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重糖尿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个案管理模式,双重糖尿病,药物治疗,临床疗效
双重糖尿病论文文献综述
蔡晓芹,蔡大会[1](2015)在《个案管理模式用于药物治疗双重糖尿病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药物治疗双重糖尿病中的应用及对临床疗效和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将36例诊断为双重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个案管理的干预模式;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CREA)等指标,同时比较患者随访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医疗费用差异。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明显下降,但糖化血红蛋白及BMI,ALT,AST等未见明显改善,干预后CREA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除CREA无明显差异外,其他指标均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着高于观察组(11.11%比5.56%)。两组患者常规检测费用未见明显差异,但对照组药品费用及住院费用显着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用于药物治疗双重糖尿病患者,能稳定控制其血糖水平,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亦能显着降低相关医疗费用的支出。(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5年06期)
杨柳[2](2013)在《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双重糖尿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两例临床所见非典型糖尿病患者的分类诊断,分析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双重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病因学基础,提高对糖尿病分类诊断的认识。方法:对2例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报道,探讨可能的分类诊断;并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NKI、Pubmed自1991年至今关于临床非典型糖尿病分类的病例报道和病例分析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者两者同时存在的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是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2012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发布的最新糖尿病诊疗指南仍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将糖尿病分为四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临床糖尿病的鉴别要点主要存在于1型和2型糖尿病之间。传统观念认为,1型糖尿病主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胰岛细胞功能早期即出现明显衰退甚至丧失,临床特点包括:发病年龄小;起病迅速;中度至重度的临床表现,如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明显的酮症酸中毒倾向;往往不伴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代谢异常;胰岛相关自身抗体阳性;空腹或餐后血清胰岛素或C肽水平低下甚至缺如;治疗方案依赖于胰岛素。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伴或不伴不同程度的胰岛功能受损,常常伴发其他代谢紊乱,临床特征主要有:起病较慢;症状往往不明显;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倾向;常伴肥胖(体重指数BMI升高);通常伴发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其他代谢紊乱;疾病早期多出现高胰岛素血症,空腹或餐后胰岛素水平升高但血糖控制不佳;胰岛相关抗体一般呈阴性;治疗不依赖于胰岛素,生活方式调节发挥重要作用。1型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诊断主要依赖于以上临床特征及相关辅助检查,临床医师的主观判断在鉴别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糖尿病病理生理研究的逐渐深入,2型和1型糖尿病的分类鉴别诊断越来越困难。以往用于鉴别诊断的一些辅助指标在两种类型糖尿病中的界限也逐渐变得模糊起来,如起病年龄:成人起病的糖尿病患者中有约5%~15%属于1型糖尿病,而儿童或青少年起病的2型糖尿病逐渐增多,且多伴有肥胖。在病程方面:2型糖尿病可以以酮症酸中毒起病,而1型糖尿病中部分患者隐匿起病、尤其在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的成年患者。在病理生理方面: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可并发继发性的自身免疫过程;而1型糖尿病患者可逐渐出现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使不少患者的分型诊断困难。因此,糖尿病的分型诊断需要更多的探索和技术手段的支持,并在实践中逐渐得到完善。结论:1型和2型糖尿病的分类鉴别诊断目前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各项辅助检查指标,胰岛功能评价在分类鉴别和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占据重要地位,胰岛自身抗体具有重要辅助意义。不少糖尿病患者的分型诊断困难,关于糖尿病的分型诊断还有许多的未知领域需要发掘。(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3-05-12)
李旭晴[3](2011)在《艾塞那肽对双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艾塞那肽干预对双重糖尿病血糖控制、胰岛功能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临床对照研究。14例双重糖尿病患者,年龄19-65岁之间,病程在2-16年之间,均来源于2001年8月-2010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诊断为自身免疫糖尿病的患者。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分别纳入艾塞那肽干预组(10例)和对照组(4例)。所有受试对象研究前后基础治疗方案不变。干预组加用艾塞那肽治疗,前30天使用5μg,其后使用10μ.g一天两次腹部皮下注射,对照组继续使用常规治疗药物,无特殊干预。分别于30天、90天、180天进行随访。每次随访时测量身高(Ht)、体重(Wt)、腰围(Wc)、臀围(Hc)、血压(BP),检测空腹血糖(FBG)和标准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C肽(FCP)和标准餐后2小时C肽(2hPCP)、甘油叁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功能、肾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体脂率。并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脂联素和A-FABP。结果:共12人完成试验,其中干预组8人,对照组4人。1.艾塞那肽干预组和对照组基线时大腿体脂率有明显差异(P=0.041)。2.在30天观察到,两组间大腿体脂率仍有明显差异(P=0.040)。与基线水平相比,干预组30天时2hPBG (P=0.006), HbAlc(P=0.047)、TC(P=0.022)、LDL-C (P=0.030)均得到改善。3.本研究90天时,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除大腿体脂率外(P=0.048),其余各项指标间并无统计学差异。但一些指标较其基线水平显着改善,Wt(P=0.005)、He (P=0.007)、2hPBG (P=0.037)、HbAlc (P=0.046)及大腿体脂率(P=0.007)。4.至180天研究结束时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间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与基线相比干预组Wt(P=0.004)、hs-CRP (P=0.044)、2hPBG (P=0.013)、HbAlc(P=0.037)及大腿体脂率(P=0.004)均得到改善。5.干预组中LADA患者FCP、2hPCP及ACP与对照组在本研究各个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也未发现趋向性。结论:艾塞那肽干预可改善双重糖尿病患者糖代谢、体重及hs-CRP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1-05-01)
卜石,邢小燕[4](2011)在《双重糖尿病诊治与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1双重糖尿病概念的提出糖尿病的认识历经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至今尚保留着许多的未知数。以糖尿病诊断为例,在WHO(1980年)诊断分型中以发病机制不同及是否依赖胰岛素分类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或"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在WHO(1999年)诊断分型中以是否有残余胰岛素分泌分类为"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被分为两个亚型:自身免疫介导1型和非免疫介(本文来源于《实用糖尿病杂志》期刊2011年02期)
齐文昌[5](2010)在《肥胖流行与双重糖尿病》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双重糖尿病是患者同时患上2型和Ⅰ型糖尿病,目前最常见的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伴有胰岛素相对或者绝对不足。即患者的胰岛仍可分泌足够或者部分的胰岛素,但这些胰岛素不能与胰(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期刊2010年04期)
李燕玲,郑超,杨琳,李霞,超晨[6](2009)在《双重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重糖尿病(D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进行胰岛抗体检测的332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中DD所占比例。根据起病情况,将43例DD患者分层,比较急性起病与缓慢起病者起病时临床特征,并将其与30例1A型糖尿病和30例2型糖尿病比较。动态观察23例DD起病后第6、12、24、36、48、60月血清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变化情况。结果 (1)DD占该组住院糖尿病患者的2.41‰。(2)与1A型糖尿病比较,急性起病或缓慢起病DD患者BMI及腰臀比均较大,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均较高,而缓慢起病DD患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及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滴度较低,HbA_1c较低,胰岛素抵抗指数较高;与2型糖尿病比较,急性起病DD患者HbA_1c较高,餐后2小时C肽较低,缓慢起病DD患者BMI较大。(3)DD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呈多样性。结论 DD患者起病时肥胖、伴胰岛自身免疫,残存一定胰岛β细胞功能,较1A型糖尿病胰岛功能更好,临床特征更接近2型糖尿病。(本文来源于《中国糖尿病杂志》期刊2009年09期)
李燕玲[7](2009)在《双重糖尿病临床特征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双重糖尿病的患病状况调查目的:调查双重糖尿病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行抗体检测的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状况设计:以医院为基础的调查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自2005年1月到2008年12月行抗体检测的住院糖尿病患者,筛选双重糖尿病(doublediabetes,DD)患者,分析DD在行抗体检测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状况。结果:在2005年1月到2008年12月行抗体检测的332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筛出DD患者共8例,占2.4‰,30岁及以下患者2例,DD患者在2~30岁行抗体检测的住院糖尿病患者中占1.2%。结论:DD患者占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行抗体检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2.4‰。第二部分双重糖尿病的临床特征观察目的:探讨DD的临床特征设计:病例对照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根据起病情况分组,比较急性起病DD患者和缓慢起病DD起病患者临床特征,分别与急性起病的1A型糖尿病(T1ADM)患者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特征比较;根据起病年龄是否大于30岁分组,比较>30岁和≤30岁DD患者的临床特征。43例DD患者起病后第6,12,24,36,48,60月进行随访,主要随访检测指标为空腹C肽(FCP),餐后2小时C肽(PCP2h),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1.与急性起病的T1ADM患者比较,急性起病DD患者体重指数(BMI)及腰臀比(WHR)较大,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FCP及PCP2h较高;与T2DM患者比较,急性起病DD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PBS2h)及HbAlc较高,PCP2h较低,而BMI、WHR、收缩压和舒张压、FCP差异无显着性。2.与急性起病的T1ADM患者比较,缓慢起病DD患者BMI、WHR较大,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滴度较低,FBS和PBS2h较低,FCP和PCP2h较高,HbAlc较低,HOMA2-IR较高;与T2DM患者比较,缓慢起病DD患者BMI较大,而WHR、收缩压和舒张压、空腹血糖(FBS)和PBS2h、FCP和PCP2h、HbAl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差异均无显着性。3.DD患者胰岛功能变化趋势呈多样性。结论:1.DD患者起病时临床特征更接近T2DM患者。2.DD患者起病时仍残存一定胰岛β细胞功能,较急性起病的T1ADM患者好,与T2DM患者类似。DD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呈多样性。(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9-05-01)
张进[8](2009)在《“双重糖尿病”超重是祸首》一文中研究指出昆昆11岁就患上1型糖尿病,多年来,一直采用胰岛素治疗。但是由于不注意饮食,变得越来越胖,同时血压也开始增高。今年22岁的他,再次来医院检查,结果发现,他已经有许多2型糖尿病的特征。(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09年07期)
陈敏,严宗逊,陈玉华,康后生,李玲[9](2008)在《对双重糖尿病的临床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解双重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对收治的4例双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4例双重糖尿病患者具有1型和2型的特点,发病年龄较年轻,有酮症,胰岛素C肽水平低,GAD阳性,体态偏胖,合并血脂异常。结论双重糖尿病具有1型和2型的特征,给予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联用有较好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期刊2008年06期)
张丽霞[10](2008)在《“双重糖尿病”双重威胁》一文中研究指出欢欢11岁就患上1型糖尿病,多年来一直采用胰岛素治疗。但是由于一直以来不注意饮食,变得越来越胖同时血压也开始增高。现今22岁的她再次来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她已经有许多2型糖尿病的特征。 超重是罪魁祸首 同时患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患(本文来源于《大连日报》期刊2008-04-02)
双重糖尿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两例临床所见非典型糖尿病患者的分类诊断,分析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双重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病因学基础,提高对糖尿病分类诊断的认识。方法:对2例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报道,探讨可能的分类诊断;并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NKI、Pubmed自1991年至今关于临床非典型糖尿病分类的病例报道和病例分析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者两者同时存在的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是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2012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发布的最新糖尿病诊疗指南仍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将糖尿病分为四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临床糖尿病的鉴别要点主要存在于1型和2型糖尿病之间。传统观念认为,1型糖尿病主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胰岛细胞功能早期即出现明显衰退甚至丧失,临床特点包括:发病年龄小;起病迅速;中度至重度的临床表现,如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明显的酮症酸中毒倾向;往往不伴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代谢异常;胰岛相关自身抗体阳性;空腹或餐后血清胰岛素或C肽水平低下甚至缺如;治疗方案依赖于胰岛素。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伴或不伴不同程度的胰岛功能受损,常常伴发其他代谢紊乱,临床特征主要有:起病较慢;症状往往不明显;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倾向;常伴肥胖(体重指数BMI升高);通常伴发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其他代谢紊乱;疾病早期多出现高胰岛素血症,空腹或餐后胰岛素水平升高但血糖控制不佳;胰岛相关抗体一般呈阴性;治疗不依赖于胰岛素,生活方式调节发挥重要作用。1型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诊断主要依赖于以上临床特征及相关辅助检查,临床医师的主观判断在鉴别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糖尿病病理生理研究的逐渐深入,2型和1型糖尿病的分类鉴别诊断越来越困难。以往用于鉴别诊断的一些辅助指标在两种类型糖尿病中的界限也逐渐变得模糊起来,如起病年龄:成人起病的糖尿病患者中有约5%~15%属于1型糖尿病,而儿童或青少年起病的2型糖尿病逐渐增多,且多伴有肥胖。在病程方面:2型糖尿病可以以酮症酸中毒起病,而1型糖尿病中部分患者隐匿起病、尤其在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的成年患者。在病理生理方面: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可并发继发性的自身免疫过程;而1型糖尿病患者可逐渐出现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使不少患者的分型诊断困难。因此,糖尿病的分型诊断需要更多的探索和技术手段的支持,并在实践中逐渐得到完善。结论:1型和2型糖尿病的分类鉴别诊断目前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各项辅助检查指标,胰岛功能评价在分类鉴别和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占据重要地位,胰岛自身抗体具有重要辅助意义。不少糖尿病患者的分型诊断困难,关于糖尿病的分型诊断还有许多的未知领域需要发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重糖尿病论文参考文献
[1].蔡晓芹,蔡大会.个案管理模式用于药物治疗双重糖尿病效果评价[J].中国药业.2015
[2].杨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双重糖尿病?[D].山东大学.2013
[3].李旭晴.艾塞那肽对双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功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1
[4].卜石,邢小燕.双重糖尿病诊治与处理[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1
[5].齐文昌.肥胖流行与双重糖尿病[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0
[6].李燕玲,郑超,杨琳,李霞,超晨.双重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探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
[7].李燕玲.双重糖尿病临床特征的探讨[D].中南大学.2009
[8].张进.“双重糖尿病”超重是祸首[J].人人健康.2009
[9].陈敏,严宗逊,陈玉华,康后生,李玲.对双重糖尿病的临床认识[J].医学信息.2008
[10].张丽霞.“双重糖尿病”双重威胁[N].大连日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