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言语交际,俄语教学,俄语专业学生,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向广韵[1](2018)在《俄语专业教学中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中俄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两国人民间的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俄语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虽然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俄语教学中却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才能更加准确地传递信息、理解俄罗斯人的真正意图,从而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本文通过对非言语交际相关理论知识的阐述及中俄非言语交际手段的对比,突出强调了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地位。本文还通过调查法对我国高校俄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进行测试,试图从教学的角度解决调查研究中反映出的问题,提出培养学生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一些教学构想,希望能够有助于完善我国高校俄语专业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俄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8-04-20)
彭又新,孙文婷[2](2014)在《浅谈大学生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对于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往往容易被忽视。非言语交际是以文化为基础,同样承载着各种文化内涵,非言语交际能力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一部分,对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对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入手,来浅谈大学生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从而使外语教师在此方面的教学能够得到些许启发,使大学生们能够更顺畅地与异文化交际者进行沟通交流。(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4年06期)
赵冬梅[3](2014)在《影视教学与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言语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注意言语交际而忽略非言语交际,只能是一种不完全的交际。本文着眼于学生全面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目标,提出了利用日本影视剧的可行方法,探讨日本影视作品在培养学生非言语交际能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4年01期)
李宗文[4](2013)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策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言语交际引起的文化冲突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中最敏感、最现实的问题。通过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分析了非言语交际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运用,提出了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具体策略。(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9期)
黄淑萍[5](2013)在《“叁管齐下”提高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叁管齐下",从思想意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叁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3年16期)
吴丽娟[6](2012)在《论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之必要性与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向来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语言能力,而作为对交际成功起相当大决定作用的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INCC)却从未得到重视,甚至从未在课堂上有所提及。因此,在经过这样的高校英语教育培养起来的一代代高校英语教师,也就未能具备这方面应有的知识与能力。本文就这一高校英语教育的严重缺失,从高校英语教师的角度,讨论提高其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性与途径。(本文来源于《考试(教研版)》期刊2012年01期)
于志浩[7](2010)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通过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借鉴高一虹提出的"道-器"理论,进一步提出如何在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方法,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结合不同的阶段性的目标培养、运用相关的文化教学方法、并采用不同的分组教学法来实现。(本文来源于《塔里木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于志浩[8](2010)在《论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通过分析非言语交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提出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应当概念化,并且对其进行了定义,还界定了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概念的内涵。希望通过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概念化,使人们在外语的教与学中注重培养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以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0年07期)
令狐曼[9](2010)在《非言语交际中的跨文化差异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的交际体系在结构上可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言语交际常常被认为是人类最有效、最重要的交际手段,因此导致了人们对非言语交际的忽略。然而在面对面的交际中,70%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手段进行的,言语方式只传送了不过30%。在诸多跨文化差异中,身势语、近体(空间)语、时间语等最具文化特征。本文从这几方面对其进行探讨,了解这些差异,正确使用非言语行为,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曹美兰,于湘泳[10](2009)在《日语中的非言语交际与跨文化能力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际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长期以来的日语教学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缺乏对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阐述日语交际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及几种形式,并提出日语中非言语交际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培养策略。(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下旬刊)》期刊2009年09期)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如今,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对于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往往容易被忽视。非言语交际是以文化为基础,同样承载着各种文化内涵,非言语交际能力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一部分,对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对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入手,来浅谈大学生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从而使外语教师在此方面的教学能够得到些许启发,使大学生们能够更顺畅地与异文化交际者进行沟通交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向广韵.俄语专业教学中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2].彭又新,孙文婷.浅谈大学生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
[3].赵冬梅.影视教学与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
[4].李宗文.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策略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5].黄淑萍.“叁管齐下”提高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J].语文学刊.2013
[6].吴丽娟.论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之必要性与途径[J].考试(教研版).2012
[7].于志浩.外语课堂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英文)[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
[8].于志浩.论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英文)[J].海外英语.2010
[9].令狐曼.非言语交际中的跨文化差异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10].曹美兰,于湘泳.日语中的非言语交际与跨文化能力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
标签:非言语交际; 俄语教学; 俄语专业学生;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