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辛热药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辛热药性,瞬间受体电位,药性表征,评价体系
辛热药性论文文献综述
朱婷,李永吉[1](2018)在《中药辛热药性的表征模式及评价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综述了辛热药性的中药基于激活或抑制TRPs家族通道而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并归纳了评价辛热中药药性的方法,旨在将中药药性理论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参数,表征其中药的分子基础和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8年28期)
隋峰,戴丽,李倩,周海玉,詹红丹[2](2015)在《TRPV1通道介导的热生成是辛热(温)中药药性表征的重要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索了辛热(温)性中药的现代科学内涵和分子机制。通过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的原代培养和瞬变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蛋白香草酸亚型1(TRPV1)基因转染HEK293细胞的方式获取了TRPV1通道原位和异源表达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共聚焦显微成像法对辣椒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辣椒素干预调节TRPV1通道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时基于小鼠棕色脂肪组织(BAT)、直肠和皮肤温度搭建了叁位一体的热电偶检测技术和方法,检测和评价了辣椒素对小鼠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两种表达体系中的TRPV1通道均能被辣椒素激活,且能够被TRPV1通道的特异性抑制剂—辣椒平(capsazepine)所拮抗;同时发现辣椒素给药后,机体的核心温度(core body temperature)和BAT温度先下降、后升高,但以升高为主;尾部皮肤温度给药后短暂升高后下降至基线。结果表明,通过激活TRPV1通道,进而提高机体热能的产生、实现温中散寒的生物效应,可能是辣椒等辛热(温)中药表征药性的一种重要分子机制和科学基础。(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刘欣,胡燕,崔一然,刘小青,唐炳华[3](2014)在《辛热药药性表达与钙调蛋白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观察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和苦寒药黄柏对阳虚状态大鼠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调节的基础上,通过体内外研究其对钙调蛋白的作用,以期阐释辛热药药性表达的实质。方法: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粉针剂肌肉注射复制阳虚大鼠模型,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和苦寒药黄柏对其干预7 d后,检测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叁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4(T4)、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皮质醇(COR)、睾酮(T)、雌二醇(E2)等相关指标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肝脏和体外培养的L02细胞中钙调蛋白的表达。结果: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对阳虚状态的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指标、钙调蛋白均有明显的纠正作用,而苦寒药黄柏对其作用不明显。结论:初步确定辛热药药性表达与钙调蛋白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4年05期)
黄心[4](2014)在《“叁要素”模式阐明辛热药药性科学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黄 心)日前,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冰、黄建梅、刘小青等完成的“基于‘叁要素’的中药药性构成及实质研究”围绕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关键问题,切入药性构成及表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展开多学科逐层系统分析,以独特的视角提出基于药性构成“叁要素”的药性认知(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期刊2014-01-22)
刘欣,张冰,刘小青,崔一然,周吉利[5](2013)在《基于不同状态下的辛热药附子药性表达特征指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附子对不同状态下客观指标的影响,初步筛选出能体现附子辛热药性的特征指标,为辛热药药性表达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SD雄性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阳虚组、阴虚组、阳虚给药组、阴虚给药组;阳虚组、阴虚组分别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正常组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造模14d后,给药组开始灌服附子水煎液,其他组灌服等体积的蒸馏水,于灌胃7d后各组腹股静脉取血,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阳虚组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皮质醇(COR)、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叁碘甲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睾酮(T)、睾酮/雌激素(T/E2)显着降低(P<0.05),葡萄糖(GLU)、甘油叁酯(TG)、雌激素(E2)显着升高(P<0.05);阴虚组COR、E2显着降低(P<0.05),17-OHCS、GLU、TG、TC、T3显着升高(P<0.05);给予附子水煎液干预后,阳虚组17-OHCS、COR、GLU、TG、TC、BUN、T3、TSH、T、E2、T/E2被纠正,且与正常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阴虚组17-OHCS、COR、GLU、TG、TC、BUN、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TSH、T、T/E2指标没有被纠正或指标变化更加恶劣。结论:初步筛选出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相关指标与辛热药附子药性表达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3年07期)
刘欣,张冰,刘小青,崔一然,张晓萍[6](2013)在《辛热药和苦寒药对阳虚大鼠的不同药性生物学表达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附子、仙茅、肉桂、黄柏、栀子对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各项功能指标的影响,揭示在阳虚状态下辛热药、苦寒药不同药性的生物学表征特点。方法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和苦寒药黄柏、栀子水煎液每天ig给予阳虚模型大鼠1次,连续给药7 d,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叁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4(T4)、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皮质醇(COR)、睾酮(T)、雌二醇(E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附子、仙茅、肉桂组均能显着升高阳虚大鼠T3、17-OHCS、COR、T、T/E2值,降低E2指标;附子、肉桂组显着升高阳虚大鼠T4水平,肉桂组显着降低阳虚大鼠TSH水平,黄柏、栀子组显着降低阳虚大鼠COR水平,黄柏组显着降低阳虚大鼠E2指标。结论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和苦寒药黄柏、栀子在干预阳虚大鼠时表现出不同的药性,其中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对阳虚状态的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指标具有明显调节作用,而苦寒药黄柏、栀子无明显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3年10期)
刘欣,胡燕,崔一然,张冰,刘小青[7](2013)在《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辛热药药性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辛热药药性表达与钙通道相关蛋白的关系。方法: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药效成分与钙通道相关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通过比较、分析初步筛选出拟合适配度均较高蛋白作为潜在靶蛋白;并与苦寒药黄柏药效成分分子对接结果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相关潜在靶蛋白,最后借助生物学实验进行验证。结果:通过比较、分析,筛选出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和钙调蛋白可能为辛热药药性表达的潜在靶蛋白,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显示,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给药组均能够纠正阳虚状态下大鼠肝中的钙调蛋白表达,而苦寒药黄柏对其作用不明显。结论:钙调蛋白与辛热药药性表达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3年05期)
李敏,张冰,刘小青[8](2010)在《基于L02细胞CYP3A变化的辛热药附子、仙茅药性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察辛热药附子、仙茅水提物对正常人肝脏细胞L02细胞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3A(Cytochrome P4503A,CYP3A)的影响,进而探讨体内cAMP-PKA信号通路与药性表达的相关性。方法:200μg生药/mL的附子、仙茅水提物作用于L02细胞,以cAMP-PKA信号通路激动剂8-Br-cAMP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细胞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表达,应用红霉素-N脱甲基法检测CYP3A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附子、仙茅水提物组细胞的PKA、PXR表达增强,CYP3A活性增加。结论:附子、仙茅可增强CYP3A活性,调控cAMP-PKA信号通路是其药性表达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0年12期)
李敏,张冰,刘小青,刘欣,李连珍[9](2010)在《辛热药仙茅作用于药物代谢酶CYP3A的药性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观察仙茅对虚寒大鼠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善基础上,探讨辛热药仙茅对虚寒状态动物肝脏药物代谢酶的影响及在辛热药性表达中的意义。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虚寒模型组,仙茅大、中、小剂量组。以氢化可的松(3.75 mg/kg)肌肉注射复制虚寒大鼠模型,辛热药仙茅以30、20、10 g/kg干预,红霉素-N脱甲基法检测动物肝脏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3A(CYP3A)活性,放免法检测动物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动物肝脏孕烷X受体(PXR)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动物肝脏蛋白激酶A(PKA)蛋白表达。结果虚寒大鼠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降低,PXR表达减少,cAMP、cGMP水平降低,PKA表达减少,仙茅各剂量组可提高CYP3A活性和cAMP含量,增强PXR、PKA表达,对cGMP影响不大。结论仙茅可能通过调节cAMP-PKA信号通路改善虚寒状态的代谢功能低下症状,从而表明辛热药的部分药性实质。(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11期)
李敏,张冰,刘小青[10](2010)在《基于L02细胞CYP3A变化的辛热药附子、仙茅药性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察辛热药附子、仙茅水提物对正常人肝脏细胞L02细胞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3A(CYP3A)的影响,进而探讨体内cAMP-PKA信号通路与药性表达的相关性。方法:200μg生药/ml的附子、仙茅水提物作用于L02细胞,以cAMP-PKA信号通路激动剂8-Br-cAMP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细胞蛋白激酶A(PK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孕烷X受体(PXR)表达,应用红霉素-N脱甲基法检测CYP3A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附子、仙茅水提物组细胞的PKA、PXR表达增强,CYP3A活性增加。结论:附子、仙茅可增强CYP3A活性,调控cAMP-PKA信号通路是其药性表达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0-09-16)
辛热药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探索了辛热(温)性中药的现代科学内涵和分子机制。通过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的原代培养和瞬变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蛋白香草酸亚型1(TRPV1)基因转染HEK293细胞的方式获取了TRPV1通道原位和异源表达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共聚焦显微成像法对辣椒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辣椒素干预调节TRPV1通道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时基于小鼠棕色脂肪组织(BAT)、直肠和皮肤温度搭建了叁位一体的热电偶检测技术和方法,检测和评价了辣椒素对小鼠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两种表达体系中的TRPV1通道均能被辣椒素激活,且能够被TRPV1通道的特异性抑制剂—辣椒平(capsazepine)所拮抗;同时发现辣椒素给药后,机体的核心温度(core body temperature)和BAT温度先下降、后升高,但以升高为主;尾部皮肤温度给药后短暂升高后下降至基线。结果表明,通过激活TRPV1通道,进而提高机体热能的产生、实现温中散寒的生物效应,可能是辣椒等辛热(温)中药表征药性的一种重要分子机制和科学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辛热药性论文参考文献
[1].朱婷,李永吉.中药辛热药性的表征模式及评价体系[J].科学技术创新.2018
[2].隋峰,戴丽,李倩,周海玉,詹红丹.TRPV1通道介导的热生成是辛热(温)中药药性表征的重要模式[J].药学学报.2015
[3].刘欣,胡燕,崔一然,刘小青,唐炳华.辛热药药性表达与钙调蛋白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
[4].黄心.“叁要素”模式阐明辛热药药性科学内涵[N].中国中医药报.2014
[5].刘欣,张冰,刘小青,崔一然,周吉利.基于不同状态下的辛热药附子药性表达特征指标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
[6].刘欣,张冰,刘小青,崔一然,张晓萍.辛热药和苦寒药对阳虚大鼠的不同药性生物学表达特征研究[J].中草药.2013
[7].刘欣,胡燕,崔一然,张冰,刘小青.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辛热药药性表达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
[8].李敏,张冰,刘小青.基于L02细胞CYP3A变化的辛热药附子、仙茅药性表达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
[9].李敏,张冰,刘小青,刘欣,李连珍.辛热药仙茅作用于药物代谢酶CYP3A的药性表达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10].李敏,张冰,刘小青.基于L02细胞CYP3A变化的辛热药附子、仙茅药性表达研究[C].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