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转印论文-王哲,钱双庆,曹红蓓,张华

电解转印论文-王哲,钱双庆,曹红蓓,张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解转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解转印,微流道,正交,定域性

电解转印论文文献综述

王哲,钱双庆,曹红蓓,张华[1](2017)在《金属双极板流道的电解转印加工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电解加工的革新技术,电解转印加工无需制作微细电极和重复涂层工件,是金属表面微织构的高效、并行成形方法。运用改进后的电解转印加工技术制造金属表面微流道,利用正交试验研究和分析加工间距、加载电压、脉冲占空比等工艺参数对流道加工定域性的影响,加工出定域性较高的宽度为237μm,深度为21μm的多通道蛇形流道,通过极差分析,得出加载电压是流道加工定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定域性指标下最优参数组合是:电压为12V,极间距为100μm,脉冲频率为0.4kHz,占空比为40%,电解液压力为0.09MPa,加工时间为100s。(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7年S1期)

彭程[2](2016)在《微小凹坑阵列的电解转印加工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表明,具有微纳米尺度微观织构的表面在表面能、光学特性、仿生特性、机械特性、流体动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等方面与光滑表面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所以在工业领域内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微纳织构的加工技术主要有激光加工、磨料气射流加工、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聚焦离子束加工、微细铣削等。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电解转印的微小凹坑阵列加工方法,实现了平面及回转体表面的微坑阵列加工。主要完成以下内容:(1)研究了干膜掩膜的平面电解转印加工工艺,设计了专用的电解加工夹具。通过掩膜孔电镀铜的方式,解决了加工中干膜易脱落的问题。(2)对电解转印阴极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探索。在经过不断改进之后,找到了用环氧树脂掩膜层代替干膜掩膜层的阴极制备工艺,并运用此阴极进行了电解转印平面加工试验。通过单因素对比试验,研究了加工间隙、加工电压、加工时间、脉冲频率、占空比等参数对微坑形貌的影响。(3)进行了回转体表面电解转印加工试验,在圆柱表面加工出微小凹坑阵列。(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6-03-01)

彭程,曲宁松[3](2015)在《基于干膜的电解转印加工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基于干膜的电解转印加工微小凹坑阵列的加工方法。发现了在电解加工过程中,由于阴极析氢而导致阴极掩膜容易脱落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在掩膜孔中镀铜来确保电解加工正常进行。对阴极掩膜孔镀铜方法进行了阐述,并研究了电镀过程中不同电镀参数对电镀效果产生的影响,找到了最佳的试验参数。在经过镀铜处理后,通过电解转印的加工方式加工出了平均直径400μm的微小凹坑阵列。(本文来源于《第16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期刊2015-10-31)

钱双庆,张华,鲍凯,王哲[4](2015)在《电解液非线性特性对电解转印加工表面织构定域性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解液的非线性特性可以有效提高电解加工的定域性。以表面织构的腐蚀系数作为加工定域性的评价指标,提出采用非线性电解液提高电解转印加工表面织构的定域性。通过实验测得非线性电解液硝酸钠溶液的电流效率曲线,建立了极间电场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元电场分析方法分别模拟采用线性电解液氯化钠溶液和采用非线性电解液硝酸钠溶液电解转印加工微坑过程并进行试验验证。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非线性电解液进行电解转印加工可以有效减少侧向腐蚀,提高电解加工的定域性。(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5年10期)

钱双庆,曲宁松,朱荻,李寒松,曾永彬[5](2011)在《电解转印表面织构的定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表明,摩擦副表面织构可以有效地改善表面摩擦学性能.电解转印工艺是加工摩擦副表面织构的有效途径.以加工阵列微坑为例,从电解转印的定域性角度出发,提出了以微坑腐蚀系数作为电解转印定域性的评价指标.根据电场理论,建立了电解转印过程阴阳极间电场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元电场分析方法探讨阴阳极间距对电解转印过程中阳极表面电场分布的影响.构建电解转印表面织构试验平台,通过试验研究考察了阴阳极间距和电解加工电压对微坑形貌和腐蚀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阴阳极间距由20μm增加到100μm时,微坑直径由55μm增加到130μm,微坑腐蚀系数由3减小到0.012 5,电解转印的定域性降低.加工电压对电解转印定域性有一定的影响,当其他参数不变,加工电压增加到20 V时,微坑腐蚀系数略有下降,微坑轮廓较为清晰.(本文来源于《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期刊2011年02期)

杜海涛,曲宁松,李寒松,钱双庆[6](2010)在《电解转印法加工凹坑阵列结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得到降低摩擦副表面磨损所需的微小凹坑阵列结构,提出电解转印法加工凹坑阵列的工艺方法。对电解转印法加工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光刻胶膜厚度对凹坑尺寸和形状的影响。用光刻的方法制作尺寸均一,单个孔径为100μm的阴极平板。进行微细电解加工试验,试验分析脉冲电源频率和脉冲占空比对加工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解转印法加工微小凹坑阵列结构,可以获得平均直径为200μm,深度10μm的凹坑阵列。(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曲宁松,钱双庆,朱荻[7](2009)在《电解转印加工平面摩擦副表面微小凹坑阵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电解转印法加工微小凹坑阵列,建立电解转印微小凹坑阵列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阳极表面的电场分布情况,建立电解转印微小凹坑阵列的试验系统,并进行试验,加工出尺寸一致的阵列微坑。(本文来源于《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10-24)

宋曼,曲宁松,钱双庆,李寒松,杨培剑[8](2009)在《微小凹坑阵列的电解转印加工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表明,合理的表面织构可改善活塞汽缸中摩擦副的润滑特性,提高抗磨减摩性能。试验了用电解转印法加工凹坑阵列,对加工中阴阳极之间的封闭区域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了ANSYS电场分析。试验研究了阴极掩模胶膜厚度、加工间隙、加工电压对微坑形貌的影响,通过优化加工参数,提高了微小凹坑阵列的均匀性与微坑加工精度。采用光刻工艺制备了直径为10μm、厚度为40μm的阴极掩模,以此进行电解转印加工,可获得平均直径为140μm、深度为30μm的凹坑阵列。(本文来源于《电加工与模具》期刊2009年05期)

电解转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表明,具有微纳米尺度微观织构的表面在表面能、光学特性、仿生特性、机械特性、流体动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等方面与光滑表面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所以在工业领域内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微纳织构的加工技术主要有激光加工、磨料气射流加工、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聚焦离子束加工、微细铣削等。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电解转印的微小凹坑阵列加工方法,实现了平面及回转体表面的微坑阵列加工。主要完成以下内容:(1)研究了干膜掩膜的平面电解转印加工工艺,设计了专用的电解加工夹具。通过掩膜孔电镀铜的方式,解决了加工中干膜易脱落的问题。(2)对电解转印阴极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探索。在经过不断改进之后,找到了用环氧树脂掩膜层代替干膜掩膜层的阴极制备工艺,并运用此阴极进行了电解转印平面加工试验。通过单因素对比试验,研究了加工间隙、加工电压、加工时间、脉冲频率、占空比等参数对微坑形貌的影响。(3)进行了回转体表面电解转印加工试验,在圆柱表面加工出微小凹坑阵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解转印论文参考文献

[1].王哲,钱双庆,曹红蓓,张华.金属双极板流道的电解转印加工试验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7

[2].彭程.微小凹坑阵列的电解转印加工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

[3].彭程,曲宁松.基于干膜的电解转印加工试验研究[C].第16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上).2015

[4].钱双庆,张华,鲍凯,王哲.电解液非线性特性对电解转印加工表面织构定域性影响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5

[5].钱双庆,曲宁松,朱荻,李寒松,曾永彬.电解转印表面织构的定域性研究[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11

[6].杜海涛,曲宁松,李寒松,钱双庆.电解转印法加工凹坑阵列结构试验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0

[7].曲宁松,钱双庆,朱荻.电解转印加工平面摩擦副表面微小凹坑阵列的研究[C].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8].宋曼,曲宁松,钱双庆,李寒松,杨培剑.微小凹坑阵列的电解转印加工试验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9

标签:;  ;  ;  ;  

电解转印论文-王哲,钱双庆,曹红蓓,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