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共享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开放教育资源,内容粒度,可共享性,互操作
可共享性论文文献综述
余平,祝智庭[1](2014)在《开放教育资源的内容可共享性相关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放教育资源的核心是内容,实现内容的高度共享是"开放"理念的精髓,而依据标准开展内容资源建设是实现开放性的主要途径。现有关于资源内容的标准主要包括内容的信息模型标准、元数据标准、分类标准以及内容包装标准等。本文针对开放教育资源的可重用性、可自由获取性、开放共享性以及可互操作性等特点,比较和分析现有内容标准的适用性,并针对高度可共享的目标:提出一种扩展的内容模型,对资源粒度进行明确划分,提出六种具体的资源形态,以适应不同粒度的内容组织和共享;在元数据中,增强对不同粒度内容的描述;对元数据模式进行扩展,增加对开放访问许可的描述,弥补了现有标准在权限许可描述中的不足;比较和分析了目前开放教育资源项目中采用的分类方法以及元数据标准中推荐的分类方法,针对元数据中如何描述扩展的资源分类提出建议;最后对两类主要的内容包装相关标准进行了比较,并给出它们对不同形态的粒度资源的处理方法。(本文来源于《开放教育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彭欢燕[2](2012)在《高等教育网络课程资源的可共享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课程资源共享的目的,是为让更多人平等地使用优质课程资源,最终提高整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网络课程共享的前提是课程在内容上具备高品质,形式上具有网络教学特色,效果上能在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保证教学效果,即课程资源具有可共享性。然目前我国高校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还处于急需满足学生学习资源数量上需求的时期,可获性资源不一定具备可共享性。考察发现:我国网络课程普遍存在资源内容质量不高、媒体呈现形式不新颖、教学方式设计不灵活等现象。可共享性不足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网络课程资源的最大现状。网络课程主持教师是课程建设的策划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学品质直接决定网络课程的可共享性。当前,我国网络课程主持教师教学技能缺乏、网络课程设计理念认识不够、主持教师任用不恰当、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等成为网络课程资源可共享性不足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任用优秀主持教师团队,开展网络课程设计理念的培训,完善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改善优质网络课程的可获性现状。以此从根本上保障共享课程资源品质,提高可共享性,最终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2-06-30)
马玉琴[3](2011)在《从管理学视角看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可共享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认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是图书馆管理,论述了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特殊性以及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共享内容,最后论述了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共享内容的管理整合。(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图书馆工作》期刊2011年01期)
王东,曾锋,闵应骅[4](2006)在《基于链路可共享性的多播路由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链路可共享性,提出一个快速有效的时延约束多播路由算法SBMR.该算法首先计算各链路的可共享性,然后根据链路的可共享性,由大到小依次选择链路参与多播路由,最后由所选链路组成一棵低代价的多播树.实验结果表明,与多播路由KPP算法相比,本算法构建的多播树有72%比KPP算法构建的多播树更优,代价降低13%,启用的链路数减少9%,而且CPU时间减少15%.与多播路由DCSP算法相比,本算法以增加28%的CPU时间为代价,构建的82%的多播树比DCSP更优,代价降低15%,而且启用的链路数减少11%,达到了更好的链路共享.(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可共享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网络课程资源共享的目的,是为让更多人平等地使用优质课程资源,最终提高整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网络课程共享的前提是课程在内容上具备高品质,形式上具有网络教学特色,效果上能在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保证教学效果,即课程资源具有可共享性。然目前我国高校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还处于急需满足学生学习资源数量上需求的时期,可获性资源不一定具备可共享性。考察发现:我国网络课程普遍存在资源内容质量不高、媒体呈现形式不新颖、教学方式设计不灵活等现象。可共享性不足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网络课程资源的最大现状。网络课程主持教师是课程建设的策划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学品质直接决定网络课程的可共享性。当前,我国网络课程主持教师教学技能缺乏、网络课程设计理念认识不够、主持教师任用不恰当、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等成为网络课程资源可共享性不足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任用优秀主持教师团队,开展网络课程设计理念的培训,完善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改善优质网络课程的可获性现状。以此从根本上保障共享课程资源品质,提高可共享性,最终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共享性论文参考文献
[1].余平,祝智庭.开放教育资源的内容可共享性相关标准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
[2].彭欢燕.高等教育网络课程资源的可共享性[D].中南大学.2012
[3].马玉琴.从管理学视角看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可共享性[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1
[4].王东,曾锋,闵应骅.基于链路可共享性的多播路由算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