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付生北京市石景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校外教育机构开展的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员走出活动室,参与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中,一方面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为社会服务,加强实践的锻炼,使公众受益;另一方面使自己了解社会、体验社会、丰富自己,达到为社会服务和锻炼自己的双重目的的一种活动形式。所谓的公益性是对具有一定形态、能够公平惠及公众的事物的性质描述,是一种让大家公平受益的以“公共物品”为基础的工作原则。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公益性活动或组织是以非营利为核心特征的。
国家在2004年3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校外活动场所“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面向未成年人、服务未成年人的宗旨,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于其中,充分发挥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功能。”这就明确指出开展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是校外教育机构发展的方向,是教师必备的能力,是实现校外教育机构公益化的必由之路。
既然开展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是大势所趋,作为校外教师的我们要抓住历史的机遇,转变更新教育观念,紧扣时代的脉搏,迅速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是我们马上要做的工作。那么,怎样理解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的含义呢?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开展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呢?
一开展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需把握的三个要素
1.到社会中去
社会是由共同的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到社会中去,就是要让学员走出课堂,融入到人群中,而学员在融入的过程中,也就完成了角色的转变,由接受培训的学员转变成为社会服务的服务人员,而这种转变会给学员带来新的体验,有助于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2.实践
实践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的社会的、历史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物质感性活动,是客观过程的高级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基础和动力。实践对于未成年、正在接受教育的学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是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素质,建立崇高的世界观的重要手段。
3.受到锻炼和教育
学员在校外机构接受一段时间的培训后,迫切希望走出活动室,到大自然、农村、工矿企业、到人群中去展示自己所学的知识,一方面将自己所学专业展示出来,愉悦他人,服务他人;而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个机会锻炼了自己的展示能力,而且从群众的反馈中也发现了不足,受到了教育。
因此,开展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对学员的一种教育活动,也是小组活动计划的重要内容,是校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活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评价小组活动的主要标准。校外教师开展好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当然,开展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校外教育的优良传统,更是校外教育特点的重要体现。
二开展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给学员带来的益处及其原因
1.开展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给学员带来的益处
笔者是一名从事声乐教学的校外教师,经常带领学员去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多年组织活动的实践,我总结了一些学员身上的变化。现就以我2008年11月参加北京市第二届校外教师基本功测试时所组织的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歌唱我们新农村》为例来阐述一下。
《歌唱我们新农村》活动,是组织学员通过参观平谷区将军关村的新村、老村,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将学习的声乐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激发他们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热情,讴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貌一次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整个活动中,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精心策划、组织活动,和将军关村民、将军关学生共同感受、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学员的各方面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我认为最成功的地方是学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从始至终的高涨热情。
学员从活动准备阶段的分组、确定内容、制订计划、明确分工,到活动中各个环节都是由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的。活动中,学员们积极搜集整理资料,编排节目,编写采访提纲。参观过程中争先恐后的采访村民、认真记录,相互交流体会,与村民畅谈将军关村的变化,增强学员对新农村的热爱。演出中,学生们精神饱满、真挚热情,用心歌唱、用情歌唱。同时也为当地学生赠送了图书并邀请演出节目,使村民深受感染,主动上台与学员们同台演出,赢得大家阵阵掌声。学员们在这次活动中感受很深,大家对自己在此次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纷纷表示自己的观察能力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真正成为活动的小主人,希望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2.给学员带来益处的原因
(1)活动内容的变化激发了学员参与的热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室是教师和学生的舞台,教师主要向学员教授课本上的知识,学员只注重声乐专业技能上的学习和训练。而这次活动则是把学员放在了社会这个大舞台上,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锻炼他们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活动的综合能力。
(2)学员在活动准备阶段要完成一系列的案头工作,在实际活动中要采访、演出、捐赠,还要与山区小朋友和村民交流。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使得学员始终处于充满新鲜感、探究新事物的积极状态,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调动他们始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活动方法的选择改变了单一的师徒传授方式,将教学式的探究学习落实成体验式的探究活动。把较难理解的现实问题转变为社会实践活动,使学员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把专业的技能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并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在设计《歌唱我们新农村》社会实践活动时,我紧紧地围绕着学员这个主体来展开活动。活动之后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在活动中,学生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员主动探索、研究实际问题的兴趣,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活动中去,才是我们开展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
笔者认为大力开展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会使学员:(1)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2)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3)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4)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5)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6)促进自我了解,确立自信,发展兴趣于专长。
综上所述,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注重学员的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社会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些都是在课堂教学中不容易得到的。
三开展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需注意的几方面
1.进行调研,确定主题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事物,也给校外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校外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要抓住历史赋予我们的机遇,就学员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发掘出与自己所教专业紧密相关的主题,确定下来,并进行可行性的研究。
2.精心设计活动方案
确定主题后,就需要整合调研的材料,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和学员情况精心设计规划活动的方案。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对于活动本身非常重要,是活动开展的理论保障。要求活动方案具有可行性、科学性、艺术性,能够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果设计成由学员自己组织、自己参与,教师只是引导者为最佳。这样,就能充分体现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本身的意义了。
3.制定详细的活动安全预案
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是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方式,融入社会、体验生活是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所面临的困难和危险要比在教室教学中多,如果出现安全问题,无疑这次活动会以失败而告终。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将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考虑周全,防患于未然,做到万无一失,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4.做好活动准备
在校外教育机构学习的学员,年龄各异,独立能力也有差异,因此,活动前的宣传、教育、培训都必不可少,有些活动还必须召开家长会,将活动所需物品准备好,进行安全教育等等,凡是涉及与学员有关的事情都要事无巨细,提前安排,不能到活动中出现问题时临时抱佛脚,被动的处理问题。
5.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活动反思,有助于下一次活动的开展
在活动过程中,对学员的表现要认真观察,对于印象深刻的事件,无论成功或失败,事后都要认真思考,总结教训,积累经验,这是开展活动获得的宝贵财富。
一个好的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一节动人的专业实践课,又是一节具有良好效果的道德教育课。家长主动,学员愿意,而作为校外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