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源解析论文-王菊,刘禹彤,赵秀敏,刘灿,房春生

二重源解析论文-王菊,刘禹彤,赵秀敏,刘灿,房春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重源解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M10,CMB模型,二重源解析技术,长春市

二重源解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菊,刘禹彤,赵秀敏,刘灿,房春生[1](2013)在《长春市大气环境中PM_(10)二重源解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1年在长春市的8个大气环境自动检测站上采集了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的PM10受体样品,并针对市区内PM10的主要污染源道路尘、城市综合扬尘、土壤风沙尘、建筑尘、工业燃煤尘和机动车尾气尘等采集了PM10源样品。对源和受体样品中所含无机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使用以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为基础的二重源解析技术及其改进方法对长春市大气环境中PM10进行二重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二重源解析技术易于确定对PM10贡献大的各单一尘源,能更好的反映城市大气中PM10的主要来源,为制定长春市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及重点污染源防治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赵旭东,杨永顺,马晓涓[2](2012)在《二重源解析技术在西宁市PM_(10)来源解析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宁市(青海大学、振兴、朝阳、马坊、颐豪、开发区、多巴)采样点采集大气PM10环境样品,针对西宁市颗粒物主要排放源采集土壤尘、建筑水泥尘、燃煤尘等排放源PM10样品,应用二重源解析技术得到了西宁市PM10源解析结果,六类污染源的年总贡献值213.6μg/m3,其中燃煤尘、建筑水泥尘、土壤风沙尘和机动车尾气尘对PM10的年分担率达到了83.2%。(本文来源于《青海环境》期刊2012年03期)

侯洁[3](2012)在《城市大气PM_(10)来源的二重源解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渐增强,大气环境的优劣受到广泛重视,大气中的污染物有很多,其中可吸入颗粒物是对人类健康及环境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因此对可吸入颗粒物进行来源解析是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的理论基础。目前对大气颗粒物进行源解析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二重源解析方法主要是根据城市综合扬尘为混合源这一特性进行的。本论文根据福建省龙岩市大气PM_(10)源解析研究中的各种采样数据,利用CMB模型和二重源解析技术,对城市大气PM_(10)进行二重源解析,研究各尘源类对受体的贡献值和分担率,并计算各单一尘源对扬尘的贡献率,对二次尘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同时,在目前现有的二重源解析方法上,对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使解析结果更加简明,易于直接找出对大气颗粒物贡献最大的单一尘源,对于制定大气污染治理措施、防治重点污染源均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05-01)

赵宏,郭光焕,白志鹏,王恺,韩斌[4](2009)在《“二重源解析”技术及其系统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质量平衡是被广泛用于空气质量管理的受体模型之一。由于混合源(城市扬尘)和单一源因颗粒物源谱的严重共线性,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使用的EPA-CMB8.2,无法定量解析出各排放源初始态和扬尘态颗粒物的贡献值和分担率。针对这一问题,完善和规范了"二重源解析"技术原理,开发了具有"二重源解析"功能的NKCMB3.0。对鞍山市样品污染物来源解析的试验结果表明,"二重源解析"技术在对混合源和单一源同时进行源解析时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09年06期)

陈鹏[5](2009)在《重庆市主城区大气PM_(10)来源的二重源解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可吸入颗粒物质是衡量大气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也是大气环境中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大气颗粒物。对PM_(10)进行来源解析,摸清PM_(10)的来源和定量解析出各污染源的分担率,将使大气颗粒物治理更加有针对性,对制定切实可行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和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为了给重庆市大气污染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通过2008年各监测点的PM_(10)监测,对重庆市主城区大气PM_(10)来源进行解析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FA)确定主要污染源,利用二重源解析技术进行解析,为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方法的优化提供一些参考。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春秋两季采样期间重庆市主城区大气中PM_(10)的浓度分别为0.154mg/m~3和0.230mg/m~3;重庆市主城区PM_(10)的质量浓度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变化特征:各采样点秋季PM_(10)的浓度均要高于春季。采样期间平均浓度最高的沙坪坝区为0.267mg/m~3,最低的缙云山为0.092mg/m~3,各区PM_(10)平均浓度由高到低排列为:沙坪坝、大渡口、渝中区、渝北区、南岸区、江北区、缙云山;PM_(10)的浓度分布遵循工业综合区>商业区>学校和住宅区>旅游风景区的变化规律。(2)重庆市主城区PM_(10)中无机元素组分浓度有着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变化特征:季节性分布上秋季PM_(10)中无机元素组分浓度高于春季,其中Si、S和Ca的浓度有着较大升幅,Fe和K的浓度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空间分布上一般工商业发达、人口集中、交通密集的地区的组分浓度较高。(3)重庆市主城区PM_(10)中的碳组分也呈现出季节性和区域性变化特征:秋季OC浓度值相比春季升高73.2%,EC浓度值有所升高,但升幅不大,说明EC在大气中的含量受气象条件变化的影响较OC小;空间分布上一般工商业发达、人口集中、交通密集的地区的组分浓度较高;两季平均OC的浓度在碳组分中占80%,而EC仅占20%,春、秋两季主城区的OC/EC平均值达到了4.46,其中秋季OC/EC的比值要高于春季;对相关性的研究可以推测出OC和EC来源较为一致,可能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和燃煤。(4)季节性上秋季水溶性组分的浓度值与春季相比普遍有所升高,其中NO_3~-、SO_4~(2-)和NH_4~+有着较明显的升幅,分别升高34.66%、57.82%和79.01%;空间分布上一般工商业发达、人口集中、交通密集的地区的组分浓度较高;所有组分中SO_4~(2-)在受体组分中含量最高,两季浓度监测的平均值为28.27μg/m~3;主城区两个季节[NO_3~-]/[SO_4~(2-)]的平均值为0.28,重庆市的主要污染源仍以固定源为主,主要来自燃煤的排放,但流动源的影响也逐步加大。(5)采用因子分析法将重庆市主城区大气PM_(10)的主要来源归纳为二次污染源、扬尘、建筑材料尘、钢铁尘和交通尘5个污染因子。结合实际管理需要最终将重庆市主城区大气PM_(10)的主要污染源确定为扬尘(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建筑材料尘、燃煤烟尘、机动车尾气尘、钢铁冶炼尘和二次粒子(二次硫酸盐、二次硝酸盐和次生有机碳),进一步完善了PM_(10)污染源的分类体系。(6)采用二重源解析方法对重庆市土城区大气PM_(10)的主要来源进行解析,结果显示重庆市土城区大气PM_(10)主要污染源是扬尘、机动车尾气尘、二次粒子、建筑材料尘、钢铁尘和燃煤烟尘,其分担率分别为32.71%、20.14%、17.31%、9.23%、5.40%和3.98%。(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9-05-08)

郭光焕,吴建会,刘洁[6](2009)在《城市道路尘的二重源解析方法与应用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二重源解析"技术解析了太原市的各单一源类对城市道路尘(以下简称道路尘)的贡献值和分担率;各单一源类和道路尘对城市扬尘的贡献值和分担率;同时解析了各单一源类、道路尘和城市扬尘对环境空气颗粒物的贡献值和分担率。各源类对PM10的贡献率分别是:城市扬尘,27%;道路尘,20%;土壤风沙尘,10%;煤烟尘,13%;建筑水泥尘,10%;机动车尾气尘,11%;钢铁尘,1%;其他,8%。(本文来源于《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期刊2009年02期)

郭光焕,白志鹏,王芳,韩斌,吴建会[7](2009)在《大气颗粒物“二重源解析”技术的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二重源解析"模型计算结果的误差是采样误差、样品处理误差、化学组分分析误差、数据处理误差以及数学模型误差等所有误差的积累。提出了"二重源解析"解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标准偏差表达式,并用之计算了某市利用"二重源解析"模型计算的源贡献值的相对误差和标准偏差,还针对从源排放出来的初始态颗粒物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扬尘态变化提出了扬尘转化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期刊2009年01期)

矫淑卿[8](2007)在《浅谈二重源解析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中国扬尘污染较严重和扬尘污染源的特殊性,人们提出了二重源解析技术,解决了源解析计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扬尘和其他它单一尘源类的共线性等问题,但在该技术的应用中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对二重源解析技术的原理、存在缺陷以及相应的改进、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为环保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07年04期)

刘秋欣[9](2007)在《MS-Urban大气扩散模型和二重源解析技术联合模型在鞍山市尘源解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介绍了MS-Urban大气扩散模型和二重源解析技术联合模型应用的基本步骤,并以鞍钢冶炼尘、焦化尘为例,进行了2种模型解析结果分析,为共线性严重的单一源类进行细类解析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干旱环境监测》期刊2007年01期)

郝明途,侯万国,刘春博,周学华[10](2006)在《改进二重源解析技术应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改进二重源解析技术的计算步骤进行了介绍,并对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成分谱的建立、解析参数的范围以及独立源的选取原则。(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监测》期刊2006年05期)

二重源解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西宁市(青海大学、振兴、朝阳、马坊、颐豪、开发区、多巴)采样点采集大气PM10环境样品,针对西宁市颗粒物主要排放源采集土壤尘、建筑水泥尘、燃煤尘等排放源PM10样品,应用二重源解析技术得到了西宁市PM10源解析结果,六类污染源的年总贡献值213.6μg/m3,其中燃煤尘、建筑水泥尘、土壤风沙尘和机动车尾气尘对PM10的年分担率达到了83.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重源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1].王菊,刘禹彤,赵秀敏,刘灿,房春生.长春市大气环境中PM_(10)二重源解析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3

[2].赵旭东,杨永顺,马晓涓.二重源解析技术在西宁市PM_(10)来源解析中的应用研究[J].青海环境.2012

[3].侯洁.城市大气PM_(10)来源的二重源解析研究[D].吉林大学.2012

[4].赵宏,郭光焕,白志鹏,王恺,韩斌.“二重源解析”技术及其系统实现[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

[5].陈鹏.重庆市主城区大气PM_(10)来源的二重源解析研究[D].西南大学.2009

[6].郭光焕,吴建会,刘洁.城市道路尘的二重源解析方法与应用实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

[7].郭光焕,白志鹏,王芳,韩斌,吴建会.大气颗粒物“二重源解析”技术的误差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

[8].矫淑卿.浅谈二重源解析技术[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

[9].刘秋欣.MS-Urban大气扩散模型和二重源解析技术联合模型在鞍山市尘源解析中的应用[J].干旱环境监测.2007

[10].郝明途,侯万国,刘春博,周学华.改进二重源解析技术应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环境监测.2006

标签:;  ;  ;  ;  

二重源解析论文-王菊,刘禹彤,赵秀敏,刘灿,房春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