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散文话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世纪以来,白帝城,《白帝,赤帝》,公孙述
散文话语论文文献综述
马新亚[1](2019)在《文化大散文的结构创新与话语建构——以张雄文《白帝,赤帝》为例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发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经由余秋雨、韩少功、张承志等人的助推臻于完善的文化大散文走入新世纪,逐渐落入了俗套。这固然与新世纪以来散文文体乃至文学、文化的整体式微有关,更与散文作家的文化视野、才情识见、文体意识的局限性息息相关。介于以上因素,再加上楚文化所固有的封闭性与排他性,我们很难在新世纪以来的湖南散文创作现场(本文来源于《湖南文学》期刊2019年06期)
周莲[2](2019)在《论延安时期丁玲散文话语方式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丁玲是“延安文艺”的创构者之一,她对整个“延安文艺”的发展、建构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影响。丁玲是以其小说着称于中国现代文学,因而以往学界大多关注其小说,而相对忽视了对其散文的研究。其实,丁玲的小说和散文传达了其文学创作中两种不同的文艺观,前者更多地以虚构故事情节的形式表达了对革命的态度,后者则以直接表达、思想情感态度的形式展现了其文艺观转化的心路历程。丁玲在延安前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乎“个人主义”的散文,如《“叁八”节有感》《我们需要杂文》《讽刺》等等,这些散文传达了丁玲对“个性”的宣扬,在民族话语下与新的政治意识形态发生了冲撞,从而显得“另类”;而在延安后期,丁玲自觉规避了文学创作的个性化思想,以一个“女兵”的政治热情投入到革命文学创作的队伍中去。可以发现,虽然小说语言和散文语言或许存在着某种割舍不断的联系,但散文语言具有更高的真实性,能够直接反应当时作家的文艺创作观,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本文试图从丁玲在延安时期的散文研究出发,从语言方式或话语方式的角度探析其创作文艺观的转变过程及其艺术特色,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语境对其散文的文学价值进行重新审视。本文从叁个方面展开,首先梳理了丁玲在延安前期个人话语同民族话语之间的游离关系。在毛泽东发表《讲话》之前,其“个人”话语同新意识形态下的“民族”话语处于一种疏离的状态,出现了一系列不利于统一战线的“另类”文章,更多地以杂文的形式暴露和讽刺革命队伍中的不良现象,并且过于强调人的“主体精神”,这显然同解放区的政治意识发生了抵触。然后考察了丁玲在政治规范下个人话语向民族话语的转向,这两种话语的相互磨合,丁玲的散文在延安的前后期体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在《讲话》发表之后,丁玲开始以知识分子的自觉性主动向政治意识靠拢,降低知识分子的身份向人民群众学习,逐渐消除了同老百姓之间的隔阂和代沟,在这个时期她的散文创作开始转向对工农兵群众进行热情讴歌,对国民党的阴暗面进行讽刺与揭露,担起了文学的政治性的责任,缝合了个人同革命集体的游离关系。最后则从“民族形式”的角度分析丁玲在对民族话语热情接受之后的语言特色,她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四十年代“民族形式”大讨论,但其语言风格也潜移默化地受这些论争的影响。丁玲对民间话语进行了“推陈出新”,通过不断地锤炼与加工创造出了大众的、民族的语言,将文学语言的大众化与艺术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周红莉[3](2019)在《中国当代散文演变与知识分子话语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当代散文演化的历史也是中国散文精神重新建构的历史。时代的更迭、社会的转型、主体精神的演变,甚至语言的变革,都深刻影响着散文话语与写作主体的设置。本文由中国当代散文研究边缘化介入到散文演变的文学现场,进而思考作为散文精神"代言式"群体知识分子话语的缺失和重新建构问题。(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动态》期刊2019年04期)
陈矿[4](2019)在《在审美的光环下:试论张晓风散文中的诗性话语》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着名女作家张晓风的诗性散文是中国古典式的艺术魅力和基督教烛照之下的完美和谐的展示。张晓风借汉语来言说解释人生、社会、个体和宇宙,她的言说不仅渗透着诗性的美感,而且在释天释地中沟通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西方基督教义的原则。她将幻觉式审美体验化为感性的诗意文字,最终达到某种化蛹为蝶式的自省与超越。(本文来源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林荣[5](2018)在《散文风云40年——从招魂、乞灵到述史、纪实的一段话语史》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进入现代以来,散文成了文坛的小摆设。唐弢先生总结的现代文学创作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体并包"的格局里,口头或书面罗列起来,散文虽说固然坐不了第一把交椅,却也从不曾落得叨陪末座的地位。但实际上,在表面看来不分位次尊卑、品阶高下的现代及至当代文学体裁系统里,依人们的心理感受和阅读期待而言,无论是一般读者,还是专业的评论家、研究者,多会不由自主地把散文摆在文体系统的底层或边缘,排在文体价(本文来源于《当代作家评论》期刊2018年05期)
郭如如[6](2018)在《从《山盟》透析余光中山水散文的话语资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为文,可谓诗文双绝,尤其打开山水散文写作的新气象。《山盟》是余光中1972年由美返台不久后的代表作品,集中反映了他山水散文创作的话语资源。古典诗词的浸染、中华文化的涵养、欧风美雨的影响等都成为其山水散文书写的灵感来源。(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0期)
耿占坤[7](2018)在《山石话语(散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山神的祭礼这是被自然征服的精神世界。青藏高原上无处不在的神山圣湖,让人们体验到了一种被敬仰所折服的平静,体验到一种被神圣所接纳的幸福。在此人们似乎明白了,这座高原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它是神灵的领地,这些山神湖圣主宰着空中的风雨雷电,主宰着大地的兴衰丰歉,也主宰着人类的吉凶祸福、生死轮回。这就是世代生息的高原人至今不变的自然观念。同时我们看到,这里的山神多是刚勇强悍的男神,而湖神都是柔美多情的女性,并且他们之间有着(本文来源于《青海湖》期刊2018年05期)
王兆胜[8](2017)在《中国散文理论话语的自主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通常用四分法来划分文学,即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比较而言,其他文体都有自己的较为成熟的理论,而散文则缺乏理论,甚至多从小说、诗歌、戏剧中借鉴所谓的理论,于是其理论的困境是相当突出的,而理论的自主性缺乏就更加明显。我们认为,散文应确立自主性,建构属于自己的理论话语。(本文来源于《美文(上半月)》期刊2017年08期)
周红莉[9](2017)在《“非虚构”与在场主义散文叙述——以十九部在场主义散文奖着作为话语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文学生态中,"非虚构"不只是一种叙述策略,更是作为文学类型的集合、昭示着源于"现实元素"为背景的一种精神外化式存在。作为文学观念,在场主义强调介入现实、关照当下、抵达本真的"原现象",某种层面上,高度契合了"非虚构"的精神内核,成为新世纪写作者们对时代观察、精神守望、事件评述的典范式样本。集中考察十九部在场主义散文奖着作,思考在场主义散文"非虚构"叙述的道德准则、文本特质、在场精神、散文性等话语,是彰显"非虚构"文本现实价值的重要路径,也为深度透视经济主导、价值失衡、精神普遍萎顿的当下时代制造了可能。(本文来源于《东吴学术》期刊2017年04期)
魏庆培[10](2017)在《论林非散文的话语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林非散文将自然风物、历史景观、人文知识同生命省察完美地熔铸在一起,充分彰显出了主体话语在历史、文化和存在叁个维度上体现出的生命求真意志。林非散文的历史化书写源于受内心的焦虑和话语冲动胁迫而进行的对历史奴役和"日常生命保存压力"的双重抵抗。他的散文链接了存在意义上的精神放逐与返乡的哲学命题,并以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在场体验,实践了文学书写在历史、文化和存在维度上的精神探求,在当代文学界标立了属于自己的话语位置。(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7年06期)
散文话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丁玲是“延安文艺”的创构者之一,她对整个“延安文艺”的发展、建构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影响。丁玲是以其小说着称于中国现代文学,因而以往学界大多关注其小说,而相对忽视了对其散文的研究。其实,丁玲的小说和散文传达了其文学创作中两种不同的文艺观,前者更多地以虚构故事情节的形式表达了对革命的态度,后者则以直接表达、思想情感态度的形式展现了其文艺观转化的心路历程。丁玲在延安前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乎“个人主义”的散文,如《“叁八”节有感》《我们需要杂文》《讽刺》等等,这些散文传达了丁玲对“个性”的宣扬,在民族话语下与新的政治意识形态发生了冲撞,从而显得“另类”;而在延安后期,丁玲自觉规避了文学创作的个性化思想,以一个“女兵”的政治热情投入到革命文学创作的队伍中去。可以发现,虽然小说语言和散文语言或许存在着某种割舍不断的联系,但散文语言具有更高的真实性,能够直接反应当时作家的文艺创作观,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本文试图从丁玲在延安时期的散文研究出发,从语言方式或话语方式的角度探析其创作文艺观的转变过程及其艺术特色,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语境对其散文的文学价值进行重新审视。本文从叁个方面展开,首先梳理了丁玲在延安前期个人话语同民族话语之间的游离关系。在毛泽东发表《讲话》之前,其“个人”话语同新意识形态下的“民族”话语处于一种疏离的状态,出现了一系列不利于统一战线的“另类”文章,更多地以杂文的形式暴露和讽刺革命队伍中的不良现象,并且过于强调人的“主体精神”,这显然同解放区的政治意识发生了抵触。然后考察了丁玲在政治规范下个人话语向民族话语的转向,这两种话语的相互磨合,丁玲的散文在延安的前后期体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在《讲话》发表之后,丁玲开始以知识分子的自觉性主动向政治意识靠拢,降低知识分子的身份向人民群众学习,逐渐消除了同老百姓之间的隔阂和代沟,在这个时期她的散文创作开始转向对工农兵群众进行热情讴歌,对国民党的阴暗面进行讽刺与揭露,担起了文学的政治性的责任,缝合了个人同革命集体的游离关系。最后则从“民族形式”的角度分析丁玲在对民族话语热情接受之后的语言特色,她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四十年代“民族形式”大讨论,但其语言风格也潜移默化地受这些论争的影响。丁玲对民间话语进行了“推陈出新”,通过不断地锤炼与加工创造出了大众的、民族的语言,将文学语言的大众化与艺术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散文话语论文参考文献
[1].马新亚.文化大散文的结构创新与话语建构——以张雄文《白帝,赤帝》为例的考察[J].湖南文学.2019
[2].周莲.论延安时期丁玲散文话语方式的演变[D].重庆师范大学.2019
[3].周红莉.中国当代散文演变与知识分子话语重建[J].社会科学动态.2019
[4].陈矿.在审美的光环下:试论张晓风散文中的诗性话语[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5].李林荣.散文风云40年——从招魂、乞灵到述史、纪实的一段话语史[J].当代作家评论.2018
[6].郭如如.从《山盟》透析余光中山水散文的话语资源[J].青年文学家.2018
[7].耿占坤.山石话语(散文)[J].青海湖.2018
[8].王兆胜.中国散文理论话语的自主性问题[J].美文(上半月).2017
[9].周红莉.“非虚构”与在场主义散文叙述——以十九部在场主义散文奖着作为话语中心[J].东吴学术.2017
[10].魏庆培.论林非散文的话语维度[J].文化学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