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西伯利亚幼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鲟鱼,电感受,避让行为,阈值
西伯利亚幼鲟论文文献综述
杨全威,张旭光,郭弘艺,张博,宋佳坤[1](2016)在《西伯利亚幼鲟对偶极子电场的避让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利用人工偶极子电场来模拟生物电场刺激,对西伯利亚幼鲟的电感受能力进行了行为探究。结果显示西伯利亚幼鲟对本实验中的偶极子电场产生躲避行为,其平均感受阈值在2月龄为(457.5±32.5)μV/cm,3月龄为(29.5±2.5)μV/cm,7月龄为(10±1.0)μV/cm。这表明西伯利亚鲟鱼的电感受敏感性随个体的发育而增强,而这可能与电感受器官数量的增加有关(2月龄为2234±470,7月龄为5273±523)。(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杨全威[2](2016)在《西伯利亚幼鲟(Acipenser baeri)电感受反应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鱼类的被动电感受是一种特殊而又古老的感觉系统,能够通过接收水中的电场从而来感知产生这种电场的生物或非生物体的存在,这能够帮助其捕食或避害。鱼类的电感受器官(壶腹器官),主要分布在其头部的侧面(鳃盖部)以及吻部的侧、腹面。壶腹器官将感知的电场信息通过初级传入神经进入后脑的背听侧核(DON,Dorsal Octavolateralis Nucleus),进行初级编码调制处理后,分区投射到中脑进行更为高级的分析决策。然而,电感受系统对于目标电场的分辨的能力及对应神经处理机制现在还不完全清楚。本研究以西伯利亚幼鲟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偶极子作为刺激源来模拟生物电场,通过行为学研究了西伯利亚幼鲟(Acipenser baeri)的电感受行为、胞外记录的电生理方法确定了DON神经元放电反应,并分析了可能的神经处理模式主要有以下结果:1.西伯利亚幼鲟电感受行为反应特性实验通过给人工偶极子较大电流来模拟鲟鱼敌害生物电场,实验结果表明,幼鲟对偶极子电场产生了明显的躲避行为,且不同月龄的幼鲟反应行为存在差异,其中2月龄的平均躲避距离为3.1±0.7 cm,对应的电感受阈值457.5±32.5μV/cm,3月龄躲避距离为10.8±1.2 cm,对应的电感受阈值为29.5±2.5μV/cm,7月龄躲避距离为18.4±3.0 cm,对应的电感受阈值为10±1.0μV/cm。神经电生理记录的结果显示2月龄幼鲟的DON神经元与偶极子电场的耦合增加的阈值明显高于七月龄幼鲟。对电感受器数量的形态观察也发现其数量随着发育而增加,其中,2月龄幼鲟的平均电感受数目为2234±470,7月龄为5273±523。另外,幼鲟对不同频率的电场出现了不同的躲避阈值,其中对低频率尤其直流(0 Hz)电场的躲避行为最明显(16.8±1.37 cm)。综上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鱼的电感受敏感性随个体的发育而增强,而这可能与电感受器官数量的增加有关。幼鲟对强电场的躲避行为说明其电感受系统在它的避害行为中可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些结果也为鲟鱼资源的保护起到重要的参考价值。2西伯利亚幼鲟DON神经元对偶极子电场的反应特性本实验通过对电感受系统中的DON神经元的胞外记录,观察其对不同强度及距离的人工偶极子电场刺激的反应。结果显示,对于同距不同强度电场的刺激,不同月龄的幼鲟出现了不同的反应,2月龄幼鲟DON神经元表现出耦合度在随刺激强度的增强出现逐渐增加的现象,其出现耦合的阈值为13μV/cm,最高耦合度的相位角为75°,七月龄幼鲟同样表现出耦合度在随刺激强度的增强出现逐渐增加的现象,但出现耦合的阈值为1.3μV/cm,最高耦合度的相位角为50°,另外,7月龄幼鲟DON神经元也分别对这种变化的刺激信号表现出叁种不同类型的变异系数,其中包括与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加、不变、降低的趋势。这些结果说明幼鲟在发育过程中其DON神经元的生理活性在发生着变化,而DON神经元对等距不同大小的电场信号采用的是分功能地对其进行相位耦合编码;对于接收电场场强在25μV/cm和50μV/cm的电场源,低频自发放电(低于20 Hz,平均为14±2 Hz)的DON神经元的耦合度表现出了随电场源强度(距离)增加而增加的现象,这很可能是由不同位置的电感受器官感知的电压差来实现的,表明电感受系统可能是通过接收到足够强的电场信号来识别出信号电场源的大小和距离的。本研究中的现象不只是在西伯利亚鲟鱼身上首次发现,也是电感受系统中首次提到。(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6-05-01)
郑秋珊[3](2009)在《西伯利亚幼鲟(Acipenser baeri)磷需要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磷是鱼体生长所必需的常量矿物元素,是骨骼、牙齿和鳞片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同时在维持鱼体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构成辅酶和有机磷化合物、促进血液凝固、肌肉收缩、神经传递以及维持细胞完整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饲料中磷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鱼类生长,充分研究鱼类对磷的需要量,对其饲料研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对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和维持生态平衡也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选择平均体重14.50±1.00g,体长16.00±0.50cm的西伯利亚鲟鱼,随机分成11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试验以磷酸二氢钙为磷源,配成含有效磷0.12%、0.20%、0.29%、0.39%、0.48%、0.60%、0.69%、0.80%、0.99%、1.19%和1.38%的11组饲料,研究饲料不同水平磷对西伯利亚鲟鱼生长性能、全鱼和肌肉营养成分、骨板和脊椎骨钙磷含量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西伯利亚鲟鱼磷需要量。试验结果表明:1.随饲料中磷水平的增加,西伯利亚鲟鱼的生长状况明显得到改善(P<0.05),当饲料中磷含量达0.60%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达最大值,分别为431.94%和2.98%/d,而当饲料中磷水平继续增加到1.19%时,增重率下降,肝体指数和脏体比则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饲料磷对西伯利亚鲟鱼肥满度无显着性影响(P>0.05)。2.随饲料中磷添加水平的增加,全鱼粗脂肪含量逐渐下降,当磷含量大于0.29%时,各试验组间鱼体粗脂肪含量无显着性差异;饲料中不同的磷水平对全鱼的粗蛋白、水分无显着性影响(P>0.05);鱼体灰分和磷含量在饲料磷含量大于0.99%时保持平稳(P>0.05)。3.饲料磷对鲟鱼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磷含量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但在饲料磷含量0.18%~1.19%之间,肌肉中粗灰分含量随磷的添加量增大逐渐上升,之后保持平稳状态。4.鲟鱼骨板中灰分、钙、磷含量与饲料磷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随饲料中磷添加量的增加鲟鱼脊椎中灰分、钙、磷含量不断提高,在0.69%达最高,当饲料磷水平高于0.80%时,饲料磷对脊椎中灰分、钙、磷含量无显着性影响(P>0.05)。饲料磷对鲟鱼脊椎骨、骨板中钙磷比无显着性影响。5.饲料磷对鲟鱼血浆钙含量、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力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磷水平从0.12%升高至0.29%,血浆钙、磷含量显着升高(P<0.05),在饲料磷含量0.29%至0.60%之间维持平稳。然后,随着饲料中磷水平的升高,血浆磷含量又显着升高(P<0.05),并在饲料磷含量0.69%时达最大值,此时血钙含量也达到最大值,之后血钙、磷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血浆碱性磷酸酶活力随饲料磷含量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在饲料磷含量0.69%时达最高(232.71 IU/L),然后随磷含量的升高血浆碱性磷酸酶活力又逐渐下降;当磷含量大于0.99%时,血浆钙、血浆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力维持平稳状态。6.饲料中不同水平的磷对西伯利亚鲟鱼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和球蛋白含量的影响与增重率呈相似规律,随饲料磷含量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在饲料磷含量0.69%时达最高(232.71 IU/L),然后随磷水平升高又逐渐下降;当饲料中磷含量大于0.29%时,饲料中磷的水平对血浆中总胆固醇和甘油叁酯含量无显着性影响(P<0.05)。由试验得出结论:在水温19.50±0.50℃,试验西伯利亚鲟鱼初始体重为14.50±1.00g的条件下,1.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拟合后得到西伯利亚鲟鱼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量为0.50%。2.以鱼体磷含量为评价指标,经计算得到西伯利亚鲟鱼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量为0.87%。3.以脊椎骨中磷含量为评价指标,经计算得西伯利亚鲟鱼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量为0.44%。4.以骨板中磷含量为评价指标,经计算得西伯利亚鲟鱼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量为1.04%。(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09-04-08)
郑秋珊,张文璐,徐奇友,许红,王常安[4](2009)在《饲料中不同水平磷对西伯利亚幼鲟(Acipenser baeri)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平均体重14.5±1.0g,体长16.0±0.5cm的西伯利亚鲟鱼,随机分成11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试验以磷酸二氢钙为磷源,配成磷含量分别为0.12%、0.20%、0.29%、0.39%、0.48%、0.60%、0.69%、0.80%、0.99%、1.19%和1.38%的11组饲料,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磷对西伯利亚幼鲟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浆总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和球蛋白含量随饲料磷含量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在饲料磷含量0.69%时达最高(18.81g/L、6.99g/L、11.63g/L),然后随磷水平升高又逐渐下降;当饲料中磷含量大于0.29%时,磷含量对血浆中总胆固醇和甘油叁酯含量无显着性影响(P>0.05);由血浆蛋白含量可以得出:西伯利亚鲟最适磷需要量为0.69%。(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杂志》期刊2009年01期)
叶继丹,吴文化,孙大江[5](2002)在《豆饼部分替换鱼粉对西伯利亚幼鲟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豆饼以 0、15 %、35 %、5 5 %比例替换饵料中的鱼粉 ,添加 5 5 %豆饼组同时另加 0 5 %的蛋氨酸(Met) ,配制成 5种近似等能等氮试验饵料。饲养平均体重约 4 0 g的西伯利亚幼鲟 5 0d。试验结果表明 ,15 %的豆饼添加水平不影响幼鲟生长 ,其它添加组幼鲟增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饲料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补充蛋氨酸对提高豆饼饵料营养价值有一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水利渔业》期刊2002年04期)
金志宏,赵国龙,熊诗松,寇平原,马丽丽[6](1987)在《中国西伯利亚幼獭肝内接种美国土拨鼠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肝炎和肝癌关系的实验动物中,唯有土拨鼠感染土拨鼠肝类病毒(WoodchuckHepatitis Virus,WHv)后,其病程、结局与人类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相似,WHV DNA可与宿主肝细胞DNA整合并产生肝癌。中国旱獭(Marmota marmota)在(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1987年04期)
西伯利亚幼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鱼类的被动电感受是一种特殊而又古老的感觉系统,能够通过接收水中的电场从而来感知产生这种电场的生物或非生物体的存在,这能够帮助其捕食或避害。鱼类的电感受器官(壶腹器官),主要分布在其头部的侧面(鳃盖部)以及吻部的侧、腹面。壶腹器官将感知的电场信息通过初级传入神经进入后脑的背听侧核(DON,Dorsal Octavolateralis Nucleus),进行初级编码调制处理后,分区投射到中脑进行更为高级的分析决策。然而,电感受系统对于目标电场的分辨的能力及对应神经处理机制现在还不完全清楚。本研究以西伯利亚幼鲟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偶极子作为刺激源来模拟生物电场,通过行为学研究了西伯利亚幼鲟(Acipenser baeri)的电感受行为、胞外记录的电生理方法确定了DON神经元放电反应,并分析了可能的神经处理模式主要有以下结果:1.西伯利亚幼鲟电感受行为反应特性实验通过给人工偶极子较大电流来模拟鲟鱼敌害生物电场,实验结果表明,幼鲟对偶极子电场产生了明显的躲避行为,且不同月龄的幼鲟反应行为存在差异,其中2月龄的平均躲避距离为3.1±0.7 cm,对应的电感受阈值457.5±32.5μV/cm,3月龄躲避距离为10.8±1.2 cm,对应的电感受阈值为29.5±2.5μV/cm,7月龄躲避距离为18.4±3.0 cm,对应的电感受阈值为10±1.0μV/cm。神经电生理记录的结果显示2月龄幼鲟的DON神经元与偶极子电场的耦合增加的阈值明显高于七月龄幼鲟。对电感受器数量的形态观察也发现其数量随着发育而增加,其中,2月龄幼鲟的平均电感受数目为2234±470,7月龄为5273±523。另外,幼鲟对不同频率的电场出现了不同的躲避阈值,其中对低频率尤其直流(0 Hz)电场的躲避行为最明显(16.8±1.37 cm)。综上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鱼的电感受敏感性随个体的发育而增强,而这可能与电感受器官数量的增加有关。幼鲟对强电场的躲避行为说明其电感受系统在它的避害行为中可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些结果也为鲟鱼资源的保护起到重要的参考价值。2西伯利亚幼鲟DON神经元对偶极子电场的反应特性本实验通过对电感受系统中的DON神经元的胞外记录,观察其对不同强度及距离的人工偶极子电场刺激的反应。结果显示,对于同距不同强度电场的刺激,不同月龄的幼鲟出现了不同的反应,2月龄幼鲟DON神经元表现出耦合度在随刺激强度的增强出现逐渐增加的现象,其出现耦合的阈值为13μV/cm,最高耦合度的相位角为75°,七月龄幼鲟同样表现出耦合度在随刺激强度的增强出现逐渐增加的现象,但出现耦合的阈值为1.3μV/cm,最高耦合度的相位角为50°,另外,7月龄幼鲟DON神经元也分别对这种变化的刺激信号表现出叁种不同类型的变异系数,其中包括与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加、不变、降低的趋势。这些结果说明幼鲟在发育过程中其DON神经元的生理活性在发生着变化,而DON神经元对等距不同大小的电场信号采用的是分功能地对其进行相位耦合编码;对于接收电场场强在25μV/cm和50μV/cm的电场源,低频自发放电(低于20 Hz,平均为14±2 Hz)的DON神经元的耦合度表现出了随电场源强度(距离)增加而增加的现象,这很可能是由不同位置的电感受器官感知的电压差来实现的,表明电感受系统可能是通过接收到足够强的电场信号来识别出信号电场源的大小和距离的。本研究中的现象不只是在西伯利亚鲟鱼身上首次发现,也是电感受系统中首次提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伯利亚幼鲟论文参考文献
[1].杨全威,张旭光,郭弘艺,张博,宋佳坤.西伯利亚幼鲟对偶极子电场的避让行为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16
[2].杨全威.西伯利亚幼鲟(Acipenserbaeri)电感受反应特性[D].上海海洋大学.2016
[3].郑秋珊.西伯利亚幼鲟(Acipenserbaeri)磷需要量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
[4].郑秋珊,张文璐,徐奇友,许红,王常安.饲料中不同水平磷对西伯利亚幼鲟(Acipenserbaeri)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J].水产学杂志.2009
[5].叶继丹,吴文化,孙大江.豆饼部分替换鱼粉对西伯利亚幼鲟生长的影响[J].水利渔业.2002
[6].金志宏,赵国龙,熊诗松,寇平原,马丽丽.中国西伯利亚幼獭肝内接种美国土拨鼠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J].病毒学报.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