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关断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石墨烯场效应管,铝自氧化,埋栅,自对准
关断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曾荣周[1](2018)在《铝自氧化介质新型石墨烯场效应管制备及可关断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原子层石墨烯因其在电学、力学、热学和光学方面的优异性能,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便一直备受各领域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其中,采用石墨烯作为场效应管的沟道材料是其最具前景的应用之一。但是,器件的结构和介质会影响甚至改变石墨烯场效应管(GFET)的性能。本文以自氧化铝为介质,提出了多种简单的制备方法,并制备了多种新型结构GFET,研究了器件的结构和介质对GFET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沉积介质是制备石墨烯场效应管必要的工艺步骤。利用铝自氧化形成绝缘层的特性,可省去铝埋栅GFET制备过程中沉积栅介质工艺步骤,简化铝埋栅GFET的制备工艺。另外,利用铝埋栅自氧化特性可以获得薄层栅介质,本文制备了具有高栅电容(875nF/cm~2)的铝埋栅自氧化介质GFET。并实现了基于单个铝埋栅自氧化介质GFET的高转换增益的倍频器。二、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的GFET,栅与源、漏电极之间均存在着较大的未被栅极调制(un-gated)的连接区域(L_A),由L_A引起的两个连接电阻(R_A)是限制GFET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存在将减小源漏电流(I_(ds))和跨导(g_m)、降低频率性能。套刻误差和操作技能等是产生L_A的主要原因。并且,栅、源和栅、漏两对电极之间的L_A长度通常是不相等或不对称的。具有不对称L_A的GFET,当交换源、漏电极时其性能也表现出不对称的特性。本文采用带源极负反馈电阻的共源极电路模型和GFET总电阻计算公式,分析了不对称特性的产生原因。叁、通过改进源漏电流模型并结合仿真,研究了由改变连接区域所引起的连接电阻的变化对GFET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制备自对准结构SA-GFET(Self-aligned,SA)的新思路,即先形成源漏电极,再形成自对准的栅电极。SA-GFET的制备是利用电子束蒸发沉积的薄层金属台阶覆盖性弱的原理,在制备过程中使源、漏两电极均和栅电极对准(或对齐),达到尽可能地减小L_A从而减小R_A的目的。四、系统分析SA-GFET的结构和制备方法,提出并制备了两种新型结构的SA-GFET,即金属堆迭栅电极SA-GFET和金属堆迭源漏电极SA-GFET。相比已报道的SA-GFET制备方法,这种两种SA-GFET制备工艺简单,且可以避免等离子体对石墨烯沟道的损伤。其中,金属堆迭栅电极SA-GFET的关键制备工艺是:先制备多层金属堆迭的栅电极,以顶层金属层作为阻挡层,选用刻蚀剂腐蚀第一层金属,形成侧向底切的T型形状栅极。而金属堆迭源漏电极SA-GFET的关键制备工艺是:先制备叁层金属堆迭的源漏电极,选用刻蚀剂腐蚀第二层金属,确保第一层和第叁层金属不被腐蚀,形成侧向凹陷的源漏电极。得益于其巧妙的结构,源漏电极侧向凹陷的程度不会改变金属堆迭源漏电极SA-GFET的连接电阻。五、由于石墨烯是零禁带材料,GFET的开关比很低,不能被关断。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实现GFET的高开关比的方法。本文探索了不同于已有GFET高开关比工作原理的方法,也就是从GFET的介质材料方面找到实现GFET高开关比的新思路。发现利用铝自氧化形成的介质制备的GFET可以获得高达5×10~7的开关比,有效的实现了GFET的关断和可控开启。并对此关断和开启的机理做了定性的分析。即,由于石墨烯沟道中单位面积的载流子数目有限(10~(11)~10~(12)/cm~2),而且铝自氧化栅介质有微弱的导电特性,在正栅电压作用下,当栅电极抽出电子的能力大于感应电子的能力时,沟道中载流子数量变得很少或者几乎为零时,GFET被关断。此时,石墨烯的禁带可推断为被打开。反之,在负栅电压作用下,载流子再注入,使得被关断的GFET又重新被开启。基于载流子的再注入原理,可以通过改变施加的负栅电压值,来控制再注入的载流子数目,从而控制GFET的电流I_(ds)。根据功耗公式P=IV可知,铝自氧化介质GFET的功耗相比常规GFET的功耗将成数量级的降低。在GFET关断和开启的转换之间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存储,这可应用于实现非挥发性存储器。另外,发现了不同于常规FET器件的工作原理的栅极电流辅助增益。最后,制备的HfO_2介质GFET,进一步佐证了所提出的关断和开启原理。(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9-06)
程久龙,贾吉哲,陈丁[2](2015)在《矿井瞬变电磁斜阶跃场源激励下的响应计算及关断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矿井瞬变电磁法的理论基础均基于阶跃场源激励下的瞬变响应,但由于发射回线为非纯电阻性负载,激励场的切断需要一定的时间,致使激发源波形在线圈中发生变化,常规关断效应的校正方法会引入误差,使反演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利用Duhamel积分推导出斜阶跃激励下瞬变响应的解析式,无需关断效应的校正,可直接进行视电阻率的计算,并对关断效应所引起响应的畸变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关断效应对瞬变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早期",引起的畸变会延迟到关断点之后的一定时间,随着观测时间的增加畸变程度逐渐减弱,"晚期"阶段两种响应(阶跃响应与斜阶跃响应)的曲线重合;关断时间越长所引起的畸变延迟的时间越长,畸变程度越大。(本文来源于《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叁)——专题55煤炭资源与矿山安全地球物理》期刊2015-10-10)
刘俊[3](2013)在《矿井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定义与关断效应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矿井瞬变电磁法是煤矿井下水源体预测预报的重要物探方法之一,与井下其他物探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分辨率高、轻便和高效等优点,随着近几年的研究,该方法在基础理论方法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其基础理论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本文以瞬变电磁场在均匀全空间瞬态响应为基础,对矿井瞬变电磁法进行了如下研究。数据滤波是瞬变电磁法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步骤,实际测量中不可避免有外界因素影响,滤波是去除干扰的必要步骤。地面和井下瞬变电磁法的滤波技术基本原理相似,也存在区别。地面数据普遍信号质量不是很好,所以关断时间结束后的数据基本都需要做滤波处理;而井下实测资料质量普遍较高,如果像地面那样都进行滤波,反而使解释带来误差,且降低了纵向分辨率,还有可能导致圈定异常区有误。关断效应作为瞬变电磁法的固有属性,在实际测量中是无法避免的,必须对其进行改正,否则会导致资料解释的失真。地面关断效应改正的方法有很多,如坐标移动法、Eaton法、Fitterman法等,但是经过大量的野外数据实践验证,Fitterman法改正效果最好,而Fitterman法是从半空间均匀感应电动势出发,没有全空间校正方法,这样就迫切需要井中关断效应改正方法,以完善矿井瞬变电磁法的基础理论,文中从全空间均匀感应电动势出发,推导出全空间早晚期关断效应的改正解析式。视电阻率是瞬变电磁勘探形象表达地下电性结构的特征参数,由于瞬变场解析式的复杂性,无法直接得到瞬变场的视电阻率,只能近似得到早期和晚期视电阻率公式,导致中间一段数据的丢失,所以求取全区视电阻率变得很重要。目前地面对瞬变电磁法全区视电阻率研究已经比较完善了,而对井中的全区的视电阻率研究近些年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其理论还得做进一步研究。文中通过研究全空间均匀感应电动势单调性特性,采取二分法求取全区视电阻率。(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期刊2013-06-09)
程文涛,龚育龄,张钊[4](2009)在《TEM关断效应校正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断效应在瞬变电磁TEM(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资料中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其主要影响瞬变场的早期,表现为响应值过低,使视电阻率增大,并随着关断时间的增大,这种影响也越大,但对晚期场的影响较小。针对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中心回线法,对常规的几种关断效应校正方法进行编程实现和实验模拟,并在实例中应用并分析了其各自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工程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杨云见,王绪本,何展翔[5](2005)在《考虑关断时间效应的瞬变电磁一维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克服因关断时间校正而带来的误差,尝试直接对包含关断时间效应的瞬变电磁资料进行反演。正演采用将斜阶跃波离散为多个阶跃波之和的方法,反演采用经典的马奎特法。对模型试算的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直接对斜阶跃响应进行反演,结果比较理想,计算速度也可以接受。(本文来源于《物探与化探》期刊2005年03期)
关断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矿井瞬变电磁法的理论基础均基于阶跃场源激励下的瞬变响应,但由于发射回线为非纯电阻性负载,激励场的切断需要一定的时间,致使激发源波形在线圈中发生变化,常规关断效应的校正方法会引入误差,使反演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利用Duhamel积分推导出斜阶跃激励下瞬变响应的解析式,无需关断效应的校正,可直接进行视电阻率的计算,并对关断效应所引起响应的畸变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关断效应对瞬变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早期",引起的畸变会延迟到关断点之后的一定时间,随着观测时间的增加畸变程度逐渐减弱,"晚期"阶段两种响应(阶跃响应与斜阶跃响应)的曲线重合;关断时间越长所引起的畸变延迟的时间越长,畸变程度越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关断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曾荣周.铝自氧化介质新型石墨烯场效应管制备及可关断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2].程久龙,贾吉哲,陈丁.矿井瞬变电磁斜阶跃场源激励下的响应计算及关断效应分析[C].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叁)——专题55煤炭资源与矿山安全地球物理.2015
[3].刘俊.矿井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定义与关断效应理论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3
[4].程文涛,龚育龄,张钊.TEM关断效应校正方法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9
[5].杨云见,王绪本,何展翔.考虑关断时间效应的瞬变电磁一维反演[J].物探与化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