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岩石稳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羌塘盆地,岩石物理力学特性,冻土带异常孔隙水压力,孔壁稳定
岩石稳定论文文献综述
吴纪修,尚玉虎,李鑫淼,薛倩冰[1](2018)在《羌塘盆地岩石物理力学特性分析及孔壁泥浆稳定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年平均地温最低、冻土层相对较厚的地区,所处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环境极其复杂。由于羌塘盆地勘探程度低,深孔钻探的实钻资料较少,缺乏对该区深部岩层的岩石物理力学特性研究。因此,结合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取心和实验测试结果对羌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钻探QK-7孔钻遇地层岩石物理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并对冻土带异常孔隙水压力极复杂地层孔壁泥浆稳定技术进行总结和探索,以期为羌塘盆地油气资源战略开发深孔钻探的顺利实施提供实践经验。(本文来源于《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徐帅[2](2018)在《基于Hoek-Brown准则的爆破损伤对岩石力学性质及边坡稳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爆破是岩石工程开挖中的常用方法,在实现爆炸破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预留岩体造成扰动和损伤,影响岩体的力学性质和边坡工程稳定安全,合理评价岩体爆破损伤影响是岩石工程领域的重要技术问题。本文总结了爆破损伤机理与损伤评价理论;通过理论推导与数值模拟,探讨了岩体爆破损伤的空间分布规律;基于Hoek-Brown准则,研究了爆破损伤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劣化影响,分析了爆破损伤空间分布形式和影响范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认识如下:(1)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岩体爆破损伤的评价方法:在爆破损伤范围评价方面,主要包括声波法、超声波CT法等常用的工程检测方法以及由公式推导得到的关于压碎区及损伤区范围的理论方法。在爆破损伤程度方面,包括由工程规范得到的波速测试方法及数值模拟获得的损伤云图评价法等。(2)依据工程中爆破前后岩体纵波波速的现场测试数据,采用统计分析与数据拟合,获得了爆破后的岩体波速变化规律符合分段线性函数特征。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中扰动因子DHB,探讨了岩体爆破损伤弱化效应,通过将扰动因子DHB与岩体纵波波速相关联,推导得到了扰动因子DHB在爆破损伤深度范围内按照指数型变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为爆破损伤定量评价提供参考。(3)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单孔爆破过程及损伤衰减规律。依据相关工程爆破设计资料,针对5组爆破参数建立数值计算模型,通过与理论公式结果对比,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合理性。基于JHC模型中损伤变量DJHC的计算结果,分析爆破损伤程度随爆心距的空间衰减规律。采用扰动因子的指数型空间变化形式对上述数值结果进行拟合验证。结果表明:岩体爆破损伤程度可用DJHC从1到0定量表征;随爆心距增加,整体上表现为先缓降再陡降最后趋缓的变化趋势;若考虑损伤临界值,理论推导的DHB指数型变化规律具有较好合理性。(4)采用Hoek-Brown强度准则计算爆破影响区域岩质边坡力学参数随深度的劣化情况,分析了爆破损伤范围及损伤程度的分布规律对某工程边坡开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oek-Brown准则中的扰动因子DHB取值对边坡稳定性系数的计算结果影响显着;不考虑爆破损伤的影响,将导致稳定性评价结果偏安全;若考虑DHR按照损伤范围内取均一值,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偏保守;采用DHB渐变弱化的方式,能较好的反映爆破损伤对边坡稳定的实际影响。采用系统锚杆可对爆破损伤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确保开挖后边坡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此外,论文对DHB的分布形式及范围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1-01)
刘畅[3](2016)在《考虑岩石塑性软化的井筒稳定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中低围压下弹塑性岩石力学性质的应力空间和应变空间内的本构描述,并且编写和调试了关于井壁稳定力学分析的程序,对两个算例进行了稳定性的分析,得到了井壁弹塑性软化阶段的平衡路径曲线和位移、应力、应变云图。在应力空间和应变空间内推导岩石弹塑性变形的本构关系,讨论了新的屈服准则,给出标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表达式。讨论了材料有限元分析数值计算方法,包括乘大数法、应力增量的计算、求点在屈服面上的投影。进行有限元方法基础程序调试,以实验测试数据为初值,进行应力、应变等变化计算分析。编制和调试程序的过程包括Visual C++界面中的配置,Visual C++调用Matlab引擎的配置和用Patran查看结果。程序的内容包括主程序和在单元节点、积分点、屈服面上的相关计算,迭代过程所需要的数学计算,还有产生Patran文件的子程序。程序的结果用平衡路径曲线表示井筒的塑性软化过程。得到了平衡路径曲线和应力、应变和位移云图,与Abaqus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通过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程序得到了更好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6-05-01)
郑玉辉[4](2015)在《基于岩石灌浆稳定浆液配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水泥灌浆一直是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常规灌浆方法,一般多采用全孔一次或分段灌浆,根据灌段深度及地质条件确定灌浆压力并采用由稀到浓逐级变化。仔细推敲传统的灌浆方法,有很多问题,尤其是浆液方面的问题。针对常规灌浆方法中浆液存在的问题研制了新型稳定浆液,并采用新方法将其应用于具体的水电工程,实践证明已获得成功。(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技术》期刊2015年04期)
王永明[5](2015)在《克拉通岩石圈重力不稳定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其动力学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大陆内部最古老的组成部分,克拉通一般认为可以抵抗地幔对流的作用而稳定存在长达几十亿年。克拉通地区通常具有低的表面热流和厚的、冷的地幔岩石圈。相比于下覆软流圈地幔而言,克拉通地幔岩石圈在化学组分上是亏损的,因而具有低的化学组分密度从而是有浮力的。熔融亏损作用以及低温使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具有较高的强度(粘性)。克拉通岩石圈的化学组分浮力以及高粘性有助于维持克拉通的稳定性,因而在克拉通的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克拉通都是一直保持稳定的,人们同样发现有一部分克拉通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改造。因此,研究克拉通的稳定与破坏过程是理解大陆演化历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华北克拉通是克拉通破坏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华北克拉通东部自中生代-新生代以来发育有大规模的岩浆活动,而且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东部不仅是岩石圈的厚度和热状态发生了改变,其岩石圈地幔的化学组分也发生了改变。尽管目前大量观测证据证实华北克拉通遭到了破坏,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还有待解决,例如克拉通破坏的动力学过程,克拉通破坏的时空尺度等等。为解释不同的地球化学观测证据人们提出了不同的克拉通破坏机制,例如拆沉、热-化学侵蚀、熔体-橄榄岩相互作用以及水化作用等。然而这些破坏机制都缺乏地球动力学模型的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利用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克拉通岩石圈的重力不稳定过程来探讨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动力学过程。前人关于克拉通岩石圈重力不稳定过程的研究主要是实验室条件下基于牛顿流体流变性质的讨论。本文建立二维热-化学对流模型,研究非牛顿流体流变条件下克拉通岩石圈在重力不稳定性作用下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及其引起的表面响应,包括不稳定过程的演化模式、时间和空间尺度,以及地形和热流响应等等。数值结果显示,非牛顿流变性质可以有效的减小克拉通岩石圈的粘性,因而在克拉通岩石圈的不稳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非牛顿流变条件下,克拉通岩石圈的不稳定过程表现为分期、多阶段的特征而且持续时间超过100 Myr。华北克拉通东部新生代和中生代时期岩浆活动具有幕式分布特征而且持续时间接近100 Myr。因此,我们的数值模拟结果可以很好的解释华北克拉通破坏时期的岩浆活动特征。而且我们发现,克拉通岩石圈的不稳定过程开始于岩石圈的浅部,这使得在破坏早期有大量的热的软流圈物质上涌到达下地壳底部,因此可以为下地壳的榴辉岩化提供足够的温度,从而为地球化学观测到的华北地区下地壳榴辉岩的存在提供动力学支持。同时,一部分失稳的克拉通岩石圈物质会返回到岩石圈层并与上升的软流圈地幔物质混合,这也解释了华北地区古老的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和新生海洋型岩石圈地幔并存的地球化学观测。因此,本文的模拟结果所给出的岩石圈不稳定过程为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动力学过程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地形和热流是岩石圈不稳定过程在表面最直接的响应,主要受岩石圈热-化学结构变化的控制,因此可以用来约束克拉通破坏的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克拉通岩石圈的重力不稳定过程会抬升失稳区域的地形和热流,这与华北克拉通东高西低的残余地形和热流特征基本一致。我们的数值模拟也为定量化的研究克拉通破坏以后古老的岩石圈地幔物质残留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办法。根据华北克拉通东西部现今的残余地形和残余热流大小,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克拉通破坏以后大约有20%-50%的古老的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物质还残留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06-01)
杨智慧,邢耀文[6](2014)在《广西邕宁梯级工程岩石库岸稳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库岸稳定问题是水利工程中十分重要和常见的工程问题。组成岸坡岩土体可分为岩石岸坡和土质岸坡。本文结合南宁市邕宁梯级工程,对影响岩石岸坡的稳定因素进行探讨,并通过"岩土软件GEO5"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坡外河水位及岩体裂隙水位的变化对岸坡稳定影响显着,坡外河水位对边坡稳定有利,裂隙水对边坡稳定不利。(本文来源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梁金泉[7](2014)在《笔架山岩石边坡整体抗滑稳定有限元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尤其是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水坝的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由于边坡失稳导致的滑坡将会给周边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口损失,边坡稳定问题的研究以及合理设计边坡工程,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岩土工程设计中,抗剪强度参数是核算边坡抗滑稳定的重要指标。本文首先以笔架山为研究对象,结合岩石样本的直剪实验结果与岩石岩体的换算公式得到了笔架山均质等效凝聚力,并通过多组室内实验测得其等效内摩擦角。其次,根据实验得到的笔架山等效均质抗剪强度参数,以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为平台,建立了笔架山最大横截面的二维边坡稳定分析模型,采用不同的本构模型,通过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了笔架山的边坡稳定性,得到了不同模型下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扩展的D-P模型得到的安全系数与M-C模型得到的安全系数相差不大,但以双曲线的D-P模型的计算结果与M-C模型计算结果最为接近,根据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的安全等级划分,该边坡为一级边坡。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岩土材料具有非均质的特性,其主要导致边坡失稳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边坡稳定性分析必须计算其失稳概率。前人的实验分析表明,其抗剪强度参数一般服从正态分布。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方法,以实验得出的抗剪强度参数为基础,生成多组服从正态分布的抗剪强度参数,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参数下的安全系数,分析其失稳概率。结果表明:笔架山的失稳概率在0到0.1之间,其属于低危险或极低危险边坡。(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4-05-09)
贾雷,孙爱华,郑小燕[8](2012)在《不同岩石数值计算材料下的洞室稳定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数值模拟分析软件,研究了不同岩石材料下的洞室稳定性。结果表明:(1)由于岩体屈服变形的影响,弹性材料下洞壁围岩最大主应力极值最高,弹塑性材料次之,弹脆性材料极值最低。(2)叁种材料下地下洞室开挖后最小主应力量值分布基本相似,环洞壁方向量值接近于0。(3)弹性、弹塑性及弹-脆-塑性叁种材料所对应的位移情况基本相同,变化规律亦基本相同。(4)洞室围岩不稳定部位,弹性模型计算时稳定系数低于1.0,弹塑性及弹-脆-塑性量值为1.0。采用数值软件模拟分析洞壁围岩稳定时,选用不同材料时应注意相应的取值。(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2年29期)
马豪豪,刘保健,姚贝贝[9](2012)在《水对岩石力学特性及边坡稳定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MTS815.04电液叁轴伺服试验系统,对安康至陕川界高速公路沿线的几处典型边坡岩石试样进行了室内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几种不同岩性试样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随含水量的增加呈现减小的趋势,其中石灰岩和板岩随含水量的增加力学性质变化较大,砂岩和闪长岩变化较小。试验结果证实孟召平等人提出的含水量与岩石力学性质拟合方程较为符合工程实际。降雨是引发滑坡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研究降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统计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对降雨引起的岩质边坡失稳现象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影响机理主要有:降雨软化坡体、地下水位的升高、降雨对边坡坡面的冲蚀、水-岩化学作用以及裂隙中的渗流等。(本文来源于《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期刊2012年04期)
王文婷,翟延龙,贾杰[10](2009)在《锚杆在小型岩石边坡稳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某水库工程小型滑坡体的稳定分析,提出了3种工程措施,分别为全部挖除、预应力锚固、普通砂浆锚杆锚固,经方案比较,选定砂浆锚杆锚固方案,并进行了加固设计,校核了安全系数。经过半年的观察和跟踪,该滑坡无明显移动,稳定性良好,证明所采取的锚固方案是成功的。该方案投资较小,设备简单,加快了工期,经济效益明显。由此可以证明,对于小工程并非一定要做预应力锚固,而可以选择更为经济、实用的砂浆锚杆。(本文来源于《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期刊2009年10期)
岩石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爆破是岩石工程开挖中的常用方法,在实现爆炸破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预留岩体造成扰动和损伤,影响岩体的力学性质和边坡工程稳定安全,合理评价岩体爆破损伤影响是岩石工程领域的重要技术问题。本文总结了爆破损伤机理与损伤评价理论;通过理论推导与数值模拟,探讨了岩体爆破损伤的空间分布规律;基于Hoek-Brown准则,研究了爆破损伤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劣化影响,分析了爆破损伤空间分布形式和影响范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认识如下:(1)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岩体爆破损伤的评价方法:在爆破损伤范围评价方面,主要包括声波法、超声波CT法等常用的工程检测方法以及由公式推导得到的关于压碎区及损伤区范围的理论方法。在爆破损伤程度方面,包括由工程规范得到的波速测试方法及数值模拟获得的损伤云图评价法等。(2)依据工程中爆破前后岩体纵波波速的现场测试数据,采用统计分析与数据拟合,获得了爆破后的岩体波速变化规律符合分段线性函数特征。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中扰动因子DHB,探讨了岩体爆破损伤弱化效应,通过将扰动因子DHB与岩体纵波波速相关联,推导得到了扰动因子DHB在爆破损伤深度范围内按照指数型变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为爆破损伤定量评价提供参考。(3)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单孔爆破过程及损伤衰减规律。依据相关工程爆破设计资料,针对5组爆破参数建立数值计算模型,通过与理论公式结果对比,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合理性。基于JHC模型中损伤变量DJHC的计算结果,分析爆破损伤程度随爆心距的空间衰减规律。采用扰动因子的指数型空间变化形式对上述数值结果进行拟合验证。结果表明:岩体爆破损伤程度可用DJHC从1到0定量表征;随爆心距增加,整体上表现为先缓降再陡降最后趋缓的变化趋势;若考虑损伤临界值,理论推导的DHB指数型变化规律具有较好合理性。(4)采用Hoek-Brown强度准则计算爆破影响区域岩质边坡力学参数随深度的劣化情况,分析了爆破损伤范围及损伤程度的分布规律对某工程边坡开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oek-Brown准则中的扰动因子DHB取值对边坡稳定性系数的计算结果影响显着;不考虑爆破损伤的影响,将导致稳定性评价结果偏安全;若考虑DHR按照损伤范围内取均一值,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偏保守;采用DHB渐变弱化的方式,能较好的反映爆破损伤对边坡稳定的实际影响。采用系统锚杆可对爆破损伤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确保开挖后边坡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此外,论文对DHB的分布形式及范围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岩石稳定论文参考文献
[1].吴纪修,尚玉虎,李鑫淼,薛倩冰.羌塘盆地岩石物理力学特性分析及孔壁泥浆稳定技术[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8
[2].徐帅.基于Hoek-Brown准则的爆破损伤对岩石力学性质及边坡稳定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8
[3].刘畅.考虑岩石塑性软化的井筒稳定力学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
[4].郑玉辉.基于岩石灌浆稳定浆液配比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2015
[5].王永明.克拉通岩石圈重力不稳定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其动力学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6].杨智慧,邢耀文.广西邕宁梯级工程岩石库岸稳定分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7].梁金泉.笔架山岩石边坡整体抗滑稳定有限元模拟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4
[8].贾雷,孙爱华,郑小燕.不同岩石数值计算材料下的洞室稳定对比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
[9].马豪豪,刘保健,姚贝贝.水对岩石力学特性及边坡稳定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
[10].王文婷,翟延龙,贾杰.锚杆在小型岩石边坡稳定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
标签:羌塘盆地; 岩石物理力学特性; 冻土带异常孔隙水压力; 孔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