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市10万人群遗传病与非遗传性先天残疾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青青[1](2020)在《WES结合HPO在神经发育障碍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NDDs)影响约2~5%的儿童,其临床表型主要为智力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交流障碍、运动障碍和特定的学习障碍。NDDs病因的鉴别诊断相对耗时且昂贵,通常没有明确的诊断结果。传统方法包括染色体核型、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等,对NDDs患者的诊断率不到30%。既往研究报道NDDs患者存在明显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导致病因鉴定困难。虽然全外显子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 sequencing,WGS)已用来诊断NDDs患者,但其临床和成本效益尚不清楚。尽管临床全外显子组测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罕见孟德尔病的诊断,但在建立基因型-表型相关以解决致病基因或突变的计算分析方面仍然存在差距。人类表型本体论(Human Phenotype Ontology,HPO)为深入表型分析提供了最全面的生物信息学资源,是基因组生物学向临床医学转化的桥梁,正逐步被用于罕见疾病的表型分析与鉴别诊断。Exomiser使用临床数据、模型生物表型数据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组数据的随机游走分析来执行优先级排序。目的本研究拟利用HPO标准化患者表型信息,结合WES测序数据及exomiser应用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优先排序,以识别潜在的致病基因及突变或对孟德尔遗传病进行鉴别诊断,有助于识别遗传性疾病病因,为描述基因型-表型的相关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为确定合适的治疗措施和临床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招募45个传统诊断方法不能确诊的NDDs核心家系。通过对先证者的病史及体格检查获得每个核心家系的临床表型。使用HPO对表型进行标准化,然后对45个核心家系进行WES测序,测序数据使用exomiser结合HPO标准的异常表型对候选变异进行优先排序。结果(1)45个NDDs核心家系的诊断率为49%。(2)对NDDs家系深度表型分析发现患者异常表型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同时伴有多系统异常。(3)exomiser对候选基因优先化排序筛选出多个NDDs相关基因的新突变。(4)利用蛋白质-蛋白质游走分析发现3个基因FOXO4、DSCAML1、TREX2变异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可能与NDDs相关。结论(1)WES结合HPO表型分析及exomiser分析软件可以提高NDDs患儿的诊断率,该方法用于解决临床患者的表型没有系统的整理及标准化,建立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具有重要的意义。(2)首次报道了 NDDs相关基因的可能致病性突变,扩展了这些基因的突变谱并有助于家系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3)exomiser对候选基因优先化排序,以及利用蛋白质-蛋白质游走分析能筛选出新的致病基因。
龙洋[2](2018)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筛查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高龄与适龄孕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及侵入性产前诊断核型分析结果,探讨NIPT在高龄孕妇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高龄孕妇合理选择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甲医院产前诊断中心2012年1月-2016年12月自愿接受NIPT检测并且配合妊娠结局随访的单胎孕妇249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分娩时年龄分为三组:<35岁的适龄孕妇为对照组、35-39岁高龄组、≥40岁高龄组。NIPT检测提示高风险的孕妇进一步行羊水或脐带血穿刺术产前诊断,通过核型分析对21-三体(Trisomy 21,T21)、18-三体(Trisomy 18,T18)、13-三体(Trisomy 13,T13)及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ex chromosome aneuploidy,SCA)进行验证,采用核型分析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y analysis,CMA)对微缺失、微重复高风险进行综合验证;对NIPT提示低风险的孕妇均在胎儿分娩后1年时间内通过电话随访妊娠结局进行阴性结果验证。分别统计三组孕妇NIPT检测、核型分析及CMA检测结果,应用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24908例入组研究对象中NIPT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446例,其中T21高风险164例、T18高风险53例、T13高风险34例、SCA高风险195例。经核型分析确诊真阳性232例,其中T21阳性133例、T18阳性31例、T13阳性8例、SCA阳性60例;其中T21阳性检出占比最高57.33%,NIPT筛查与核型分析结果比较T21符合率81.09%,高于T18符合率58.49%、T13符合率23.53%和SCA符合率30.77%。2.三组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均为T21检出率最高,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5岁组0.39%(72/18573)、35-39岁组0.66%(37/5623)、≥40岁组3.37%(24/712),随年龄增高阳性检出率亦升高,40岁及以上孕妇阳性检出率明显增加。3.三组中NIPT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5岁组1.68%(312/18573)、35-39岁组1.64%(92/5623)、≥40岁组5.90%(42/712),经比较<35岁组与35-39岁高龄组间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0岁组阳性检出率明显上升,与<35岁组和35-39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中NIPT对T21、T18、T13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为100%。对T21筛查的特异度分别为<35岁组99.87%、35-39岁组99.93%、≥40岁组99.71%,阳性预测值<35岁组74.23%、35-39岁组90.24%、≥40岁组92.31%;对T18筛查的特异度分别为<35岁组99.91%、35-39岁组99.95%、≥40岁组99.58%,阳性预测值<35岁组54.29%、35-39岁组70.00%、≥40岁组62.50%;对T13筛查的特异度分别为<35岁组99.88%、35-39岁组99.95%、≥40岁组100%,阳性预测值<35岁组20.69%、35-39岁组25.00%、≥40岁组100%,其中≥40岁组T13仅收集到1例样本。5.三组中NIPT检测提示微缺失、微重复高风险69例,其中<35岁组51例、35-39岁组15例、≥40岁组3例,经CMA检测阳性22例,其中<35岁组18例、35-39岁组2例、≥40岁组2例,经核型分析检测阳性14例,其中<35岁组12例、35-39岁组1例、≥40岁组1例。结论:1.T21是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主要类型,随年龄增高阳性检出率亦升高,40岁以上孕妇阳性检出率显着增加,是产前诊断染色体病防治的重点疾病。2.NIPT筛查T21、T18、T13时在35-39岁高龄和<35适龄孕妇中具有同等筛查效价,可优先推荐使用NIPT进行筛查;在≥40岁高龄孕妇中虽具有更高的筛查效价,但考虑其它风险因素,应结合临床实际慎重选择,可作为备选方案。3.NIPT筛查微缺失、微重复目前仅具有一定提示作用,需联合核型分析与CMA进行确诊。
梁秋瑜[3](2018)在《广西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及先天性心脏病母体孕期监测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第一部分2016-2017年162万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监测分析目的分析广西162万例围产儿的出生基本情况,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母体孕期影响因素研究提供线索。方法就2016-2017年广西住院分娩围产儿1620719例,统计描述围产儿的基本情况,统计分析围产儿发生24种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统计软件使用STATA14.0分析。结果两年广西住院分娩围产儿共计1680860(例),纳入本次研究1620719例,占96.42%。1620719例围产儿中检出出生缺陷胎儿15062例。(1)围产儿监测基本情况:围产儿平均出生体重3133.89±444.42(g),平均出生身长50.02±1.98(cm),平均胎龄38.54±1.73(周);低出生体重占5.20%,极低出生体重占0.34%;(2)出生缺陷发生率顺位:两年监测的24种出生缺陷类型中,出生缺陷出发生率位列前十的是多指/多趾(24.14/万)、先天性心脏病(22.12/万)、马蹄内翻足(6.60/万)、并指/并趾(5.81/万)、尿道下裂(5.51/万)、外耳道其他畸形(3.65/万)、胎儿水肿综合症(2.67/万)、直肠肛门闭锁(2.10/万)、小耳(1.62/万)、唇裂合并腭裂(1.49/万)。(3)不同出生缺陷类型发生率顺位: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38.02/万)、循环血液系统先天性畸形(21.89/万)、眼、耳、面和颈部先天性畸形(5.39/万)、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5.18/万)、唇裂和腭裂(3.31/万)。结论先心发生率居广西监测的24种出生缺陷类型第二位,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较高。第二部分先心胎儿的母体孕期监测影响因素分析目的分析先心的母体孕期影响因素,以期探讨防治措施,为先心的预防控制、降低先心胎儿出生率和优化妇幼卫生服务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6-2017年广西住院的母体孕期产检、分娩及围产儿个案共1620719例,描述母体及围产儿的人口学特征,统计分析先心的人群分布特征。采用一般情况、异常产史、严重内外科合并症、妊娠合并症、妊娠异常情况等完整录入的母体信息构建先心Poisson回归母体孕期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与母体孕期因素之间的关联。应用STATA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母体孕期基本情况:平均分娩年龄28.23±6.42岁;平均分娩孩次1.85±0.84(次),平均孕周38.64±1.73(周);妊娠孕周小于37周占5.71%;平均产检次数6.90+3.28(次);剖宫产占24.63%;汉族占94.49%,壮族占3.78%;(2)先心人群分布特征:分娩年龄在40岁以上(40.54/万)、壮族(26.77/万)、一孩产妇(28.20/万)、高危妊娠(36.75/万)、产检次数不足5次(26.52/万)、未产筛(19.90/万)、男性围产儿(22.99/万)、低出生体重围产儿(105.45/万)、出生身长低于中位数(27.53/万)、早产儿(100.55/万)的先心发生率较高(P<0.01);(3)先心母体孕期因素分析:先心发生率较高的母体孕期因素依次为:心功能3-4级(250.00/万)、肺炎(212.77/万)、先天异常儿史(142.05/万)、死胎死产史(139.28/万)、多胎妊娠(136.28/万)、孕期接触可疑致畸物质(131.58/万)、妊娠合并免疫疾病(130.55/万)、子宫肌瘤剜除或子宫修补术史(114.74/万)、糖尿病(100.13/万)、胎盘早剥(112.17/万)(4)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1)子宫或软产道异常、子宫肌瘤剜除或子宫修补术史、重度子痫前期、先兆流产、多胎、先兆早产、胎膜早破、孕期接触可疑致畸物质、先天异常儿史、死胎死产史、肺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精神病或神经系统疾病、妊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是母体影响先心的重要因素;(2)孕产妇本人及一级亲属遗传病、孕期接触可疑致畸物质、人工或自然流产2次、先天异常儿史、新生儿死亡史、产后出血史、糖尿病、妊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其他严重内外科疾病是少数民族母体影响先心的重要因素。结论母体高龄、高危、一孩、壮族、未系统产检是先心主要预防干预的孕妇人群。母体既往不良妊娠史、重度子痫前期、接触致畸物质、糖尿病可能是导致先心的重要影响因素。不良妊娠史、遗传性疾病、妊娠合并症可能是导致少数民族先心的重要影响因素。
任晓菲[4](2018)在《MYO7A和MYO15A基因在云南地区汉族和彝族耳聋人群中的变异和突变谱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耳聋是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造成残疾的常见感觉神经性疾病。由遗传因素所致的耳聋约占50%左右,但是由于遗传性耳聋异质性较高,且对于外显子数目较多的常见致病耳聋基因如MYO7A和MYO15A基因来说,传统一代测序对此类致聋基因的检测通量低且鉴定致病突变的能力有限,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测序技术的不足。我们对收集到的云南部分地区耳聋人群的样本进行目标区域捕获联合高通量测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初步对MYO7A和MYO15A基因的变异和突变频谱进行绘制,以期填补云南地区对MYO7A和MYO15A基因的研究空白,并对云南地区遗传性耳聋的防控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方法:对耳聋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目标区域捕获和高通量测序,以124个遗传性耳聋相关致病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每个外显子两侧各延伸100bp作为目标区域,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查找MYO7A和MYO15A变异和突变位点,并对出现的位点进行统计分析绘制云南地区耳聋患者MYO7A和MYO15A基因的变异和突变谱。结果:我们共收集了116例云南部分地区耳聋患者的样本,包括汉族43例和彝族73例。43例汉族耳聋人群中发现24个MYO7A基因变异位点,包括多态性变异位点9个和15个低频率变异位点;MYO15A基因的变异位点共筛查出24个,即13个多态性变异位点和11个低频率变异位点。在73例彝族耳聋人群中,共找到26个MYO7A基因的变异位点,即7个多态性变异位点和19个低频率变异位点;MYO15A基因的变异位点共有40个,包括18个多态性变异位点和22个低频率变异位点。初步绘制了云南地区耳聋人群MYO7A和MYO15A基因的变异和突变频谱。同时,我们对在一云南汉族耳聋家系发现的MYO7A基因c.2183T>C和c.2187+2+8del TGAGCAC两个突变位点的致病性进行了遗传学分析。结论:在云南地区耳聋患者中,MYO7A和MYO15A基因的变异位点普遍存在,疑似致病突变位点在云南地区耳聋人群中也有一定的分布。但是在汉族和彝族人群中,两个基因的变异和突变谱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对在一汉族家系中发现的MYO7A的复合杂合突变进行致病性分析,发现此复合杂合突变与此家庭耳聋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工作丰富了云南地区MYO7A和MYO15A基因变异和突变谱,并为云南地区耳聋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遗传咨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吴春[5](2015)在《优生优育五项检测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优生优育五项检测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该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20例孕妇资料进行分析,孕妇人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如:孕妇的心肺功能、B超、生化项目检查等。采用优生优育五项试剂盒对其检测,分析孕妇疾病的检出率等指标以及优生优育五项检测临床意义。结果 320例孕妇中共检测出13例异常,异常率为4.06%。其中,2例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为0.63%;3例风疹病毒IgM,阳性率为0.94%;1例单纯疱疹病毒ⅡIgM,阳性率为0.31%;3例单纯疱疹病毒ⅠIgM,阳性率为0.94%;4例弓形虫IgM,阳性率为1.25%。结论优生优育五项检测能够及时发现隐性疾病,临床上应该加强孕妇五项检测,并加强孕妇五项检测宣传教育;对确诊孕妇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提高人口质量。
王冬梅,王艳军[6](2014)在《从遗传视角探讨影响人类优生的因素》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先进技术不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就能够解决的。为了下一代的成长,我们必须坚持贯彻优生政策,为国家培育出高素质人才。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一个家庭的幸福以及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都受国家优生相关政策的影响。从生命科学角度来看,人类优生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每个生命诞生时都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本文将从遗传角度浅析影响人类优生的因素,从而为提高人类优良遗传,防止和消除遗传因素致畸或者死亡作为依据。
孙同春[7](2014)在《关于早期肾功能损伤检验方法的探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对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早期肾功能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即:高血压组,阳性对照组,糖尿病组及阴性对照组,对这些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并在患者检查早晨抽取血3 ml分离血清,检测患者Urea和Scr等指标。结果高血压组及糖尿病组患者的UMA、SCysC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传统的肾功能Urea和Scr检测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中,UMA结合SCyC指标检出率大于其他检测方法检出率,同时还大于Scr及Urea及BUN指标检出率(P<0.05)。结论肾功能损伤采用免疫比浊法联合检测UMA和SCysC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孙同春[8](2014)在《优生优育五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优生优育五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20例孕妇资料进行分析,孕妇入院后,医护人员对孕妇进行常规检查,如心肺功能、体温等。然后对这些孕妇在常规方法基础上进行五项检测,分析孕妇疾病的检出率等指标。结果检测结果示,4例患者(占1.3%)被检测出弓形虫;5例患者(1.6%)被检测出风疹病毒;2例患者(0.6%)被检测出巨细胞病毒;3例患者(0.9%)被检测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1例患者(0.3%)被检测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做好临床宣传工作,让孕产妇在思想上认识到TORCH感染的危害性,自觉进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达到优生优育的临床目的。
官燮[9](2014)在《重庆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出生缺陷与优生知识现状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重庆市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对出生缺陷与优生知识的掌握水平和需求情况,并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生育胎次不同之间知晓率差异,发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为参检人群提供优生健康教育和服务,积极引导符合生育政策、准备怀孕的夫妇接受知识、转变态度、改变行为,帮助他们做好孕前准备,促进优生优育。方法: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三个区域各随机抽取约34个区县,再在每个区县约抽取90110名符合生育政策、准备怀孕的夫妇并且夫妇至少一方具备本地户籍或夫妇双方非本地户籍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自愿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育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共抽出1009名参检人群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问卷调查关于出生缺陷与优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于优生的态度和行为,回收有效问卷923份,回收率为91.5%。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和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参检人群的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知识得分,不及格率57.1%,及格率21.5%,良好率仅21.5%。年龄、职业及胎次对调查对象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知识得分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和文化程度对调查对象的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知识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参检人群的孕早期优生知识得分,不及格率为70.1%,及格率16.7%,良好仅13.2%。性别、职业及胎次对调查对象孕早期优生知识得分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文化程度对调查对象孕早期优生知识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因素以及胎次对出生缺陷与优生知识大部分项目的知晓情况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参检人群中,主动生育宝宝的占86.0%;能做到花很多精力在孩子身上的占89.6%。5.参检人群获得优生知识的途径为网络(67.0%),相关书籍(62.3%),电视(58.0%),朋友聊天(55.7%),报刊(31.2%),收听广播(18.3%)。希望获得优生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宣传册(58.1%)、面对面咨询(56.9%),参检人群对优生服务的需求率较高(96.0%),希望获得的优生保健服务有孕前优生健康检查(86.5%)、医生指导下补充营养(78.7%)、孕早期完整的检查(78.3%)、产前筛查(56.0%)。结论1.重庆市参检人群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知识得分不及格率57.1%,及格率21.5%,良好率仅21.5%;孕早期优生知识得分不及格率较高为70.1%,及格率16.7%,良好仅13.2%,知识掌握现状不容乐观。2.年龄、职业及胎次对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知识得分无影响,性别和文化程度对其有影响;性别、职业及胎次对调查对象孕早期优生知识得分无影响,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其有影响。3.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因素以及胎次对出生缺陷与优生知识大部分项目的知晓情况有影响。4.重庆市参检人群主动生育意愿强烈,多数能做到花较多精力在孩子身上。5.参检人群获得优生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网络、相关书籍以及电视;希望获得优生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宣传册和面对面咨询;参检人群对优生服务的需求率较高。
杨吉[10](2012)在《孕妇羊水诊断认知程度及影响羊水诊断实施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出生缺陷是指出生前已经存在,在出生前或出生后数年内可以发现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其产生原因包括遗传、环境以及两者的共同作用。出生缺陷是由单基因缺陷、染色体异常、多因子遗传、环境致畸因子、微量营养素缺乏等原因引起的先天性疾病。出生缺陷可以造成自然流产和死产,,导致长期残疾并危及生命,从而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不利影响。出生缺陷的预防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在受孕前干预,防止出生缺陷胎儿的发生;二级预防是产前干预,是在出生缺陷胎儿发生之后,通过各种手段检出严重缺陷的胎儿,阻止其出生;三级预防是出生后干预,在缺陷儿出生之后及时检测诊断,给予适当治疗,防止致残。一级预防主要是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国民文化和素质、治理环境污染等手段进行预防,是一项长期而见效缓慢的工作,并且不能预防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相当于补救措施,对于绝大部分不可治愈的出生缺陷作用微乎其微。二级预防才是最有效、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常用的二级预防措施有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是利用医学手段对孕妇可能怀有某些出生缺陷儿的风险进行评估,进而可以对这部分高风险孕妇进行进一步检查,也就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该部分孕妇是否怀有出生缺陷儿。无创性产前诊断手段适用于肉眼可见的出生缺陷,对于肉眼不可见的出生缺陷只能通过有创性产前诊断手段进行胎儿染色体监测。多项研究表明,在目前的有创性产前诊断手段中,以羊水穿刺技术最为成熟,最常用,安全系数最高。所以,针对具有出生缺陷高风险的胎儿及早开展羊水诊断并对患有染色体病胎儿及时进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研究表明,孕前宣教能够帮助孕妇更容易接受孕期检查、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使孕妇能够更好地度过孕期,保证婴儿能够在出生后得到更好的教育。育龄妇女及家属也有较强意愿希望得到正规的怀孕育儿相关知识教育,例如对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的宣教。由于孕妇受自身素质、思想认识、生活习惯及孕期保健宣传教育方式和影响面等多方因素的制约,对创伤性产前诊断持不同态度,存在着具有出生缺陷高风险孕妇拒绝进行创伤性产前诊断而导致出生缺陷儿出生的现象。如何提高产妇对羊水诊断这一安全有效的产前诊断方式的认同率,自愿接受产前诊断检查是妇幼保健工作者和管理者面临的难题。本研究基于以上理由,通过对沈阳地区孕妇羊水诊断认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找出影响羊水诊断实施的因素,提高孕妇的羊水诊断率,从而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二、天津市10万人群遗传病与非遗传性先天残疾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市10万人群遗传病与非遗传性先天残疾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WES结合HPO在神经发育障碍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WES结合HPO在神经发育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筛查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筛查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中的应用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筛查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中的应用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3)广西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及先天性心脏病母体孕期监测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2016-2017年162 万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监测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先天性心脏病的母体孕期监测影响因素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MYO7A和MYO15A基因在云南地区汉族和彝族耳聋人群中的变异和突变谱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耳聋概述和研究现状 |
1.1.1 耳聋的简介 |
1.1.2 耳聋的遗传方式和分类 |
1.1.3 致聋基因的研究现状 |
1.2 MYO7A基因 |
1.3 MYO15A基因 |
1.4 新一代测序技术 |
1.4.1 新一代测序技术简介 |
1.4.2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应用 |
1.5 耳聋致病基因的研究方法 |
1.6 课题的立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云南地区耳聋人群MYO7A和MYO15A基因变异和突变谱分析初探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研究对象 |
2.2.1.1 样本收集过程中遵循的原则 |
2.2.1.2 研究对象的选取标准和排除标准 |
2.2.1.3 选取的对象 |
2.2.2 实验仪器 |
2.2.3 主要实验试剂 |
2.2.3.1 核酸提取试剂盒(磁珠法) |
2.2.3.2 目标区域捕获试剂盒 |
2.3 研究方法 |
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1.1 磁珠法提取基因组DNA的原理 |
2.3.1.2 使用前准备 |
2.3.1.3 操作步骤 |
2.3.1.4 注意事项 |
2.3.2 基因组DNA样品检测 |
2.3.3 目标区域捕获测序实验流程 |
2.3.3.1 芯片探针的设计 |
2.3.3.2 序列捕获实验流程 |
2.3.3.3 库检 |
2.3.3.4 上机测序 |
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2.4.1.1 测序数据过滤 |
2.4.1.2 测序数据质量 |
2.4.1.3 测序深度、覆盖度 |
2.4.2 变异信息的处理 |
2.5 实验结果 |
2.5.1 患者基本信息 |
2.5.2 测序质量检测结果 |
2.5.2.1 测序数据质量 |
2.5.2.2 覆盖度和比对率结果 |
2.5.3 MYO7A基因变异位点频谱绘制和分析 |
2.5.4 MYO15A基因变异位点的统计和分析 |
2.6 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南汉族1个耳聋家系MYO7A基因新突变的鉴定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研究对象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2.3 主要实验试剂 |
3.2.3.1 动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 |
3.2.3.2 PCR试剂盒 |
3.2.3.3 琼脂糖凝胶电泳试剂 |
3.3 研究方法 |
3.3.1 实验技术路线 |
3.3.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3.3.2.1 试剂的准备 |
3.3.2.2 全血DNA基因组的提取步骤 |
3.3.2.3 注意事项 |
3.3.2.4 DNA浓度和纯度的鉴定 |
3.3.3 高通量测序 |
3.3.4 Sanger测序 |
3.3.4.1 引物的设计及其序列 |
3.3.4.2 PCR反应体系 |
3.3.4.3 PCR反应条件 |
3.3.5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 |
3.3.5.1 制胶 |
3.3.5.2 上样 |
3.3.5.3 电泳 |
3.3.5.4 注意事项 |
3.4 实验结果 |
3.4.1 患者基本信息 |
3.4.2 患者DNA样本检测结果 |
3.4.3 耳聋基因检测结果 |
3.4.3.1 高通量测序结果 |
3.4.3.2 Sanger测序结果 |
3.4.4 位点致病性分析 |
3.4.5 保守性分析 |
3.4.6 蛋白模型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C:耳聋调查问卷 |
附录D:患者ABR检测结果 |
(6)从遗传视角探讨影响人类优生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优生的含义 |
2 影响人类优生的因素 |
2.1 人类优生的因素--遗传基因 |
2.2 人类优生的因素--遗传病 |
3 如何更好的避免对人类优生的不利影响 |
3.1 从遗传因素角度 |
3.2 坚持婚前检查 |
3.3 加强孕期检查 |
3.4 加强宣传教育, 强化公众优生意识 |
4 结束语 |
(7)关于早期肾功能损伤检验方法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优生优育五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
3.2 弓形虫 |
3.3 巨细胞病毒 |
3.4 单纯疱疹病毒 |
(9)重庆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出生缺陷与优生知识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国内外出生缺陷现状 |
1.2 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策略 |
1.3 孕前—孕早期(又称围孕期)保健 |
1.4 优生健康教育 |
1.5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
1.6 立题依据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方法 |
2.3 调查内容 |
2.4 数据录入及统计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第3章 结果 |
3.1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
3.1.1 调查对象的性别及年龄构成 |
3.1.2 调查对象文化程度构成 |
3.1.3 调查对象职业构成 |
3.1.4 调查对象备孕胎数分布 |
3.1.5 调查对象地区分布 |
3.2 调查对象对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知识掌握情况 |
3.2.1 调查对象对预防出生缺陷、孕前优生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
3.2.2 不同年龄组调查对象对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
3.2.3 不同性别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
3.2.4 不同文化程度调查对象对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
3.2.5 不同职业调查对象对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
3.2.6 生育胎次不同的调查对象对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
3.3 调查对象对孕早期优生知识掌握情况 |
3.3.1 调查对象孕期相关优生知识知晓情况 |
3.3.2 不同年龄组调查对象的孕早期优生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
3.3.3 不同性别调查对象对孕早期优生知识的知晓情况比较 |
3.3.4 不同文化程度调查对象对孕早期优生知识的知晓情况比较 |
3.3.5 不同职业调查对象对孕早期优生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
3.3.6 生育胎次不同的调查对象对孕早期优生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
3.4 调查对象对预防出生缺陷、实现优生的态度情况 |
3.4.1 调查对象对生育宝宝及对宝宝的照顾态度 |
3.4.2 调查对象主动获得优生知识的情况 |
第4章 讨论 |
4.1 研究对象对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 |
4.1.1 年龄与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知识的水平掌握情况分析 |
4.1.2 性别与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知识的水平与掌握情况分析 |
4.1.3 文化程度对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知识的水平影响分析 |
4.1.4 职业对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知识的水平的影响分析 |
4.1.5 胎次与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知识的水平的关联分析 |
4.2 调查对象对孕早期优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
4.2.1 年龄与孕早期优生知识的水平关联分析 |
4.2.2 性别与孕早期优生知识的水平关联分析 |
4.2.3 文化程度与孕早期优生知识掌握情况关联分析 |
4.2.4 职业与孕早期优生知识的水平关联分析 |
4.2.5 生育胎次不同与孕早期优生知识的水平现状分析 |
4.3 调查对象预防出生缺陷,实现优生的态度、行为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孕妇羊水诊断认知程度及影响羊水诊断实施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出生缺陷的发生及预防进展 |
1.1.1 出生缺陷定义 |
1.1.2 出生缺陷国内外现状 |
1.1.3 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 |
1.2 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 |
1.2.1 产前诊断定义 |
1.2.2 产前诊断的方法 |
1.2.3 我国产前诊断工作取得的成绩 |
1.3 我国产前诊断工作在开展中面临的问题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对象和时间 |
2.2 调查内容 |
2.3 调查方法 |
2.4 资料录入 |
2.5 质量控制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3.2 研究对象对羊水诊断的认知情况 |
3.3 孕妇的年龄对羊水诊断的认知程度的影响 |
3.4 孕妇的民族对羊水诊断的认知程度的影响 |
3.5 孕妇的不同受教育程度对羊水诊断的认知程度的影响 |
3.6 孕妇的职业对羊水诊断的认知程度的影响 |
3.7 孕妇的户籍对羊水诊断的认知程度的影响 |
3.8 孕妇的家族遗传性疾病史对羊水诊断的认知程度的影响 |
3.9 孕妇的不良孕产史对羊水诊断的认知程度的影响 |
3.10 孕妇的不良接触史对羊水诊断的认知程度的影响 |
3.11 羊水诊断认知程度与是否会在有需要的情况下选择做羊水诊断的关系 |
第4章 讨论 |
4.1 影响孕妇羊水诊断认知程度的因素 |
4.1.1 孕妇年龄 |
4.1.2 孕妇受教育程度 |
4.1.3 孕妇家庭因素 |
4.1.4 孕妇的产次和不良接触史 |
4.2 我国产前诊断工作在开展中面临的问题 |
4.2.1 具有资质的产前诊断机构数量不足 |
4.2.2 产前诊断机构技术力量有待提高 |
4.2.3 政府经济投入有限 |
4.3 建议 |
4.3.1 普及产前诊断知识,了解羊水诊断及其适应症和适宜人群 |
4.3.2 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抓住产前诊断最佳时机 |
4.3.3 加强孕妇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天津市10万人群遗传病与非遗传性先天残疾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WES结合HPO在神经发育障碍诊断中的应用[D]. 王青青. 郑州大学, 2020(02)
- [2]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筛查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病中的应用研究[D]. 龙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3]广西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及先天性心脏病母体孕期监测因素分析[D]. 梁秋瑜. 广西医科大学, 2018(08)
- [4]MYO7A和MYO15A基因在云南地区汉族和彝族耳聋人群中的变异和突变谱初探[D]. 任晓菲.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5]优生优育五项检测临床应用及其意义[J]. 吴春. 中国卫生产业, 2015(08)
- [6]从遗传视角探讨影响人类优生的因素[J]. 王冬梅,王艳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09)
- [7]关于早期肾功能损伤检验方法的探究[J]. 孙同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16)
- [8]优生优育五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J]. 孙同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11)
- [9]重庆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出生缺陷与优生知识现状分析[D]. 官燮. 吉林大学, 2014(09)
- [10]孕妇羊水诊断认知程度及影响羊水诊断实施因素的研究[D]. 杨吉. 吉林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