定推动党的作风建设为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阐述此次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第二,对相关概念和重要理论思想进行阐述;第三,通过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论述当前八项规定的执行成效,同时分析阻碍八项规定执行与落实的问题及原因;第四,对八项规定推动党风建设间的经验进行总结;第五,根据八项规定执行现状和八项规定推动党风建设经验,以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提出深化八项规定长效机制构建策略,希望通过完善配套制度、增加党内宣传教育、进一步建设监督机制等配套措施,来进一步推进八项规定形成长效机制。
陈瑞[5](2019)在《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作为党的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昭示了党对人民群众的根本看法。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形成的主要理论来源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列宁的公仆思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观。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观,指出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坚持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工作方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观点。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继续发展,形成了以人民为主体的人民观。以人民为主体的人民观明确了我们党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树立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群众利益无小事。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常态,着力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告诫全党同志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目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的境界情怀。总的来看,党的人民观在历史变迁中一脉相承,既有优秀传统的继承,也有新的时代因素的充实。具体来说,其历史变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不断丰富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不断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巩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深化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
石欣欣[6](2019)在《习近平关于党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作风直接体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历代主要领导人就党风建设作出一系列事宜时宜的论述,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跟时代趋向,高度重视党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全面、从严、加强党风建设,将党风建设从理论与实践上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党风建设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风建设上始终坚持从思想入手,“净化”、“充实”、“巩固”党员思想;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领导干部“头雁”作用;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硬”自身,铁腕反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党风建设从理论上推向新高度。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探索真知。以整顿党风为出发点的实践活动应运而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始终强调作风建设从“严”且永远在路上,永不止步。新时代下,习近平党风建设具有深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习近平党风建设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发挥指导作用,深化了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风建设理论;也是新时代党风建设的根本遵循,确保党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挥主心骨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王敏[7](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海外学者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苏东剧变后,海外很多中国观察家认为,中国很快也会步苏东后尘,“中国崩溃论”不绝于耳。但中国共产党不仅没有崩溃,反而制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政局大体稳定的双重奇迹。越走越宽广的中国道路引起了海外学界的高度关注。一些海外学者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道路的核心,是解读中国奇迹的钥匙。因此,在沉寂了近20年后,海外当代中国研究学界发出了“把中国共产党带回来”的呼声,对党的研究逐渐升温。毛泽东同志将党的建设视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四个伟大”互相嵌套,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亦成为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优秀的研究成果得以涌现。本文关注的对象是海外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研究,旨在系统总结海外中共党建研究学界的研究议题、基本观点、研究范式和方法,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提升国内党建研究质量提供借鉴。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本文的框架、内容主要建立在阅读海外学者的论文和专着的基础之上。海外学者在中共党建领域的研究成果是本文的一手文献资料。本文围绕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某一研究议题,尽量搜罗各家观点,特别是针锋相对的观点,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看法。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是现实经验与理论视角双向交流的产物。海外学者擅长使用理论框架,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比较娴熟,这就使得他们的研究具备较强的学理色彩。他们在研究议题的设置上有着突出的现实关怀。他们对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些举措进行了肯定,也提出了一些对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参考价值的观点。但是,用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来研究中共党建,有可能掉入理论陷阱,得出有悖于经验事实的结论。地域、语言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增加了他们获取资料的难度,因此在资料的使用上存在欠缺。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学者群体还比较狭小,研究成果也呈现不均衡性。本文对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所使用的范式进行了初步提炼,提出了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所使用的五大范式,即市民社会范式、法团主义范式、权威主义范式、合法性范式以及政党适应性范式。在这五大范式中,既有解释力比较强大的范式,也有解释力较弱甚至起误导作用的范式。政党适应性范式、法团主义范式的解释力较强,权威主义和合法性范式居中,市民社会范式的解释力最弱。一个范式的解释力取决于其与中国经验的距离,距离越近,则解释力越强,距离愈远,则解释力愈弱。海外中共党建研究对加强党的建设有如下启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改善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改善干部任命、选拔和培训机制;在对反腐败斗争的胜利保持充分信心的同时,不断完善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探索有别于西方自由民主体制的民主政治中国模式,从而为丰富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中国贡献。海外中共党建研究对国内党建研究的启示有: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提高党建研究的科学性;构建党建研究的中国范式,确立国内党建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自主性与话语权。
孙志云[8](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执政为民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所树立的价值导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对执政为民理念进行发展创新,实现对执政实践的有力指导。目标方针确定后,实践的关键在于人。干部是执政实践的执行者,也是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对象,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贯彻,最终要落实到干部的实际行动中,在政府组织执政为民的实践过程中显现成效。为了考察对干部进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实际效果,本研究从基层视阈切入,对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政府实践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观察到,改革开放进程中基层政府实践存在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现象,反映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指导基层实践的权威性、统一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究其原因,一些基层政府在利益博弈中存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因,对中央利民政策在执行上有所保留,对执政资源的配置、执政方略的选择有所偏好;一些基层干部在多重利益关系影响下体现出“理性经济人”的自利特点,存在认识偏差和逐利行为;基层的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有所欠缺。理论研究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本研究在对执政为民理念进行深刻认识、对其基层实践状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研究解决执政为民理念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推动基层政府执政为民实践的对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研究期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察影响干部认识与实践“知行”转换的外在因素,探寻研究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新视野、新途径,由此增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期望引起相关研究者对于干部实践行为的关注,为相关研究者和干部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期望执政为民理念对基层政府实践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更好地实现。本论文共有8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对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进行说明,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明确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释义,分析利益关系对基层政府实践的影响,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进行概括。第三章阐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渊源,梳理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创新过程,总结各个历史时期基层政府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主要经验。第四章从基层政府与群众、基层政府与中央和上级政府、基层政府之间、基层干部自身4个层次,分析基层政府和干部出现群众观、政绩观、发展观和个体价值观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问题。第五章分析基层政府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原因,对基层政府利益偏好、基层政府博弈、干部私利、基层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等因素进行反思。第六章就执政为民价值理性复归和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进行阐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建构、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进行分析,对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要求进行概括,对执政为民理念教育主要途径和有效性的增强进行阐述,探讨促进干部从认识到实践的“知行合一”问题。第七章提出基层政府坚持执政为民价值导向的实践路向,对加强利益协调、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基层政府实践创新等进行阐述。论文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主要观点,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本文有三个方面创新之处:第一,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问题的理论论域。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以执政为民理念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本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内涵和本质进行阐释,并对其理论渊源、历史发展进程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理论要点,有助于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理论体系建构。第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视野。执政为民理念教育作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要推动执政为民实践。干部是执政为民理念教育对象也是基层政府实践的执行性主体,考察基层政府实践状况可以对干部群体接受执政为民教育的实际成效加以研判。本文从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有效性出发,对基层政府实践状况进行考察,分析基层政府实践所呈现的“价值导向—价值偏离—价值理性复归”演进趋势,探讨如何解决现实的利益矛盾,使接受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干部实现执政为民从认识到实践的“二次飞跃”,促进干部“知行合一”。第三,对如何促进执政为民理念的贯彻落实提出对策,使研究具备了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发挥学科交叉优势,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工具,从中观和微观多层次进行考察,分析基层政府和干部在实践中出现的价值偏离问题及其原因,从价值理性复归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基层政府实践路向两个方面提出对策,为强化执政为民理念的统一引领、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提供参考。
王合新[9](2017)在《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理论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只有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才能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不断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自党成立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十分重视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均在党风建设方面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宝贵经验对于当前进一步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深刻的启示,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总计分为九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现实指导意义,概述了本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理论的思想来源。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党风建设的理论进行了分析,以此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建设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第三、四、五、六、七部分,分别对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党风建设理论进行了分析,阐释了各自代表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党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论证了其在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理论中的历史地位及其做出的突出贡献。第八部分为中国共产党加强党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提出要想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必须牢牢把握从严治党的集中点,抓住党风建设的核心、关键和重点,强化党风建设的制度保证,明确党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最后一部分为结束语:对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简单概述,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党风建设理论的关系进行了简单梳理;对本文的不足之处做了简单说明。
何湾湾[10](2017)在《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密切党群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密切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因素。人民群众是党执政的力量之源,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密切党群关系,如推动作风建设的改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显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纵深发展。但是,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国内,我们党也要承担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对密切党群关系的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党群之间存在思想认识隔阂、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基本定位缺失、党群关系之间的利益矛盾问题凸显、密切党群关系长效机制尚未构建,这些矛盾症结阻碍了党群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处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下,我们党要积极应对时代的新变化,提高管党治党的能力,提升执政水平,不断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具体来说,我们党应该坚定信念,牢固树立人民立场;实现功能定位,构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突出重点,围绕利益问题密切党群关系;完善机制,构建党群良性互动长效机制。
二、落实“三个为民”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落实“三个为民”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基本评析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阐释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相关概念与内容 |
一、政党与执政党 |
二、党的领导与执政 |
三、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 |
四、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
一、党的执政理念 |
二、党的执政基础 |
三、党的执政方式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党建设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建设理论 |
二、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执政能力建设(1927-1949) |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培养党的革命斗争能力 |
一、依靠正确革命政策巩固根据地政权 |
二、党的革命策略正确源于调查研究 |
三、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斗争胜利之本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局部执政增强党的执政信心 |
一、指导中国革命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二、抗战时期局部民主执政实践影响深远 |
三、思想与组织建设并重是党的建设特色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锻炼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
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制定实施政策 |
二、建立新型人民政权终结民国政治逻辑 |
三、围绕工作重心转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以后的执政能力建设(1949-1978) |
第一节 全面探索时期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背景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尚未彻底完成 |
二、新中国安全依然在遭受着严重威胁 |
三、整党和党的建设任务艰巨且刻不容缓 |
第二节 革命化执政理念内蕴于党的执政能力 |
一、必须以革命手段解决革命未竟事业 |
二、革命化思维根植于党的灵魂深处 |
第三节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考验党的执政能力 |
一、合理运用阶级斗争有助巩固执政基础 |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则有损执政之基 |
第四节 “左”的运动严重弱化党的执政能力 |
一、政治运动仅适用于战争年代与特殊时期 |
二、“运动主义”必然践踏法制与正常秩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1978-2012) |
第一节 党执政能力建设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是当务之急 |
二、国内政治风波与苏东剧变带来执政危机 |
三、新世纪急需创新发展理念解决执政难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坚守执政为民理念 |
二、更加关注民主与法制在执政中的作用 |
三、改革限制社会主义发展的执政体制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
二、提出践行“三个代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
三、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党的执政方式转型 |
第四节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以“党的建设科学化”锻造新型政党 |
二、坚持“以人为本”巩固党的执政之基 |
三、强调一体推进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2012-) |
第一节 新时代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背景 |
一、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二、一个“转化”与两个“没有变”是最大国情 |
三、党同时面临“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 |
第二节 、创新执政理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坚持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 |
二、明确以提升党的政治能力为统领 |
三、坚决以提高党的法治能力为重心 |
第三节 厚植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坚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
二、坚持以增强党的思想引领能力为支柱 |
三、强调以提升党的群众工作能力为基础 |
第四节 完善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强化以提升党的应急处突能力为先手 |
二、增强以抓落实与改革攻坚能力为保障 |
三、注重以制度规范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 |
四、把全面依法治国与特色民主协同推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启示 |
第一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执政理念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底色 |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执政转型动力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民主政治真谛 |
第二节 积极变革执政体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
一、完善监督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是保障 |
二、强化规范权力运行的政党体制是旨归 |
三、构建引导权力运行的舆论体制是导向 |
第三节 准确把握内外情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
一、注重把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 |
二、树立改革创新和自我革命的行动自觉 |
三、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使命担当 |
第四节 建构科学考评体系,锻造党的执政人才 |
一、健全的干部能力考评指标体系是基础 |
二、完善的干部能力考核评价方式是关键 |
三、科学的运用干部能力考评结果是目标 |
第五节 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执政方向 |
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 |
二、全面增强政治建设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
三、不断坚持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概况 |
2.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论文的创新点 |
2.论文存在的不足 |
一、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 |
(一)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 |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观点 |
2.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初心”“使命”的基本观点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本思想 |
(二)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依据 |
1.中国正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3.中国共产党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
二、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形成发展历程 |
(一)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萌芽 |
(二)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形成 |
1.提出“不忘初心” |
2.明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 |
(三)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发展 |
1.丰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意义及践行路径 |
2.“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建立 |
三、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 |
1.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
2.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大意义 |
1.推动了党的理论武装工作 |
2.促进了新时代党的建设 |
3.保持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践行路径 |
1.进行伟大斗争 |
2.加强党的建设 |
3.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
四、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基本特点 |
(一)科学性 |
1.用科学的思维把握初心使命 |
2.用科学的制度保障初心使命 |
(二)人民性 |
1.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指向者 |
2.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依靠者 |
3.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成果共享者 |
(三)实践性 |
1.回应实践的需要 |
2.发展需要实践的检验 |
3.价值旨趣指向实践 |
五、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
(一)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 |
(二)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1.推进了党的自我革命 |
2.促进了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
3.推动了中国梦的实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形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民” |
2.1.2 “以人民为中心” |
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提出的时代背景 |
2.2.1 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2.2.3 党面对“四大考验”消解“四大危险”的现实需要 |
2.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体思想 |
2.3.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人民思想 |
2.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2.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脉络 |
2.4.1 孕育时期 |
2.4.2 萌芽时期 |
2.4.3 形成时期 |
2.4.4 发展时期 |
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 |
3.1 “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核心理念 |
3.1.1 初心使命为人民 |
3.1.2 主体力量在人民 |
3.1.3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3.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标 |
3.2.1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 |
3.2.2 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3.2.3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
3.2.4 “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
3.2.5 “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
3.3 “以人民为中心”的践行路径 |
3.3.1 以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站稳人民立场 |
3.3.2 以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新矛盾,满足人民新需要 |
3.3.3 以群众路线落实人民主体地位,凝聚人民力量 |
3.3.4 以全面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人民获得感 |
3.3.5 以全面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权益,增强人民安全感 |
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主要特点 |
4.1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4.2 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 |
4.3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 |
4.4 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 |
5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与实践价值 |
5.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 |
5.1.1 传承和超越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
5.1.2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
5.1.3 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 |
5.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5.2.1 巩固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
5.2.2 确立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建设的基本遵循 |
5.2.3 凝聚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4)“八项规定”推动党的作风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选题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八项规定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八项规定与作风建设的核心概念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八项规定推动作风建设的论述 |
第三节 八项规定推动作风建设历程概述 |
第二章 八项规定推动作风建设的现状 |
第一节 八项规定推动作风建设的成效 |
第二节 八项规定实施后出现的新问题 |
第三节 作风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八项规定推动党的作风建设经验 |
第一节 改进作风就是要从贴近群众的细节入手,才能润物细无声巧影响 |
第二节 改进作风就要有抓铁有痕的韧劲,才能落到实地有作用 |
第三节 改进作风就是要形成全党的精神风貌,才能化习为俗触及根本 |
第四章 进一步深化八项规定推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策略 |
第一节 加强八项规定意义成效教育,提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观动力 |
第二节 健全八项规定的相关配套制度,完善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制度体系 |
第三节 提高运用八项规定的执纪质量,形成科学有效的党的作风建设的纠偏机制 |
第四节 推动八项规定进一步化习为俗,形成新时代党的优良作风的更好风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创新尝试 |
2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2.2 列宁的公仆思想 |
2.3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3 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理论奠基 |
3.1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
3.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3.3 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
3.4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
4 以人民为主体: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时代发展 |
4.1 在改革开放中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
4.2 树立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 |
4.3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4.4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4.5 群众利益无小事 |
4.6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
5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新飞跃 |
5.1 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 |
5.2 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
5.3 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目的 |
5.4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的境界情怀 |
6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历史演进的主要特征 |
6.1 不断丰富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 |
6.2 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6.3 不断巩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
6.4 不断深化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习近平关于党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习近平党风建设理论与实践形成的条件 |
第一节 习近平党风建设理论的涵义界定 |
一、党风 |
二、党风建设 |
三、习近平党风建设 |
第二节 习近平党风建设形成的历史条件 |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党风建设思想 |
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党风建设思想 |
三、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党风建设思想 |
第三节 习近平党风建设形成的现实条件 |
一、世情需要:把握机遇,“强起来” |
二、国情需要:新形势下,抵御风险 |
三、党情需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
第二章 习近平党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党风建设注重思想,把稳全党前进方向 |
一、“净化”党员思想,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
二、“充实”党员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三、“巩固”党员思想,加强学习内化作用 |
第二节 党风建设将挺纪在前,扎紧制度笼子 |
一、党风建设的核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二、党风建设的关键:领导干部发挥“头雁”效应 |
三、党风建设的根本:完善制度建设 |
四、党风建设的要求: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 |
第三节 党风建设坚持纯洁自我 |
一、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 |
二、“打铁必须自身硬” |
三、以反腐倡廉促党风建设 |
四、党风正则民风淳 |
第三章 习近平党风建设的实践推行 |
第一节 习近平党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
一、出台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 |
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三、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四、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 |
五、全面治党,严在党风 |
六、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
第二节 习近平党风建设的实践方法 |
一、思想建设解决“总开关”问题 |
二、率先垂范并严抓作风建设 |
第四章 习近平党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意义 |
第一节 习近平党风建设的理论意义 |
一、深化了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 |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
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风建设理论 |
第二节 习近平党风建设的实践意义 |
一、是新时代党风建设的根本遵循 |
二、是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思想武器 |
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海外学者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为什么海外要重新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
(一)中国模式的兴起 |
(二)华盛顿模式的困局 |
(三)中国共产党的自我调适 |
二、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概况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 |
五、研究意义 |
六、核心概念界定 |
(一)海外 |
(二)中国学 |
(三)海外中共学 |
(四)海外中共党建研究 |
七、写作框架 |
第一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意识形态建设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调适 |
一、毛泽东思想 |
二、邓小平理论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四、科学发展观 |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一、“中国梦” |
二、“四个全面” |
第三节 意识形态内化机制 |
一、党内学习制度 |
二、党内集中教育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组织建设 |
第一节 组织构成 |
一、技术官僚 |
二、党员 |
三、新社会阶层入党问题 |
第二节 组织制度 |
一、干部任命制 |
二、干部考核制 |
三、干部选拔标准 |
四、干部培训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一、领导小组 |
二、纪委 |
三、基层党组织 |
四、党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反腐败斗争 |
第一节 腐败成因及对策 |
一、腐败成因 |
二、反腐对策 |
第二节 对十八大之前反腐的评价 |
一、选择型反腐 |
二、打个“平手” |
第三节 对十八大以来反腐的评价 |
一、真反腐vs选择型反腐 |
二、反腐动因 |
三、反腐之道 |
四、反腐成效、影响及前景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执政前景 |
第一节 悲观主义 |
一、社会力量的增强 |
二、体制衰朽 |
三、悲观主义观点简评 |
第二节 乐观主义 |
一、出色的政党适应性 |
二、强大的治理能力 |
三、丰富的执政资源 |
四、乐观主义观点简评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化 |
一、走向西式民主 |
二、走向中国特色民主 |
三、几种可能的民主模式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范式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范式 |
一、市民社会 |
二、法团主义 |
三、权威主义 |
四、合法性 |
五、政党适应性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定量研究 |
二、田野调查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第一节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一、贡献 |
二、不足 |
第二节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启示 |
一、对加强党的建设的启示 |
二、对提升党建研究质量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释义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 |
2.1.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内涵 |
2.1.2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实质 |
2.2 基层政府实践 |
2.2.1 基层政府实践的概念 |
2.2.2 基层政府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 |
2.2.3 基层政府实践的影响因素 |
2.2.4 基层政府实践的价值标准与评估框架 |
2.3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 |
2.3.1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内涵 |
2.3.2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主客体关系 |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理论 |
2.4.2 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 |
2.4.3 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理论 |
2.4.4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利益理论 |
2.4.5 理论的应用及关系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脉络与实践经验 |
3.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渊源 |
3.1.1 秉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传统 |
3.1.2 汲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 |
3.2 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创新 |
3.2.1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党的宗旨 |
3.2.2 明确“以经济建设中心”,抓住为民根本 |
3.2.3 强调“三个代表”,保持党的先进性 |
3.2.4 树立“以人为本”核心立场,推动科学发展 |
3.2.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描绘新时代发展蓝图 |
3.3 基层政府贯彻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经验 |
3.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民谋取实利,赢得人民拥护 |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基层广大民众为主体推动社会变革 |
3.3.3 改革开放时期:满足群众现实需要,激发发展活力 |
3.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
第4章 改革开放进程中基层政府实践的价值偏离问题 |
4.1 群众观偏离:基层政府的责权利失衡现象 |
4.1.1 基层政府履责过程中存在公共服务缺位现象 |
4.1.2 基层政府执政过程中群众的政治参与不足 |
4.1.3 基层政府主导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争利行为 |
4.2 政绩观偏离:基层政府对中央利民政策的“选择性执行” |
4.2.1 基层政府“选择性执行”的突出表现 |
4.2.2 “选择性执行”使基层政府绩效产生价值偏离 |
4.3 发展观偏离:基层政府发展实践的价值选择 |
4.3.1 基层政府面临“公平—效率”选择矛盾 |
4.3.2 一些基层政府制定发展策略趋向功利化 |
4.3.3 基层政府采取功利型发展策略产生负面影响 |
4.4 个体价值观偏离:基层干部党风廉政问题 |
4.4.1 “官本位”意识与表现 |
4.4.2 基层干部脱离群众现象 |
4.4.3 贪污腐化与“隐性腐败” |
第5章 基层政府实践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原因反思 |
5.1 基层政府利益主体地位的产生及工具理性膨胀 |
5.1.1 基层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 |
5.1.2 利益集团对基层政府产生显着影响 |
5.1.3 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利益冲突 |
5.1.4 基层政府决策存在利益偏好 |
5.2 基层政府博弈挑战政治伦理秩序并导致自身异化 |
5.2.1 纵向博弈对中央—基层政治伦理秩序的影响 |
5.2.2 横向博弈对基层政府组织自身的异化 |
5.2.3 地方保护主义使中央调控面临现实阻力 |
5.3 干部个人主义利益追求对人的物化 |
5.3.1 生活世界中商品价值观的销蚀 |
5.3.2 基层干部的代理人角色 |
5.3.3 制约失效下的权力寻租 |
5.4 基层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 |
5.4.1 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对教育主体形成干扰 |
5.4.2 教育者有效性缺失影响受教育者的认同 |
5.4.3 教育方法单一影响教育的实际效果 |
第6章 执政为民价值理性复归和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 |
6.1 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为旨归 |
6.1.1 提高干部执政为民意识 |
6.1.2 增强干部的政治认同 |
6.1.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
6.1.4 发扬党的宗旨保持优良作风 |
6.2 以培育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实践群众路线 |
6.2.2 端正政绩观权力观,升华人生价值旨趣 |
6.2.3 重塑价值观利益观,统一精神物质生活 |
6.3 科学把握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原则与要求 |
6.3.1 明确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 |
6.3.2 把握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现实要求 |
6.4 对干部进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主要途径 |
6.4.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
6.4.2 深化主题教育活动 |
6.4.3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
6.4.4 优化典型示范教育 |
6.5 知行合一:增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 |
6.5.1 发挥基层干部在实践中的主体性作用 |
6.5.2 实现执政为民理念到实践的“二次飞跃” |
第7章 新时代基层政府坚持执政为民的实践路向 |
7.1 推进利益协调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
7.1.1 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 |
7.1.2 优化基层政府利益博弈关系 |
7.1.3 促进共同富裕与社会公平 |
7.1.4 共建共享让利于民 |
7.2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责任 |
7.2.1 加强政府机构效能建设 |
7.2.2 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 |
7.2.3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7.2.4 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
7.3 建设法治政府提供制度保障 |
7.3.1 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依法治理 |
7.3.2 优化基层权力运行制约机制 |
7.3.3 完善基层考核晋升激励机制 |
7.4 适应社会变革推动政府创新 |
7.4.1 弘扬中华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启示 |
7.4.2 推动乡村振兴:Y县经济发展方式考察 |
7.4.3 优化利益表达:L市网络问政状况分析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本文研究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
附录2: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基层实践状况调查问卷(A卷) |
附录3: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基层实践状况调查问卷(B卷) |
(9)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理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2 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理论的思想来源 |
2.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党风建设思想 |
2.1.1 坚持科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2.1.2 人民群众是世界历史的创造主体 |
2.1.3 欢迎科学的批评意见 |
2.1.4 同庸俗作风作斗争 |
2.2 列宁党风建设思想 |
2.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 |
2.2.2 坚持革命胆略与求实精神相结合 |
2.2.3 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 |
2.2.4 掌握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 |
2.2.5 坚持同不良现象作斗争 |
3 毛泽东党风建设理论 |
3.1 毛泽东党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
3.1.1 党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 |
3.1.2 坚持“三大作风” |
3.1.3 坚持“两个务必” |
3.1.4 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
3.1.5 抵制资产阶级思想腐蚀 |
3.2 毛泽东党风建设理论的历史地位 |
3.2.1 指出了党风的本质 |
3.2.2 把党的作风问题提到世界观的高度加以解决 |
3.2.3 创造了整党整风的新方法 |
4 邓小平党风建设理论 |
4.1 邓小平党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
4.1.1 只有搞好党风才能转变社会风气 |
4.1.2 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 |
4.1.3 整顿党的作风 |
4.1.4 狠抓精神文明建设 |
4.1.5 从严治党惩治腐败 |
4.2 邓小平对党风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4.2.1 邓小平对党风建设理论的继承 |
4.2.2 邓小平对党风建设理论的发展 |
5 江泽民党风建设理论 |
5.1 江泽民党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
5.1.1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 |
5.1.2 治党务必从严 |
5.1.3 抓好党风建设的核心问题 |
5.1.4 坚决深入持久地反腐败 |
5.2 江泽民党风建设理论的历史作用 |
5.2.1 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 |
5.2.2 坚持思想理论建设的与时俱进 |
5.2.3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 |
5.2.4 通过制度建设推动党风建设 |
5.2.5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
5.2.6 概括了新作风规定了新任务 |
6 胡锦涛党风建设理论 |
6.1 胡锦涛党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
6.1.1 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
6.1.2 结合新实际坚持“两个务必” |
6.1.3 提出“三个为民” |
6.1.4 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 |
6.2 胡锦涛党风建设理论的历史贡献 |
6.2.1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实践 |
6.2.2 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 |
6.2.3 倡导“四个大兴” |
6.2.4 践行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 |
7 习近平党风建设理论 |
7.1 习近平党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
7.1.1 党风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 |
7.1.2 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 |
7.1.3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
7.1.4 牢记“两个务必” |
7.1.5 坚决整治“四风” |
7.1.6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
7.2 习近平对党风建设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
7.2.1 全党要大兴学习之风 |
7.2.2 要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
7.2.3 走群众路线改作风 |
7.2.4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
7.2.5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7.2.6 实现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
8 中国共产党加强党风建设的经验启示 |
8.1 必须牢牢把握从严治党的集中点 |
8.2 必须抓住党风建设的核心 |
8.3 必须抓住党风建设的关键 |
8.4 必须抓住党风建设的重点 |
8.5 必须强化党风建设的制度保证 |
8.6 必须明确党风建设的长期性 |
9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密切党群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1.全面从严治党问题研究 |
2.党群关系问题观点综述 |
(三)基本思路与方法 |
(四)重难点与创新、不足之处 |
一、党群关系的理论基础与发展历程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群关系的理论 |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群关系的论述 |
2.列宁对党群关系的理论贡献 |
3.中国共产党对党群关系的理论创新 |
(二)中国共产党对党群关系认知的演进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党群关系的认知 |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党群关系的认知 |
3.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党群关系的认知 |
(三)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的基本经验 |
1.密切党群关系要坚持深化群众认识 |
2.密切党群关系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
3.密切党群关系要注重维护群众利益 |
二、全面从严治党对密切党群关系提出的新要求 |
(一)“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 |
1.“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 |
2.“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内涵 |
(二)全面从严治党对密切党群关系提出的新要求 |
1.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党群关系改善为基石 |
2.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人民对执政党的政治认同 |
3.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改进密切党群关系的方式 |
三、当前密切党群关系的实践、问题与原因背景分析 |
(一)十八大以来密切党群关系的实践 |
1.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 |
2.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 |
3.重点解决利益问题 |
4.注重构建长效机制 |
(二)当前密切党群关系面临的问题 |
1.党群之间存在思想认识隔阂 |
2.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基本定位缺失 |
3.党群关系之间的利益矛盾问题凸显 |
4.密切党群关系长效机制尚未构建 |
(三)原因背景分析 |
1.执政背景的变化 |
2.历史方位的变化 |
3.党群情况的变化 |
四、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探析 |
(一)坚定信念:牢固树立人民立场 |
1.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2.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3.坚持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
(二)功能定位: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
1.深化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
2.提升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能力水平 |
3.优化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方式方法 |
(三)突出重点:围绕利益问题密切党群关系 |
1.树立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 |
2.着力整治腐败取信于民 |
3.畅通党群利益协调机制 |
(四)完善机制:构建党群良性互动长效机制 |
1.构建党员干部主动联系群众激励机制 |
2.畅通群众联系党员干部的多种通道 |
3.健全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机制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落实“三个为民”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D]. 刘华超. 山东大学, 2021(11)
- [2]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研究[D]. 马天娇.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D]. 张甜甜.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4]“八项规定”推动党的作风建设问题研究[D]. 郭庆.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 2020(12)
- [5]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历史考察[D]. 陈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6]习近平关于党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 石欣欣. 青岛大学, 2019(02)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海外学者的视角[D]. 王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D]. 孙志云.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9]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理论问题研究[D]. 王合新. 辽宁工业大学, 2017(06)
- [10]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密切党群关系研究[D]. 何湾湾.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