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戏剧化手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闻,戏剧,冲突
戏剧化手法论文文献综述
邢浩[1](2019)在《试论电视新闻的戏剧化表现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将戏剧创作的手法应用到电视新闻节目之中的文章。笔者通过参阅中外戏剧理论着作和戏剧作品,并结合自己工作的实践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一些便于应用的经验方法。全文共分六节,包括概念的界定、新闻报道的角度选择、设置悬念、冲突的表现、解开悬疑、结局。每一节都结合具体的实例以及笔者实际工作的经验,吸取戏剧理论和创作实践的新成果,详细介绍了如何应用戏剧手法创作新闻节目的方法 ,便于操作和学习。希望对有志于电视新闻工作的人士,尤其是对正在一线工作的创作者们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9年21期)
李远[2](2018)在《戏剧化情境再现手法在纪录片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纪录片的故事化倾向是当下影视创作中的一大潮流,自2000年以来,我国纪录片的创作开始把“讲故事”作为叙事策略,不管是题材还是内容上多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探索,各种题材的优秀纪录片不断涌现。扮演、模拟、数字技术等情境再现表现形式作为讲故事的方式频繁的出现在纪录片当中,只要能够为作品内容所服务,导演都愿意进行尝试,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随着导演的不断尝试,纪录片中情境再现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进步。戏剧化情境再现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情境再现的创作方式,也给观众提供了新的纪录片观看体验。本文从纪录片的故事性出发,以影视实践为参考,对戏剧化情境再现进行界定和分析,并探讨其在纪录片中的实际应用。全文主要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纪录片中情境再现表现手法发展历程的分析,同时总结纪录片中情景再现的发展趋势,从而提出戏剧化情境再现的概念。第二部分是戏剧化情境再现的特点和作用。结合以往纪录片中的情境再现,分析戏剧化情境再现的特点及其作用。第叁部分是戏剧性情境再现的应用原则。结合现有作品和自身毕业设计,归纳总结出戏剧化情境再现在纪录片中的应用原则。(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8-06-01)
孙艺嘉[3](2014)在《戏剧化手法在电视纪实作品中的运用及其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认识的提高,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也逐渐的提升。我国电视纪实作的创作有了显着的发展。但是由于电视的商业性质越来越强,其次是国内电视媒体担心在直播过程中担心意外事故的发生,所以大部分电视纪实作品一般会事先制定好详细的方案流程后再进行播出。即便是现场直播或现场报道,媒体也一直是小心翼翼,在镜头指向上,和事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对象有失偏颇;在解说上,或主持人受政治导和社会舆论等多方面的压力,不敢做出任何过分的评论和预测。现如今,世界电视传播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当今电视文化的理念。而从受众的角度来看,由于大量娱乐选秀电视节目的出现,以及对“图像文化”的过分追求,导致受众不愿过多的关注真正有内涵有意义的电视纪实作品,从而对它的审美价值进行了解。所以如今有一部分电视纪实作品脱离了生活真实,缺乏一定的艺术技巧。所以本文从戏剧化手法入手,对电视纪实作品中戏剧化手法的运用和价值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对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电视纪实作品、戏剧化的定义,以及电视纪实作品戏剧化的创作元素入手,并对当前电视纪实作品戏剧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对将电视纪实作品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电视纪实作品的特点进行概述,然后结合相关作品对电视纪实作品戏剧化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第叁部分具体从电视纪实作品戏剧化创作手段入手,对其更进一步的分析,并对电视纪实作品主要的两大节目形态——纪录片与专题片在主题结构和镜头拍摄上各自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第四部分则是对电视纪实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节奏美、纪实美、意境美”叁个方面进行梳理,归结出戏剧化手法的优势。戏剧化手法在电视纪实作品中的运用在我们现有的节目中已经存在,在学术上,也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并不是很成熟。论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例和自己的学习经验,对这个观点进行较为系统完整性的研究分析,探讨电视纪实作品中戏剧化手法的运用与价值,希望能对我国的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4-05-01)
王践,马光剑[4](2013)在《戏剧化手法在公共艺术作品中的借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艺术形式门类间的相互影响和借鉴在促进艺术发展上的意义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借用戏剧表现手法表达的艺术作品在当今已不属少数,巧妙借用戏剧中的传神、节奏和意象性表现等手法往往能展现出更加生动而新颖的艺术效果。(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3年03期)
肖丽艳[5](2013)在《《海风阵阵愁煞人》音乐创作手法的戏剧化及演唱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歌曲《海风阵阵愁煞人》是《红珊瑚》中珊妹的亮相唱段,该作品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歌剧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民族歌剧作品。音乐融合了民歌与戏曲的素材,从而增强了乡土气息与民族特色。歌剧广泛运用了混声合唱、伴唱、对唱、重唱、帮腔等演唱形式,不仅丰富了歌剧的音乐性,还强化了歌剧的主(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3年05期)
杜瑞华[6](2012)在《反戏剧化与张爱玲的反高潮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周而复始的结尾方式是张爱玲小说创作中惯常的做法,它凝结着张爱玲对传统戏剧手法的发现与超越;参差的对照手法是张爱玲的自我总结,反映在小说的整体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以及主题方面。两种手法都联接着张爱玲的反高潮,是其反高潮手法的形式特征,同时隐含着反戏剧化精神。(本文来源于《合肥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王跃洪,周莹莹[7](2011)在《亨利·詹姆斯的现代主义叙事手法——戏剧化技巧在《梅茜所知道的》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亨利.詹姆斯《梅茜所知道的》为研究素材,探讨其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戏剧化表现手法在小说场景、人物视角以及人物意识中的应用。研究发现,詹姆斯的戏剧化手法在给读者带来直观性的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空间,使小说的人物、情节和主题等都表现出不确定性,使得小说具有了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期刊2011年02期)
庞书宁[8](2011)在《论穆旦诗歌的戏剧化抒情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九叶诗人穆旦的诗歌采用理性、间离的人生态度和关照方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客观化抒情模式。从文本层面上说这正是由于采用了戏剧化的抒情手法。穆旦诗歌实践的成功证明了戏剧化抒情是新诗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1年01期)
孟繁君,常巍[9](2010)在《解构戏剧化的叙事手法——海明威之《白象似的群山》》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讲的是一对在旅途中的夫妇在车站停留等待转车时的40分钟内发生的故事。文中文字简洁,形象鲜明,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这也正是海明威提出的"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海明威强调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将水面下的"八分之七"留给读者去感受。本文对浮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的语言和形象进行分析,通过"白象"、"艾酒"等的隐喻指代,以及时间和空间的设置等一层一层地解读小说中戏剧化的叙事手法。(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周淑娟[10](2010)在《《贵妇人画像》中的戏剧化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亨利·詹姆斯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评论家。他不仅以表现欧美文化冲突的国际性题材小说着称文学界,同时以其关于小说创作的理论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贵妇人画像》是詹姆斯创作早期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国际主题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品之一。詹姆斯十分注重小说创作的艺术,并强调小说的真实感在小说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使小说具有强烈的真实感,詹姆斯选择戏剧化手法进行小说创作。本文主要运用热奈特的叙事学理论,对詹姆斯在小说《贵妇人画像》中的戏剧化写作技巧进行分析。本文引言部分综述了詹姆斯小说创作中的主要理论观点,并梳理了国外评论家对詹姆斯小说叙事学角度的分析,以及中国詹姆斯小说研究的现状。第一章从叙事情境的角度探讨了《贵妇人画像》中的戏剧化创作手法。热奈特认为“叙事情境”包含叙事聚焦和叙事声音两要素。《贵妇人画像》中,詹姆斯主要采用了内聚焦的方式,使小说情节透过女主人公的视点展开,同时小说还实现了内聚焦与外聚焦的转换,将其他人物的言行展现给读者,聚焦的变化使小说具有了戏剧化特点,并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小说采用第叁人称进行叙述,避免了使用第一人称的“体验自我”与“叙述自我”之间的差异对小说真实感的影响,非人格化的叙述者将故事客观的展示给读者,实现了小说的戏剧化。第二章从场景角度分析《贵妇人画像》中的戏剧化。对话是戏剧的主要构成要素,也是小说中构造戏剧场景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小说中,詹姆斯大量使用人物的对话构成戏剧性场景来表达其国际性主题。此外,詹姆斯在人物对话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使广博的国际主题和生活主题形象化,更有利于小说的真实感。詹姆斯注重人的意识,并将女主人公的意识转化为场景,戏剧般的展示给读者,使小说具有了强烈的真实感。第叁章从时空角度来分析《贵妇人画像》中的戏剧化。小说采用了戏剧手法,在浓缩的时空中表现主题。同时等时叙述将戏剧化场景真实地展现给读者,概述加速了时间的跳跃,实现了小说戏剧化场景的转变。浓缩的空间不仅具有戏剧特点,而空间的转换使小说呈现画像形状的同时还呈现出戏剧性的故事结构。通过以上叁章的分析,文章得出结论:詹姆斯通过小说中精湛的创作技巧实现了小说的戏剧化,使小说获得了强烈的真实感。(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0-04-01)
戏剧化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纪录片的故事化倾向是当下影视创作中的一大潮流,自2000年以来,我国纪录片的创作开始把“讲故事”作为叙事策略,不管是题材还是内容上多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探索,各种题材的优秀纪录片不断涌现。扮演、模拟、数字技术等情境再现表现形式作为讲故事的方式频繁的出现在纪录片当中,只要能够为作品内容所服务,导演都愿意进行尝试,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随着导演的不断尝试,纪录片中情境再现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进步。戏剧化情境再现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情境再现的创作方式,也给观众提供了新的纪录片观看体验。本文从纪录片的故事性出发,以影视实践为参考,对戏剧化情境再现进行界定和分析,并探讨其在纪录片中的实际应用。全文主要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纪录片中情境再现表现手法发展历程的分析,同时总结纪录片中情景再现的发展趋势,从而提出戏剧化情境再现的概念。第二部分是戏剧化情境再现的特点和作用。结合以往纪录片中的情境再现,分析戏剧化情境再现的特点及其作用。第叁部分是戏剧性情境再现的应用原则。结合现有作品和自身毕业设计,归纳总结出戏剧化情境再现在纪录片中的应用原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戏剧化手法论文参考文献
[1].邢浩.试论电视新闻的戏剧化表现手法[J].科技传播.2019
[2].李远.戏剧化情境再现手法在纪录片中的应用研究[D].聊城大学.2018
[3].孙艺嘉.戏剧化手法在电视纪实作品中的运用及其价值[D].河北大学.2014
[4].王践,马光剑.戏剧化手法在公共艺术作品中的借用[J].美术大观.2013
[5].肖丽艳.《海风阵阵愁煞人》音乐创作手法的戏剧化及演唱处理[J].芒种.2013
[6].杜瑞华.反戏剧化与张爱玲的反高潮手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
[7].王跃洪,周莹莹.亨利·詹姆斯的现代主义叙事手法——戏剧化技巧在《梅茜所知道的》中的应用[J].外国语文.2011
[8].庞书宁.论穆旦诗歌的戏剧化抒情手法[J].文教资料.2011
[9].孟繁君,常巍.解构戏剧化的叙事手法——海明威之《白象似的群山》[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
[10].周淑娟.《贵妇人画像》中的戏剧化手法[D].河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