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冰敷法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血及疼痛的影响

改良冰敷法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血及疼痛的影响

何璨(桂林市中医医院广西桂林541002)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冰敷法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出血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56例TH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改良冰敷组28例,对照组28例),分别于术后2h、24h对两组患者引流量及疼痛分级进行统计学比较与分析。结果:术后2h引流量,改良冰敷组(101.6±8.4)ml,对照组(159.7±7.9)ml;术后24h引流量,改良冰敷组(190.8±5.6)ml,对照组(236.5±9.7)ml,改良冰敷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疼痛分级,改良冰敷组(2.14±0.13)分,对照组(4.07±0.47)分;术后24h疼痛分级,改良冰敷组(4.79±0.38)分,对照组(6.61±1.26)分,改良冰敷组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冰敷法可明显减少THR患者术后出血量,并有效减轻疼痛及患肢肿胀程度,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改良冰敷失血量疼痛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173-0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由于手术创面比较大,且多为老年人,血管脆性大,同时还要切除部分骨质,易导致切口出血、疼痛、患肢肿胀等不利于愈合的因素。轻者引起贫血、发热、患肢肿痛,重者导致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常以废用液体袋或乳胶手套制成冰袋进行局部冰敷,经济实用。但此种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因冰块的硬度较高,且与体表接触面积小,具有难以固定、低温时间维持短、需频繁更换的缺陷。笔者通过临床护理工作对冰敷的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改良,克服了以上的缺陷。2011年1月以来,我们对5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采用改良冰敷的方法,观察其术后的出血量和疼痛阈值,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56例,随机分为改良冰敷组和对照组。改良冰敷组28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60-70岁,平均65.3岁。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63-72岁,平均66.7岁。均排除血液性疾病、对冷敏感者或因肿瘤、风湿性疾病进行关节置换及术前1周应用激素或非甾体类抗炎药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简易冰袋冰敷髋关节前、内、外侧,不加压,患肢伸直位,膝下垫一小枕,间歇冰敷。

1.2.2改良冰敷组:患者术后,患肢应保持髋关节外展10至20度,膝下垫一小枕,屈曲10至15度中立位,可用外展支架或三角枕固定于两下肢之间。同时用纱布防水垫包裹自制的冰袋3-4个、塑形、360°包裹髋关节(或用蓝冰2-3个作360度环形包裹)冰敷,包括腹股沟,并用弹力绷带轻柔的加压包扎24h,拔除引流管后再加压包扎24h,使其紧贴髋关节。冰袋2-3小时更换一次,持续冰敷12h后,改为间断冰敷,即冰敷1h、间歇4h,至拔除引流管后2d。

1.2.3操作注意事项:因术后麻醉作用未完全消失,应严密观察患肢末端的血液循环及感觉运动情况,防止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及冻伤。经常观察皮肤的颜色,若局部肤色呈青紫色,感觉麻木,立即停止冰敷。应在冰袋外用塑料袋及毛巾包裹,防止冰袋渗水污染伤口,并加强观察,渗湿后及时更换。注意倾听患者主诉,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可行局部按摩,每次30分钟,每天2次;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的背伸、跖屈及旋转运动;术后第2天可做肌肉静止收缩,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患肢肿胀,预防血栓形成。局部感觉障碍者慎用;对低温过敏或患有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者禁用。

1.3疼痛分级内容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分,用数字代表疼痛水平:0分代表不痛;1-3分有轻微疼痛,可以忍受,不影响休息;4-6分疼痛,影响休息,应给予一定的处理;7-10分疼痛难以忍受,影响食欲,影响睡眠。

1.4观察指标及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引流量及术后患者疼痛反应情况。分别记录术后2h、24h引流量及患者疼痛反应。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0.05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及疼痛分级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及疼痛分级比较(x-±s)

组别例数引流量(ml)疼痛分级(分)

术后2h术后24h术后2h术后24h

改良冰敷组28101.6±8.4190.8±5.62.14±0.134.79±0.38

对照组28159.7±7.9236.5±9.74.07±0.476.61±1.26

表1显示,术后2h,24h改良冰敷组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疼痛分级也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人工全髋关节术后渗血的原因较多,与血管损伤,毛细血管渗血、骨创面渗出及金属异物刺激组织发生渗出及反应,术后应用抗凝药物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增加出血的危险等有关[1],这些因素造成术后出血,甚至血肿形成,术后l~2h出血量可达100~200ml[2],严重的常需输血等处理,输血常引起输血并发症,而血肿是细菌的最好培养基,一旦感染常引起灾难性的后果。冰敷疗法是应用比人体温度低的物理因子刺激机体而达到降温、止痛、止血,减轻炎性水肿及渗出,髋关节局部360o环形冷敷不仅能引起皮肤、皮下和肌肉组织的温度下降,使皮肤表面温度在应用冰袋20min后可降低13℃[3],还可通过刺激皮肤冷感受器,经局部的交感性反应引起血管收缩,减少外周血容量而改变血管通透性,有助于减少渗血和渗出。另外,冷敷治疗可使组织代谢中的氧消耗降低,抑制组织液及淋巴液的生成,使淤血、水肿消退。加压包扎是止血常规方法之一,其可减少全髋置换术后血肿的形成并减少出血量。但也有报道因连续加压包5d,股骨头功能丧失的例子[4]。为此我们采用间断加压包扎法,即在最初的24h内,出血量多时采用加压包扎;拔除引流后,为促进无效腔的闭合,再次加压包扎24h,以减少血肿的形成。两者合用,效果更佳。本研究表明:改良冰敷法克服了以往临床上常规使用的简易冰袋因冰块的硬度较高,且与体表接触面积小,具有难以固定、低温时间维持短、需频繁更换的缺陷,其360度环形加压包扎固定,接触面积大,降温均匀,持续时间长,可于大关节创伤后,软组织肿胀和骨损伤术后立即开始使用,可明显减少THR患者术后出血量,并有效减轻疼痛及患肢肿胀程度,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毛宾尧.主编.人工髋关节外科学.北京:A民卫生出版社,2002,2:285—289

[2]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0:175~l76

[3]临床医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494

[4]刘允,周梅.加压包扎联合冰敷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出血及疼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6):59-60

标签:;  ;  ;  

改良冰敷法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血及疼痛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