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糊精论文-付燕秋,管斌,孔青,赵旭乐,余俊红

极限糊精论文-付燕秋,管斌,孔青,赵旭乐,余俊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极限糊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啤酒麦芽,极限糊精酶,分离纯化

极限糊精论文文献综述

付燕秋,管斌,孔青,赵旭乐,余俊红[1](2015)在《啤酒麦芽中极限糊精酶的分离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发芽6 d的澳麦麦芽为原料,通过醋酸钠缓冲液萃取,硫酸铵分部盐析,Sephadex G-25凝胶过滤柱层析,DEAE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柱层析及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获得极限糊精酶,其比活力由3.40m U/mg提高到558.26 m U/mg,纯化倍数和回收率分别为164.2倍和16.5%。该酶经SDS-PAGE检测分子质量约为101.9 ku,IEF检测等电点p I约为4.66,并且电泳图谱均显示单一条带,说明该纯化酶达到电泳纯。(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徐进,徐学明,金征宇,王强,范雪荣[2](2014)在《极限糊精对小麦淀粉回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阐述α淀粉酶抑制淀粉回生的机理,作者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法(W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极限糊精对小麦淀粉回生的影响。WXRD结果显示,小麦淀粉中加入10%的F75和F88极限糊精组分,回生样品的相对结晶度分别为3.09%和2.74%,均小于不加极限糊精的相对结晶度(3.28%)。DSC结果也表明,极限糊精组分F75和F88均可降低小麦淀粉的回生焓值。用Avrami方程拟合小麦淀粉结晶动力学,小麦淀粉的重结晶生长为一次成核(n<1),添加极限糊精后,结晶速率常数k降低,表明小麦淀粉的成核速度降低,淀粉回生受到抑制。此外,还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预测极限糊精影响淀粉片段回生过程。结果表明,极限糊精与淀粉片段间经非共价作用阻碍淀粉链靠近形成有序化结构。(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付燕秋[3](2013)在《啤酒麦芽极限糊精酶、蛋白抑制因子分离纯化及其两者相互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极限糊精酶作为影响生产高发酵度、淡爽型啤酒的关键因素,在啤酒酿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对澳麦201106Gairdner绿麦芽中的极限糊精酶及其抑制因子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两者性质作了初步研究。同时,在离体的缓冲液体系中,初步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还原剂DTT作用结合态极限糊精酶释放自由态酶的机制。该研究不仅为获得较高纯度极限糊精酶及其抑制因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可行的工艺方法,亦为国内针对性地深入研究啤酒麦芽极限糊精酶性质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还为啤酒糖化过程实现酶调控技术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采用25%-35%-80%硫酸铵叁步盐析、Sephadex G-25凝胶过滤柱层析、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柱层析,纯化得到麦芽极限糊精酶,经SDS-PAGE和IEF凝胶电泳检测为单一条带,证明获得了极限糊精酶纯品,分子量大约为101.9kDa,等电点pI约为4.66;将每一步分离纯化得到的蛋白质样品,以酪蛋白为标准,依据福林-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同时以染色底物红普鲁兰法测定酶活力,计算各步骤的比活力、收率和纯化倍数,最终极限糊精酶的纯化倍数为164.2,回收率为16.5%。对麦芽极限糊精酶的酶学性质研究发现,其最适作用温度为50,热敏感,当温度超过50时,酶活力迅速下降;最适pH在5.5左右,当pH低至4.5时酶活力损失40%以上,在pH5.0-9.0的范围内基本保持稳定;此外,Ca~(2+)、Mg~(2+)、Mn~(2+)等金属离子对该酶有显着的激活作用,尤其是工业中常用的淀粉酶保护剂Ca~(2+),在80下对极限糊精酶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对该酶的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以支链淀粉为底物,该酶的K_m值为3.3426mg/mL,最大反应速度V_(max)值为0.8456mg/min mL。采用粗提取、热提取、羧甲基纤维素CM-52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G-100凝胶过滤柱层析,纯化得到两种极限糊精酶抑制因子混合物,分子量相近大约为15.8kDa,等电点pI分别约为6.76和7.28,纯化倍数为39.9,回收率为14.1%。对麦芽极限糊精酶抑制因子的性质研究发现,其对极限糊精酶的抑制最适pH近5.5,其在广泛的pH范围(pH4.0-8.0)内对极限糊精酶均有抑制作用;在温暖(40)的环境中,有牛血清白蛋白(BSA)和还原剂DTT存在时,无活性的极限糊精酶可恢复其活性,保温8h,活性可恢复约66.5%。在离体条件下对极限糊精酶调控机制的研究发现,在温暖(40)的环境,有牛血清白蛋白(BSA)存在的缓冲液体系中,还原剂DTT可使结合态极限糊精酶活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自由态极限糊精酶不是“巯基酶”;在离体的缓冲液体系中,推测出一种还原剂DTT作用结合态极限糊精酶释放自由态的假设,即DTT通过作用于被牛血清白蛋白(BSA)激活或修饰的结合态极限糊精酶,将其还原成自由态极限糊精酶。(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06-07)

付燕秋,王欣宏,管斌,孔青,余俊红[4](2013)在《利用(NH_4)_2SO_4分步盐析法从麦芽中初步分离极限糊精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对极限糊精酶的(NH4)2SO4盐析法进了研究。从大麦芽中萃取得到的粗酶液,采用(NH4)2SO4盐析法进行粗分级提取,绘制盐析曲线,确定盐析法纯化极限糊精酶的方案,并研究了各方案对极限糊精酶纯化纯度和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析曲线中饱和度分别为35%和80%时出现两个酶活峰,但80%饱和度时可以将绝大部分酶蛋白沉淀;分别采用一步法盐析(80%),二步法盐析(25%,80%),叁步法盐析(25%,35%,80%)沉淀酶蛋白,其中叁步法盐析可使极限糊精酶的纯度(A510/A280)达到1.635,纯化倍数和得率分别为8.8倍和49.5%,均优于其他两种方法。极限糊精酶盐析方案的优化可为其进一步分离纯化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3年01期)

何熙,涂京霞,何艳克[5](2012)在《麦芽极限糊精酶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麦芽极限糊精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二次回归、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建立数学模型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获得了酶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液料比4.25、温度45℃、pH值5.4、时间17.4h、还原剂用量21.4mmol/L。(本文来源于《啤酒科技》期刊2012年07期)

彭雅莉,胡飞[6](2012)在《大麦芽极限糊精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大麦芽提取的极限糊精酶粗酶液,利用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色谱等分离方法对极限糊精酶进行逐步分离纯化。结果表明:纯化倍数为31.23,回收率为8.81%。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图谱显示样品具有较高的纯度,分子质量约为97kD。同时研究了纯化前后极限糊精酶在不同作用环境下酶的活性变化,发现纯化后样品在温度45℃和pH 5.5左右具有最大酶活性,与粗酶液中酶活性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在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结果发现,Mg2+、Ca2+、Mn2+在浓度较低时,对酶活性具有激活作用,而浓度较高时,则具有抑制作用;整体上,K+对酶活性影响不大;Zn2+、Fe2+对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2年01期)

何艳克[7](2011)在《大麦芽淀粉酶分类评价及极限糊精酶纯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麦芽中含有叁种重要的淀粉水解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α-淀粉酶可将淀粉分子链内的α-1,4葡萄糖甙键任意水解;β-淀粉酶的作用机理是从非还原性末端的第二个α-1,4葡萄糖甙键开始降解淀粉分子;极限糊精酶专门水解支链淀粉和分支糊精中的α-1,6糖甙键。叁种酶协同作用方可将大麦芽中淀粉降解为各种小分子糖,因此有必要对上述不同淀粉酶进行分类评价,掌握其作用特性和规律,为进一步后续研究与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由于极限糊精酶含量较低、检测方法不完善,对其实际作用价值也存在不同观点,因此分离纯化极限糊精酶并探索其结构和特性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以大麦芽为原料,分别研究了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最适温度、pH值和热稳定性。分析了多种麦芽品种间叁种淀粉酶含量的差异,并建立淀粉酶与麦芽品质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水解体系中α-淀粉酶最适作用温度为70℃,pH值5.5;β-淀粉酶为60℃,pH值5.5;极限糊精酶为55℃,pH值5.0。极限糊精酶热稳定性相对较差,55℃下酶失活率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显着增高。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活力与糖化力呈显着正相关。β-淀粉酶活力与蛋白质和库尔巴哈值呈正相关。采用程序升温糖化法进行小型糖化试验,研究了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在糖化过程中的作用、热稳定性与发酵性能的关系。主要结论为:β-淀粉酶活力水平及其热稳定性是决定发酵性能的主要因素。α-淀粉酶活力水平对发酵性能的影响较大,但热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极限糊精酶活力水平及热稳定性对发酵性能有显着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发酵性能与麦芽特性之间的回归方程。研究提取温度、时间、pH值、料液比和还原剂用量等因素对极限糊精酶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分析结果为:极限糊精酶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5.37,温度37.5℃,pH值5.4,时间17.5h,还原剂用量22.30mmol/L。对优化工艺条件下提取的极限糊精酶利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法进行纯化处理。结果表明:纯化倍数为31.23,回收率为8.81%。经电泳后,表明样品具有较高的纯度,肽链分子量约为97kDa。采用红外光谱、氨基酸组分分析等技术对极限糊精酶结构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其二级结构以β-折迭为主,主要氨基酸组分为酪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和天冬氨酸。研究了纯化后极限糊精酶在不同作用环境下活性,发现纯化后样品在温度45℃和pH值5.5左右具有最大活性,与粗酶液中酶活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在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结果发现,在金属离子浓度较低时,Mg~(2+)、Ca~(2+)、Mn~(2+)对酶活具有激活作用,离子浓度较高时,则有抑制作用;整体上,K~+对酶活影响不大;Zn~(2+)、Fe~(2+)对酶活具有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1-05-23)

李芬,王艳芳,孔艳,武玉光,许森[8](2009)在《20种食/饲用大麦与啤酒大麦Triumph极限糊精酶活性、耐热性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极限糊精酶是决定麦芽品质的关键酶.选用我国20个食用或饲用大麦品种和一个欧洲主栽大麦Triumph作为材料,对极限糊精酶活性和耐热性进行了检测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极限糊精酶的活性和耐热性差别较大.ZDM1467酶活低,但耐热性强;ZDM3593酶活高,但耐热性差.65℃处理10 min,各品种极限糊精酶活性均降低65%以上,表明该酶不耐高温.同Triumph相比,供试的20个国产大麦极限糊精酶活性、耐热性普遍较低,仅ZDM1616与Triumph略为接近.(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6期)

赵燕,涂勇刚,李建科,郭建军[9](2009)在《β-极限糊精的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β-淀粉酶水解玉米淀粉制备的β-极限糊精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其透明度、溶解度与膨润力、冻融稳定性、凝沉性、吸湿性均较原淀粉有很大改善。由于β-极限糊精这些优良的性质,其在应用前景上非常有开发潜力。(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09年08期)

荀娟[10](2009)在《在啤酒糖化过程中提高极限糊精酶活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取自青岛啤酒公司的大麦芽淀粉酶活性与糖化产物,发现不同品种的麦芽其淀粉酶系组成、糖化产物组成均不同。为研究淀粉酶系对糖化产物的影响,首先考察α-淀粉酶、β-淀粉酶对淀粉的酶解作用,及两种淀粉酶在对淀粉的降解过程中的关系,发现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比例在适当范围内的增减对淀粉酶解过程可以起到相互弥补作用。进一步考察α-淀粉酶、β-淀粉酶、极限糊精酶淀粉酶系对淀粉的降解作用,发现对于一定比例的α-淀粉酶、β-淀粉酶组合,添加极限糊精酶能显着增加可发酵性糖生成。研究大麦中蛋白酶、巯基蛋白酶在发芽过程中的分泌规律,以及发芽过程中添加金属离子时蛋白酶、巯基蛋白酶的分泌规律。同时,对大麦发芽以及麦芽焙焦过程中极限糊精酶分泌规律进行研究,结合自由态极限糊精酶从结合态释放的两种假设,对离体状态下极限糊精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发现发芽过程中蛋白酶产生周期较长;而巯基蛋白酶产生和变化较大。极限糊精酶在发芽4-6天以结合态极限糊精酶为主;后期自由态极限糊精酶增加,发芽至9天时,自由态极限糊精酶占总的极限糊精酶的70%之多。发芽5天的绿麦芽经焙焦处理后得到的成品麦芽与5天发芽的绿麦芽相比,自由态在总极限糊精酶中所占比率从发芽5天的绿麦芽的32.8%降低到焙焦麦芽的20.9%;而结合态在总极限糊精酶中所占比率从发芽5天的绿麦芽的67.2%增加到焙焦麦芽的78.9%。自由态的极限糊精酶耐热性不如结合态的极限糊精酶。提取极限糊精酶时在缓冲液中加还原剂L-CYS引起的自由态极限糊精酶活性增加,是由于L-CYS激活了麦芽中的巯基蛋白酶,巯基蛋白酶通过蛋白修饰将结合态的极限糊精酶释放,引起自由态极限糊精酶的增多,证明了利用巯基蛋白酶调控实现提高极限糊精酶活性的可能性。为了获得高纯度、高比活的极限糊精酶抑制因子产品,我们以麦芽粉为原料,用醋酸钠缓冲液浸提液进行分离纯化。利用CM纤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对极限糊精酶抑制因子进行分离提纯,用极限糊精酶经极限糊精酶抑制因子作用后所测出的极限糊精酶活力的减少的量,表示极限糊精酶抑制因子的活力值。最终纯化倍数和活力回收率分别为6.97和57.9%。(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9-03-20)

极限糊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进一步阐述α淀粉酶抑制淀粉回生的机理,作者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法(W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极限糊精对小麦淀粉回生的影响。WXRD结果显示,小麦淀粉中加入10%的F75和F88极限糊精组分,回生样品的相对结晶度分别为3.09%和2.74%,均小于不加极限糊精的相对结晶度(3.28%)。DSC结果也表明,极限糊精组分F75和F88均可降低小麦淀粉的回生焓值。用Avrami方程拟合小麦淀粉结晶动力学,小麦淀粉的重结晶生长为一次成核(n<1),添加极限糊精后,结晶速率常数k降低,表明小麦淀粉的成核速度降低,淀粉回生受到抑制。此外,还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预测极限糊精影响淀粉片段回生过程。结果表明,极限糊精与淀粉片段间经非共价作用阻碍淀粉链靠近形成有序化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极限糊精论文参考文献

[1].付燕秋,管斌,孔青,赵旭乐,余俊红.啤酒麦芽中极限糊精酶的分离纯化[J].中国食品学报.2015

[2].徐进,徐学明,金征宇,王强,范雪荣.极限糊精对小麦淀粉回生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4

[3].付燕秋.啤酒麦芽极限糊精酶、蛋白抑制因子分离纯化及其两者相互作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4].付燕秋,王欣宏,管斌,孔青,余俊红.利用(NH_4)_2SO_4分步盐析法从麦芽中初步分离极限糊精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

[5].何熙,涂京霞,何艳克.麦芽极限糊精酶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J].啤酒科技.2012

[6].彭雅莉,胡飞.大麦芽极限糊精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分析[J].食品科学.2012

[7].何艳克.大麦芽淀粉酶分类评价及极限糊精酶纯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8].李芬,王艳芳,孔艳,武玉光,许森.20种食/饲用大麦与啤酒大麦Triumph极限糊精酶活性、耐热性的比较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9].赵燕,涂勇刚,李建科,郭建军.β-极限糊精的性质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9

[10].荀娟.在啤酒糖化过程中提高极限糊精酶活力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标签:;  ;  ;  

极限糊精论文-付燕秋,管斌,孔青,赵旭乐,余俊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