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阵列论文-刘颖南

分子阵列论文-刘颖南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阵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拟物理规律优化算法,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风电场阵列布局,拓扑结构

分子阵列论文文献综述

刘颖南[1](2019)在《分子动理论优化方法及其在风电场阵列布局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是一种拟物理规律优化算法,是以物理学中的分子热运动为理论基础,通过模拟分子间吸引排斥运动的计算智能技术。针对该算法存在的优缺点,已设计出多种策略以提高算法性能,如:精英协同进化策略、融合记忆机制和引入结晶原理等。得益于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理论基础的日渐丰富和完善,本文构建了风电场阵列布局的单、多目标优化模型,将所改进的算法应用于现实应用中,以高效求解风电场阵列布局方案。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详细分析了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与其它算法的联系与区别,研究了本文所用算法的特色与潜力。探究了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的拓扑结构与群集现象,针对算法存在的优缺点,引入社会学中的弱连接理论以改进算法的拓扑结构,然后通过多子群协同进化策略和混沌扰动方法提高算法逃出局部最优能力,改进后的算法在单、多模态函数和偏移函数上都有较好的优化效果,特别是偏移函数的测试结果说明了改进后的算法能很好地克服原始算法拓扑结构的固有缺陷。(2)为使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能够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基于分解和支配准则的多目标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通过改进算法的拓扑结构巧妙地解决了算法更新公式中最优个体无法适应多目标优化的问题,构建基于分解的最优个体选择策略,接着利用支配准则使算法不断地迭代进化,从而使分解与支配准则优势互补。此算法很好地保留了原始算法的进化机制,在DTLZ和ZDT函数测试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了该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3)对风电场阵列布局问题进行数学建模,构建基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布局单、多目标函数。通过对连续的单目标函数进行离散化,使得风电场阵列布局优化问题的求解难度下降,然后使用改进后的单目标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为了能够得到风电场阵列布局更多的较优方案,并使决策者兼顾风电场的功率输出和效率,设计了一种两目标的风电场阵列布局优化模型。该模型舍弃了基于坐标的风电场建模方法,采用更灵活的基于网格的风电场模型,然后将所提出的双准则多目标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用于求解多目标风电场阵列布局优化问题。(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9-06-05)

魏细姣[2](2019)在《基于分子信标的DNA荧光传感器阵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荧光生物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基因诊断等生物分析检测中。而由荧光生物传感器构成的荧光传感器阵列不仅具备上述所有优点,而且有效地增强了多目标识别的可行性。与主成分分析(PCA)相结合后,荧光传感器阵列可以成为鉴别复杂分析物的有力工具。然而,在实际生物分析检测中,荧光传感器阵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荧光探针具有较高的背景噪声、合成复杂和稳定性不高等。本论文利用协同支点介导DNA链置换反应的成本低、稳定性高等特性,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信号转换开关,应用于荧光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希望帮助解决荧光生物传感器在生化分析领域的一些问题。该协同支点通过两条相邻寡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堆积作用来提供附加稳定性,从而实现了DNA链置换反应。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以及荧光光谱检测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此外,由于分子信标具有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等优点,本论文将利用分子信标的这些优点构建荧光生物传感器阵列,并用于碱基错配中的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本章研究工作利用“协同支点介导DNA链置换反应机理”,构建了一种基于别构DNA分子信标的荧光传感器阵列1,用于识别单碱基错配和完全匹配的9组目标DNA。其原理是基于分子信标环部与目标物之间发生的DNA杂交反应。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时荧光监测以及荧光光谱检测实验,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技术,验证了我们所设计的荧光传感器阵列具有通用性,且能够高灵敏地识别各组单碱基错配的目标DNA。该方法的响应范围为10-100nM,有望用于临床诊断中与DNA相关的疾病的诊断。(2)基于“协同支点介导DNA链置换反应机理”,我们设计并构建了基于别构DNA分子信标的荧光传感器阵列2。其原理是基于分子信标能够和与其环部互补的短链DNA之间发生DNA杂交反应,形成DNA双链杂交体,而目标物的存在容易产生支点交换,发生链置换反应,将分子信标链从DNA双链中置换出来。荧光传感器阵列2可实现对不同位点错配的相似度较高的4组目标miRNA的检测。该方法的响应范围为10-200 nM,能够应用于复杂环境中对各组目标miRNA进行鉴别。(3)基于别构DNA分子信标荧光传感器阵列3的构建,其与目标的错配类型为簇错配且错配位点均位于支点上,因此在设计不同的荧光生物传感器时可以采用同一分子信标链。该阵列不仅可用于直观的检测和区分6组高度相似的支点错配的耐药基因(YMDD、YIDD、YVDD、YSDD、YLDD、YADD),而且在定量检测以及鉴别两种不同量的目标物方面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该阵列法适用于复杂体系中,在干扰物质鱼精DNA的存在下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有望于为复杂体系中检测和鉴别高度相似的目标物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在临床诊断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9-06-01)

陈星池[3](2019)在《聚合物分子刷纳米阵列的构筑及其生物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表界面材料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很重要的应用,是现阶段功能材料领域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聚合物分子刷材料是将聚合物接枝到相应的表界面上得到相应功能化的表界面材料,结合各种有序微纳结构构筑手段,例如光刻法、胶体刻蚀法等方法,可以制备具有图案化结构的聚合物分子刷表面。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制备微米尺寸的聚合物分子刷的方法已经很普遍,但是制备纳米尺度上的分子刷结构或者阵列方法很少并且有很多限制,需要使用复杂的仪器和设备、制备需要巨大的能量消耗以及重复性差等问题。因此,为了高效研究纳米尺寸的聚合物分子刷的形态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开发一种简单、高效的可大量制备的纳米尺寸分子刷的技术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主要工作是研究一种方法来制备出纳米尺寸的分子刷阵列,以及对其相应的生物功能进行研究。在第二章中,我们基于基底上的氨基基团和金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备出金纳米粒子掩版体系,然后通过等离子体刻蚀的工艺制备出纳米尺寸的氨基点阵,随后我们将氨基接枝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最后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纳米尺度上的聚合物分子刷点阵。随后我们对这种方法的普适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基底上制备的聚合物分子刷点阵和不同聚合物的分子刷点阵。同时,我们对制备过程中影响参数进行调整,得到不同尺寸和高度的聚合物分子刷。由于在制备过程中掩版的尺寸和密度对得到的聚合物点阵的形貌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使用不同尺寸的金纳米粒子掩版以及通过不同吸附时间制备出密度不同的金纳米粒子掩版我们得到了尺寸变化和密度变化的聚合物分子刷点阵。同时,我们借助光刻的方法制备出了多尺度复合的分子刷阵列。我们在石英基底上成功制备出了蛋白质/聚乙二醇的二元体系,在第叁章中,通过将具有功能化侧基的纳米尺寸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点阵进行生物功能化。我们通过改变表面蛋白质的密度以及尺寸和高度,在培养鼠MC3T3-E1成骨前体细胞时,来调控基底对细胞行为的诱导,并对细胞产生相应形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随后我们通过浸涂的方法,制备出了密度梯度聚合物分子刷点阵。通过梯度材料表面的亲疏细胞基团比例不同,可以在其上观察到基底对细胞的行为的诱导。我们对细胞的梯度黏附情况下做了一系列实验,可以观察到沿梯度方向我们成功发现细胞梯度铺展行为。利用该方法制备纳米生物功能表面,可以实现对基底上结构和化学组分的调控以及多种样品的高效制备,并且为研究更深层次的细胞行为,包括干细胞的分化和癌细胞的增殖或抑制生长方面提供了可能。(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栾艳华[4](2018)在《图形化基底表面Au纳米颗粒阵列去湿生长的分子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Au薄膜在固态图形化基底表面去湿生长Au纳米颗粒阵列在实验和理论方面都得到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但获到颗粒尺寸均匀、颗粒间隔合适、颗粒分布有序的高质量Au纳米颗粒阵列所需的条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Au薄膜在固态基底表面的去湿动力学过程是非常复杂的,Au纳米阵列的生长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基底的种类有关。近年来,探讨影响Au纳米颗粒阵列生长的因素是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基底和温度对Au液态薄膜在固态图形化基底表面去湿生长金属纳米阵列的影响。通过基底表面构建不同的图形阵列,探讨Au纳米薄膜在固态图形化基底表面的去湿动力学过程以及Au纳米颗粒阵列的生长与图形化基底的依赖关系。在类石墨烯基底中构造两类原子(C1和C2),并引入基底原子与Au原子之间两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势。我们的模拟显示在生长纳米阵列过程中,基底参数R和D对去湿过程有显着不同的影响。当D固定时,纳米阵列的有序度先增加到最大值后减小。当R固定时,随着D增加到一个饱和值过程中,纳米阵列的有序度单调增加。有趣的是,在Au薄膜的去湿过程中出现了类似“迷宫”的结构。模拟结果还表明温度是控制纳米阵列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合适的温度可以产生颗粒尺寸均匀和分布有序的最优化纳米颗粒阵列。此外,我们还探究了条形基底对Au纳米颗粒阵列的影响,随着L/D增大,Au纳米颗粒的数目先减少后增加。Au纳米颗粒分布在C1区域内,当L/D较大时Au纳米颗粒数目逐渐增加,同时纳米颗粒尺寸变得均匀,颗粒沿条带方向长度逐渐减小。这些结果对理解在固态图形化基底表面去湿生长高度有序的金属纳米阵列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等离子体、磁记忆、DNA检测以及纳米线和纳米纤维的催化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8-06-08)

吴言,刘思琪,李胜强[5](2019)在《芯片表面的冷极性分子静电阱与微阱阵列》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利用叁根载荷金属杆来实现在芯片表面陷俘冷极性分子的静电阱.给出空间静电场等高线分布.通过调节电极电压操控阱中心距离芯片表面的高度.用经典的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冷分子被装载和囚禁的动力学过程.方案对中心速度为11 m·s~(-1)的冷分子束,最大装载效率可以达到40%,阱中分子的温度大约为25 mK.方案可以进一步微型化、集成化,形成一维和二维静电微阱阵列,在量子计算、低维物理等方面有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计算物理》期刊2019年04期)

李文豪[6](2018)在《聚电解质微腔阵列的制备及水溶性小分子的包裹和释放》一文中研究指出“货物”的有效包裹和可控释放在防污和医学等许多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聚电解质微腔阵列,可以通过微接触印刷来制备。聚电解质微腔阵列有较高的渗透性,因此水溶性分子难以有效地被包裹在微腔内部。目前对于聚电解质微腔阵列中的“货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释放行为规律的研究较少,因此,在“货物”的封装和可控释放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针对这些不足,本论文采用层层组装技术、微接触印刷和热压印等方法制备出了基于聚电解质的微腔阵列。对聚电解质微腔阵列的表面修饰上一层聚乳酸膜,通过超声的方法进行水溶性试剂分子的装载,将聚电解质微腔阵列封装后,通过超声和近红外激光等外部刺激,进行可控释放行为研究,并对这两种类型的释放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首先,以具有微井阵列结构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为模板,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制备出聚电解质多层膜,并通过浸渍提拉的方法在其表面修饰上一层聚乳酸膜,然后将修饰了聚电解质多层膜和聚乳酸的印章放入溶液中超声一段时间,从溶液中取出后在空气中自然晾干,水溶性试剂分子在微腔中形成沉淀。而后将聚电解质微腔阵列转移到预先修饰上了聚电解质多层膜的玻璃片上封装起来。通过超声波的刺激,破坏微腔的结构,从而达到了模型药物释放的目的。聚电解质多层膜微腔阵列的制备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而聚电解质复合物微腔阵列的制备相对容易和便捷。以聚电解质复合物为原料,通过热压印可以在短时间内制备出聚电解质复合物微腔阵列。随后在其表面修饰上聚乳酸,并装载模型药物罗丹明B。样品的表面修饰上金纳米粒子后,通过近红外激光照射,利用光热效应进行了药物释放行为的研究。综上所述,经过聚乳酸修饰的聚电解质微腔阵列能够有效的包裹水溶性的试剂分子,通过超声和近红外激光等外部刺激可以有效控制水溶性试剂分子的释放,这种能够有效装载水溶性试剂分子并能够可控释放的聚电解质微腔阵列,在医疗植入材料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乔准[7](2018)在《单分子阵列技术在肺癌标志物HOXC10和CPS1超灵敏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肺癌已经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发病人数达到80万例,死亡人数大约70万例。随着恶性肿瘤的发展,细胞或组织器官会释放大量的DNA、mRNA、蛋白质和代谢物等物质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且这些分子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发展程度相关性高,可以预测肿瘤的发生以及生长,因此可以作为癌症筛检和临床诊断的生物标志物。虽然传统分子诊断方法如酶联免疫分析可以检测常见的生物标志物,但是绝大多数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表达水平都非常低而难以被传统诊断方法检测到。单分子阵列技术拥有超高灵敏度,并且可以快速准确获得结果,在生物标志物检测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HOXC10和CPS1作为两个与肺癌相关的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及预后生物标志物,可以用来进行肺癌早期诊断。基于此,本论文主要发展应用单分子阵列技术对HOXC10和CPS1两个生物标志物进行快速、准确以及超灵敏定量分析,具体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基于单分子阵列技术超灵敏检测肺癌标志物HOXC10。通过筛选不同的HOXC10抗体和重组蛋白,挑选出匹配性最高的HOXC10 A2-A1抗原抗体对在HD-1单分子免疫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分析,从而实现对HOXC10的超灵敏检测。HOXC10的定量检测范围为8-1024 pg/ml,LOD为1.537 pg/ml,相对于孔板中ELISA检测,灵敏度提高了大约111倍。HOXC10A2-A1拥有很好的选择性,不受常见生物干扰物质的影响。而且,HOXC10 A2-A1的加标回收率在73.4%到88.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60%到6.64%之间,说明我们的HOXC10拥有良好的检测实用性,有望进行实际样本的直接检测。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单分子阵列技术能够快速,超灵敏和定量检测生物标志物,在疾病临床诊断领域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2.基于磁珠ELISA灵敏检测肺癌标志物CPS1。通过筛选不同的CPS1抗体和重组蛋白,挑选出匹配性最高的CPS1 A1-A2抗原抗体对在HD-1单分子免疫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分析,但未能实现CPS1的超灵敏检测,因此完善了基于磁珠ELISA的CPS1灵敏检测。CPS1的定量检测范围为0.2-100 ng/ml,LOD为0.04 ng/ml。CPS1 A1-A2拥有很好的特异性,不受类似生物干扰物质的影响。同时,CPS1加标回收率在99.9%到1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72%到5.90%之间,表明我们的CPS1拥有良好的检测实用性。血清确认实验表明血清中存在CPS1蛋白,有望进行实际样本的直接检测。(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01)

谢正波[8](2018)在《有单分子转子填充的酞菁钴(CoPc)-空缺阵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应力在有机薄膜的外延生长过程中,对薄膜的结构和形貌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关于应力释放机制的研究逐渐被研究,比如台阶捆绑,小面化,失配位错等。此外,还有一个不寻常的释放机制(不公度),即通过形成周期性的畴界来释放应力。比如,生长在Si(111)表面的Cu-5.5×5.5在畴界通过形成“火山洞”来释放应力。事实上,当吸附物-吸附物之间的作用力和吸附物-衬底之间的作用力相互竞争时就会出现不共度现象。当前者的作用力比较强时,吸附物表现出非共度相。当后者的作用力比较强时,吸附物表现出共度相。不共度结构既不是共度的也不是非共度的,因为它有周期性的畴壁存在。引力就是在畴壁这里产生和释放。如果吸附物在畴壁区域相互挤压,就会形成扩张的畴壁区域;反之会形成收缩的畴壁区域。然而,所有不共度结构总是出现在无机吸附物里,比如生长在Si(111)和Ge(111)表面的Cu,In,和Ga膜。据我们所了解,至今没有关于有机分子不共度薄膜的报道。那么有机分子是否能够形成不共度的结构至今不清楚。如果可以的话,有机分子薄膜将会出现怎样的新特征呢?有机薄膜的晶胞和分子自由度又是怎么样的呢?金属酞菁分子是一个研究固体衬底和金属-有机混合物之间作用力的模型系统。目前关于金属酞菁分子在不同固体表面的吸附和自组织研究有很多,比如在Au,Ag,Cu,Pb,Bi,石墨烯或NaCl等固体衬底。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LT-STM)是一项重要表征技术,能够对样品材料表面进行原子尺度下的纳米结构形貌的表征,同时联合扫描隧道谱(STS)功能,可深入地探索电子构造方面的内容。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LT-STM研究了酞菁钴(CoPc)分子在Cd(0001)上的生长过程,我们发现了高度有序的CoPc空位阵列和空位内的单分子转子。当CoPc分子在低温下沉积在Cd(0001)上时,有叁种类型的分子空位随机出现在CoPc单层中。将样品退火到更高的温度会导致温度升高自发相分离和自组织安排空位。高度有序的阵列的两分子空位和单分子空位已被获得。特别是有一个在每个单分子空位内旋转CoPc分子,构成单分子转子阵列。这些结果为大规模制造纳米机器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01)

[9](2017)在《单分子单光子发射及其源阵列首次清晰展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吴长锋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单分子科学团队的董振超研究小组,通过发展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相结合的单光子检测技术和分子光电特性调控手段,首次清晰地展示了空间位置和形貌确定的单个分子在电激励下的单光子发射行为及其单光子源阵列。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2017年9月18日发表了这项成果。单光子源的研究一直是量子信息领域的核心(本文来源于《分析仪器》期刊2017年06期)

张健,杜佳,李茂[10](2017)在《逐步电化学偶联分子组装:从非特异性纳米薄膜到表面限定分子阵列》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化学聚合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制备聚合物薄膜材料的方法,其在电致变色,光电功能器件,表面修饰,光/电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电化学制备聚合物薄膜有诸多优点,如:1)反应高效,制备方便;2)通过调控电化学参数可以方便的控制薄膜厚度甚至表面形貌;3)易于调控薄膜的掺杂状态和功函等。但由于聚合产物直接以纳米薄膜的形式沉积到电极上,分子结构不明确亦无法控制其在电极表面的组装行为,因此得到的多是聚合物结构不明确,没有分子趋向性的非特异性薄膜。在本文中,我们创造性的将具有电化学还原活性的乙烯基和氧化活性的咔唑接到Ru(bda)(L1)(L2)型配合物的两端作为分子组装单体,并在电极表面修饰上带有乙烯基(或咔唑)的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作为模板,通过交替施加正/负电压实现逐步可控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偶联反应,从而实现Ru(bda)(L1)(L2)型配合物在SAMs模板上的逐层组装。(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J:高分子组装与超分子体系》期刊2017-10-10)

分子阵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荧光生物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基因诊断等生物分析检测中。而由荧光生物传感器构成的荧光传感器阵列不仅具备上述所有优点,而且有效地增强了多目标识别的可行性。与主成分分析(PCA)相结合后,荧光传感器阵列可以成为鉴别复杂分析物的有力工具。然而,在实际生物分析检测中,荧光传感器阵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荧光探针具有较高的背景噪声、合成复杂和稳定性不高等。本论文利用协同支点介导DNA链置换反应的成本低、稳定性高等特性,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信号转换开关,应用于荧光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希望帮助解决荧光生物传感器在生化分析领域的一些问题。该协同支点通过两条相邻寡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堆积作用来提供附加稳定性,从而实现了DNA链置换反应。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以及荧光光谱检测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此外,由于分子信标具有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等优点,本论文将利用分子信标的这些优点构建荧光生物传感器阵列,并用于碱基错配中的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本章研究工作利用“协同支点介导DNA链置换反应机理”,构建了一种基于别构DNA分子信标的荧光传感器阵列1,用于识别单碱基错配和完全匹配的9组目标DNA。其原理是基于分子信标环部与目标物之间发生的DNA杂交反应。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时荧光监测以及荧光光谱检测实验,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技术,验证了我们所设计的荧光传感器阵列具有通用性,且能够高灵敏地识别各组单碱基错配的目标DNA。该方法的响应范围为10-100nM,有望用于临床诊断中与DNA相关的疾病的诊断。(2)基于“协同支点介导DNA链置换反应机理”,我们设计并构建了基于别构DNA分子信标的荧光传感器阵列2。其原理是基于分子信标能够和与其环部互补的短链DNA之间发生DNA杂交反应,形成DNA双链杂交体,而目标物的存在容易产生支点交换,发生链置换反应,将分子信标链从DNA双链中置换出来。荧光传感器阵列2可实现对不同位点错配的相似度较高的4组目标miRNA的检测。该方法的响应范围为10-200 nM,能够应用于复杂环境中对各组目标miRNA进行鉴别。(3)基于别构DNA分子信标荧光传感器阵列3的构建,其与目标的错配类型为簇错配且错配位点均位于支点上,因此在设计不同的荧光生物传感器时可以采用同一分子信标链。该阵列不仅可用于直观的检测和区分6组高度相似的支点错配的耐药基因(YMDD、YIDD、YVDD、YSDD、YLDD、YADD),而且在定量检测以及鉴别两种不同量的目标物方面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该阵列法适用于复杂体系中,在干扰物质鱼精DNA的存在下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有望于为复杂体系中检测和鉴别高度相似的目标物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在临床诊断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阵列论文参考文献

[1].刘颖南.分子动理论优化方法及其在风电场阵列布局应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9

[2].魏细姣.基于分子信标的DNA荧光传感器阵列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9

[3].陈星池.聚合物分子刷纳米阵列的构筑及其生物应用[D].吉林大学.2019

[4].栾艳华.图形化基底表面Au纳米颗粒阵列去湿生长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湘潭大学.2018

[5].吴言,刘思琪,李胜强.芯片表面的冷极性分子静电阱与微阱阵列[J].计算物理.2019

[6].李文豪.聚电解质微腔阵列的制备及水溶性小分子的包裹和释放[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7].乔准.单分子阵列技术在肺癌标志物HOXC10和CPS1超灵敏检测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8

[8].谢正波.有单分子转子填充的酞菁钴(CoPc)-空缺阵列[D].西南大学.2018

[9]..单分子单光子发射及其源阵列首次清晰展示[J].分析仪器.2017

[10].张健,杜佳,李茂.逐步电化学偶联分子组装:从非特异性纳米薄膜到表面限定分子阵列[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J:高分子组装与超分子体系.2017

标签:;  ;  ;  ;  

分子阵列论文-刘颖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